“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更看未来”

来源 :中国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WANG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认识启功先生是在1979年年初,那时先生刚结束在中华书局标点《清史稿》的工作回到北京师范大学(下文简称北师大)。为请启功先生参加并指导纪念陈垣校长诞辰100周年的筹备工作,经刘乃和先生引荐,我第一次与先生见面。当我说明是为纪念陈垣校长请他写回忆文章时,启功先生非常高兴,动情地讲述了他如何受到老校长的教导和恩泽,他说:“没有老校长就没有我的今天。”不知不觉间,我们竟谈了一个下午。虽是初次见面,先生对恩师的深厚感情,深深地感染了我。他在和我交谈时,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敦厚儒雅的长者风度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过了两天,我就拿到了他那篇回忆恩师陈垣先生的著名文章《夫子循循然善诱人》,文中情真意切的师生情谊又一次感染了我。
  20世纪80年代以后,先生的教学任务日益繁重,社会兼职也多了起来。由于他在书画界和鉴定界的影响,每天求字、看画、来访的人络绎不绝,有时家门口竟有几批人坐等。学校领导为减轻先生的负担,方便他正常地工作和生活,想安排青年教师做他的助手。几次同他商量,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先生说:“‘文化大革命’耽误了青年人,现在正是他们需要迎头赶上去的时候,不能因为帮助我处理日常琐事,再耽误他们的学业和前程。”为了让先生从烦琐的事务中摆脱出来,王梓坤校长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由校长办公室帮助他接待和处理一些对外日常事务。我当时任校长办公室主任,有幸接受了这个任务。后来我退休了,应该找别人接替我的工作,但先生说:“一事不烦二主,正好你退休了,我这些琐事还是给你管吧!”就这样延续了我们20多年的忘年之交,直至先生逝世。
  帮助先生处理工作的办法是,先由校办接待来访者,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排序,倾听先生的意见后按他的意见处理。也有时是先生打电话给我或托人带张条子给我,交代有什么事情要办,应该怎么办,每一次都交代得非常仔细。我家离先生家很近,更多的时候是晚上直接去先生的家中征求先生的意见。在先生家中谈完工作后,先生便随手拿出两听啤酒和他爱吃的花生米,说:“夜晚客来酒当茶,随便聊聊。”我便无拘无束地和先生聊天。在这样的氛围里,先生给我讲过他童年和青年时的坎坷经历,我曾问先生:“您经受了这么多的磨难,怎么还能这么乐观?”他说:“我不温习烦恼。过去、现在和未来,我更看未来。过去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很短暂的,而未来才是希望!”先生这种豁达乐观、淡泊名利的无私胸怀令我敬仰。
  先生给我讲过他与几位恩师之间胜过父子的浓厚情谊,也讲过他与同辈师友自强不息、刻苦学习的逸事。让我记忆最深刻的是1988年的一次交谈,先生说:“我有一桩心愿,自从陈垣老师去世以后,我就想找一种办法来纪念老师,继承老师的教泽。又想,这种纪念应该不同于一两次的集会和活动,便想筹划一笔基金,定时奖给学习、研究或教学有成就的青年教师,或者资助需要帮助完成学业的同学,藉以绵延陈老师的教泽。”不久,先生就拟订了一个以自己的100张字和10幅画举办义卖展筹资的计划,让我转呈学校。他的计划得到了校领导的赞许和支持。于是,先生开始了艰苦的创作。喜欢他字画的人很多,有时刚写好一两张,有朋友来家里拜访时看到,就半开玩笑地说:“这是写给我的吧!”先生则说:“你喜欢就拿去吧!”如此这般,何时才能凑够100张?后来先生不得不躲进招待所去写字。直到1990年,经过两年多的精心创作,才从300多件作品中选定了100张字和10幅画。先生亲自去香港地区举办义卖展,并将全部收入163万元人民币全部捐给北师大,设立了“励耘奖学助学基金”。起初,学校建议将该奖项命名为“启功奖学金”,先生坚决不同意,他说:“这是为了纪念我的老师、弘扬老师的教育思想的,就用老师书斋名中的‘励耘’二字命名吧!”先生不忘师恩、绵延师道的高尚品德,激励着后世的万千学子!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启功先生的出国交流活动以及国内的讲学、文物鉴定任务日益增多,并受教育部委托,举办全国书法教师讲习班,组织编写书法教材。先生年事已高,但对这些任务都一丝不苟地认真完成。我更有幸跟随先生几次赴日本举办书画展览,亲眼目睹先生为弘扬中华文化所做的贡献。先生在外国人面前不卑不亢的气度和高尚的爱国情操,在我的心目中树立起一代国学大师的高大形象!
  先生的学问博古通今,先生的品德高山仰止。我无缘做先生在册的学生,没有在课堂上聆听过先生的教诲,但在20多年与先生的交往中,先生以身作则努力践行“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一言一行,时时刻刻在教育和鞭策着我,使我懂得了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办事,踏踏实实学习。先生的言传身教,我终生受用不尽,他是我人生道路上的恩师。
  敬爱的启功先生已离开我们十年了,但是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闪耀着人格的光辉。先生的高尚品德和学术成就树立起的丰碑,永远是我们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如今,北京师范大学为弘扬启功先生的精神,以先生名义设立“启功教育基金”,颁发“启功教师奖”,这是“励耘精神”的传承和继续。愿“励耘精神”在中华大地代代相传!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
  (责任编辑:江丽莉)
其他文献
根据文体特点解读文本和组织教学,是我们通常的做法。小说教学也大多如此,从复述情节开始,到分析人物形象,最后是分析环境的特点和作用。问为什么这样设计?答曰:小说教学就是要抓住三要素进行,同时教给学生阅读小说的方法。  但这种教学设计的弊端也是明显的:分析情节离不开人物,分析人物亦离不开故事情节,把人物与情节划分为两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必然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复和教学节奏拖沓的现象,于是教学思路就不够清晰。
小学生真正对作文感兴趣的少,普遍的情况是他们害怕作文,觉得无内容可写。放眼国内小学作文教学的研究成果,可谓丰富多彩,但这纷繁多样的习作教学研究,大多数都是“规定”好的,就是说,是教师给学生规定了习作的题目、对象、内容等等。而“约定”则不同。约定是指某些事物名称或行为规范是由人们共同认定或由共同习惯形成的。“约定作文”的内容、背景、事件、人物、活动等是双方约定的,学生可以自由发挥。“约定”首先改变了
欧阳修曾这样评价《归去来兮辞》:“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其不事雕琢的文字,潇洒出尘的意象,通脱自然的审美,让许多文人赞叹不已。尤其是其生命意识的觉醒,对“心”的推崇坚守,自动自觉放弃官场,回归自然的行为,连苏轼都觉得难以“师范其万一”。《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仕”与“归”的分水岭。明明“质性自然”“违己交病”,仍不得不为官12载,从29岁起“投耒去学仕”,到41岁毅然决然地辞
《人民教育》2013年第20期“教学大观”栏目,以“学生的思考力从何而来”为题讨论。本期刊物提供了刘发建老师《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课例,强调教师保持对于文本的质疑能力,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应该代表着教学发展的方向。读后我感触颇多。在某些方面,尤其是关于语文教学应该倡导在坚持发展感悟力的同时,培育发展理性思维能力,构建有思考力的课堂,我有共鸣。然而,课例中,出现偏离语文的做法和指向,又是我所警觉的。  
2015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出来之前,浙江省教育厅以及教研室就要求我们进行研究,并把意见反馈给课标组,至今已经近三年了。这段时间里,每一稿发出来,我们都组织浙江省基地学校老师深入研究,同时还配合新课标编制了《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丛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下简称“新课标”)围绕核心素养重组了语文课程资源,设计了十八个学习任务群,构建了一个宏大而完
现阶段,语文教师面临五大难以突破的桎梏,即应试教育、规训教育、守旧教育、匠式教育、平庸教育。如果语文教师能突破这五大桎梏,就会在专业成长中品尝到痛苦与幸福的滋味,就会在自己的职业人生中收获多样的精彩,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名师。  难以突破应试教育。应试教育之风愈演愈烈是不争的事实,应试不仅给语文教学戴上了沉重的枷锁,而且也绑架了语文教师,尤其是高中语文教师,骨子里认为高考就是最大的现实。即便是学校,
说起孔乙己,人们很快会想到这么一些评价:深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知识分子、好吃懒做的读书人、封建文化教育的殉葬品,等等。这样的解读,细细想来,有些道理却又有些偏颇。我们应该联系鲁迅在杂文中流露的一些思想,以及他本人对《孔乙己》这篇作品的评价,透过文本的表象,探究作家心灵深处的声音。  一、“回”字的四种写法并不可笑  鲁迅对笔下人物孔乙己到底是持有嘲笑还是同情的态度呢?我们翻开他的《自选集·自序》:
杨绛《老王》中有这样一个情节:生活陷入困顿、一身疲病的三轮车夫老王,不知从哪里得到一瓶香油和几十个鸡蛋,送给杨绛。后面这样写:  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在教学中,很多教师和学生在分析这一段时,常常把杨绛送给老王钱看作一种“侮辱”
在课堂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确定几乎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一般来说,教师教什么,学生往往就学什么,教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就会学到什么程度。从这一点来说,高中学生更加有理由觉得高中语文教学低效。同样的《老王》,在初高中都被选人教材,可实际上,初中和高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选定基本上没有区别,高中的语文课堂教学没有体现出应有的“高”来。孙绍振老师说:很多教师都在教很多一望便知的东西。这种状况在高中确实较为普遍。
1994年,我成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十年后,我经历了山东省新课程改革。那一次课程改革,对我来说,像是一次“检验”,也像是一次“反思”。课改检验了我工作十年来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和创新精神,我意识到,自己有扎实的专业能力,但仍需紧跟时代,不断创新;我开始反思自己以往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是否总是能做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是否总是能从学情和学生心理发展实际需求出发,是否总是能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