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yi58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作文教学,应该切实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下面就从教学实践中做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采取多种方法,培养作文素养
  1. 有效朗读背诵。要想学好语文,提高写作水平,就离不开朗读背诵。学生不仅要把课本中要求背诵的课文背得滚瓜烂熟,还要背一些经典文章,只有把这些文章有技巧地背诵下来,形成自己的语言积累,才能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学校每天利用晨读和午读的时间,安排学生朗读背诵一些名著美文、《弟子规》、《三字经》等,学生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2. 注重积累词汇。写作文是一个先积累后创作的过程。有的同学一提到作文,就感到厌倦头疼,不去主动地完成写作。面对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和提出的习作要求,“胡乱涂鸦”地完成习作,而且内容空洞无物,废话连篇,胡编乱造,写得不具体、不生动,不能表达出真情实感。所以在平时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多积累一些好词佳句,多积累一些生活素材,然后再提笔写作,就下笔如有神了。
  3. 学习修辞方法。修辞是作文的化妆师。在许多优秀作文中,都能见到几处恰当的修辞方法,为文章增添了许多魅力。在小学阶段,孩子们最常见的修辞方式无外乎是比喻、拟人、夸张。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注意引导学生、鼓励学生有意识地、灵活地在写作中运用一些恰当的修辞方法,为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
  4. 注重观察生活。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一切,因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成为孩子写作的素材。平时注重培养学生用心观察生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留心身边的人和事、关注大自然、关注生活。闲暇之余,家长还要引导孩子多参加实践活动,从而扩大孩子的知识面。可以带孩子去动物园、海洋世界等地方游玩;可以带孩子游泳、春游;可以带孩子去参观博物馆、科技馆;还可以带孩子真正地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一下生活。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文时就有事可写,有话可说,有情可抒了,对发展学生认识事物的基本能力有很大帮助,同时学生也能写出一篇好的文章来。
  5. 多读书,多写笔记。虽然作文无定法,但要写好作文还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多读好书。因为读的书不多,语言就很贫乏,思维肤浅,表达能力也不强,所以要提高学生的作文语言水平,就要反复读书,读一些好书。在书中可以积累许多好词好句,丰富写作素材,它们都是帮助学生丰富作文的“味道”的好“调料”。另外,读书要做好读书笔记,可以增强读书的效果,加深对语言的记忆理解,可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可以畅谈自己的收获心得,自己的感想体会等,大大增强了学习习作的兴趣,提升了总结归纳的能力,对写好作文也是大有益处的。
  二、加强作文指导,提高写作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学生作文起步开始,重在培养学生“乐于表达,增强习作的信心”这一兴趣。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的习作水平也因智力水平、生活经验、认识程度、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着个体差异。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当好学生的忠实读者,从批评的取向改为欣赏的取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每次习作中都有不同的收获。对于优秀的习作,要给予准确的评语,用欣赏的角度去修改他的文章。审题、立意、选材、遣词造句、写作手法、技巧、谋篇布局等都要恰到妙处,从而更进一步地提高写作水平。对于中等的习作,要抓一些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地方加以批改,写得好的地方要给予一些激励的评语,把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挖掘出来。如好的开头和结尾,精彩的词句等都给予肯定赞扬,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写作的信心。对于学困生写作,要多给些鼓励,委婉地指出作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尽量做到少改,使他们处于一种放松的心态,增强他们写作的兴趣。在批改作文时,先让学生自己试着修改、再同桌修改、小组内修改,在互相修改中相互学习、相互启发,以优带差,共同进步。另外,在批改作文时用上批改符号,加深印象。教师的评语要通俗易懂,应用欣赏的口吻予以肯定和表扬。对存在的问题,应用真挚的语言提出要求和愿望,从而让学生们体验成功,对自己充满自信心,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必须重视作文教学,让学生享受成功,爱上写作。
其他文献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教过三届一年级。那么现在,我就来真诚地讲一讲,在培养学生读和写这两项能力方面,我是如何去做的。  一、用心地读,尽情地读,快乐地读  刚入学的孩子,识字量并不是很大,老师有目的地朗读训练不仅可以增大学生的识字量,更是对学生“读”的能力最好的培养。  由于我个人比较喜欢读课文,比较喜欢表演,所以我每接一届一年级时,我都会很注重对学生“有感情读,分角色读”的能力的训练。  在一年级上
一、爱心做好班主任的前提  有这样一句名言:“教育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不能称之为池塘,而没有爱,也不能成为教育。”可见,爱心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有爱心,才能成为学生的朋友。我们要俯下身来和孩子说话,千方百计地接近他们,接近童心,接近孩子的思维,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当做突破口。我班有个孩子,她是单亲家庭,母亲因病去世,父亲常年在外打工,每天只能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养成了比
不久前,我参加了学校“学科中心组教师引路课”活动。在此项活动中,我授课的内容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字母表示数》,此次教学活动结束后,给我留下了很多思考,也带来很多启示。  作为参加工作15年的教师,而且是扎根数学教学15年的教师,我觉得自己已经对本学科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具有课堂驾驭能力,对于课堂教学的预设与生成也有了充分的准备,所以此次活动我对自己的教学充满了自信。不想,三次教学给了我全然不同的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适时、恰当地选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动静结合的教学图像、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兴趣盎然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正确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功能呢?  一、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积极探索某种事物的认识倾向,它是学生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