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五味俱全”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fje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果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成为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课程,是我们语文教师一直探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感觉应该使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五味俱全”,即“人文味”、“人情味”、“文学味”、“生活味”、“新闻味”,只要这样,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的“活”起来。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五味俱全”
  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只有善于在课堂教学中“添油加醋”,让其“五味俱全”,才能使自己的课堂独具魅力,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
  一、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铸魂”
  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语文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要坚持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人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语文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
  二、注入“人情味”,让语文教学“育情”
  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语文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课文)也“不是无情物”一一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文章的情融为一体,语文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
  语文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语文教学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例如,教师可以引领学生从《背影》中感受父子深情,从《我与地坛》中体会母子情深,从《边城》中认识祖孙、兄弟之情,从《我愿意是急流》中领悟无私恋情,从《雨霖铃》中体悟“执手相看泪眼,竞无语凝噎”的离情别绪,从《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感悟拳拳赤子之情……的确,语文教学确实是情意绵绵,怎一个情字了得!
  三、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诗化”
  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语文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诗意,闪耀着作者思想与人格光辉的文本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据统计,现行各种版本的语文教材中,文学类作品所占的比例都在60%以上。由此可见,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让语文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语文教学是多么重要。
  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优秀文学作品,可以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文学作品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语文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走进文学王国,阅读经典,丰富人生,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
  四、引入“生活昧”。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语文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要想给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
  五、导入“新闻昧”,让语文教学“导航”
  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抓住时代脉搏,体现时代特征,将社会与人生紧密联系在一起。语文课堂上,教师恰当地导入具有时代特征的新闻类知识,可以创设新颖独特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激情,陶冶他们的情操,激活他们的思维。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心民生,鼓励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培养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和批判精神,让课堂这一小天地,成为学生的人生导航标。例如,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开展“课前五分钟新闻发布会”活动,充分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介,大量搜集新闻信息,有针对性地进行发布。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了解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让学生从各类新闻中了解众生百态、人情冷暖、世间万象——这些对整天呆在教室读书的学生来说,无疑既是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又是一份高品质的精神大餐。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可长期以来,小学作文教学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学生作文由于缺乏素材,只得东拼西凑,作文成了学生学习的一种负担。学生本来就缺乏对生活的全面认识和理解,要写出自己不了解,不熟悉的命题作文,当然只能勉为其难。为了在应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老师们不是教学生怎样写好一
教学目标:  1、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变及发展;  2、趣味学习,提高学习兴趣;  3、了解学习谚语、谜语、歇后语、成语、对联等;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重点:  1、了解中国汉字的演变及发展;  2、了解学习谚语、谜语、歇后语、成语、对联等;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文字,进一步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操。  教学难点:  1、了解学习谚语、谜语、歇后语、成语、对联等;
开学以来,我们一直处于矛盾之中......  我们已经找好了老师,负责女儿小升初考前辅导。可是由于我们家比较偏远,老师考虑到孩子与集体的关系,决定我们暂时在本地上学,在考前两个月去她那里进行强化练习,她负责报名事宜。老师也许很忙,答应给我传题也没传。于是我直接与我的同学联系,她家儿子今年也是小升初,目标学校一致。所以她告诉我了一些经验。她帮我买了她儿子学习班的习题集,尽管没有答案。正好有同事去她那
摘要:自新课改实施后,小学数学教学存在过分注重数学生活化的倾向,而忽视了形式教学。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只要牢牢把握好形式数学和生活数学的度,就能够避免走向极端,进而在培养学生数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过程中,实现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  课堂教学极端化  新课改实施前,数学教学存在过分注重数学形式化的倾向。新课改实施以后,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强化,数学教材的编
摘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抛弃陈旧落后的阅读教学法,倡导探究性阅读教学法。探究性阅读教学法以阅读目的为前提,以信息论为理论指导,以围绕阅读目的准确、快速、有效把握文章的相关信息为基本原则,不断提高筛选、认知、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关键词:高中语文 探究性阅读 教学法  探究性阅读教学法培养的是一种终身受用的基本生存能力,对成长、成才、成就关系重大。这种教学法适合于合作探索型课
摘要:初中是学生学习成长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应该给孩子留下什么?毋庸置疑,为学生留下的应该是对汉语言美的认知。我国中小学教学目前存在着一个十分突出的问题:“教师很辛苦,学生很痛苦,但是学生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这个问题是在新课改过程中必需面对的一个问题。但是在教改的过程中如果不能够让教师拥有有效教学的理念,掌握相应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技术,我们即使拥有最好的教科书、课程计划与标准,最
摘要:小学生学习语文,重要的是强调知识的积累和注重字、词、句的掌握,这是小学生学习语文与学习其他科目既有共性的相同又有个性的不同之处。小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学习要为他的终生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包括他的基础知识、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写作水平的培养和提高,大量地读书和背诵课文,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积累知识和掌握字、词、句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通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最为普遍、最有特色的一种教育方式,也是幼儿最喜欢、最易参与的一项实践活动。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通过想像与模仿、合作与规范等过程,把现实生活的印象再现出来,既锻炼了能力又增长了知识,也促进了社会性发展。因此,幼儿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创造性地运用这一教育手段来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  一、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基本含义  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欲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并在社会生
门脉高压症的发生是因为门静脉压力异常增加超过正常上限。门体侧枝循环的形成降低门脉循环的压力,造成了静脉曲张,而食管胃静脉曲张因为有较高的出血和再出血风险及较高的死
中国花鸟画是中华民族传统绘画中的专门学科,是中华文化绚丽多姿的一朵奇葩,是东方文明的具体象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当你打开中国美术史,花鸟画科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