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大学生发展规划书过程中的思考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rsenal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生涯规划辅导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根据国家、社会、学校以及家庭对大学生的要求与期望,引导大学生认清其人生发展的方向,树立人生发展的长期目标以及阶段性目标,树立职业生涯发展的意识,并围绕人生发展目标以及职业发展目标来规划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能力培养、思想修养和情感生活等,指导与协助大学生解决自身成才成长中的实际问题。
  
  目前大学中开展大学生发展规划的现状分析
  
  按美国著名职业生涯学家舒伯的理论,人一生中的职业发展可划分为5个大的阶段:成长阶段、探索阶段、建立阶段、维持阶段和衰退阶段。其中探索阶段从15~24岁,是择业和初就业阶段。大学生活就属于这个阶段。探索阶段还可细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是试验期,从15~17岁,是综合认识和考虑自己的兴趣、能力与职业社会价值、就业机会,开始进行择业尝试的时期。第二是过渡期,从18~21岁,是查看劳动力市场,或者进行专门的职业培训时期。第三是尝试期,从22~24岁,是选定工作领域,开始从事某种职业的时期。如果按舒伯的理论,大学生应属于探索阶段的过渡期和尝试期。但实际上由于我们国家生涯教育的滞后,大学阶段实际上还处于试验期,有的甚至更加延后,许多同学是在大学快毕业时才开始结合自己的知识与能力背景,谋划自己的职业取向。这种情形必须改变,也就是说必须将大学生生涯规划的时间提前,在目前还无法将生涯教育提前至高中阶段的情况下,对大学生的生涯教育则必须抓紧。
  相对于国外,我国的大学生教育体制既有共性也有特性,这不仅与国家宏观体制、社会传统有关,而且还与学生的特殊性有关。但就大学生发展规划本身而言,我国相对起步晚、介入迟、可塑性差等遗憾不容忽视。这项工作进入高校后开展其实有些晚,但其积极作用还是非常显著的,其短期意义是——寻求个人与所处社会角色的匹配,深层意义是_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意义是重大的,但实行起来困难还是不少,必须坚持“学生是主体,整合各方力量,有指导地分步推进,力求实效”的原则。
  为了更直接地了解目前大学生发展规划的现状,本人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对毕业后的就业市场抱“不乐观”的学生占63.2%,对照与“乐观”的22.6%,说明当前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市场有着切实的认识,同时,抱不乐观的学生中有94.47%的学生认为“虽然不乐观,但相信机会还是很多”,这反映当代大学生是有着积极心态的,这为开展大学生发展规划(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调查发现,认为“大学生活应有目标、有计划地度过”的学生占被试者的85.71%,认为“可有可无”“不需要”“没有考虑过”的学生仅占总数的8.92%、2.06%、3.11%。与此相关,对于组织大学生进行大学生发展规划设计持“支持,觉得很有必要”“不支持”“无所谓”的学生分别占被试者的77.63%、5.16%、17.21%。
  此外,在被试的大一新生中有64.32%的学生认为经过大学学习选择考研,而其中“觉得经过大学本科所积累的能力与知识尚不足以满足以后需要,须继续学习”“就想学习知识,做一名高级知识分子”的学生分别占37.95%、12.13%,对应于认为“现在社会压力大,本科生面临的困境可能更多”的47.66%学生来说,并不明显。
  从上述调查中可以发现,目前大学生中的大部分认同学生发展规划的重要作用及意义,但很明显这种认同相当部分仅是面对严峻形势时的应激反应,并没有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发展规划的整体含义。所以高校既要对学生发展规划进行细致全面的指导,也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进行这项工作对于人生整体发展的重大指导意义。
  大学生涯规划要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紧密衔接,新生教育尽快融入校风、学风建设的系统工程中。生涯目标的确立,应以体现个人社会价值和理想信念为目的;以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素质修养、意志品质为目标;优化人生,达到自我实现和全面发展,为社会的建设施展才华抱负。从一年级新生开始就用就业指挥棒来引导和激励学生,通过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生涯规划,实实在在地为自己最终实现人生发展目标,打好基础、做好准备。合理指导大学生生涯规划,将是一项长期的、重要的工作,特别在学生工作人员编制紧缩的情况下,辅导员、班主任调动学生个体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的学习为主动的学习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对学校的发展都会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
  
  高校进行大学生发展规划的指导原则
  
  在党的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同志报告中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义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进行当代大学生发展规划中,我们同样要坚定不移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进行探索,重点是以人为本的思想,变以往“由上而下”的教育模式为“有引导的由下而上”的教育模式,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成大学生对个人成长、成才的积极意识。在这项探索中,我们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学生主观能动与学校积极引导之间的协调
  任何事物的成功与否都与参与者的主观努力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是否具有积极的参与心态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成长规划工作与效果。当代大学生不成熟、短视、个性化等情况的普遍存在,就需要学校积极引导与帮助。
  
  2.成长规划中各类固有属性之间的有机结合
  在制订规划时,必须注重全程性与阶段性、计划性与积极反馈、挑战性与稳定性、自主性与合作性等方面的有机结合。
  全程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结合,指出进行规划时既要明确目标也要对目标进行阶段分析,要具有一定的阶段量化标准,为最终完成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计划性与积极反馈的关键在于无论阶段任务完成与否,都要进行积极的反馈,反馈的作用不仅是对之前工作的反思,更重要的是对于下一阶段的工作进行引导与调整。
  挑战性与稳定性的结合,强调在制订规划时难易程度要适当,制订的规划过于简单,规划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失去了激励作用;过于艰巨,反而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规划进一步的开展。
  自主性与合作性的结合,有利于提升成长规划的效果,有些规划内容的完成当遇到外界协作时会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在积极倡导学生独立自主性的同时,也要引导他们融入集体,学会给予并接纳各类有效帮助。
  
  3.积极引入各类有效因素参与的原则
  学生成长规划单靠学生本身动力及指导人员的参与是远远达不到预期效果的,学生本身缺乏自我认识、人生定位,指导人员的指导存在盲区的现实情况决 定了积极引入其他有效因素就显得十分必要。可供参考的介入人员包括学生家长、专职任课教师、班集体、学生社团组织、高年级学长、社会成功人士等等。他们的介入不仅能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提升,更进一步使成长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更加全面清晰。
  
  进行大学生发展规划的建议
  
  大学生发展规划工作横跨整个大学全过程,绝不是只言片语可以涵盖,但对于引导者而言可将其分为以下几个过程:制订规划书、给予参考、组织设计、实施与反馈、积极评价等方面。
  
  1.制订规划书
  规划书的制订集中体现了规划的目的与具体流程。制定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对大学四年要进行分阶段制订,在各个阶段要有指导性意见,这些意见需要长时间从事学生工作的经验作为后盾,能涵盖该阶段学生的共性并为个性的发展指明可能的努力方向。
  二是将规划书的主体部分留给学生,避免“填鸭式”教育模式的再现。
  三是为日后反馈及各方评价(指导人员、家长等)提供方便。
  四是规划书本身的制作应具有较强的吸引力,从一开始就能抓住学生的兴趣点。
  
  2.给予参考、组织设计
  除了规划书中提纲式的建议外,应组织各类讲座、交流并引导学生通过可能的渠道自主地吸纳有利信息。当然在可能的情况下指导人员与学生面对面、一对一的进行单独交流,效果更为显著。学生根据个人实际、学校指导意见、吸纳的各类有用信息。设计个人发展规划。
  
  3.实施与反馈和积极评价
  如果条件允许,应将反馈置于实施的全过程。即使条件有限,有阶段地反馈也十分必要。反馈包括学生个人对实行情况的反馈、指导人员反馈、集体的反馈、家长反馈。反馈阶段可以学期为标准,大学生素质发展综合测评等评价体制可成为其有力的支撑。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以达到最好的效果,外界在给予学生存在问题的反馈同时,也应尽量对学生进行积极评价。
  
  可能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在进行学生发展规划过程中,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的妥善解决。
  
  1.专业指导人员的挑选与培训
  调查表明,有六成多的学生在回答“制订个人成长规划时,谁是你的首选指导人员”时选择的是辅导员、班主任,所以组建一支有着丰富经验、专业素养和良好耐心的指导员队伍是十分必要的,但在实际工作中指导人员的短缺却成为工作开展的瓶颈。学校应从广大的政工干部、专业教师中专门进行挑选,同时应组织进行各种形式的相应培训。
  
  2.应加强各类有效因素与学校的沟通
  由于各类有效因素的社会背景、经历都不尽相同,他们对于学生的指导与反馈可能存在差别甚至矛盾,这样会对规划造成负面影响。以学生家长为例,有相当部分的家长观念陈旧,认为将学生送入大学就万事大吉,对学生整体发展关心不够。而现行高校中大部分学生为异地求学,客观上造成了学校与家长沟通的不畅,其他有效因素也存在类似情况。学校应在广泛宣传学生发展规划意义的基础上,积极拓宽沟通渠道,以期整合出更为强大的推进力。
其他文献
胡锦涛总书记在谈到文化建设的方向时曾指出:“我们必须把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着眼于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高等学校是文化积累、传承、创造的最主要阵地之一,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大学校园文化,用先进的文化培育人、塑造人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弘扬实践先进文化,推进和谐校园
本文作者既研究了直线区段的摩擦阻力,也研究了下列两种局部阻力:沿分支的风量固定时风流转弯产生的局部阻力和巷道连接处的局部阻力.在研究过程中,主要注意力均放在T形巷道
杭 州 《 钱 江 晚 报 》2004年 7月 24日 每 日 新 闻·纪 事 版 ( A 6版 ) 一 则 消 息的 引 题 为 “ 邓 小 平 百 年 诞辰 图 片 展 轰 动 港 城 ”, 消 息主 体 部 分
期刊
在日常生活中,人与周围的环境发生着各种各样的关系,在维系这些关系的同时,一方面接受环境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另一方面人又能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主动地改造环境。从而达到更好地适应环境的目的。高校的教师和学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优化了育人环境,同时也在这个环境中耳濡目染,促进了自身健康发展。校园环境对高校学风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校园环境是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培养良好学风最重要的
上世纪90年代中期,“考证”之风在大学校园悄然兴起,随后便不断升温,至今热度不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为考取各种资格证而奔波的行列。有研究表明,大学生考证率已达到68.7%,而在暂时没考证的大学生中,也有76.23%的人有考证的意向,各种证书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讲已经不是拿与不拿的问题,而是拿多与拿少的问题。同时,随着经验的积累和认识的加深,大学生群体在“考证”行为上渐渐表现出了一些与之前不同的趋势和
目的:  套细胞淋巴瘤(mantle cell lymphoma,MCL)是起源于B细胞的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一个特殊亚型,其侵袭性高,预后差,临床上难以治愈,尽管一些新的治疗手段如硼替佐米、利妥昔单抗
气马达在工业上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其质量、降低其成本、提高其寿命。气马达的转子是气马达(旋转叶式气马达)中的关键零件,它的结构、材料、加工精度对
今年是我军建军75周年。本期《专题研讨》栏目特刊出两篇有关研讨文章,分别从军事节目的定位思考和录播实践探讨军事节目如何与时俱进,赢得更广大观众的青睐。 This year marks
随着中国加入WTO、外贸经营权的放开,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外贸出口行业。然而外贸人才的匮乏正成为制约国内企业走向国际市场、与全球同行竞争的重要因素。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作为一个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专业之一,受到了各高职类院校的重视。为了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提高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促进教学改革和完善各种教学体系,笔者对湖南省几所高职院校2007年国际贸易专业
目前,网络传播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大众传播方式,其传播模式也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传播。随着非主流传播的影响力的迅速扩大,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特点与过去相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德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应对网络环境下非主流传播的冲击,创新德育模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者必须研究的课题。    网络提升了非主流传播的影响力    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令人瞠目结舌。从1997年到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