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教育:为学生生命成长筑基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ke3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新的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如同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无数学校在通往优质校之路上不断创新教育思想,探究办学之路,谋求新的发展。有这样一所学校,她,围绕“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里快乐成长”的办学理念,在校园内实施专题教育,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让学生开拓眼界,体验实践性课程,开发活力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她就是北京市门头沟区圈门小学。该校从一个相对的薄弱校,转变为教育特色校,完成了让当地教育界惊叹的华丽转身。翻开圈门小学这幅特色的素质教育画卷,探寻其隐藏在平静外表下的波澜壮阔,感受其蓬勃向上的生命活力,不屈不挠的奋进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教育追求……
  在北京市人杰地灵的门头沟区,圈门小学怡然静卧。学校创办于1946年,将近七十载的光阴中,守护在门头沟区这片教育沃土上,培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优秀学子,为门头沟区,乃至北京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学校占地面积8271平方米,建筑面积2459.1平方米,现有教学班级6个,学前班2个。学校配备了现代化教学设备和教师办公设备,现有图书23014册,远程教育设备一套,多媒体教室14个,计算机教室一个。校园风景怡人,硬件设施完备,为学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依托综合教材 开展主题月活动
  ●教师评价说:“学校依托《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建设了充满生命力的课程,并延伸出专题教育月的形式。其中,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月让师生聆听生命的美好,感悟自然;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月让师生提高安全意识,运用安全知识保护自我……
  ●学生评价说:“在圈门小学中学习,我们仿佛畅游在专题教育的海洋里,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让人着迷,这是外校学生无法享受到的体验,我们喜欢这里。”
  众所周知,依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要求,积极主动落实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提升综合办学实力的一项重要工作。圈门小学整体推进三级课程建设,合理运用课程资源、始终关注学生需求、有效进行课程实施、力求实现课程创新,使之形成合力,以促学生的全面发展、促学校的内涵发展为突破口,在校本课程建设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3年12月11日,小学研修室“专题教育”课题组在圈门小学开展展示活动,研讨此项工作,推进工作进程。北京市课程室专家朱传世、门头沟督导室主任杨玉柱、小教科刘科长、中学研修室裴艳萍副校长出席研讨会,全区小学主管专题教育的领导和教师40余人参加研讨会。朱传世老师作为北京市专题教育的负责人,他希望更多学校从关注人的教育、社会的教育、人类的教育的角度,落实好专题教育,形成自己的特色。刘科长介绍了门头沟各个项目研究推进的情况,就项目推进落地的举措给予了指导。督学室杨主任对全体人员提出希望,希望大家关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关注知识的呈现方式,关注学生的主体性,扎扎实实做好课程与课堂研究。此次研讨会,对学校开展工作起到了启迪和借鉴作用。
  圈门小学为落实好专题教育,实现“建设充满生命活力的课程,培养充满生命活力的师生,营造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的目标,结合教材设定的四个专题,开展主题教育月活动,变传统的讲授模式为“讲授 综合实践活动”的模式,课上、课下结合,让学生成为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承担者,学习知识、开拓眼界,丰富体验、浸润情感。结合教材编排特点,圈门小学采取“主题教育月”的形式开展活动。先后开展了“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月”“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月”“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月”“国防教育专题教育月”活动。下面以生命教育专题教育月活动为例,讲述圈门小学如何开展实践教育活动。
  学校结合生命教育教材,将类似题材归类,确定周教育主题。第一周为健康教育,包含了生命起源、健康的生活方式、护齿、饮食、发育、环境卫生、青春期教育、疫苗、传染病、疾病预防等;第二周为毒品教育;第三、四周为礼仪教育,涉及了个人礼仪、社交礼仪、公共秩序、礼貌用语、节日礼仪、演讲礼仪和涉外礼仪等。
  从出台方案到具体落实,学校多次召开班子会、教师会、学生会,宣传生命教育的重要意义,明确开展教育月活动的目的。学校邀请主管此项工作的赵薇校长、艾艳敏研修员来校指导工作。为了保障活动落实,进行了细致分工。班主任为牵头人,制作小报,讲授学生不易理解的内容,带领学生开展讲座、观察、采访、小调查、竞赛答题、故事会、演讲、搜集资料、班会活动体验等综合实践活动,美术教师还协助制作了手抄报。
  为将生命教育与国家课程整合,学校组织教师,寻找《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学科、语文学科中与生命教育的共通点,让老师们在安排教学内容时实现知识融合、内容迁移。学校还将生命教育与各种活动整合。少先队辅导员组织各班开展“生命感恩”主题读书活动,轮流在每周一的国旗下讲话时间进行展示。学校积极营造教育氛围,借来展板、播放专题片,让大家看、听、体验、了解。学校专门安排全校师生来到了昌平区“生命教育馆”,让孩子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帮助少年儿童正确认识生命意义,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努力实现生命价值。借新厕所建成之机,安装了“小故事大道理”小板画,《品味人生》《不要开错窗》《生命的价值》《人生的光彩在哪里》《追求忘我》等20多个小故事,让孩子体味人生,健康成长。
  学校开展的一节节教育课各有特色,令学生沉醉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灵溪基地辅导员李正文老师的《生命、责任、感恩》开篇大讲堂,为全校学生上了生动的一课。康老师组织全体少先队员观看《生命起源》视频,让大家惊叹自己的成长。岳老师在生命教育课上,首先播放视频《地球上生命的起源》,让学生谈出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学生积极发言,有的说,生命就是一切具有生命的动物、植物,还有的谈到,父母给了自己生命,要感谢父母……之后,选择、判断、简答,一道道教师精心编制的题目让孩子们收获更大。学生们参与积极性高,踊跃回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活动教育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能产生寓教于乐的教育大效果。圈门小学在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活动,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一年级:在六年级学生的协助下,制作了手抄报,内容丰富,涵盖了教材中生命教育的内容,自编报的制作,使一年级小同学了解了有关生命的知识。二年级:开展了小调查,统计学生从出生到现在接种过多少种疫苗,都是预防什么疾病的;设置“过马路、地震了、下课时、发烧了”四种情境让学生体验,应该怎样处理;还开展了礼貌用语知识小竞赛。三年级:开展视力调查、采访,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利用班会时间把相关的知识内容向学生传授;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结合课程内容给学生布置综合实践活动,搜集了很多资料;采取闯关积星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四年级:制作手抄报13份;学生搜集关于健康睡眠的资料,并制作自己在家的健康作息时间表;将7课书的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拓展知识,发散思维。五年级:每课制作手抄报;根据生命教育课内容制作了思维导图,内容涉及毒品预防、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青春期生理知识、文明礼仪、传统节日等内容,学生精心制作,认真选材;用好看的信纸做民族资料卡;用彩纸做文明提示牌;结合第3课内容做了问卷调查,画画自己的梦想,将来想干什么;还开展了“四个一”活动:开一次小型班会,做一个营养知识小讲座,完成一个采访任务,以“是否该给压岁钱”为题召开一个小型的辩论赛。通过活动,学生增长了知识,对于生命意义的理解更加深入了。   学校专门设计了评价表,根据开展活动的内容设定评价要素,教师、家长、学生参与多元评价,书写参加活动的体会。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做评委,评选单项优秀、全能优秀和班级优秀,给予奖励。
  如今,专题教育月活动成为地方课程建设的载体。学校将专题综合教材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有机结合,灵活使用教材,形式新颖,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明确,教育效果明显。广大教师全员参与,提升了认识,提高了课程建设的自觉性。他们精心备课,指导学生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素质。学生们动起来了,制作小报认真细致,开展调查积极主动,小组合作互帮互助,搜集资料动员家长参与,俨然成了小小宣传员,不良习惯得以改善,各方面能力不断增强,重要的是他们把自己融入其中,留下了生命成长的痕迹。
  学校还开展了其余的专题教育月活动。其中,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月,让师生了解环境问题,注意环境保护;关注世界文化领域,尊重文化多样性;在社会领域,师生了解人类和平与安全问题,在经济领域,了解循环经济、需持续生产与消费的知识。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月,师生了解了安全知识,注意自我保护。国防教育专题教育月,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合格的接班人……
  推进课程建设 开发主题课程
  ●门头沟区圈门小学落实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在校园内开发了“活力中成长”主题课程,促进了师生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圈门小学打造以“活动课程”为载体的养成教育校园环境,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里快乐成长,逐步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新课程的多样性和多选择性使学校与教师建立了新的课程观,中央、地方、学校三级管理的课程结构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还提出了让学生自主探究和研究,倡导课程向儿童经验和生活回归,追求课程的综合化,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推进课程改革,圈门小学依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编写的《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落实地方课程,在学校内进一步开发了主题课程。
  开发主题课程的意义及过程 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开放式专题综合教育实践活动主题课程是利用中小学专题教材中的教学内容和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的素养相结合,运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以一个个主题为研究的线索,摸索出一套适合学生实践、体验、感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变传统教学模式那种学生单纯的被动接受教师知识传输的方式,帮助和指导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形成对知识技能的主动探求,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题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核心是:以学生活动的主题来组织综合实践活动,以“综合实践型课程”方式来开发课程,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活动,在教师的指导下,以构建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活动为形式,激励学生根据自身的爱好与条件,参与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通过调查、访问、观察、资料搜集等,让学生通过主动实践、主体探索、积极思考等方面的锻炼,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体验成功,形成对社会生活中的现象、问题进行积极主动地探究的基本素养。
  圈门小学以“让师生在充满生命活力的校园里快乐成长”为教育思想,全面而深入地实施“活力教育”,以活动唤醒活力,以活力提升素养,以活力教育为核心,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构建活力管理、活力队伍、活力教学(活力课程、活力课堂、活力作业)、活力德育、活力后勤特色体系,促进学校和师生的可持续发展。为培养自信、友爱、全能、充满活力的优秀学子,学校以“活力德育”奠基其“德”,以“活力教学”培养其“才”,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开发主题课程的原则 “生活即教育”,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主题课程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学校生活,还包括学生的社会生活与家庭生活。要建构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领域,就必须充分关注直接生活经验。只有来源于学生生活的主题,学生才会倾注热情,活动的实施才会取得好的效果。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主题课程是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实施的。学校应在充分尊重学生兴趣的基础上,坚持综合实践活动源于生活、指向现实的原则。开发课程时,需要充分依托学校资源,利用教师丰富的知识积累和深刻的人生经验,带着发现身边资源的眼睛,将各类资源进行及时加工、转化成为课程资源,充实主题课程。
  圈门小学在开发中小学专题综合教材主题课程时,不是单纯地从知识着眼来动手做,而是从人的发展着眼,通过活动,使学生在情意、能力和认识诸方面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结合社会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强调跨学科、跨领域和学科间的渗透,重视知识、经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发展,在体现课题研究的同时也应突出课程内容综合性和专题性,着力体现内容的专题性和系列化,真正收到良好的实验效果。
  综合实践教育活动按教育内容和教育主题来分,有劳动教育型、科技教育型、环保教育型、生活教育型、艺术教育型;按学生的学习方式来分,有自主参与型、小组合作型、问题探究型;按教育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分,有参观访问型、调查考察型、上网合作型、问题探究型;按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来分,可以有参观访问式、调查考察式、上网搜索式、作品展评式、观察图像(图片)式等等。
  圈门小学的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强调遵循“开放”的原则,努力做到教育与教学时空的开放、教育资源与教师队伍的开放、教育管理与教学评估的开放。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网络世界。在课堂教学的形式以外,教学方式还采用参观、采访、调查、考察、观看录像、网上搜寻等形式,一切从实际出发,充分挖掘和利用本校、本地区的教育资源开展教学活动,推动了教育教学力量的发展。
  北京市门头沟区圈门小学的教育工作者充满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无私地付出自己的全部精力,在京都之地创建出这样一所校园虽小、却内藏乾坤的特色校。专题综合教育已经融入每一名学子的血脉之中,静静流淌;特色活动教育已经镌刻在师生心扉,塑其品格。生命教育专题月、可持续发展专题教育月、安全教育专题教育月……新颖活泼的教育形式,让学校的师生在这里尽情绽放生命的美好。如今,圈门小学已经在通往教育质量优质校的路上,行之过半。未来的征途中,该校必能看到鸥翔鱼游的天水一色,迎来彩霞满天的盛景春光。
其他文献
广州市长堤真光中学是一所具有140多年历史的学校,为应对教育改革的浪潮,学校致力于特色学校创建,提炼“和美”特色文化,挖掘校内外文化教育资源,构建“和美”特色课程。校内的“豫章书院”和“潮州会馆”两栋清朝建筑历时百年,校外长堤一带涵旧纳新,这些都成为学校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的历史文化活动和课程的资源。学校师生通过学习与实践活动,让校史讲解团成为学校一道靓丽风景,也让校园两座古建筑日益成为岭南建筑与教育
教科文组织:实现全民教育目标任重道远  4月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2015年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显示:全世界仅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实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制定的全民教育所有目标。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0年至2015年全民教育计划目标包括:扩大早期儿童保健和教育;完成普及初等教育,尤其对于女孩、少数民族和被边缘化的儿童;确保青年和成年人获得平等的学习和生活技能的机会;到2015
关键词 国学教育  关键词解读  国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自2004年以来,国学教育逐渐走进各地中小学课堂,成为学校特色教育的“宠儿”。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通过十多年的探索,国学教育逐步向规范化靠拢。今年两会,代表委员们在倡导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力度的同时,开始更多地关注国学教育践行过程中,显现出来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
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城关小学位于县政府所在地,2004年3月为响应整合教育资源的号召,由原县第一小学(蒙校)、第二小学(汉校)、第三小学(哈校)合并而成,后来又先后合并了四所学校。现有教职工242人,教学班59个,在校学生2200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1764名,主要包括蒙、汉、哈、维、回等10个民族,占学校总人数的80%。学校是自治县三种语言授课、办学规模最大、办学设施最完善的一所民汉合校。  为
感性与理性是人的两种思维模式。在幼儿园音乐教育中,教师往往因为孩子年龄偏小、情绪感受强烈、身心脆弱等特点,而让音乐活动更偏向于感性的一面。其实,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充满灵性色彩和智慧光芒的艺术学科,其中既包含感性部分,也需要理性支撑。而规则作为理性的产物,在音乐活动中随处可见,如何运用规则,让理性的规则渗透于感性的音乐之中,笔者以幼儿园中班音乐活动《熊和小孩》为例,就音乐规则中感性与理性关系的思考案例
5月16日,由重庆市科委、市教委、市旅游局、市科协共同主办的重庆科普研学之旅正式启动。重庆日前推出了11条科普研学之旅路线,并首批推出1000个免费名额给公众,让更多人感受科学的魅力。据介绍,重庆科普研学之旅是为了整合国内外高校、科普基地、科技制造企业、学会、博物馆和景区等科普教育资源,推出的有关自然科学、航空航天、高新技术等5条科普一日游线路和6条科普自由行线路,并推出1000个免费科普研学之旅
2014年,在美国夏威夷召开的世界儒学研究大会上,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安乐哲对儒学的评价说:“儒学文化将对世界新秩序产生重大良性影响。”当今的“国学热”,也是对儒家文化的弘扬。2004年,广东省深圳市民治小学就率先开始国学教育,自编国学教材引导学生诵读经典。2007年,学校主动参与栾传大教授主持的“十一五”国家级规划课题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研究。在总课题组带领下,深入开展《中华传统美德之孝道教育研究》
历史课由于种种原因,再加上社会的偏见,很多学生认为这门课只要死记硬背就能学好。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摆在每位历史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而电子白板以其生动活泼的性能,多变有趣的功效,深受广大学生和教师的欢迎,为历史教学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提供了条件。下面就结合《外交事业的发展》这堂历史课实例,谈谈自己的认识。
合肥市瑶海区裕溪路学校于2007年成立少年女子足球队。在2014年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训练营暨全国青少年U12锦标赛上,这支女足队夺得第三名。目前,该队的女足队员中,已有6名队员先后入选国少队。图为该校女足队员在进行守门训练。  摄影报道/解 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学校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承、弘扬和保护传统文化与地域文化是十分重要的。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文化及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文化中,广泛开展特色文化的教育普及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丰富多彩的活动来传承文化、弘扬经典。只有做到保护传承、普及创新并重,才能使各个民族、民间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  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