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

来源 :下一代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yaoyy1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职业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的校本教材、教学目标、课程标准等也需要紧跟时代发展,进行相应的创新。职业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要从用人需求和学生就业角度出发,坚持“理实结合”与“工学结合”的原则,组建一支高素质的课程建设团队,进行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试点、推广等工作。以课程标准建设为契机,培养出复合能力较强、符合用人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在顺利解决就业问题的同时,也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应用型人才。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校本教材;工学结合
  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国际化、规范化和信息化等趋势。在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学前教育课程已经无法完全满足新时期的人才培养需求,培养出来的学生也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高职高专院校应当加快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并且将课程标准建设作为一项核心任务。本文首先概述了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背景和主要方向,随后分别介绍了开展调研、组建团队、编研教材等基本的建设流程,最后就专业课程标准取得的阶段性成果以及积累的经验进行了简要总结。
  一、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研究背景
  近年来,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高专的毕业生,都面临着激烈的求职竞争和较大的就业压力。包括学前教育在内的许多专业,由于教材修订周期较长,部分内容已经与行业前沿脱轨,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部分知识,在步入工作岗位后发现已经没有实用价值。还有的教材说理性较强,但是涉及到专业实践的内容偏少,导致学生无法将专业理论与社会实践结合起来。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说,在校学习时间短,定岗实习机会少,也会导致专业知识学得不深入、掌握不扎实。面对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必须要以职业教育改革为契机,加快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建设,为学生的专业学习、技能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核心目标
  以立德树人为指导思想,以培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为目标,构建教材内容新颖实用、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符合行业用人需求的学前教育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标准建设,应当培养出专业基础牢固、应用水平较强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除了关注专业知识的教学外,课程标准建设中还需要关注学习技能的培养,包括问题分析能力、资料查找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将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为学生今后的成长、成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基本过程
  (一)开展深入调研,明确建设目标
  为了更加准确的把握课程标准建设的方向,了解当前学前教育专业在“教”与“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需要开展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尝试采取多种调研方法,例如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尽可能获取全面的、客观的信息。在调研对象上,主要是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在校学生,以及部分毕业生;本专业的任课教师;附近幼儿园的园长及幼师等。将调研资料进行汇总、讨论、分析,整理成《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现状调查报告》。以调研信息为依据,以用人需求为指导,明确课程标准建设的目標是“培养专业复合能力较强的应用型人才”。
  (二)组建开发团队,拟定课程标准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组建了由课程专家、行业权威,以及幼儿园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课程开发团队。根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高等职业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提出的能力要求,结合行业发展需求和多元化就业需求,高职高专学前教育7门核心课程标准强调学前教育行业的职业性、专业性、实践性,具体为:课程性质与地位、课程目标、课程对象、前导和后续课程要求、学分及课时数、课程内容及安排(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习指南、教学建议)[1]。
  (三)编研校本教材,进行试点应用
  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开始着手校本教材的编研工作。整个课程开发团队要围绕学前教育学生的学习需求、认知特点,本着“为学生服务”的中心原则,明晰“开放、实践、整合”的学前教育专业教材编写思路,确定“主题式或者基于工作过程、问题项目式”的应用性教材编写模式,增强对教材内容选择、组织、功能的专业特色认识,提高教材专业性、适用性。在此基础上,组建实践经验丰富的一线中高职骨干教师、幼儿园骨干教师、职教教研员编写队伍,有序地推进核心课程教材的编写[2]。
  (四)落实教学监测,优化教学质量
  为了全面掌握课程标准建设情况,还必须引进教学监测机制,根据监测结果找出不足,持续改进。监测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所有学生,采取“测试”与“观察”两种方式,测试内容主要是课程基础知识,侧重专业理论的掌握情况;观察内容主要是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两次考试均采用百分制,然后各按照50%计入总成绩。最后统计和对比各个班级、整个年级以及整个专业的监测结果,通过分析结果寻找出现行课程标准取得了哪些成果,仍然存在哪些不足,进而积累经验、汲取教训,推进课程标准建设持续的优化。
  四、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初步效果
  课程标准建设以面向学生、服务学生为内核,在帮助学生实现自我提升、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对于教师的创新能力、教研水平,以及学校的课程优化都产生了积极影响。从课程标准的实施效果来看:(1)学生的专业复合能力得到了增强,能够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去解决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在顶岗实习中获得了幼儿园教师及园长的好评。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职业技能也得到了了提升;(2)教师的教研水平得到了提升,教学主动性更加积极。既能胜任学术研究又精通专业教学的“双师型”教师数量增加;(3)学校的课程设置进一步优化,并且课程标准建设从学前教育专业推广至其他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得到提升[3]。
  五、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建设的几点建议
  通过本次课程标准建设,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首先,建立全员、全过程参与机制,协调各方,形成合力,共同为课程标准建设出谋划策,才能让课程设置、课程内容得到优化。除了要求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全程参与外,还要聘请一些幼儿园的园长、幼保专家等,从不同的职业角度,提出相应的建议,解决课程标准建设中的问题。其次,始终坚持“工学结合”建设思路。无论是从课程内容的开发与编制,还是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都要有侧重点的体现出专业实践的重要价值。例如,通过优化课程内容,从三年级开始就参加顶岗实习,大幅度增加了实习时间,提供了更多的实习岗位。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有更加充足的机会,提高自身的专业复合能力。
  六、结语
  建设具有特色且实用性极强的专业课程标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更多高素质学前教育人才的重要保障。高职高专学院应当组建一支综合性的课程标准建设队伍,让本专业的优秀教师与来自校外各个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课程标准建设,从前期开展调研、明确课程目标,到中期拟定建设标准、编研校本教材,再到后落实教学检测、不断优化提升,充分发挥好课程标准的导学、促学价值,支持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能够得到专业素养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王新兴.专科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全程化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研究[J].教育探索,2013(05).
  [2]樊晶.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建构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6.
  [3]刘海利.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6).
  [4]张淑利.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08).
  [5]张瑞平.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课程内容的整合[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7(01).
  [6]米庆华.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下专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2(07).
  作者简介:
  周林(1989-),男,黑龙江牡丹江人,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及教务管理.
  课题名称: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体系建设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课题编号:GZB1317056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学校体育的持续发展,中等职业学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组织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在整个中职体育教学的改革中,田径教学的改革对提高中等职业体育教学整体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在这个改革过程中田径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田径项目包含着跑、跳、投三大项,这也是人体基本动作行为,因此田径被称为“运动之母”,学好田径就是为各个运动项目打好基础。  关键词:中职
期刊
摘 要:为了适应新时期英语词汇的特点,英语教师应当积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本文通过对于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描述,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语境中词汇教学有效措施,旨在使英语词汇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帮助学生更好的记忆英文词汇。  关键词:初中英语;词汇教学;语境分析  一、现阶段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死记硬背记忆方法单一  在我国的初中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由于英语词汇具有繁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生物是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生物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使人体的大腦皮层处于兴奋状态,有助于加强对事物的理解和记忆在兴趣中学习,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能动性,让学生从“要我学”逐渐转变为“我要学”,有助于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提升学习效率。也能够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在轻松愉快
期刊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复习课是一种很重要的课型,直接影响学生对于数学知识技能的掌握。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文并茂的认知工具,将其应用到小学的数学复习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拓宽思维方式,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数学复习效率。鉴于此,本文基于思维导图和复习课的特点,尝试把思维导图应用于小学的数学复习课中。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数学;复习课  思维导图是当前教育背景下逐渐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教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与新时代对学生综合素质、核心素养的要求,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在不适应现阶段的初中教学。本文着重阐述在现今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初中数学的建模思想教学,怎样根据学生在这个阶段的心理特点,运用学生们喜欢的教学手段及有限的课堂时间,帮助学生学习数学建模思想,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数学;数学建模;教学效率  初中阶段,学生对社会拥有强烈好奇与探索欲望,而初中数学建模就是把
期刊
摘 要:本文讲述了利用Arduino Nano开发板、舵机、光照传感器、雨滴传感器等简单硬件来构建简易智能家居晾衣器,利用智能家居晾衣器来实施STEM校本课程,引领学生体验并探索开源硬件相关知识,从而真正达到跨学科教学。  关键词:智能家居;STEM校本课程;晾晒衣服器  2015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征求对《关于“十三五”期间全满深入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意见中教育部首提探
期刊
摘 要:数量关系是学生形成解决问题模型的基础,但数量关系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经历由浅入深,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但由于《课程标准》把传统的应用题改成解决问题后,教师在教学时一味地重视情景教学而忽视了数量关系的结构化,导致学生的解题能力下降。因此,本文就小学中年级数学解决问题中数量关系教学该如何展开进行了一些思考。  关键词:中年级; 解决问题;数量关系  “解决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
期刊
摘 要:在科技馆的参观过程中,讲解员的讲解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其讲解内容的艺术性,可以为公众带来精神熏陶,有利于促进科普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讲解员不仅要具备丰富的科技知识,还应掌握一定的讲解技巧,不断进行自身知识的更新与拓展,了解最前沿的科技技术,才可以将新的信息及技术传递给公众,进而提高科技馆的服务能力。  关键词:科技术馆;展览;讲解艺术  在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人们的素养不断提高,对
期刊
摘 要:一般来说,健康的范畴涵盖了生理、心理、道德思想、行为方式等不同的内容。作为培养高等人才的重要学府,高校肩负着很大的责任和义务。在素质教育不断落实的推动下,体育教育得到了很大的关注与重视。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积极组织学生参加体育运动,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结合,发挥出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作用。本文分析了体育运动对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提出了体育运动促进大学生心
期刊
摘 要:羌族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这些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学前教育价值。羌族聚居地区的幼儿园将羌族的民间文学、音乐歌舞、工艺美术等各类特色文化进行开发,并运用在主题活动中,不仅有利于羌族文化的传承,而且丰富了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内容。  关键词:羌族;民族文化;幼儿园;主题活动  前言  羌族自称为“尔玛”,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茂县、汶川、理县、松潘、黑水等县以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