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理财市场有哪些热点?老百姓应该如何积极谋划、参与并分享中国个人理财市场成长的喜悦?本文作者根据多年理财经验,预测2007个人理财市场将出现四大热点:股指继续上涨;银行服务更上一层楼;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水涨船高”;基金选择难度加大。理财师建议老百姓在2007年里理财投资应时而动、适时“出击”。
回顾过去一年来的百姓投资理财市场,其可圈可点之处颇多。牵动万众视线的股市,因价值回归和股权分置改革而大幅上涨,“金属股”、“低价股”、“天津股”、“银行股”等轮番发动,股民在被套多年之后终于看到了新的曙光,全年股指上涨70%,许多股民因此赚了个盆满钵盈;央行去年的加息使存款人自然笑逐颜开,而贷款者却愁眉不展,不少人到银行办理了提前还贷业务;人民币理财产品越来越普及,而且收益率不断攀升;开放式基金大量发行,销售火爆,新基金在短短几天内发行额可达数百亿元,相当于过去十多只基金之和。最为重要的是,这一年老百姓的理财观念发生了很大变化,理财杂志书籍畅销、理财讲座爆满、各大媒体的理财版人气看涨,理财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2007年,个人理财市场将继续“升温”,老百姓仍将在投资理财中享受参与的快乐,分享中国个人理财市场的成功和喜悦。
股指继续上涨
对于很多股民来说,2006年应当是一个“庆丰年”。中国股市在2006年顺利完成了股改,股市监管更加规范,从而促使股票指数持续上涨。就在去年初,对于沪指越过2000点的希望人们仍感渺茫,但到去年11月份沪市综指就轻松越过了2000点大关,全年涨幅高达70%。2006年股市改革为股市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并成功接纳了工商银行这样的大盘股,工行上市后,直接拉升了股指,进而带动了其他股票的上涨。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入,2007年中国股市将进入稳健发展期,股市准入制度将更加严格,不论是IPO,还是行业龙头企业,这些“绩优股”都将对股市起到有力地促进作用。综合考虑全球资本市场所存在的资金流动过剩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股市还有继续冲高的动力。不过,今年也将是一个振荡年,股市的走势起伏波动将有所增加。不过,无论指数涨跌,对于个人理财来说,投资者都需要摸准市场“脉搏”,这样才能成为股市的“常胜将军”。
银行服务“更上一层楼”
银行业全面对外开放,将促使银行服务“更上一层楼”。去年12月1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银行管理条例》规定,允许外国银行分行吸收中国公民每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的存款;另外外资银行在华分行在本地注册成法人银行,即可全面办理人民币业务。这使金融竞争更加激烈,银行将会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老百姓也能享受到更多的实惠。中外银行之间的竞争不会只局限在以往的贷款利率和存款收益等产品和服务上,范围将进一步扩大。如有关于基金和汇款等产品业务方面,2007年将会有更多的商业银行利用网络这一电子渠道,给予客户一定的优惠措施。此外,随着外资银行进入,私人银行业务迅速发展,届时资产数万元以上的客户完全可以要求银行单独设计适合自己的理财产品。银行服务的个性化、收益差异化,将会是2007年金融服务的主题。
人民币、外币理财收益“水涨船高”
人民币理财和外币理财产品普及的速度令人“望尘莫及”。去年年初,人民币理财和外币理财产品还只是大城市人享受的“专利”产品。当时理财产品一般是由在大城市设点的外资银行或国内股份制银行推出,但随着工商银行、中国银行等国有银行人民币和外币理财产品的相继推出,局势便大为改观。因为国有大银行在全国各地网点分布较广,各地的老百姓都可以轻松买到理财产品。一时间,银行理财产品纷纷“飞人寻常百姓家”。
受同业竞争以及货币、债券市场行情影响,2006年,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呈现逐渐走高的趋势。如,民生银行、光大银行推出的一年期人民币理财产品年收益高达3.3%左右;而外币理财受人民币升值等因素影响收益更是逐渐攀升,半年期外币理财产品的预期年收益率竟然达到了5.2%,比同期外币储蓄高2.32个百分点。2007年,随着外资银行涌入,以及百姓投资渠道增多,对银行理财造成“分流”等因素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依然会呈现上升趋势,届时,除了普通的理财产品之外,与信托、新股以及债券基金等挂钩的高收益产品将更加普及,老百姓选择理财产品的余地也将加大。
基金选择难度增大
2006年股市的火爆,开放式基金功不可没,特别是2006年新基金的大量发行更是对股指冲击新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06年第二、三季度有40多只股票型基金相继成立,募集规模高达1000多亿份,约占所有开放式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总规模的一半。并且,各基金公司都纷纷在“酝酿”加快2007年基金的发行速度,所以,今年基金市场将会有更大的发展。不过,由于去年基金净值的暴涨与股市增长有很大关系,今年股市将很难再次出现去年暴涨的行情,因此基金重现净值翻番行情的难度也不小,更多开放式基金的收益将趋于平稳。“基民”们在2007年无论是投资心态还是投资方式,均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受“封转开”等利好刺激,去年封闭式基金也为投资者带来了不菲的收益。去年7月,基金兴业作为“基改”第一单,其“封转开”的转型方案在人大会上获得了98.69%的高票赞成通过,8月顺利转型为“华夏平稳增长基金”,申购规模达到了18亿元,远远超过原有的5亿元规模,相当于发行了一只新的开放式基金。预计,今年是小盘“封基”的转开放之年,基金同智、基金景业、基金安瑞等诸多封闭式基金将完成“基改”。因此,高折价率的封闭式基金,在今年也将会受到投资者的追捧。(作者:光大银行青岛分行理财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