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素质职业农民的高职课程内容设计与实践——以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课程为例

来源 :安徽农业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dan_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智能农业装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农业生产过程。在高职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开设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课程,是专业遵循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培养高素质职业农民的切实需要。建立在传统农机装备基础上的课程资源和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职业需求,课程改革刻不容缓。通过设计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课程内容,以自动对靶喷药技术与设备为例,从教学分析、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效果反思4个方面介绍教学实施情况,对农业装备智能化技术课程改革进行了探索。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應用DNA条形码鉴定技术对短柄五加等五加属植物进行研究,以弄清倒卵叶五加和短柄五加的物种关系。[方法]通过对馆藏标本与现地植物形态进行观测,采用通用引物 ITS2 和 psbA-trnH对采自陕甘宁地区的短柄五加等50个样本进行扩增后双向测序,并从GenBank数据库下载了五加属等相关植物的序列,分别通过ITS2 database或其序列注释,获得ITS2和psbA-trnH序列,随
摘要 為了解烯效唑、多效唑对黄淮区油菜新品种秦优1699苗期和成熟期性状的影响,探索其在机械化生产上的应用,于6~7叶期(T1)、5~7 cm薹高期(T2)和以上2个时期T1+T2(T3),分别喷施80、160 mg/L烯效唑(C1、C2)和150、300 mg/L多效唑(C3、C4),以喷施清水为对照,研究其对油菜苗期性状、成熟期抗倒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结果显示,①T1C1、T1C3可有效降低
摘要 总结了参加国家及安徽省棉花产业技术体系工作的经验、体会和思考,主要有:爱岗敬业、团队稳定和人才培养是保障;深入调研、掌握实情和找准问题是基础;岗站合作、纵横结合核心技术集成创新是关键;技术产品化和技术标准化是抓手;科技培训、基地建设和成果可视化是手段;对接政府和经营主体,聚焦全产业链,服务产业竞争力提升是根本。  关键词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体会与思考;棉花  中图分类号 F 323.3
摘要 [目的]研究抚育间伐对杉木人工林林分生长的影响。[方法]以8年生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设5个处理:间伐强度10%(处理①)、间伐强度20%(处理②)、间伐强度30%(处理③)、间伐强度40%(处理④)和对照(CK,不抚育),初次调查和间伐时间为2014年,复查时间为2019年,分析不同处理条件对杉木人工林林分胸径、树高和蓄积生长量的影响。[结果]抚育间伐条件下的林分胸径生长量均大于CK,其中
为明确豆麦轮作条件下连续施肥和麦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质及大豆产量的影响,在黑龙江北部地区暗棕壤上开展不施肥、麦秆还田(麦秆逢麦季还田,还田量3 000 kg/hm~2)、施肥、施肥与麦秆还田长期定位试验。试验自2002—2018年共实施麦秸还田8次,种植大豆9茬。结果表明,连续施肥还田区大豆平均产量最高,表现为施肥还田>施肥>还田>对照,还田与不还田比,在施肥条件下平均增产4.99%,增减产变化幅度
摘要 我国完成了脱贫攻坚收官之战与“十四五”规划、乡村振兴稳步实施的政策交汇期,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了许多不确定的影响,尤其是对实现脱贫攻坚、在消除了绝对贫困的广大农村地区,预防贫困机制的创新是摆脱贫困的出路,是走出相对贫穷时代的关键。立足娄底市脱贫攻坚现状,在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科技扶贫三个维度分析资源分配不均衡、发展不充分等当前扶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立足现实、可持续性发展的
特色产业扶贫是发展壮大乡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中药材特色产业扶贫是资源禀赋较高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路径,以湖北省蕲春县中药材特色产业为例,运用超效率DEA-Tobit模型,实证分析中药材特色产业扶贫效率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中药材产业具有较好的市场需求,总体上蕲春县中药材产业扶贫效果显著,效率值大于1,进一步探究了产业扶贫绩效的影响因素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对扶贫效率有负向影响;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支农对产业扶贫效率有正向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结论,得到以下启示: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升级,合理扩大中药材种植
摘要 以紫斑牡丹“京华晴雪”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亚精胺(Spd)和精胺(Spm)对切花瓶插寿命、花径、鲜重、水分平衡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液(BS)(2%蔗糖+300 mg /L柠檬酸+200 mg/L 8-HQ)处理能有效减少紫斑牡丹花枝吸水,增加鲜重。瓶插液⑥(BS+0.1 mmol/L Spm+0.1 mmol/L Spd)和瓶插液④(BS+0.1 mmol/L Spm)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切
摘要 土地资源管理人才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产教融合成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途径。基于“四重螺旋”创新理论,构建“政府-高校-企业-行业组织”产教融合育人联合体,探讨人才培养动力机制,提出校企双主体育人、搭建协同育人平台、健全产教融合服务链、完善支持体系等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实现路径。  关键词 四重螺旋;土地资源管理;产学融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S-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
摘要 通过研究1年生东北黑榆和家榆盆栽苗在哈尔滨不同道路生境下的生长质量,探究东北黑榆和家榆在城市道路生境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表明,东北黑榆除分枝数外的生长指标受到不同道路生境的影响,家榆各项生长指标对不同道路生境表现出适应性;东北黑榆和家榆的综合生长比值均随着交通污染程度的增加而增大,说明东北黑榆和家榆均能适应城市道路生境,并能表现出较好的生长质量。  关键词 东北黑榆;家榆;道路生境;生长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