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帕拉:“艺术与自然:艺术作品与自然现象的相互影响”

来源 :哲学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me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再现自然是传统的美学观念。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始,模仿的概念就一直在不同的艺术解释里呈现着显赫的地位,直至20世纪。为什么再现理论被认为是艺术以及理解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支配性概念呢?
其他文献
哲学从语言学中获益多少,或者语言学从哲学中受惠如何,对这两方面,乔姆斯基都提出了疑问。但他沿着支持唯理论而反对经验论的路向,确实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念,即语言学在某些方面对哲学产生了影响。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是一门非常年轻的学科。在苏联,它的形成时间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我国,相对系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则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经过几代学人20多年的辛勤努力,我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我们不仅建立起了一支颇具规模、老中青相结合的研究队伍,而且涌现出了一批重要的学术著作,其中既有八卷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种通史性的宏篇巨制,也有《探索者道路的探索》、《走向历史的深处》这种断代史研究的力作。
《存在与时间》所表达的对胡塞尔的感激和称赞不能掩盖那里表达的分歧和批评。海格尔在现象学研究和先天方法上都表示了对胡塞尔的感谢,但也指出了胡塞尔忽略了存在问题。尤其在此在问题上,他认为,通达此在的有效路径是对我的心理行为的纯粹知觉和形的反思,这样给予的东西是自明的,是对日常领会的此在概念的视而不见。胡塞尔将存在看为我思之物,并未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传统分离开来,客体被看做认识主体之“内”的东西,主客体都成了现成物,胡塞尔严格要求的有效存在的主体遮蔽了存在问题。
关于人的本性,阿奎那的基本结论是:人是由理性灵魂赋予心智的存在,灵魂是肉体的特定组织原则。阿奎那关于人的灵魂与身体关系引发了诸多的争议。阿奎那认为,人是具有理性本质的实体,但同时也有其物质特性。人像动物一样拥有物质身体,具有感知能力,但同时人还具有理性思维的能力,这是由肉身的实体形式——灵魂所决定的。物质和它的实体形式或者说身体和灵魂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存在着的人。
20世纪40-50年代,人们认为实用主义已经衰弱;70年代,它又出人意料地得到复兴;20世纪末,实用主义又迅速衰落。然而,本世纪初,实用主义的前景似乎又有了引人注目的提升。实用主义在它的本土取得了成功,并在国外也有一些追随者。在欧洲,它也开始引起广泛注意。我们甚至可以推测它的第三次辉煌,因为实用主义被郑重地看做是分析哲学和欧陆哲学的替代者或连接二者的桥梁。
塞潘麦:“两种审美文化——艺术与环境的惊人相似”;罗宾逊:“不同意还是不能不同意人格同一性准相对主义”;艾克仑德:“人格同一性、关注点及不确定性”。
在话语伦理学和商谈民主理论中,当我们决定我们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只服从那些我们确信能够理性地为所有受到影响的人接受的规则,这就预先设置了一个关于正义问题的实践理性概念,这个概念可以称之为商谈实践合理性。我们的道德选择实际上涉及到我们如何在合理性或者规范的合法性上获得信心,这需要在一个公共性的论证即商谈中进行。
如何解释社会领域人们服从规则有相当的难度。人们在这个问题上一直使用的是认知论的模式。这种模式认为,社会规则经过心理内化,规则内在地呈现在行为人的认知系统中,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或者下意识在认知系统中控制的,也是由人的信念和欲望控制的。规则成为行为的原因。
“克隆转忆人”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韩东屏教授在《克隆转忆人——供人类思考的思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8月出版)一书中提出的新概念。作者认为,在有关克隆人的讨论中,学界公认的“我之克隆非我”(即一个人的克隆不会是他的再生)的观点是值得怀疑的。因为“让我总是我的东西”,并非是人们认定的实践、文化、关系、人品、个性之类,也不是特定基因组和一个人现有的单立肉身,而是记忆。记忆是对自己以往历史的一种自我意识和保持。正是有了记忆,才能使我始终都是我。既然如此,我之克隆,不具有我的记忆就不是我,具有了我的记忆
在人类思想史上,恐怕没有哪一种理论或学说的命运像目的论那样富有戏剧性.在西方古代和中世纪,目的论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人的呵护下,俨然成了权威的解释模式.到了近现代,随着自然科学和科学主义精神的发展,目的论又几乎成了所有理论中最“臭名昭著”的理论.然而,在当今心灵哲学、认识论和科学哲学等领域的自然化运动中,目的论不仅被“平反”了,而且成为人们谈论的主要话题,有关概念的使用频率趋高,其地位不断攀升,至少成了各种竞争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一种理论.最低限度上,在相应的领域中,几乎再没有人把经过重新阐释的新目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