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提问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效益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464j7428b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恰当地运用课堂提问,可以因势利导,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问题提得好,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思考,使学生学得活泼,学得主动,从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智力开发,思维能力的发展;问题提得不好,则有可能堵塞学生的思路,窒息课堂气氛,甚至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而课堂提问质量的高低与课堂教学的效果好坏休戚相关。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注意优化课堂提问的质量,做到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有针对性地使用提问这一教学手段,促进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一、遵循教学目标性原则,按照课文内容的重点难点,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
  课堂提问的范围很广,可以说话题无所不包。但不是什么都可以提,什么都可以问。必须弄清提问的目的。提问只是一种手段,是服务于教学目的的。因此,教师的提问要按照课文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切忌漫无边际,随心所欲。
  如《孔乙己》一课的教学,笔者紧紧围绕课文内容重点和难点、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设问:“为什么小说开始的社会环境描写就要描写‘短衣帮’”与‘穿长衫’两类喝酒的顾客?‘短衣帮’是‘靠柜台外站着’喝酒,‘穿长衫’是踱进酒店里面‘慢慢地坐喝’。这样一‘短’一‘长’,一‘外’一‘里’,一‘站’一‘坐’的对比,作者想说明什么?与后面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外貌介绍有没有联系?这样的外貌描写目的又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与同学间的合作交流,很快弄清:写两类喝酒的顾客,是为了交待后面有关的人物;而“短衣帮”与“穿长衫”的对比描写,说明中国封建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同时还为后面小说主要人物孔乙己的外貌描写——“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打下伏笔;其目的是揭示孔乙己身份的特殊性;预示了他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悲惨结局的必然性。这样直奔课文的重点难点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在小说学习的开始就抓住了小说的主要人物孔乙己、短衣帮、穿长衫以及小说的主题等,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了环境对人物、对故事情节的推进,对主题的揭示都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遵循学生思维规律,按照课文内容的内在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问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做到有目的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有序性。切勿东一榔头西一棒或蜻蜓点水、浅尝辄止。教师要从教学目标出发,遵循学生思维规律,按照课文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提问。如小说《变色龙》,通过奥楚蔑洛夫这一变色龙形象的刻画揭露了沙皇警察制度的黑暗。怎样才能让学生逐渐地认识到这一主题呢?为此,我按照学生思维的规律,精心设计了由浅入深的系列问题:什么是变色龙?它有什么特征?课文写的什么样的变色龙?为什么说他是变色龙?一共变色了几次?为什么会一次又一次地不断变化?这反复变化说明了什么?通过逐步的讨论,不仅加强了学生对小说内容的阅读,而且从奥楚蔑洛夫五次变色中认清了俄国沙皇警犬专横霸道、欺压人民、阿谀权贵、看风使舵的丑恶灵魂,深刻认识到沙皇统治的腐败和黑暗。还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作者精彩的构思和睿智的语言。
  三、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按照课文的内在关系,抓住其共有特征进行整体性提问
  我们的语文教材虽然课文众多,其实许多课文都有内在关系和共同特征。有主题相同的,有体裁相同的,还有作者相同的。如果我们能遵循学生认知特点,按照这些课文的内在关系,抓住其共有特征进行提问,则不但能教给学生各类课文的学习方法,而且能使学生的学习由知识变为能力。
  如学习《新闻二则》一课的《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与《中原我军解放南阳》,这两篇短文的体裁同为“新闻”里的“消息”类,作者同为毛泽东,内容同为报道解放战争胜利的消息,且结构和语言特点相似。我抓住这两则新闻的内在联系,进行整体设计与提问。前一则的提问,重在引导学生归纳学习方法,为学生的知识迁移做准备;后一则的提问则侧重于引导学生应用学法。因此,在学生学习了《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后,我提问学生:“通过本则新闻的学习,大家觉得消息应该有哪些部分?本课有哪些部分?主体部分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消息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本则新闻语言的特点分别体现在哪里?学习消息时我们还抓住哪六要素?反映了什么主题?而在《中原我军解放南阳》学习前,我提问学生,消息有哪些特征?我们学习前一则消息是怎样学习的?我们这一则消息该怎样学?在学生应用学法学习交流后我再提问学生:这两则消息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这样进一步加强了学生对消息特征的认识与应用能力。
  四、遵循学生发展要求,按照未来人才战略的需要,巧抓课文内容的前后“矛盾”进行提问
  作为现代科学的基础学科的语文教学,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未来世界的栋梁之才,除了学生要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外,还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因而,我在课堂的提问中,还注意从学生未来发展需要,巧抓课文内容的前后“矛盾”进行提问。
  如小说《孔乙己》结尾句——“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中“大约”与“的确”看似矛盾,实则富有深意。为此,我有意识地问学生:“‘大约’与‘的确’矛盾吗?为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对孔乙己命运的深思:用“大约”一词是因为“我”到现在——叙述故事的时候一直没有再见到孔乙己,也没有得到关于他的确实消息,所以用“大约”来表推测;用“的确”一词,是“我”根据孔乙己最后一次离开酒店的悲苦情况,在那冷酷无情的封建社会里,孔乙己必死无疑。这样抓“矛盾”进行设问,既使学生深化了对原文的理解,又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当然提问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远非笔者上述的列举。但不管提问种类有多少,都必须遵循一个共同重要原则,即课堂提问的质量,其衡量的标准就是能否提高语文教学效益。我相信,只要我们有提问的质量意识,有追求高效语文课堂的精神,就一定会有更优化的提问。
  (作者单位:江苏省邳州市岔河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6月7日,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在广州召开广东省饲料行业协会第五届七次常务理事会暨饲料生产经营形势分析座谈会,总结协会工作,分析上半年我省饲料生产特点,研判行业发展趋势。对于
1.华南系列木薯新品种的应用推广该成果是在农业部948项目"木薯新品种的引进与繁育"及"九五"重点科研项目"木薯遗传选育种"资助下取得的,获2002年海南省科技成果转化奖一等奖
【摘 要】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课外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和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个性是有益的补充。所以在教学中要重视课外小实验的作用。  【关键词】课外实验;感性认识;消除模糊;培养注意力; 发展个性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物理世界中,有许多可供观察的自然现象,有不少可供探索的物理技术问题,有各种各样日常生活提供的训练课题和创造活动。教材中也设置
有了好的项目和产品市场环境后,快速发展的障碍往往是资金匮乏,尤其是对于农业。黑龙江省北兴农场引进信用社并配套政策措施,解决了农业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此举很有创意,可谓新
广西植物组培苗有限公司是由广西农科院科技人员创办的股份制企业,专业从事植物组织培养研究,生产和推广,其中主导产品香蕉组培苗年产3000万株,是目前国内颇具规模的组培苗生产企
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对于初三学生来说,化学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需要的最基礎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社会现象。化学新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关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因此,初中化学不仅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学科,而且
【摘 要】传统的阅读教学因缺乏创造性而备受批判,特别对于农村中学的学生,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开发他们的思维就要教师主动探索尝试新的、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  【关键词】阅读教学;引导;语文素养  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所占课时最多,所用精力最大。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听说教学相比,明显处于首要地位,因为阅读教学的任务是传授语文知识,培养阅读能力,教会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而阅
1橡胶 热研7-33-97 亲本:RRIM600×PR107。选育单位:华南热带作物研究院。产量:在该院1975及1976年基本试验区,第1-6割年平均每公顷产干胶1602公斤.东红农场对比区第1-3割年
农户经济行为深嵌在村庄社会关系中。与经典的理论判断不同,土地流转与阶层分化条件下的J村呈现出“中农经济”样态。中农阶层在土地生产上互助合作,在生活方式上消遣闲暇,在社
由于微生物肥料符合生产安全、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的原则要求,已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列入生产绿色食品允许使用的肥料.许多生产试验研究也表明:微生物肥料具有增产、显著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