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化学教学初探

来源 :新科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sSm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中化学新课标对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阐述了在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和思考:严格按照化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实施新的教学理念,改变传统观念;重视实验教学;重视研究性学习;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练习与学法指导。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学;新课标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化学课程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着眼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兼顾学生志趣和潜能的差异和发展的需要”。中学化学教学应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标,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合格人才。那么在目前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我们应该怎样来实施教学呢?我认为重点应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重视实验教学
  我国有一位知名化学家曾指出:“只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的化学教育是片面的,全面的化学教育要求既传授化学知识和技能,又训练科学方法和思维,还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学生在化学实验中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实验,训练用实验解决化学问题,使各项智力因素皆得到发展,故化学实验是全面化学教育的一种最有效的教学形式。”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也明确指出:“通过以化学实验为主的多种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强化科学探究的意识,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虽然在目前的高考试题中学生的化学实验设计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很难在一份试卷中得到充分的反应和体现,但是我们不能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忽视和省略化学实验。化学教学的经验告诉我们教师如果认真对待化学实验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和巩固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有效的获取化学知识。实践证明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通过化学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时间和空间的运筹能力;通过对化学实验所获得数据的处理和计算可以帮助学生形成“量”的概念。化学实验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中学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视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突出素质教育的一个不可忽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应当想方设法,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新课程标准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明确指出:“设置多样的化学课程模块,努力开发课程资源,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研究性学习为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例如: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勒沙特列原理与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基础理论知识,这时教师们如果能及时的在学生中开展生态平衡、人体中的生理平衡、中国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失衡现象、马尔萨斯人口论与适度人口理论等问题的研究性学习,必将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和撰写论文的能力。研究性学习是实践性很强的学习,它充满乐趣又富有挑战性。研究性学习过程必须经历知识的整理、资料的收集、编辑、实验的设计、数据的记录和图表的绘制,以及数据的统计、分析、并得出相应结果等内容,这样的学习经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我们必须在教学中给予充分的指导和重视。
  三、注重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首先,让学生从解释身边化学现象、处理身边化学问题做起,引导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观察生活、解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处理一些生活实际中的问题。例如,在学到《氯气的性质》时,可问学生:碰到氯气泄漏时,应如何去处理?再如学到《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一节的计算题时,可以让学生算一算所居住的城市一年由于烧含硫的煤向空气中排放多少SO2,能形成酸雨的量,酸雨对大自然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理等问题,强化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其次,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了解化学对现代社会的影响,了解化学在现代科学技术、生活中占有的重要地位。从电子计算机、生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空间技术、海洋工程等领域,撷取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材料,扩大学生的科学视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增强他们应用化学知识了解自然、了解社会、促进社会发展的自觉性。
  四、重视练习与学法指导
  教师指导练习则应该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筛选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练习,使学生脱离题海之苦。如果将习题分为两类的话,那么一类是为学生及时消化和巩固新学到的知识而设计的,它可以帮助学生将新掌握的知识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之中。即所谓“形成性练习题”。另一类则是提高性练习,它是针对某一知识点从各个不同方面和不同深度进行揭示,它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深刻的理解这部分知识,从而达到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效果。二是教师通过对典型习题的讲解,教给学生解题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指导学生学会通过练习之后去整理知识、使知识在头脑中清晰化、条理化、网络化。因此,学生每做完一道习题都应该进行一番反省思索工作,养成自我提问的习惯。例如:问自己这一问题我是怎样解决的?应用了哪些相关知识?我是怎么想到这种解决办法的?还有其它解决办法吗?这样的有效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方法。
  作为学生,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这其中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文化知识;二是学习如何获得文化知识,以及如何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作为化学教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是我们的首要任务,这其中也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导学生正确的获取文化知识,二是指导学生如何用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各种各样的问题。
  总之,我们只有在新课程理念下对上述几方面的教学工作给予充分的重视,才能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更好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其他文献
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应用性的精彩叙述。新修订的《小学数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所谓“生活化”,即在数学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联系生活讲数学,把生活经验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
期刊
有位哲人曾经说过,没有兴趣,就没有记忆。兴趣是人们的向导,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直接因素。凡富有兴趣的东西,学生都学得好、记得牢。《思品》课的教学也不例外。在一节课中,激发学生兴趣要采用多种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他们的参与意识。在这方面我有自己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以《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一课为例浅谈如下:  一、精心设计导入,引发学生兴趣  全国著名的教育专家于漪老师说:“
期刊
地理课程是科学文化基础知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科学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的生产活动、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各个方面与地理环境的关系日益密切。  课堂教学中,除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地理知识之外,还应注意有目的、有意识地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获得较高的发展水平,并掌握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的本领。这就要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以地理原理中的规
期刊
摘要:新课程理念给传统的高中政治教学带来了新的活力,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弊端和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以顺利实现课堂教学目标,是本文所要探讨的。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课堂教学;主体作用;主导作用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特别是课堂教学中学生兴趣不高,主动参与意识不强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政治教师,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新标准的试行为我们解决这一弊端提供了
期刊
思想品德课是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要达到这一目的,教师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加深学生对道德要求的理解,促进学生的行为动机,培养学生实践道德要求的能力。  一、情境教学,可以加深学生的道德认识,激发情感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随着年龄和知识的增长而不断丰富其内容的。情境教学可以适用直观手段,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气氛,
期刊
体育有别于其他学科的显著特点是,直观性相当强,师生共同活动,教与练的密切配合贯穿于整个课堂。体育课中有一个好的情感环境,就能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有兴趣,精神振奋,对提高课的质量,显得十分重要。怎样才能形成一个好的情感环境呢?  一、教师的表率作用  体育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教师的精神面貌,工作作风,乃至教师的着装,无一不直接影响着学生,教师要精神饱满地对
期刊
在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是生物学科改革的一个亮点。而“双基”是传统教学精华,但在“实施课改”中,教师们还是会顾此失彼,往往很难确保二者都能兼顾到。在课程改革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开展“探究性学习”与落实“双基”之间的关系,是摆在每一位实验教师面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笔者的态度是:“探究”与“双基”要两手抓。  一、“探究性学习”与“双基”的界定  “探究性学习”是由英文“inquir
期刊
导入是一堂课的初始阶段,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提高教学效果,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导入,导入又有哪些基本要求呢?总的来说,导入就是要创设一种情境,一种能让学生去感受、去体验的适宜学习的情境。  一、导入的基本要求  1、针对性。导入一定要有针对性。教师要紧扣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和要求去设计这一环节,而不能脱离具体的教学内容去盲目的追求形式上的新、奇、特而走入“做秀”的误区。  2、
期刊
新的一轮以课程与教材为核心的改革正在逐步展开,这给初中语文教学带来了生机,当然也带来了挑战。作为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学目标更明确了。就语文学科而言,原来的《语文教学大纲》在教学目标上,曾出现过两种不良倾向:一是过分强调思想性;二是过分强调文学性。滔滔不绝一堂课,到头来,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上收效甚微。新的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一是主张实现教学上的主体性,一是强调
期刊
推进新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实践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着重培养学生的语言为目的。而教学活动的所有形式都与学生的智力发展,首先是与创造性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教师不再是单一的知识的传播者、发号施令的权威,而是共同学习的参与者和帮助者;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学生心灵的探索者;更重要的是学生创造能力的开发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不再是外部刺激的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