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的花朵”在这里灿烂绽放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hong8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读的公办学校,近几年,我校的生源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的数量急剧上升,学校的外来生比例已超过本地学生了。在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就读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在这些流动人口子女学生中学困生相对较多,不少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方言严重,产生交往困难,在班集体活动中难以融合;有的学生家庭教育不健全,家校联系相当困难,难以形成合力;少数学生还存在行为偏差现象等。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外来务工人员家庭经济的压力,家庭教育的失管以及社会的不公平待遇等。根据学生特点及本校的实际情况,我校围绕“践行和乐教育,追寻久裕愿景”的办学思想,确立了“优美校园、优质教育、和谐文化”的学校文化定位,从公平、全纳、情感、和谐等方面进行教育督导,使全校学生在公平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让“流动的花朵”在这里灿烂绽放,促进学校和谐持续发展。
  一、公平教育——同在蓝天下,共同进步成长
  “头顶一片蓝天,脚踏同一方热土。我们也有自己的梦想,我们同样渴望知识的海洋和明媚的阳光……”这是流动人口子女的共同心声,流动人口为我们城市发展添砖加瓦,为我们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他们的子女同样也是我们民族的未来和希望,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是全社会的责任,国家、政府也积极创造条件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作为公办学校,我们除了接纳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就读,更要创造公平的环境,让所有的孩子在同一片蓝天下,共同沐浴阳光雨露,共同进步成长。在流动人口子女教育中最有生命力的是教师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崇高师德。在学校德育工作中,我们着重加强师德教育,培养高尚的师风,让全校教师深刻领悟公平教育的含义,对来自五湖四海的流动人口子女,一视到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个流动人口子女,不岐视、不偏颇,做到公平公正,让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孩子一样共同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平等的教育权利。在近几年里,占学校大多数比例的流动人口子女在我校良好的德育氛围下,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在公平的环境下自由、快乐成长,解决了流动人口家长的后顾之忧,受到广大家长一致好评。每年开学期间,大批外来生家长纷纷将子女送到我校报名就读,目前我校本地生与流动人口子女比例是1 ∶ 2。
  二、全纳教育——全面接纳,一个都不能少
  全纳教育的理念体现在对学生个体的尊重、理解与支持,不仅指向弱势群体的欠缺,同时也指向发展有潜力、智力发展超常的学生;不仅指向本民族,同时也指向所有需要享受教育的各种肤色的孩子。
  在对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的工作中,我校倡导全纳教育思想,围绕“进得来,留得住,学得好”三个方面做到敞开校门,让流动人口子女进得来;创造条件,也流动人口子女留得住;优化教育,让流动人口子女学得好。我校大部分外来生当中多为农村人口,部分学生行为习惯差,德育工作形势较为严峻,根据此实际,我校按照以“德”为导向的宗旨,找准养成教育为突破口,着重抓纪律、卫生、日常行为、文明规范等方面的养成教育,通过班会课、队活动及文明班评比等形式,开展每月一主题的德育专题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让流动人口子女在学校这块沃土里茁壮成长,与本地孩子一起快乐飞翔,全纳教育——一个都不能少。
  三、和谐环境——潜移默化中育人
  学校十分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致力打造浓厚的育人环境。近几年,我们以“和谐、快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精髓,以实现校园布局合理化为基准点,努力建设把学校建成美丽的花园、书香的校园、文明的乐园、温馨的家园。让师生都乐意栖息于此,开启梦想的大门,实现人生的价值。
  为避免典型的“假、大、空”浮浅文化,我们致力打造一种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因地制宜设计自己的优雅靓丽的校园文化风景线:构建“书香校园”——用唐诗宋词、名人名言装点我们的风雨连廊,让校园的角角落落迷漫着“书香之气”;遴选我们民族文化的精华---儒雅文化,构建具有本土特色的墙壁文化;根据学校“办学理念”,在走廊展示教师的“和乐寄语”; 根据“特色项目”,修建科技长廊;宣传橱窗集人文、科技、自然、教育于一体;主题雕塑“和乐成长”体现着蓬勃向上的文化气息;在校园中设置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温馨提示……总之,使校园每一处景点都有人文内涵,使校园的每一块顽石都富有灵性,都能诠释和乐,确保校园“处处是文化,万物皆教育”,以不同形式展示了学校的底蕴和魅力。让学生们的心灵在校园文化的浸润中愉快荡涤,让学生时时受熏染。虽然我校周边地区流动人口多,治安形势复杂,但近几年学生犯罪率为零,显示学校显著的德育成效,“流动的花朵”在久裕小学这块沃土上灿烂绽放,吐露芬芳。
  责任编辑黄日暖
其他文献
幼儿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是多渠道、多方法的,通过诗歌来进行礼仪教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一、诗歌教育对礼仪教育的有效促成  我园利用不同礼仪主题内容的诗歌进行教育活动,潜移默化地渗透式开展幼儿正确礼仪习惯养成的教育,经过实践研究,幼儿在幼儿园的礼仪行为主要分为礼貌用语的运用、交往礼仪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这三个方面。  (一)诗歌教育活动对幼儿礼貌用语正确运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强国,我们不仅需要一流的科学家、一流的管理者,而且需要一流的技术工人、一流的服务人员,培养数以万计的技能型劳动者,是职业教育肩负的历史重任。  一、技能竞赛误区  1. 竞赛种类繁多,延续时间长  参加技能大赛已成为各个学校的一项常年性工作,很多大赛像电子商务技能竞赛近几年都是每年一次,很多老师和学生为了备战,弄得身心疲累。好不容易弄完了市赛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育人,教育下一代成为德才兼备的创新人才。班主任是学校班级的直接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一个班级的成与败,与班主任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形成良好的学风、班风,对学生的成长显得尤为重要。只有带着一颗爱心,深入了解和研究学生,选拔优秀班、团干部,引入竞争机制,形成浓厚的学习气氛,认真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树立典型,全面育人,树立班级正气,才能有效地促进
责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责任是成就事业的可靠途径。因此,建设能担当的教师团队,培育肯负责,有担当精神的学子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一、悟道责任,建设“肯负责,能担当”的教师团队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育教师的专业精神  以“肯负责能担当”的精神追求,培养教师负责、自信和志存高远的品性。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师德建设,开展“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主题的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多种形式建设师
班级活动只有紧扣主题,才能在活动中走出特色,吸引学生投身到活动中去。  一、班队活动,打响第一炮  结合专题教育,在学生学习校会之后,我曾开展一个专题班题目是“38 1=1”;学生们感到好奇,为何这样一道数学式能成立?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白到,“38”是指全班同学,而“1”是指我班的老师,而“=1”呢?我大家发挥,同学们活跃起来,有的说是代表一条心,有的说是团结一致,更有的说是同心协力,一起共建文明
初中学生学数学存在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就是在解题过程中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因为解题错误不仅真实地揭示了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反映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正视解题错误并对其进行辨别、归纳、总结、分析与研究,从错误中吸取经验和教训,采取一些有效方法预防矫正错误,对提高数学教学质量非常重要。  一、对初中生解题错误要正视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害怕学生出现解题错误,对错误采取严厉禁止的态
第二课堂教学具备开放性、灵活性、综合性、兴趣性等特点,是整个英语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形式不但可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动机,提高学生的综合英语应用能力和素质。乡村高中英语教学缺乏充足的师资配备以及必要的指导和管理,缺乏完善的教学活动场地等硬件配置以及学校资金扶持,第二课堂参与的学生人数偏少,受益面较小,因此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有利于促
小学,我们老师的责任就要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在基础教育阶段,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学生“学会做人”,而有责任意识便是“学会做人”的一个先决条件。当前,无论是从各类研究报告中,还是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都可以发现,责任意识缺乏已经成为儿童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并且引起了许多有识之士的关注。因此培养小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行为,使他们具有初步的认真负责的良好习惯,是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  在我们当前的家庭教育中
教书的目的在于育人,班主任工作的大部分就是班级常规管理和德育,将德育工作渗透到平时的班级管理中。只要思想教育方法得当,班级管理方式对路,班主任工作开展定会得心应手,逐步形成一个文明和谐、激情上进的班级。  一、以“法”治班,民主管理,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只有当学生自觉意识到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并以班集体主人的身份积极参与班级管理的时候,一个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才可能形成。作为90后的学生具有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