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图表 提取信息 深入理解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hua19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而理解的基础是对信息的提取与整合,是对内容的把握与梳理。在不同年段、不同文本的阅读教学中,巧妙借助图表及思维导图,引领学生提取信息、梳理情节、把握主旨,让更多的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言语实践活动中,更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品质的形成。
  [关键词]阅读能力;深入理解;图表;信息;内容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2-0048-02
  阅读的核心是理解,要想深入理解文本,既要“进得去”,也要“出得来”。“进得去”是指能深入理解文本内容,把握作者的行文思路;“出得来”是指筛选提要,形成见解,内化提升。“进得去”“出得来”的基础是对信息的提取与整合,是对内容的把握与理解。
  统编教材对于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内容的把握与理解非常重视,三至六年级教材的单元篇章页中关于信息的提取与整合、内容的把握与理解有以下表述。
  通過罗列,不难看出,中高年级关于信息的提取、整合以及内容的把握、理解,教材中从写人叙事类文本到说明、议论类文本,从段到篇再到整本书,从方法的列举到训练的形式都呈现出螺旋上升的状态。那么,如何让教材中明确罗列出的这些语文要素成为生长在学生身上的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根据不同年段、不同文本,合理借助图表及思维导图,将以上语文要素融入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让更多学生更大程度地参与到言语实践活动中,将更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和阅读品质的形成。
  一、图文并茂,提取信息,进行简单推断
  提取信息、把握内容的能力是不是从中年段才开始训练呢?显然不是。统编教材从一年级上册即开始了以问答、连线等形式进行关键信息的提取及根据信息做简单推断的阅读能力训练。比如,《青蛙写诗》一课中通过问题“说一说青蛙写诗的时候谁来帮忙了”进行关键信息的提取训练;《项链》一课中通过问题“大海的项链是什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推断等。
  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低年段文本多结构反复的特点,图文并茂地呈现课文内容,更有利于学生抓住关键信息,深入理解文本。
  如一年级下册第18课《小猴子下山》的课后问题:“结合插图,说说小猴子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最后为什么只好空着手回家去。”
  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图片,通过提问引导学生圈画出关键词,形成流程图(如图一);借助流程图整理提取的信息,读懂文本内容;在学生读懂文本内容的基础上,抓住三个“扔”推断小猴子空着手回家的原因,落实“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的能力训练;同时,还可以借助流程图引领学生复述故事,进行说话训练,帮助学生积累丰富词汇。
  二、借助图表,梳理情节,深入理解文本
  低、中、高三个年段的教材中,提取信息、进行推断的训练呈螺旋上升状态。教学中,借助图表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取关键词句,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的课后习题中有这样两项内容:“从哪里可以看出青头和红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默读全文,至少找出三处来说明。”“红头的旅行真是惊险。画出它在牛肚子里旅行的路线,再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借助图表,能更清晰地梳理故事梗概、读懂故事内容。
  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学生充分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指导学生以圈画关键词句的方式尝试完成表格。在完成表格的基础上,以地点变化为线索让学生梳理红头的旅行路线,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此外,还可以聚焦“红头处境”“青头表现”理解青头和红头之间的友谊,同时以“你的感受”为基础指导学生朗读。之后,以“红头有没有生还的可能,为什么”为话题,理解这篇科学童话将科学知识与童话完美结合的特质。
  三、借助思维导图,理清文脉,把握主旨
  统编教材一至六年级编写了许多文质兼美的散文,一年级下册《端午粽》、二年级下册《枫树上的喜鹊》、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四年级下册《乡下人家》、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六年级上册《丁香结》等。散文的题材广泛丰富,笔法自由开放,结构灵活多样,语言各具特色。基于散文的这些特点,主旨的把握、层次的梳理无疑是学生阅读理解散文的难点。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中的重要信息,将复杂的内容进行清晰、系统地梳理,使学生能够理清文脉,把握主旨。
  以《乡下人家》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借助这样一幅思维导图(如图二),紧扣单元语文要素进行教学。
  首先,在阅读文本的基础上,按照教师提供的范例“屋前瓜架”圈画出其余段落的关键词,概括小标题,理清文脉,把握内容。
  其次,提出问题:“可不可以把课题改为‘美好人家’,为什么?”再次细读文本,圈画出重点词句,体会乡下人家的独特魅力。
  其三,补充陈醉云的相关资料,再读文本,思考:“从文中的许多词语、句子中都能体会到作者蕴含其中的情感,请你找出一处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第四,乡下人家还可能有怎样的景致,展开想象,用一段话尝试描写。
  长期以来,我们研究文本的主题表达、关键词句、写作特点等,却往往忽略了阅读主体——阅读者的研究。就阅读本质而言,阅读过程实际是阅读者进行认知、想象、联想、判断、分析、归纳、概括、推理及创造的思维过程。因此,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重视学生阅读的自主性、独立性。阅读教学中,课前借助图表及思维导图,让每个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体;课中借助图表及思维导图,有条理地提高学生的概括提取能力、鉴赏评价能力、探究分析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找到阅读的原动力,激发其阅读兴趣,培养其阅读习惯。这样就能使学生逐渐形成阅读能力,提升阅读品质。
  (责编 刘宇帆)
其他文献
[摘 要]内容有趣、直观形象、主题与学生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的英語绘本,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阅读素材,获得了众多学生的喜爱,也成为教师开展英语阅读训练常用的载体。在小学英语阅读训练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和思维特点,为学生选用难度适合、生动有趣的英语绘本,丰富英语阅读训练内容,创新阅读训练形式,激发学生阅读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阅读技巧,实现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绘
[摘 要]创造性思维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但是,目前的阅读课堂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学生的创造思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在课堂上,教师应突显学生的中心地位,并通过改变课堂教学方式和评价方式等途径,以激活、培养、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阅读课堂;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
[摘 要]复习教学作为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巩固英语知识、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提升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英语复习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小学英语教材单元编写的特点,采用可行、有效的教学手段,引领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进行梳理与归纳,建立各种语言知识之间的联系,促使学生顺利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语言能力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单元复习;高效课堂;归纳
[摘 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实施,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如让学生参与内容整合设计、自行组建运动团队、自主选择训练内容、展开运动评价活动等,这样能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生本理念;教学方法;升级  [中图分类号] G62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
[摘 要]长期以来,道德与法治教学缺乏专业的任课教师,不受重视,使学生错失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从整个教育系统入手,提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地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让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再枯燥,使学生真正喜欢学、爱好学。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有效策略;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
体验活动带有鲜明的特点,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诉求出发,对多种体验活动进行针对性筛选与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活动体验中形成学科能力。如视听感官体验、角色演绎体验、问题思考体验、生活实践体验等活动都带有体验属性,教师要做出合理设计,给学生提供更多训练体验的机会,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摘 要]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道德品质的有效方式。故事教学法,与学生的年龄特点相符,将其用于道德与法治课堂,能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与学习兴趣,提高教与学的有效性。教师可巧借教材内容,引用童话故事,善用生活实例,通过组织课堂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品德修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故事教学法;实践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摘 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教师的共识,在实施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时,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从教师主体向学生主体转变、从学科教学向学科整合转变、从课堂控制向学习共享转变、从知识传输向素养培养转变,为学科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促进学生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  [關键词]道德与法治;定向转变;创意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
[摘 要]抓好课程资源开发,是推动有效教学的重要基础。教师可以教材为基础深入发掘课程内容,抓住意外生成科学开发课程资源,运用新媒体资源平台开发课程资源,紧密结合实践性活动开发课程资源,实现课程教学目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开发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24-0073-01  品德与社会属于综合性学科,
[摘 要]统编教材选编了不少的寓言故事。读寓言故事能使学生受到教育,获得思维的发展,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寓言教学价值的挖掘,依托教材文本,引领学生感悟寓言的语言特色,并能把寓言故事讲得生动具体,理解寓言所包含的深刻道理。这样教学,不仅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而且让学生受到教育,学会做人。  [关键词]寓言故事;教学价值;教材文本  [中图分类号] G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