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国强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80828958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72年,清朝向美国派出第一批30名留学幼童,开启了近现代中国人出洋留学的先河。但中国人的留学史并非从此走上坦途,而是有太多的波折。第一批幼童留学时,家人担忧悲伤,以为儿子将入虎狼之境。到民国初年留学镀金成为时尚,到上世纪50年代基本上中止了向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派遣留学生,再到改革开放以后,出国留学再成时尚……其中的反复,能形象地说明中国人对西方的认识,逐渐走向理性的轨迹。
  今日中国人到世界各地留学,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了。不但留学生数量增多,留学的途径和方式多样,而且留学生的年龄也日趋低龄化。在涌动的留学热潮中,本书的作者、17岁的枫叶秋千(李逸超),已不算一个“小留学生”了。
  说枫叶秋千不算“小留学生”,不仅仅指他的年龄,更重要的理由是,尽管作者的行文中不时流露出真纯的少年情怀,但他对待外国人以及外国文化从容平和的态度,显得老到而成熟。
  我认为,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能体现作者可贵的好奇心、进取心和平常心。
  好奇心和进取心是接受新生事物,学习新知识最好的驱动力。对新事物、新知识的好奇也是青少年的天性,这一点在本书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是强烈的求知欲,帮助作者从登上去美国的飞机开始,一点点克服异国他乡所遇到的种种困难。难能可贵的是,枫叶秋千十分敏锐地观察生活与学习中的细节,并及时地、非常传神地记录下来。这样,一位上海少年在美国一年交流学习的状况就有机会“原生态”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平常心和好奇心并不矛盾,但二者之间如何达到一种平衡,则颇有学问。枫叶秋千年纪虽小,而且是首次独自在国外生活,却能较好地掌握这种平衡,殊为不易。这当然首先要拜中国改革开放之所赐,更由于近年来网络等新的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让中国的青少年比他们的上一辈人,更容易了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枫叶秋千从踏上美国土地。进入为交流生安排的美国家庭,进入学生文化背景复杂多元的学校开始,和“美国爸爸”“美国妈妈”、姐姐、弟弟等“家人”,以及同学打交道时,就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所谓的平常心,就是能平静而包容地看待彼此文化的差异,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差异和分歧,做到自尊、自信。
  对枫叶秋千在游学期间的优秀表现,我想没必要将其上升到某某主义的高度。其实,这只是一个在改革开放期间出生的中国大男孩一种自然、纯朴的表现,和其他民族、国家的同龄人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且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越是年轻的人越能消除偏见,容易相互沟通。枫叶秋千这本书中,有很多段落生动地记录了他和其他国家的少年成为朋友的过程,以及他和美国“家人”交流的趣事。促使成长环境千差万别的他们之间产生深厚情谊的,最终是基于人类共同珍爱的那些价值观。比如诚实、勤奋、独立、渴望心灵的自由、对知识和艺术的尊重等等。
  当下我们的一些专家、媒体往往以九斤老太太的口吻,忧虑80后、90后独立性不强,吃苦精神不足,包容性不够,看完这本书,其态度或许会有所改变。梁启超先生100多年前曾饱含激情地写下《少年中国说>,以笔挟风雷的气势写道:“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枫叶秋千这代少年,他们所接受现代科学、现代民主的教育和训练,其完整性、开放性远胜这一百多年来任何一代人,我们有充分理由相信,枫叶秋千这代少年,比他们的父辈、祖父辈更能适应新的生活,更有能力创造一个新的世界。
  这部书稿部分内容从2008年8月22日在著名网站“凯迪网络”的名牌栏目“猫眼看人”连载以来,引起了极大的反响,跟帖如云,许多作者的同龄人和家长不惜用赞美的语言表达他们对作者自信精神、仁爱情怀、独立生活的能力,以及幽默风趣的笔调的肯定。这部书最终能在敞社出版,是对敞社的信任,我相信广大读者会和我一样喜欢这本书,也会和我一样,继续关注枫叶秋千这位可爱大男孩的成长。
  
  精彩书摘:
  
  美国的课堂教学气氛非常好。学生有问题可以随时提问,老师会很耐心地给你做解释。上课时,同学或老师渴了可以随时喝水或饮料。老师坐着、站着讲课都可以。同学听课的姿势也很随意,站着、坐着、靠在墙上或坐在桌上都行,只要自己舒服且不影响其他同学就行了。课堂学习以老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结合的方式进行,还有很多视频教学。同学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在小组讨论中分享了其他同学的智慧。开放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的思维更开阔。
  美国的学校在很多细节方面处处彰显以人为本的理念。每门课的老师都会给每个学生发一个文件夹,学生把上课的笔记夹在里面。下课时放到教室后面的小盒子里,不用背来背去。
  教室里还备有卷笔刀、餐巾纸、订书机等。学生肚子饿了,跟老师打声招呼后可以边上课边吃东西。每间教室都配有电脑、投影仪、电视机、音响、电话甚至台灯。学生的坐椅一人一套。坐着很舒服。教室里铺着地毯,空调设备一应俱全。教室墙上装饰着各种漂亮的艺术品或图片。教室的四周摆放着各种生机盎然的绿色植物。为了让教室更舒适温馨。老师还时不时地喷些清香剂。这样的环境,你还好意思不好好学习吗?
  老师上课的笔记都用投影仪打出来,字体放得很大。如果有什么事需要通知学生,老师除了口头告知同学们之外。还会将通知用小磁铁吸在白板上以提醒大家。
  每个同学都有一个学校网的邮箱。方便同学们接受学校的各种通知。老师上课从不拖堂。每个同学都有lD卡。老师报成绩时是报ID卡号。很好地保护了学生的隐私。
  照顾好花园后,回到客厅帮妈妈切菜准备午餐。妈妈说:“Joe。你的联系人打电话来了解你情况了,我说你一切都很好。只有一个缺点,就是不会玩,不会放松。”“妈妈,不瞒你说,我已经算中国学生中会玩的了。我有很多兴趣爱好。”“家长拼命让孩子读书的想法是不对的。你看看美国的孩子,回到家就玩游戏机和电脑。玩累了出去打篮球或者垒球,跟同学出去逛逛街买买东西,这样长大了才能适应社会啊。你要把身体的每个细胞都投入到美国的生活中,好好玩。要像美国孩子那样有阳光有活力。”“我也很想啊,妈妈。但每天要做的事很多。写博客、做作业、读英语、浇花园,我没时间玩啊。”“你每天至少让我看到有一个小时在玩,否则我就把你送到别的家庭去了,啊哈哈!在美国你就要学习美国的生活方式。适当读书是需要的,但要保证每天玩的时间。你这么聪明,兴趣这么广泛。是个很特别的孩子。我和你爸爸聊天时都很相信你以后一定会是个成功的绅士。你懂礼貌。人这么挺拔,会打交道。所有接触过你的人,都说你是个好孩子。无论从你的表现看也好,从学校老师的反馈也好,你都是一个很优秀、很文气、很聪明的孩子。但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提醒你。要学会放松!我的这些话对一般孩子来说是多余的。因为一般的孩子不爱学习,只爱玩。”“哦,妈妈,我知道了,我会努力挤出时间玩的。”“Joe。好好想想我刚才对你说的话,会对你有帮助的!”
  上楼之后,我想了很多,思绪有些乱,有些不知所措。
  “紧张吗,Joe?”“嗯。很紧张。今天是个重要的日子啊!”“是啊!但我真不知谁更紧张呢,你还是我?”早上妈妈边驾车边跟我聊了起来。妈妈今天要上台给我颁发毕业证书。我相信妈妈会有一种幸福的压力,呵呵。
  “美国高中毕业是件很重要的事吗?”我好奇地问妈妈。“是啊。高中毕业典礼是最重要的。比大学毕业更重要。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毕业的。高中不毕业的话,很难找到好点的工作。高中毕业典礼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日子!”听着妈妈的感叹。我明白高中毕业对美国人的意义了,要知道,这些都是我以前,哪怕是半小时前也不知道的事啊。
其他文献
[实录]  师:同学们,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总理是怎样审阅文件的,你会用哪个词?(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专心致志、日以继夜)  师:读了这一个段落,让我们强烈感受到了总理审阅文件时的那一份认真、仔细、负责以及一丝不苟。其实这一切我们早就想到了。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都想到了吗?总理审阅文件时认真仔细的程度,总理审阅文件时的每一个细节,我们真的都想到了吗?有没有出乎你们意料的地方?  [聚焦“审阅
[设计依据]    “摇啊摇,摇啊摇,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叫我好宝宝。糖一包,果一包,还有饼儿还有糕,宝宝吃了哈哈笑……”童谣大多是通过口转面授的,它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目的是让儿童能认识周围事物。童谣简短精炼,形式活泼,琅琅上口,充满童趣的天真、淳朴,它的内容除反映生活外,大多与游戏有关。立足小学生实际,本设计先是让学生念童谣,而后调动学生的知识、生活经验,抄录童谣,编写童谣,
作为思维外显的重要载体,语言与思维紧密相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同时要求在写作教学中“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1]。可见,语文素养的核心和本质是强调培养多种思维协调发展的自由思维品质。就我国中考的作文试题来看,其题型受到高考作文命题改革的深刻影响,同样经历了“全命题—半命题—材料—话题”
【关键词】作文评价,表现性评价指标,分类分级,循证  长期以来,我国的作文评价指标存在偏重文采、指标失当、表述笼统、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开展分类分级写作表现性评价指标研制。  表现性评价指在某种特定的情境中,对某人使用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技艺制作完成的作品直接进行评价的方法。[1]这种方法更利于评价真实复杂情境下的技能水平,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作用。写作的表现性评价指学生在特定写作任务
书名:中学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  作者:赵刊  出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  ISBN:9787564363123  定价:72元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務,党的十九大报告再次提出要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为中学教育教学改革工作确立了方向——“立德”是核心,“树人”是目标,在培养人才的同时更要培养“人”。由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赵刊
中国诗话传统讲究炼字,为一个字的优劣,打上近千年的笔墨官司。这在西方是不可想象的,在中国却是司空见惯之事。最有名的要算贾岛的《题李凝幽居》,为了其中“推”字好还是“敲”字好,至今仍争论不休,成为一宗未了的公案。  一  此事最早见于(唐)刘禹锡(772-842)《刘宾客嘉话录》:  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乌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
就一堂课来讲,教学最为重要的问题是“教什么”和“怎么教”。“教什么”决定了语文课堂的“灵魂”,“怎么教”决定语文课堂的“品质”。好的课堂应该是“洁净灵魂”与“卓越品质”的完美结合。关于“教什么”和“怎么教”,我们想从叶圣陶老先生的两句话谈起。    一、“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教什么与学习什么是应当同构的。就《牛郎织女》而言,我们必须思考学生学什么才是有价值的。“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启示我们,
2018年全国高考语文卷总共采用了八套试题,其中全国卷为三套,覆盖了除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港澳台外的所有省市,使用地区面积广,考生人数多,因此也最能够代表和说明今年我国高考语文命题的特征。总体来看,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重在考查和引导“新时代”素养和“语用”的要素,以培养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全面发展的人”。根据2018年考纲说明,本年度的考试命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育教学研究,年度报告,复印报刊资料  一、2020 年度高中语文教学论文转载概况  1. 论文来源期刊转载数量  2020 年《复印报刊资料·高中语文教与学》(以下简称《高中语文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78 篇,来源于39 种刊物。排名前7 位的期刊依次是:《中学语文教学》(21 篇)、《语文教学通讯》(18 篇)、《语文学习》(16 篇)、《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建设》(各
作为指导语文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语文课程标准具有鲜明的国际性、时代性、统筹性与前瞻性等特性,它不仅规范当下语文课程实施的取向,还引领未来语文课程改革的方向。在近30多年来信息社会的积累与发展的时代格局中,公平与质量成为全球教育的主题,聚焦“全民学习、以学生为中心、以价值观为导向,培养创新精神”的共同话题以及注重信息技术的应用、教育质量的评估业已成为国际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同时,世界各国均注重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