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某个学院的体育系2011级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升降式技术教学和常规式教学进行对比试验,并通过比较分析学生的结业成绩等,得出了升降式教学方法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升降式教学 体操普修课 应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76-01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某个学院体育系2011级本科学生76人,男生61人,女生15人。
(二)研究的方法
1.通过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通过翻阅关于体操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利用科学技术网络资源对某学院体育系体操课改的相关资料进行查找,从中找出有用的进行整理,然后引用部分权威的观点。2.通过对比实验法进行研究。对2011级体操普修课学生进行升降式技术教学实验和常规式技术教学实验,其中一班、二班为实验班,共44人,采用升降式教学的方法。三班、四班为对照班,共32人,采用常规式教学法,其中一班和四班包括女生。教学时说为124学时,教学周期为三个学期,分别为32、32、60。3.通过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通过SPSS12.0软件包搜集以及整理的数据,然后计算机处理。
二、结果和分析
(一)升降式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法两种体操普修课教学模式比较
升降式体操教学模式的构建。升降式技术教学模式是在固有的基础性教学模式上,通过教学组织的实施、教学内容的优化等情况,以升降式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是体操技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原有的体操技术教学组织采用分组轮换或统一进行的方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吃不好”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实验进行升降式的教学组织设计。升降式的体操技术的教学包括:操作程序(包含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技术部分)、教学手段(包含初级手段、中级手段、高级手段)、教学目标(包括初级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和评价指标(教学组织、讲解能力、示范能力),然后将升降式的体操技术的教学组织分成不同的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
(二)学生体操技术的结业考试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体育系三个学期的教学对比试验,对2011级学生的结业成绩进行分析。实验组单杠、技巧、双杠和跳跃每项平均分为8.7、8.8、8.5和8.9分,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依次为8.1、8.0、8.05和7.9分,明显看出实验组的成绩要好于对照组的成绩,表呈现差异(P小于0.05),在单项平均分值上,实验班高于对照班。最高分值和满分值的成绩也是这样。
(三)学生选择体操技术考核的动作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体育系三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结业考试中,从选择的考核数量上实验班的学生规定的动作选择的个数高于参照组。例如在自由体操的套路选择上看,给定的是25个规定的动作,大多数选择18~20个,最高的有完成25个动作中的22个动作的编排。从动作的难度上看,实验班的学生要高于对照班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实验班的学生都要好于对照班的学生。从最关键的动作编排中,学生有自主决定权,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超过10分的动作,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班80%选择难度超过10分,而且创造的编排新颖合理,对照班只有60
[关键词]升降式教学 体操普修课 应用 研究
[中图分类号]G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10-0176-01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
某个学院体育系2011级本科学生76人,男生61人,女生15人。
(二)研究的方法
1.通过文献资料法进行研究。通过翻阅关于体操课程改革的相关文献,利用科学技术网络资源对某学院体育系体操课改的相关资料进行查找,从中找出有用的进行整理,然后引用部分权威的观点。2.通过对比实验法进行研究。对2011级体操普修课学生进行升降式技术教学实验和常规式技术教学实验,其中一班、二班为实验班,共44人,采用升降式教学的方法。三班、四班为对照班,共32人,采用常规式教学法,其中一班和四班包括女生。教学时说为124学时,教学周期为三个学期,分别为32、32、60。3.通过数理统计法进行研究。通过SPSS12.0软件包搜集以及整理的数据,然后计算机处理。
二、结果和分析
(一)升降式教学法和常规教学法两种体操普修课教学模式比较
升降式体操教学模式的构建。升降式技术教学模式是在固有的基础性教学模式上,通过教学组织的实施、教学内容的优化等情况,以升降式教学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这种情况下首先是体操技术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原有的体操技术教学组织采用分组轮换或统一进行的方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方式导致个别学生在课堂上“吃不饱、吃不好”等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我们通过实验进行升降式的教学组织设计。升降式的体操技术的教学包括:操作程序(包含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技术部分)、教学手段(包含初级手段、中级手段、高级手段)、教学目标(包括初级目标、中级目标、高级目标)和评价指标(教学组织、讲解能力、示范能力),然后将升降式的体操技术的教学组织分成不同的等级:初级、中级和高级。
(二)学生体操技术的结业考试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体育系三个学期的教学对比试验,对2011级学生的结业成绩进行分析。实验组单杠、技巧、双杠和跳跃每项平均分为8.7、8.8、8.5和8.9分,对照班的平均成绩依次为8.1、8.0、8.05和7.9分,明显看出实验组的成绩要好于对照组的成绩,表呈现差异(P小于0.05),在单项平均分值上,实验班高于对照班。最高分值和满分值的成绩也是这样。
(三)学生选择体操技术考核的动作情况对比分析
通过体育系三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情况,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在结业考试中,从选择的考核数量上实验班的学生规定的动作选择的个数高于参照组。例如在自由体操的套路选择上看,给定的是25个规定的动作,大多数选择18~20个,最高的有完成25个动作中的22个动作的编排。从动作的难度上看,实验班的学生要高于对照班的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比较,实验班的学生都要好于对照班的学生。从最关键的动作编排中,学生有自主决定权,大部分学生会根据自身的能力选择超过10分的动作,我们可以发现实验班80%选择难度超过10分,而且创造的编排新颖合理,对照班只有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