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教育应从课堂教学抓起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bcz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学生思维的特点,开发学生的智力,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地探索问题,享受通过探索而获得成功的喜悦,由此使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得到激发,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既要讲解清楚知识重点,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效率。
  关键词: 素质教育 创造性思维 备课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充分开发潜能,彰显独自的个性,提高综合能力。教师要把学生的兴趣点充分发掘出来,指导学生创造性思维,教会学生利用不同的途径思考解决问题,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最终解决问题,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做到既重视语文知识的传授过程,又关注学生情感的交流和智力的培养过程,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同时,也初步学会探索新知识的方法。下面我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开展创造性思维,教会学生利用不同的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学习的机会,使学生主动地探索问题,享受通过探索而获得成功的喜悦,由此使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得到激发,主动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因为通过问题的思考使学生的思维专注于问题本身,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再引导学生对文中人物的表情、动作、语言诸方面展开想象,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文的内容需要设置问题,问题设置得好能够使学生产生探究问题的欲望,学生自然而然地会认真思考,迫切希望知道问题的答案。当然,如果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然后通过对问题的具体分析最终解决问题,那么,学生更乐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知识,培养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心内容的剖析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提出问题。可以由知识点间的区别与联系入手让学生发现问题,可以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发现问题,达到突出重点、解决难点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创造性思维,教会学生利用不同的途径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了解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特点,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过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尤为重要,我们要确实考虑各种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究的兴趣,综合有利的方面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让他们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探究新知识,从而不断地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小学生的好奇心很重,对形式多样的、新颖奇异,生动活泼的东西特别容易产生兴趣,他们的天性就是好动、喜欢问这问那,教师要注意引导启发。一旦有了兴趣,他们就会发挥极大的主动性,对一些问题感兴趣会非常用心地思考,努力想知道事情的缘由。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时,教师应关注一些有趣的问题,以此为背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学习、掌握知识的特点,关注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思维的过程,在教会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学到掌握知识的方法,让学生对语文的热爱充分地表露出来,在自主参与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创造性地发挥学生的思维,感受掌握探求知识的乐趣。例如我在教学《少年闰土》这一课,先这样描述:我国有一位大文豪,他时常穿一件朴素的中式长衫,短短的头发刷子似的直立着,浓密的胡须成一个隶书的“一”字……学生知道他是谁吗?通过谈话交流,激发兴趣,接着出示课本中的图,我问:同学们知道鲁迅先生的一些情况吗?引导学生随着课文学习认识、了解鲁迅先生。学生借助本单元导语及资料袋中对鲁迅先生的介绍了解鲁迅先生,接着描述鲁迅先生在回到故乡时想起他三十年前儿时的伙伴,由此引出鲁迅小说《故乡》中的主人公──少年闰土。通过学生交流,要求学生从文章的主要内容,少年闰土给自己的印象,闰土讲的许多“希奇的事”等方面进行思考,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引起学生对问题的积极思考,并在思考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智力。
  做好备课环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要上好一节课,既要讲解清楚知识重点,又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效率。因此,教师要重视语文教科书的钻研,理解教科书的编写意图,确立各教学单元、各篇文章的教学目标,找出各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接着根据教材与学生实际的采取相应的教学方法。语文离不开语言和文字的表述,要掌握一篇新的课文,就必须先通读课文,注意自然段和文中关键词语的应用,结合教学参考书对文章的结构进行分析,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中要注意配合课文,充分利用插图,活跃学生的思维。例如我在教学《17少年闰土》这节课时,我先请学生从文章中看到两人初次见面时闰土是怎样的形象,接着小组进行讨论,对少年闰土的外貌描写中,可看出闰土是一个纯朴、活泼、健康的孩子。从少年闰土外貌描写中体会出少年闰土的形象身份,感受少年闰土这一人物形象,了解闰土是个聪明、能干、活泼可爱的农村少年,从这里学生学会作者抓住人物的言行外貌概括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知识之间总是相互联系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知识的迁移,在旧知识结构中渗透新知识,把新知识自然地呈现给学生。在语文教学中,学生要努力从老师的课堂教学中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掌握分析、比较、抽象、总结归纳等思维方法。
  总之,语文老师要上好课就必须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研究教材,关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认知水平,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设置相对应的教学活动方式开展教学。在新课程标准下,我们要用相信学生在不断成长、不断在长知识、不断在提高综合素质。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章中心内容的剖析过程中,学会发现问题,利用课堂这一教学平台,把握学生思维的特点,开展师生双边活动,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主动地体验实践。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课堂教学中,课文占据了很重要的地位,课文插图作为课文的一部分,也应该被重视起来。教学课文时,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插图,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开启学生思维的门阀,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等,让课文插图呈现最美的姿态。  关键词: 插图 语文教学 学习习惯 语言表达  翻阅课本,我们不难发现小学语文的课本中有很多精美插图,从形式上看,有单幅,有多幅;有绘画,有照片。其中绘画插图有国画,有油画;
汉语是中华民族的祖先通过长期的劳动与生活等社会实践,经过漫长的历史时期形成的一种特有文化,是中华民族所积淀的文化结晶,在世界语言、文字文化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是世界语言、文字文化的重要组成。可时下汉语文字受“污染”现象十分严重,最突出的表现是错别字。如牌匾、广告宣传栏中的错别字;阅读报纸杂志、观看媒体报导会发现错别字;在批阅学生的作业时错别字更是比比皆是。这些错别字的发生与存在,不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
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展开,高中语文课程教学随之而产生多种多样的策略。作为一名有着十几年教学经验的高中语文教师,我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打造高效语文课堂。  语文课程的性质归纳起来可分为:一是工具性,二是工具性和思想性,三是兼具工具性、思想性、文学性、知识性等,四是人文性,五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从我国语文教学的发展看,在语文教育的语境中,语文课程的性质实际上是“语文课应该是什么”、“不应
摘 要: 纵观当下的写字教学,可以用“纷繁杂乱”形容,如教师分析讲解过多,学生练习时间得不到保障;教师讲授偏颇,背离写字教学的本质;教学环节设置紊乱,学生练习缺乏层次;课件设计绚丽,没有了学生独立思考、感悟的空间;教学评价抓不住重点,学生练习目标缺乏导向等。  关键词: 小学写字教学 练习时间 写字本质 学生练习 独立感悟思考  近年来,很多地方将写字单独设立一门课程,写字课堂教学研究蔚然成风,积
摘 要: 小学语文是人们学习中华文化的基础部分,它能够帮助儿童掌握汉字的书写和词语的运用,对养成对中华文化良好的习惯有很大帮助作用。语文是通向中华文化更加有力的科目,只有不断加强小学语文的学习,才可以巩固小学生对汉语的认识,才可以使他们对汉语有更加精准的掌握。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教学策略 有效性  中华民族的文化已经延续了几千年,为了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语文作为本国的主要文化传播科目,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明确提出,要使学生:“能具体明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为实现这个目标,语文老师们各出奇招,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但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情况,我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经验,不断探索研究,现就此谈谈收获和体会。  一、引发学生乐于积累,垫好作文之前提  阿基米德曾说:“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
摘 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提倡运用小组学习教学方式。小组学习是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十分有效的学习方式,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已经采取这一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小学三年级语文教学中,小组学习方法十分重要。本文针对小学三年级语文的教学特点,制定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 小学三年级 语文教学 小组学习  一、引言  在教育体制改革的大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