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中国的士林心态

来源 :同舟共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gd06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服输的晚清士林】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西方整体差距愈发明显,几条军舰、数千英军就让天朝上国签订了城下之盟——《南京条约》。现实逼着寰内士林必须“睁开眼”,必须“推窗西望”,“追赶”成为必须接受的现实。此前,中国士林一向自我感觉良好,若无西方炮舰怒海而至打上门来,怎么可能揖迎西学?救亡乃晚清打开国门必不可少的驱动力,无论严译论著或林译小说,直接动力均来自“救亡图存”这一时代大主题。
  1894年甲午之败,使维新党人发现洋务运动的局限,仅仅“师夷长技”不行,救亡必先启蒙,必须将昏昏国民从沉沉愚昧中唤醒,否则会使知识弱化,智力愚昧制约整体能力,无法有效救亡。于是,“启蒙”成为时代的第二主题。从社会的直接需要上看,固然救亡压倒启蒙,但从问题解决的先后序列看,无启蒙则无救亡。一个对西方现代文明一无所知的人,并不具备救亡的能力。
  “中体西用”这一口号表明士林对中西学基本态势的认定:西方不就是有点硬邦邦的“坚船利炮”吗?我们东方可是有两千多年的精神文明,西方之学只能拿来一用,不可能也毋须以“用”为“体”。晚清士林认为西说功利鄙贱,无遮无掩,岂可等同我风流蕴藉的汉学?只须读读多尔衮致史可法的劝降书,握剑文字还那么谦恭有礼,难道不比你们直来直去的西学有蕴藏、更高明么?其实,耻谈功利,正是我传统文化一大弱点,致使各种支柱性观念盘旋空中,不少道德标准脱离人性和现实——高标准严要求的“二十四孝”便是如此。
  19世纪70~8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国留学生到欧美拼命学习造船造炮(北洋水师将领大多留德),而日本虽习理工、经济,亦学习人文、法律。德相俾斯麦掷言:“日本渐兴,中国渐弱。”(2002年12月12日《文汇报》)有思想史家指出:中国现代思想史的第一阶段——戊戌时期,几乎无任何指导性哲学理论,只有个人和社会两个层面上的零散观察与比较。西方以实力与富足启发教育了康梁一代士子,康有为对儒学的修正、严复对赫胥黎《天演论》的译介,为改革提供哲学基础,从而将改革推向第二阶段——辛亥革命。这种中国化(即折衷化)的改革哲学,在相当长时期内具有强大吸引力,形成了以胡适、陈独秀为代表的第二代知识分子的思想基础。
  晚清士林以“中体西用”收官,表明晚清、民初数代士林并未彻底谦虚。民初第二代士林(即辛亥一代)因大多留洋(至少留日),则摒弃“中体西用”,认定既要学“用”,更要学“体”,作为代表性成果,便是孙中山的《建国方略》,其社会改造方案十分彻底。然而,此时一战爆发,改变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方向。如果说战争爆发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对中国来说,这是“偶然”改变了“必然”,使中国走出原本不可能的历史轨迹。一战后,西方维多利亚时代的良好感觉不再,价值自信发生动摇,科学万能、理性至上等价值理念崩塌,西方知识分子对近代文明的正确性产生质疑,涌起一股“另找药方”的思潮。
  1919年,一位美国记者对游欧的梁启超说:“唉!可怜!西洋文明已经破产了……我回去就关起大门老等,等你们把中国文明输进来救拔我们。”梁启超听了很受用:“我初初听见这种话,还当他是有心奚落我。后来到处听惯了,才知道他们许多先觉之士,着实怀抱无限忧危,总觉得他们那些物质文明,是制造社会险象的种子,倒不如这世外桃源的中国,还有办法。这就是欧洲多数人心理的一斑了。”梁启超看到一战后欧洲的破败,认定“我们可爱的青年啊!立正!开步走!大海对岸那边有好几万万人,愁着物质文明破产,哀哀欲绝地喊救命,等着你来超拔他哩”。(《梁启超游记》,东方出版社2006年版) 他认为中国是未受污染的世外桃源,中华精神文明可拯救物质文明破产的西方。梁启超的“开步走”当然来自“不服输”心理,如果东方学说能够拯救只有物质文明的西方,岂非中国之大骄傲?
  但这种“不服输”也是20世纪中国士林不断左翼化的价值幽灵。虽说利弊双刃,“不服输”心理也有一些正面效应,但从整体战略态势上,“不服输”迟滞了我们学习西方先进经验的脚步。这一态势直至改革开放后才渐渐扭转。
  【追赶下的急躁】
  王富仁先生将中国现代化文化发展序列判认为“逆向性”:物质文化追求(洋务运动)——制度文化追求(维新运动)——精神文化追求(五四运动)。西方则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再到科技大发展,符合社会内部运动需求的“顺向性”:先从精神追求出发,到达制度文化,最后再追求物质文化。王富仁认为中国近现代文化缺乏内部动力机制,过分依赖外部动力机制。(《在东西古今的碰撞中》,中国城市经济社会出版社1989年版)
  正因为我国现代化是在西方近代文明的各种刺激下起步──希望在最短时间内从农业文明跨入工业文明,利用别人的经验跳过失败直接摘取果实,意图固好,却违反历史常识。“追赶”之下,总会带有一股躁动情绪,认为渐进式变革“一万年太久”,以致不屑一顾的以彻底宏观改造、重起炉灶为目的。
  戊戌前,王照劝康有为先办教育培养人才,然后再搞变法,康有为回答局势严重,来不及了。1904年3月1日,刘师培以“激烈派第一人”自命,在《中国白话报》上撰文《论激烈的好处》,呼吁摒弃温和的改良,走向激烈的变革。1905年,主张渐进的维新派与主张突变的激进派爆发东京大论战,激进派大获全胜──得到绝大多数青年士子认同。这场论战决定了中国百年历史走向,已埋下最初的伏笔。康梁主张不要学法国革命,看到暴力变革的负弊,但没人听,甚至引不起注意。
  1905年,严复与孙中山会晤于英伦,谈及是否走革命道路,严复说:“中国民品之劣、民性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于丁。为今之计,唯急从教育上着手,庶几逐渐更新乎。”孙中山回答:“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执行家也。”孙中山认为严复缓不济急。青年蔡元培也十分激进,绍兴中西学堂当校长时,某次宴会推杯而起,高声批评康梁维新不彻底,揎臂大呼:“除非你推翻满清,任何改革都不可能!”
  辛亥革命后,青年顾颉刚加入中国社会党,多年后回忆:“我们这一辈人在这时候太敢作奢侈的希望了,恨不能把整个的世界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彻底的重新造过,种族革命之后既连着政治革命,政治革命之后当然要连着社会革命,从此直可以到无政府无家庭无金钱的境界了。”(《历劫终教志不灰——我的父亲顾颉刚》,华东师大出版社1997 年版)张国焘晚年也说:“一般青年的思想是在从一点一滴的社会革新,走向更急进的政治改革方向去。”(《我的回忆》,东方出版社1998年版)   只有经历了政治革命,方能认清从根基处变革的重要性。于右任回顾创办上海大学:“思以兵救国,实志士仕人不得已而为之;以学救人,效虽迟而功则远。”以今日眼光,革命家实在有点急于求成,治标不治本。1905年,日本取得日俄战争的胜利,革命家秋瑾居然为之鼓舞,只有思想家鲁迅看出了同学们一片欢呼中的不祥之兆。直至1990年代,中国士林才有人认识到:“现在看来,(康梁)是有道理的。”
  大革命时期,汪精卫呼吁:“革命的往左来,不革命的滚出去!”汪氏口号一时成为国民党各级党部的门联。1923年,武昌高师附小教师陈潭秋向学生伍修权启蒙:“什么‘教育救国’、‘工业救国’都是没有用处的,只有彻底改变社会制度,才是消除社会弊端的根本出路。”否定具体的点滴改良,宏大改革也无法真正完成,因为宏观毕竟由微观组成。
  17世纪法国法学家让·多马曾言:惯例乃是自然法的一部分。长期形成的自然之物总是博奕之果,社会制度亦然。无视客观制约因素,理想代替现实,缺乏经验支撑,道德完美主义,其实比“守着前人过日子”更可怕,极易闯大祸。真正理想的社会改革当然应以最小代价为前提,且变革的必要性必须为其后的社会效率所证明,即必须得到利益的支撑,能为大多数人带来“看得见的利益”。那种以未来效率为论据的论证方法,事实证明万不可取。因为,这种论证方式无视和牺牲一代人的利益。
  所有极左思潮的共同特征就是否定一切传统、扬弃所有经验,“觉从前种种,皆是错误,皆是罪恶”。维新改良派发动的波澜壮阔的排荀运动,十余年间对两千余年的中国学术,从汉代的古今经学到宋明理学,直到清代的义理学、考据学、词章学,无不加以抨击,为后来“全盘否定”的激进思潮提供了社会土壤。
  20年前的社会先驱,20年后已沦为落伍者。1930年初,胡适此时的声音已是嗡嗡蚊鸣,没有多少青年要听了。李慎之说当时进步青年“是不大看得起胡适的,认为他战斗性太差,我们景仰的是战斗性最强的鲁迅”。这一拨进步青年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一“进步”,这一远胡适而亲鲁迅,正是别温和而亲暴力的价值风向标。
  【先生太多】
  “追赶型”的文化特征之一为先生多,“五四”涌入诸多西方新说,一张张陌生的“外来妹”面孔,一时不知挑选哪一张图纸。没有先生不行,无人领着走;可先生太多也麻烦,不知挑选哪一位。“五四”时,有过一场“主义”之争,即哪家文化、哪一“主义”最先进最完美?老盘算着如何两点成一线地走最佳捷径,如此这般,前一目标尚未达到,前一“主义”尚未理解消化,又趋奔后一目标、另一“主义”,不断抛弃已获之物。理论的迷惑与“主义”的摇摆便成为一个世纪的通弊。
  身处新旧之交,晚清、辛亥、“五四”这几代知识分子的思想特点表现为迷惘彷徨、进退失据。他们常常为新主义、新主张激动陶醉,但又很快对提倡不久的新主义、新主张感到失望,转身捧抬更新的主义、更时髦的主张。他们总希望占据时代大潮的浪尖,又常常发现滑落下来。于是,不由自主地企盼下一个更新的主义或更新的主张,以便使自己与大众再次激动起来。梁启超之所以有“流质易变”之名,亦因这个时代“进步太快”。梁启超说:“吾数年来之思想,已不知变化流转几许次”,“保守性与进取性常交战于胸中”。(《饮冰室合集》(一),中华书局1989年版)然而,社会改造不比其他,不可随意试错——这张图纸不行再换另一张。社会改革必须安全第一,所选图纸既要新更要美,自应挑选已经实践证明的那一张,既免缴人家的学费,白用人家经验,又可获得人家的成果。更何况,这张图纸若还需经过一场大革命才能获得推行权,就更应谨之又谨,慎之再慎。
  【对传统的再认识】
  史家有言:日光之下无新事——过去发生的事,今后还要发生;现在发生的事,过去也都发生过。历史的意义就在它连着我们今天的根,并预示未来。貌似平常的现象背后其实蹲伏着历史的艰深与复杂。文化既是人类文明的最高结晶,也是形成各项制度与法律道德的意识形态土壤,为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变革)提供价值支撑与发展路向。同时,文化也是凝聚传统的主轴。应该说,传统本身就来自实践的经验累积,只能继承不能扬弃,更不能打倒。因为,一打倒就会闯祸。20世纪的国史已证明这一点。有句名言“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特色以独而靓,怎么可以一脚自踢我五千年最沉甸甸的积累呢?
  传统的价值不仅是过去经验的沉淀,更可防止走偏路、走斜道。陈独秀有言:“必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必以吾辈之主张者为绝对之是,而不容他人之匡正也。”首先撬松历史理性的闸门,抛弃传统这杆标尺,以“新”免检,以自己为必是,且不容他人匡正,以这种绝然之态从事失误率甚高的革命,本身就十分危险。及至“文革”,竟认为“五四”也旧了,一切中外价值标准都成了批判对象,只有刚刚建立起来或还没建立起来的新式价值才值得肯定。革命至如此绝地,从文化角度,失去传统的拦滤作用,自是必须查找检讨的原因之一。
  1902年,康有为撰就《大同书》(1913年陆续发表于《不忍杂志》),算得上是一次突破传统的“思想大跃进”,提出破除国界、毁灭家族、取消私产,甚至男女同栖不得逾年、到期易人……如此这般,进入大同。康有为以理想为据,否定了现存社会的一切合理性。康有为认定那些人类集体经验的产物,都是不完美的,应该用没有任何缺点的理性取而代之。他还断定黑人为劣等种族,建议用黑白杂婚,花700~1000年不断稀释黑人肤色,最终化黑人为白人。不考虑现实制约,提出完美化设想,实在太可怕。然而,理想主义以批判现实开道,较之为现实辩护的保守主义,更容易赚取愚众欢呼。
  五四时期,鲁迅提倡不看中国书、吴稚晖呼吁将线装书掷入茅厕:“中国文字,迟早必废。”钱玄同曰:“欲废孔学、欲剿灭道教,惟有将中国书籍一概束之高阁之一法。”1922年蒋梦麟在法国里昂中法大学发表演讲,鼓励学生读一些中国书,校长戴季陶急忙上台“纠错”,说蒋梦麟的话是亡国之谈——一战以后,没有坦克大炮,何以立国?那些古老的书可以救国么?望你们快把那些线装书统统丢到茅厕里去。当然,传统中有一些糟粕,需要删削清洗,但倒洗澡水(糟粕)倒掉孩子(主体),整体否定传统的现实价值,偏乎?这种偏激思想的形成,当然是“追赶型”文化的附瘤。   说到底,还是文化素养不够。李慎之晚年检点青年时代:“根本的原因就是文化太低、知识不足,不能把学问的新知识放在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背景中来认识……六十年后回头看,我们这些进步青年其实什么都不懂,既不懂什么叫民主,也不懂什么叫共产主义。”李慎之乃燕京经济系高才生,修过六学分的政治学,啃过王世杰、钱端升的《比较政府》、戴雪的《英宪精义》。对一个自己都还不清楚的“主义”,就以新免检,不容他人讨论匡正,走出历史的大弯折也就不可避免了。1980年4月12日,邓小平说:“什么叫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总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止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邓小平的这一思想解放是国之大幸,也是邓小平能够领导改革开放最重要的认识基础。这一认识得自于长期社会实践。如果能用传统文化及时验别“主义”,虽说也会支付一点代价,但决不会支付“大跃进”、“文革”这样巨大的代价。
  余英时先生剖析:“中国思想的激进化显然是走得太远了,文化上的保守力量几乎丝毫没有发生制衡作用。中国的思想主流要求我们彻底和传统决裂。因此我们对于文化传统只是一味地‘批判’,而极少‘同情的了解’。甚至把传统当做一种客观对象加以冷静的研究,我们也没有真正做到。这是西方‘为知识而知识’的科学精神,但却始终与中国知识分子无缘。中国人文传统的研究到今天已衰落到惊人的地步。”(《钱穆与中国文化》,上海远东出版社1994年版)
  【小结】
  今天,依托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实绩,我国人均GDP从1978年不足二百美元跃至2011年五千余美元,毕竟已入“小康”,且无外敌入侵之危,士林“追赶型”心态大大弛缓。但 “追赶型”的基本态势仍在。尤其改革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仍需边学习边改革,但有着20世纪的正反经验,急是急不得了,亦无急的必要了。只是,不着急不等于可以慢慢蹭或原地不前,一点点还得挪呵!
  更重要的是:外部环境已发生巨大变化,全球一村,人类一家,追求和谐,放弃对抗,欧盟成立,互惠双赢……文化上,人类共同价值成为全球士林有可能“劲往一处使”的基础,“是非”已有可能高于“利害”。人文标尺的提高,大大有利于全球人文环境的整体优化。
  就当今中国士林整体态势,无论知识结构还是专业化精深化程度,都与一个世纪前不可同日而语,已有能力把握“追赶型”的速率与节奏。事实上,他们已在默默推动新一轮改革。
  (作者系上海财经大学教授)
  原载于《同舟共进》2012年第10期,转载请注明出处
其他文献
报纸的一版被称为要闻版。顾名思义,要闻版就是刊发重要新闻的版面。而头条新闻又是要闻版的关键,因此,要提高党报的宣传质量,选好、编好、发好要闻版的头条至关重要。
对无线传感器网络经典的LEACH路由算法作了分析,提出了一种改进型算法。通过仿真,改进后的LEACH算法提高了传感器网络的能效,延长了系统的工作寿命。
对4℃保藏的托盘包装冷鲜鸭胸肉进行细菌学检测表明,初始细菌数为1.1×10^3cfu/g,用100mg/L ClO2处理5min可减少细菌90%以上,鸭制品中的残存菌相由假单胞菌、肠杆菌和乳酸菌等组
陈长江, 1950年选调北京中央警卫团(8341部队)。1951年开始进入中南海,历任警卫员、分队长、区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副师职参谋等。保卫毛主席27年,是建国后历时最久的警卫队长。多次领命回农村调查,有时直接汇报,受到毛主席表扬:你忠诚、老实,反映情况可靠。离休后著有《毛泽东最后十年》。  1952年的一次谈话  1972年1月8日,在我的记忆中尤为深刻。那天下午,我正在中南海游泳池值班,
在世界诸多地缘板块中,西太平洋地区可谓最复杂。这里集中了朝核问题、台海问题、南海问题、领土纠纷、海洋疆界的划分和开发等当今世界极为敏感且与中国安全利益密切相关的问题。中、美、俄、日等世界主要战略力量都集中在这里,传统安全挑战和非传统安全挑战也在这里交织汇集。由于各大战略力量和各种利益集团都想对该地区有所染指,都在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彼此间一直在进行纵横捭阖的博弈,而其中任何一个问题处理不当都
介绍了"一、二、三"管理方针的含义及其在合成氨装置的应用情况,在实际中取得了较好效果,提高了设备管理的整体水平.
重庆董天策(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教授、博导,本刊特邀审读员)《同舟共进》2013年第10期推出一个耐人寻味的专题:“如何避免误读世界”。“误读”一词,颇有哲学和文学意味,但整个
研究利用31个微卫星标记,对高邮鸭、攸县麻鸭、巢湖鸭和荆江麻鸭4个品种共240个个体的基因型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高邮鸭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平均等位基因数、平均有效等
2008年5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公开条例》)正式施行。《公开条例》甫一实施,就遇上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和尔后举办的北京奥运会。在灾难性突
地理信息系统以地图作为应用的背景,通过在地图上叠加街道,设施等具有属性的信息来提供查询,建议等服务,这样的服务现在已经变的包罗万象。云计算通过网络向用户提供使用方便而廉价的强大功能,二者的结合,使得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前景变得更加广阔。将云计算运用于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的构建中,建立了基于Google App Engine系统的分布式地理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本结构可以使用户程序的功能和效率达到最大化,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