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起来好好吃

来源 :大众科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ww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主题来源
  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神秘,深深地吸引着孩子们去探索。
  某天中午,空气中就弥漫着一阵阵清甜的香味,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鸭煲汤,当孩子们看到鸭煲汤里有金黄色的玉米时,孩子们一下子激动了,然后争先恐后地对我说:“老师,给我多一点玉米”。就餐的时候,孩子们如数家珍的给小伙伴看自己碗中的玉米是多么地好看,竟还有些舍不得吃呢。看得出孩子们对于午餐的“玉米”,非常的喜爱,且有着浓厚的兴趣。
  孩子的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玉米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食物,是一种粗粮,营养价值也比较高,孩子对让孩子在做中学,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指导纲要》中也提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的特点,充分关注幼儿的经验,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
  中班的孩子好观察爱思考,他们对事物观察有所收获。也会有思考后的疑问,带着疑问,我们开启了新的学习之旅——你看起来好吃。
  在“你看起来很好吃”中,孩子们通过《玉米的色彩》、《不一样的玉米》、《小玉米》、《种玉米》、《玉米不刷牙》等活动,让孩子对玉米有所认识,萌发热爱玉米的美好情感。通过绘画、音乐、语言等的形式表现自己与玉米之间发生的趣事。《运玉米》中,让孩子们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玉米排排队》中,孩子们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判断与推理能力。
  发动家长资源,通过《玉米的盛宴》、《你在哪》等亲子活动,不仅促进亲子关系,而且还可以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
  利用园本的资源和家长资源,尽我们最大的力量,让孩子们获取更多地经验和知识。引导孩子们越来越喜欢观察和思考,并珍惜资源,保护我们的环境。
  二、主题活动中典型案例
  1.幼儿与环境材料互动:
  让孩子们先对玉米进行了观察。①他们有很多的发现:原来种子是小小的,扁扁的。玉米种子就是我们吃的玉米呀。②其次,引导孩子知道什么样的才是好种子?通过比较,孩子知道了,原来大大的,饱满的,金灿灿的才是最好的种子。③认识小铲子、小锄头等工具及使用,铲子的铁片部分是类似于三角形的,尖头很锋利,利于插入土中。小锄头是条块状的,这样的形状也适合挖洞。④孩子们在摸一摸、看一看的过程中,知道小铲子和锄头都很锋利,要小心使用。
  2.探究和交往的关键环节和典型行为以及教师的支持与回应:
  孩子们兴致勃勃地来到种植园地。用小工具开始东挖挖,西铲铲。可是怎么种呢?教师示范种植,讲解主要步骤:分别是除草、松土、测量、挖洞、播种、拢土、整理。
  小朋友们开始跃跃欲试,进行种植。但有些孩子们太急于把种子放下去这个动作,没过一分钟就种好了,玉米种子都流露在表面。我告诉孩子们,挖洞要深一点,至少需要一个手指的深度,挖的时候可以用手指进行测量。当我说了之后,孩子们操作的改变,泥土表面终于看不到玉米种子了。
  忽然,听到旁边有小朋友吵闹的声音,是思锐和怀荣在争吵什么。“怎么了。”“老师,我在这边挖坑,思锐拿着锄头要到我旁边来挖。我和他说要有距离,他不听,一定要在我旁边挖。”我看了看思锐,说道:“玉米长大需要空间,所以前后左右需要有一定的间距,大概要相隔两个手掌的距离。”思锐点了点头,说:“老师,我到旁边去挖。”没过多久,两个孩子都种好了玉米,都开心地笑了。
  孩子们非常的喜欢种植活动,在活动时非常投入。孩子的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孩子对让孩子在做中学,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特别是昊洲小朋友,他是一个性格活泼外向的小男孩,遇到问题喜欢自己思考。虽然平时在教学活动中经常状况百出。但他非常喜欢上种植课,也许是因为他经常在家里动手的原因,经常听他妈妈说喜欢在家里种植各种植物。因此在种植活动是还经常帮助其他幼儿。每个孩子身上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幼儿这一时期若能给予他们良性的引导和鼓励,将对儿童这一生产生积极影响。
  当玉米种子种下以后,孩子们每天无论来园还是离园的时候,都会跑到玉米地里观察一下,看看自己种的玉米种子有没有发芽,当一次次的失望而归时,孩子们的心情很低落,我就跟孩子们说道:“玉米种子发芽需要一个过程,不是一种下就能发芽,它们需要充足的阳光、水、时间,才能发芽,懂了吗?”孩子似非似懂地点了点头,两个星期以后,玉米種子终于发芽了,孩子们激动地跳了起来......
  三、活动反思
  我在设计主题时,选材源于生活,而且还考虑到实践的重要性,所以选择在春天的时候播下玉米种子,玉米生长周期比较长,孩子们可以有一个很长的观察期,获取更多地生活经验,还能提高孩子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让幼儿亲身参与既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与同伴协作的能力,又能让儿童接触许多与植物相关的知识经验,拉进儿童与自然的距离,亲身感受劳动的幸福感和大自然的多姿多彩,给予儿童了解自然、探索自然的机会。下次再设计此类主题时,我可以事先在区域角内投放相关材料与绘本故事,直接或者间接地多帮助孩子们积累前期经验,当孩子有了兴趣后,主题活动开展起来会更容易一下,更容易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研究数学语言、逻辑推理等的学科,是学生建筑知识王国的材料。小学数学教师围绕学生的情况进行培养,可以加快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步伐,让学生成为数学探索的主体,使学生懂得在何种情况下应用哪种数学知识。由此,本文围绕学生的生活、问题和实践对学生展开了探索,想要获得有效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数学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
期刊
摘 要:初中物理课堂中,缺乏活力、缺乏实践结合是教学的主要难题。生活化教育理念,是素质教育背景下生活与教育结合的新型教学理念,强调生活实践与学科教学的结合。将其融入到物理学科教学中,可以有效改善物理学科课堂缺乏活力、实践结合的教学现状,是教学改革的创新实践。鉴于此,文章将围绕着物理学科的教学,探索其融入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实践策略。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理念;初中物理;教学运用  引言  生活化教学理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因此要求教师在生物教学中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高中生物;有效课堂教学  基于多年的生物学教学中,笔者不断探索实施有效教学的策
期刊
摘 要:西师版小学《数学》中“直观教学”在课堂中的应用刍议。  关键词:直观教学;小学数学课堂;多媒体;教具;实验演示;应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我国已经逐步实现了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这就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处于低级阶段,且有易记易忘的特点,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的思维特点和教学的直观性,由此,数学“直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
期刊
摘 要: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我国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提出的新要求。本项目基于这样的背景,结合本人多年讲授《管理运筹学》这门课程的感受,从应用实践领域的需要出发,在讲授经典决策理论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过程,把信息科学中的软计算方法融入课程教学,基于建模软件MATLAB,进行技能训练,加强过程性教学评价,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应用型人才培养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高速发展,我们的生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便利。在如今的教育中,互联网也是越来越重要。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带给我们更多创新的教学方式。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教师应根据小学生特点以及思维形式进行教学模式的改善和完善,最大化地利用信息技术带给我们的资源,让学生在学习到知识的同时感受学习的乐趣。怎么利用互联网+模式来进行小学英语教学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对互联网+模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人们对于教育的目标已经不同于以往“成绩本位”的教育理念。更多的是希望今后的教育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由此有了创客教育,在此模式下,教师积极的转变教育理念,创办新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学计划,培养应用能力,做到理论和实际的有效结合,有效实现教育资源整合。  关键词:创客教育;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实践  1创客教育的起源和发展  
期刊
摘 要:当前,合作学习这种具有创新性、实效性的教学形式逐渐被广大教师与家长重视。然而,目前的小学美术教育教学合作学习过程中普遍存有诸多问题,如课堂过于喧嚣、师生间存在矛盾、学生间和睦相处困难等。本文通过对合作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合作学习;小学美术;教学;问题;策略  引言  合作学习即指在小学美术课堂教育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小学生表现
期刊
摘 要:在素质教育理念影响教师教学思想的时代环境下,体育已经逐渐成为了被人们所重视的一门学科,而在体育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可以实现从事教师这份职业立德树人的责任,更加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此,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理应懂得探析有效的教学策略,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教育;有效策略;游戏活动;名人名言;直观情境  伴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德育已经成为
期刊
摘 要:近年来,课本剧走进语文课堂,集知识、趣味、个性与智能于一体,深受学生欢迎。课本剧与语文教学的有机融合,也充分凸显了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体现学生在语文课堂重要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创编课本剧、演绎课本剧、观看课本剧和反思课本剧的过程中,掌握语文知识、调动语文思维、夯实语文素养。本文以课本剧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为切入点,结合具体教学实践谈一谈课本剧的具体应用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