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云龙:睁眼看世界

来源 :文化交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semai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40年至1842年的鸦片战争,为中国人打开了“睁眼看世界”的大门。1860年末、1861年初兴起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政府主导的自我探索。
  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为给进一步的经济改革打下基础,1884年(光绪十年),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指示翰林院及六部,拟定了一份派遣官员前往外国访问考察的计划及《出洋游历章程》,规定了调查任务和考察内容。经六部保举,最终选用12人为外交特使,派往世界各地游历。
  这一波出洋考察,以傅云龙为始,他被录为第一名。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不考四书五经、不考八股文,而考策略,其考卷还登载在当年9月12日的《申报》上,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
  傅云龙(1840—1901),字楼元,一字懋元,号醒夫,浙江德清人。他早年曾为幕僚,同治年间入京,一直在兵部行走,后以兵部候补郎中官衔任为游历使,派往日本及美洲各国考察。
  傅云龙在出国前进行了比较充分的准备,拜访了美国、日本、西班牙等国驻华使领馆,请教过同文馆总教习美国人丁韪良、英国医学教习德贞、日本人岸田吟香等。为了与国内洋务企业比较,傅云龙还特地考察了天津北洋机器局、电报局、海关、开平煤矿等,还雇了翻译、仆役,印了中西合璧的名片。
  1887年(光绪十三年)9月2日,傅云龙、顾厚焜从北京启程;10月2日,在上海坐船,先到日本考察;接着横渡太平洋到美国西海岸旧金山,一路东行考察;然后从美国东北部到加拿大考察;再回美国作二度考察;又从美国南部赴古巴考察;再经加勒比海的海地、多米尼加和中南美洲的哥伦比亚、巴拿马、厄瓜多尔到秘鲁首都利马考察;又绕道智利、阿根廷、乌拉圭到巴西考察;再经西印度群岛又回美国作三度考察;又从旧金山横渡太平洋到日本作二度考察;最后回上海;1889年11月20日,回到北京销差,共26个月,770天,总行程6万公里,重点游历6国,顺途考察5国,往返共经11国。
  12名游历使中,工作最勤勉的当数傅云龙和派往英国法国的刘启彤、派往南欧北欧的洪勋、派往俄国的缪祐孙。他们胸怀远大抱负,不愿把这次出洋游历仅仅当作一般的例行公务或游山玩水,而看作是观察世界、施展才学的好机会,并把它作为调查研究,著书立说,以帮助国人认识世界借鉴外国的千秋大业。
  傅云龙对每一目标国开展外交活动,拜会各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部长官员,如美国总统、加拿大总督、秘鲁总统、智利总统、巴西国王和日本首相等,虽然大多属于礼节性拜访,但毕竟加强了中外联系和友谊。美国总统称傅云龙来自“文物大国”,并询问其“来程去路”。傅云龙还在各国进行了一些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如参观了博物馆纪念馆、动物园植物园、古建筑古遗址,往往签名题词留念。他又曾和许多日本文人学者唱和诗文并作序。他还在日本寻访中国古典珍籍。除此之外,傅云龙更多访问各国政府机关、议会团体,参观工矿企业、各级学校,了解港口、铁路、邮政,考察兵营、炮台、监狱,着重调查研究,尽可能地进行脚踏实地、认真负责的踏勘,广泛收集地理、历史、经济、政治、文化、风俗、特产诸多资料,绘制各种地图和表格,据以编制图经。这无疑是承袭魏源以来的传统。鸦片战争林则徐被罢官后,他将自己搜集编成的《四洲志》等外国资料交给老师魏源,希望魏源能将它完善并编撰成书。一年之后,第一部系统介绍世界的中文著作《海国图志》完成了。魏源用“师夷之长以制夷”的指导思想,写出了第一代“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对国家前途的思考。
  傅云龙为自己的著述定下三条原则:不拾人唾余;不拘己之成见;不旷日因循。他把日程排得满满的,昼游夜记,完成三十卷《游历日本图经》、三十二卷《游历美利加合众国图经》、八卷《游历英属加纳大图经》、两卷《游历古巴图经》、四卷《游历秘鲁图经》、十卷《游历巴西图经》等。他还以日记体写下十五卷游记,称《游历图经余纪》;又作了不少纪游诗篇,集为九卷《不介集诗稿》,包括《诗董》《诗鉴》《诗志》《诗变》《诗权》《诗隅》等。他丰厚的著述达上百万字,以至“指茧目眵”。
  与傅云龙同行的顾厚焜则着重考察各国政治和地理兵要,著述有《日本新政考》《美利加合众国地理兵要》《巴西政治考》《巴西国地理兵要》《英属加纳大政治考》《秘鲁政治考》《古巴政治考》等。
  归国后,傅云龙将“游历图经”系列及“游历余纪”“游历诗选”等呈交总理衙门,得到很高评价。经总理衙门奏请,清帝光绪将傅云龙的品秩由三品提至二品,派往北洋大臣麾下使用。李鸿章对傅云龙着实另眼相看、关照颇多,并为“图经”系列写了总序:“坚忍耐劳,于外洋情形考究尤为详确。”
  傅云龙最先完稿《游历日本图经》。驻日公使黎庶昌出于同感,盛赞傅云龙“勤亦至矣!”并叹道:“推是以治天下事,则亦何适而不办哉?”黎庶昌曾出使欧洲,游历十国,写有《西洋杂志》一书,外界评誉甚高。“游历图经”系列继《海国图志》《西洋杂志》后,再次打开了国人认识世界的眼界,为学习西方先进技艺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以致以后形成了一股社会思潮。
  傅云龙之行开创了中国与美洲的文化交流的先河。“游历图经”系列尤其重要的是,傅云龙记载了华人在拉丁美洲的情况,为历史留下一注脚。
  据傅云龙《游历古巴图经》统计,华人到古巴自1847年开始,一直受到歧视;华工颇受虐待。清政府于1873年派率领近代中国第一批留美学生的官员陈兰彬就近调查。1878年,中国和古巴宗主国西班牙正式订约,在古巴设立总领事馆,华工情况始得改善。
  傅云龙在《游历秘鲁图经》中说,秘鲁华工和古巴华工差不多,中国在利马设立领事馆后,处境有所变化。傅云龙游历秘鲁时,正值前驻美公使郑藻如创办的通惠总局修建完工,当地华侨请他写了一副对联,曰:“尝六万里艰难,权做寓公,相助当如左右手;历五十年生聚,每逢佳节,何人不起本源情。”傅云龙认为,保护华工的责任在领事馆,而相互扶助在华侨会馆。此外,他也记载了“秘鲁有医院,然华医之术颇行于彼”。
  傅云龙在《游历巴西图经》中记载,1881年10月3日,巴西与中国建交,当时到天津和李鸿章立约的巴西全权特使是大臣喀拉多。当傅云龙游历巴西时,喀拉多“一再来见”。
  巴西与中国“阳开互市,阴务招工”。傅云龙指出,不可轻易答应巴西来中国招工。中国政府必须吸取古巴、秘鲁招华工的教训,要建立条约保护华工,避免重蹈其覆辙。
  傅云龙特别提到中国种茶技术在巴西的移植。他说:“巴西语茶曰沙,据言传自湖北……盖嘉庆十七年(1813)有湖北人来此种茶。”葡萄牙摄政王若昂六世为表彰华人功绩,下令在蒂如卡公园建造一座中国式八角凉亭以志纪念。另外,圣保罗州还命名有“茶谷”“茶桥”等地名。
  以傅云龙和刘启彤、洪勋、缪祐孙等人为代表的游历活动和他们的著作,对近代中国人拓宽视野、认识世界、走向世界和学习西方、借鉴外国,推动中国的改革、近代化和对外研究,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1894年甲午海战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使30年来取得的近代化成果化为乌有。因此,清政府1887年派遣游历使的举动对中国政治外交的影响不大,以至这次走向世界的事迹及其调查研究的成果竟然在近代史上默默无闻、鲜为人知。但这一历史事实,是值得我们加以深入研究和认真总结的。
  (除署名外,本文图片由胡文提供)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园所活动扎实推进,创新理念,致力于吕叔湘教育思想和幼儿园素质教育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效。特别是我园近一年来以情趣教师培养为抓手,不断领悟吕叔湘教育思想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黎元洪只是武昌首义时被湖北革命党人推出的领袖,或者是中华民国的大总统。事实上,黎元洪的一生波澜起伏,生动多彩。他不仅在中国近代史上声名赫赫,而且曾在政坛上发挥过重要作用。  黎元洪,字宋卿,湖北黄陂(今属大悟)人,1864年(清同治三年)生于汉阳,家境贫寒。1883年考入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8年入海军服役。1894年,参加中日甲午海战,战后成为张之洞麾下爱将。1911年辛亥革
临沧行署于1月19日召开地区有关部门和社会知名人士学习、宣传、贯彻《档案法》座谈会。行署常务副专员邓国强同志作了讲话,地委委员、地委办公室主任韩龙同志主持会议,档案
太阳是风的动力源泉。每天太阳都温暖着地球,但并不是所有的地方部受热均匀。那些被加热的空气会上升,而随着热空气的上升,就要有东西来填补空出来的地方,即其他凉的空气。也
期刊
高岗,中共党史上一位带有悲剧色彩的传奇人物。他是陕北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者之一,曾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新中国建立后他是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死后,他是“高岗、饶漱
去年省档案局为了进一步贯彻《档案馆工作通则》,选定在我馆搞扩大档案收集范围、丰富馆藏的试点。这次试点任务新、时间紧、内容多,涉及面又广,要保质保量地按时完成试点任
做题是学习化学的重要过程,通过做题能巩固所学的知识;能加深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和深化,活化知识 Doing questions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learning chemistry, by doi
三国时代,魏蜀两国战火连天。公元228年冬,蜀相诸葛亮起兵数万攻打魏国——为拔掉征伐路上的眼中钉,蜀军蜂起围困只有3000名守军的陈仓城。随着尘土尽头旌旗摇摆、甲光浮动!
81式枪族是我国自行研制并大量装备部队的班用轻武器。经我军广大官兵使用证明,81式枪族诸多性能超过了原装备的56式枪族。 但在对81式轻机枪的使用过程中,笔者发现该枪的枪
读书专指传统的“纸质阅读”。据调查显示,我国保持阅读习惯的“阅读人口”目前只占总人口的5%!国民年人均阅读图书4.5本,而韩国11本,法国20本,日本40本,以色列64本……这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