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先学后教”导学案设计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men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7-0079-02
  “先学后教”的课堂是以学生“学”的活动为主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要从学生“学什么”和“怎么学”的角度出发进行考虑。这里的“学什么”解决的是“学习目标”的确定问题,而“怎么学”回答的则是如何将学习目标转化为学习任务,以及为完成学习任务所要经历的学习过程。那么,如何进行导学案的设计呢?下面以“扇形统计图的认识”导学案设计为例来探讨。
  一、关于学习目标的确定和依据
  “学习目标”解决的是“学什么”的问题,应以学生为主体来叙述,以便学生在“回顾反思”环节对照学习目标反思自己是否达标,达成了多少。学习目标可以分为总目标和子目标,总目标通常是由教材中的“课题名称”所决定的,设计导学案时应当把这个总目标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即思考总目标需要通过哪些子目标来实现。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有据可查,查有出处,要在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深刻理解教材编者的编写意图,仔细分析教材内容的呈现顺序,深入挖掘教材蕴含的思想方法等基础上来确定。特别是对《教师教学用书》要读通读透,深刻领会,灵活运用。
  比如,本节课的“课题名称”是“扇形统计图的认识”,所以这一内容的总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扇形统计图”。而这里“认识”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需要将其细化。通过认真研读《教师教学用书》,可以把本课的学习目标确定为:(1)发现计算百分比进行比较的便利性和必要性;(2)体会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3)学会利用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4)能根据数据作出一定的分析和预测。至此也就回答了具体“学什么”的问题。接下来,需要思考的是“怎么学”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实现这些学习目标。这就涉及到如何设计、安排“导学思考”的环节和流程。
  二、导学思考是“学习目标”的任务化和活动化
  “导学思考”是“导学案”设计的中心环节,可以说是“导学案”的心脏和灵魂。这一环节的主要工作是“把目标变成任务,把知识变成问题,把方法变成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学习活动中“爱做、能做、善做”,真正“让每一位学生受到关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活动,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让每一位学生获得发展”。
  首先,为了实现“发现计算百分比进行比较的便利性和必要性”这一学习目标,可以把“观察上面的条形统计图,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从条形统计图中你能一眼就看出各种运动项目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吗?怎样计算喜欢各种运动项目的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比?”等问题作为任务布置给学生,学生为了完成这些任务自然而然地开展“观察”的感知活动,“比较”的思考活动和“计算”的实践活动。
  其次,为了实现“了解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这一学习目标,可以把诸如“扇形统计图和之前学过的统计图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扇形统计图?”等这样的问题作为学习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学生就要对前面的感知结果进行数学思维的“归纳”活动、口头语言的“表达”活动和同伴互动的“倾听”活动。
  再次,为了实现“学会利用扇形统计图中的信息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这一学习目标,可以布置“如果这个班有80人,那么,喜欢跳绳的有多少人?喜欢踢毽子的有多少人?如果喜欢打乒乓球的有15人,那么,这个班有多少人?”这样的任务,为了完成上述任务,学生必然经历进行“观察”的感知活动,获取信息的“思考”活动和动笔“计算”的实践活动。
  最后,为了实现“能根据数据作出一定的分析和预测”这一学习目标,可以设计“哪种运动项目最受同学们欢迎?哪几种运动项目的受欢迎程度差不多?如果你是班级里的体育委员,为了吸引尽可能多的同学参与活动,你会组织什么项目的比赛呢?”等任务,要完成上述任务,学生自然地经历感知与思维相结合的“观察与比较”的活动,“预测与判断”的思维活动等等。
  综上,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活动”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表格的形式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
  总之,导学案设计要紧紧围绕“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活动”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进行。在设计时,教师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而后依据学习目标设置学习任务,最后根据学习任务开展一系列的学习活动。
  [责任编辑 高洁]
其他文献
摘要:一节好课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只有教师具有深厚的数学素养,给学生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环境,才能真正形成“数学学习场”,实现师生之间思维和谐共振,教师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才能找到合适的方法,促进深度数学学习的真正发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师生思维;和谐共振;深度思考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3-0051-02  在课改模式不
乌伦古河是一条在最需要河的地方流过的河。往北,有无数条河,往南,一条河也没有了。它是最后的一道界限。是向南面荒野敞开的最后一处庇护地,最后一个避难所。   所有时刻里所有远方的所有羚羊,都成群结队奔跑在去向它的途中;所有乌鸦静静栖停河中央的矮树上;所有水獭在河湾处的浅水里探头张望。   它始于东面的冰川,终于西面的巨湖。   那就是乌倫古湖,远古之海的最后一滴,它的平静与宽广与亿万年前的平静
到目前为止,你经历过的最大的磨难是什么?那些曾经你以为无法跨越无比难熬的时光后来怎么样了?当你回顾过往的时候,你又会怎样看待彼时的自己?  一个人的时候,我时常这样问自己,然后陷入到巨大的荒芜里。脑海里快速切换了无数片段,出现了很多个模糊的镜头,但最终只停留在18岁那年的盛夏。  那是我曾经以为的最艰难的日子:和晦涩难懂的数学死磕到凌晨;每日必饮两杯不喜欢喝但能养目醒神的花茶;冬天很冷,依然要在早
摘 要: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制定应体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和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教学双方在教学活动中展现自身潜质。评价的标准、方法、手段都要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和权重分配,必须建立在科学分析基础上,要便于操作使用,易于评定执行,促进教师钻研教育教学理论,提高基本素质,提高评课水平,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制定;解读  中图分类号
摘要: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就要改革数学教学内容,优化数学教学过程,加强数学应用意识,通过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的数学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实践;应用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4)02-0072-02  荷兰数学教育家汉斯·弗赖登塔尔主张
摘 要:语文教学目标梯度的设置,要依据课程标准,要注意语言文字应用目标梯度的清晰性和人文熏陶目标梯度的模糊性。语文教学目标梯度的提升,要注意教学过程的非线性和教学策略的由浅入深。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教学目标梯度;阅读教学观摩课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10-0023-03  北大教授温儒敏指出:“一个小学老师从小学一年级、二年级一
关键词:小学数学;角的度量;用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8-0068-01  量角用量角器,在小学阶段都学过,当然我也不例外。应当是三四年级学过的吧,我记不清了,教我的老师是怎样讲的也记不清了。只记得对于会用量角器量角我一直认为是一件很自豪的事情。因为当时班内好多同学都不会,时常把一个钝角量成锐角的度数,而我一直都不会出错。因为
摘 要: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错题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教师要让学生对错题资源进行加工,帮助学生在错题纠正中提高认识。错题电子化自主管理实质上是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自我监控过程,学生利用电子文档将错题高速录入、模块分类实现同学间的资源共享、滚动利用,可以将隐含在错题中的各种信息转化为显性或隐性的知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题深加工;自主管理;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在中考语文试卷120的分值中,作文就占了50分,这着实让广大语文教师对“作文”这个“大头”颇为重视。但如何落实作文教学,使之系统、高效,达到提高作文成绩的目的,又确实无章可循。实践中的作文教学分散,零碎,还受到诸多客观因素的制约,使得许多语文教师对于搞好作文教学只能望洋兴叹了。其实作文教学摸索起来还是有一些诀窍的。  作文教学中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就是学生的畏难心理,学生总把写作文当成是一个烫手的山
有一道填空题:红领巾的面积大约是16 (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这是一道没有多大难度、并不需要用到很多的数学知识的题目,正确率却很低,这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居然无法估算出天天陪伴他们的红领巾的面积!是学生对红领巾了解得太少,还是我们在教学上出现了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数学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让学生掌握知识的层面上,还要让学生能利用学到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遇到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