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国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c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我国对三农问题的更加重视,农村在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潮中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与之相随的农村教育也呈现了科技素质教育的发展趋势,对于农村教育来说,最主要的还是农村小学教育。小学教育作为我国九年义务教育的发展根本,是学生知识体系形成的起步教育,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论文正是基于此,对我国目前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进行分析,通过对现在的分析了解其所在的教育问题,并在问题的分析基础上,试探性的提出一些需要得以改革发展的思考,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他人了解农村小学教育,并致力于农村小学教育发展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农村 小学教育 发展
  【中图分类号】G6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192-01
  教育的发展是国家全面强大的基础,依靠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技术生产力为国家的富强做出了极大的贡献,而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数70%的基础上,与之配套的农村小学教育却很难与城市的教育相提并论,其在基础设施,教育师资,教育模式以及农村家长的教育观念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虽然,三农问题的重视使得农村小学教育在近些年得到了良性的发展,国家也通过“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但农村的特殊社会属性使得小学教育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改善教育基础设施,优化师资条件与学生评估制度,加强宣传教育以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甚至调整农村经济产业结构,以整合生源组成,这些都需要各家长的教育工作者和农村政府作出更多的努力,以使农村小学的学生能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使素质教育在农村得以展开。
  1.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分析
  1.1农村教育观念与思维的缺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人本教育与素质教育在全国的全面深入,社会对教育的理解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过去的教育观念里只希望学生能认识字、能进行数学计算,而如今,社会的需求使得学生必须具有多元的知识结构和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我国的部分农村,这种教育观念并没有得到改变,其中就包括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概念和农村家长的教育认识,德、智、体、美全面均衡发展是小学生必须该受的教育,但有些农村小学教师只注重语文、数学的教育,对其他的素质教育能过则过,没有使教育效果得以体现,比如音乐课的教学依然采用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的教学模式,而英语教学也不够重视,特别是在发音上存在方言的因素,使得小学生的英语发音不够准确,这都是教师的教育概念没有得到改变的体现。
  1.2 农村教育设施的缺陷
  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使得农村小学教育的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其主要表现在校园基础设施与教育基础设施,校园基础设施主要是指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育等相关的设施较为缺乏,比如很多农村的小学体育场还是砂石跑道,足球场也没有人工草坪的铺设,这对于学生的体育锻炼存在受伤的隐患,而至于其他的体育锻炼设施更是没有,影响学生的锻炼方式选择,使得学生课间玩的多数是自制的娱乐用具,如丢沙包、踢毽子、跳皮筋等。而教育当面的设施缺陷是指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设备不完备。据调查,目前只有10%左右的农村学校拥有齐全的现代化教学设备,而更多的农村学校使用的还是传统的电化教学器材,如收录机、投影仪等,音美体器材也很缺乏,几台简陋的录音机,几盒单调的彩笔往往就是农村小学开展音美教学的全部家当。
  1.3农村教育师资的缺乏
  我国农村小学的教师队伍主要由三种群体组成:一是民办转公办的老教师;二是年龄不等的代课老师;三是为数不多的各方面都合格的具有专业素质的年轻教师,但目前的现状是由于农村的发展关系难以吸引大量的年轻教师前往教学,教学观念陈旧、知识体系单一、教育模式缺乏变通的老教师依然是农村小学教师的主体力量,这种师资现状难以匹配国家对小学生素质教育的需求,同时经费及硬件条件的制约,教师外出培训和自我充电的机会较少,更加不利于教师力量的发展。
  2.农村小学教育的改革发展分析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根本方向,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更是如此,需要现代化的教育基础与配套设施,需要现代化的教育模式与观念,需要现代化的教师队伍,这些就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和农村地方政府进行不断的改革发展。首先,需要加大农村小学教育的经费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设施现状,修建适合小学生身体锻炼和体育兴趣培养的基础设施,补充音乐与美术教育的设施辅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完善多媒体教学模式,以标准的听、读、写来为学生提供英语教学;其次,加大教育的宣传力度,使广大农村家长更深刻的理解小学教育的含义,以配合学校教育完成对学生的全面素质培养。同时,需要学校与家长优化对学生的学习评估办法,改变过去传统的只注重语文与数学成绩的考核方式,需要同时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兴趣、思维能力方面的培养,从重单纯只是评价转向重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评价;摒弃只以分数为主导的教学评价,使得教学评价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改革方面,需要通过平台、专业、特长、发展、薪资等方面吸收文、体、美专業的师范毕业教师到农村小学任教,建立教师定期培训制度,以吸收新知识,学习先进的教育模式。建立长效的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城市的小学教育相对于农村小学教育是先进的,使城市小学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一段时间,农村小学教师到城市小学学习一段时间,形成见习交流制度,以开拓农村小学教师的教学视野。
  3.总结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发现其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并妥善解决时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政府的教育工作重心,改变教育观念与教育投入,以及相应的师资体系改革是全面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根本思路。希望本论文的研究能为提升我国农村小学教育质量提供一个参考,以培养出高素质的农村小学生群体。
  参考文献:
  [1]张硕.农村小学教育现状及思考[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3):4-7
  [2]李艳玲.农村留守学生学业行为不良的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7):17-19
  [3]张洁.农村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研究——来自湖南省张家界市的调查[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4]牛有恒.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因素及对策[J].学术纵横,2011,(6)
  [5]薛俊峰.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文教资料,2014,(15):118-119
其他文献
【摘要】职业学校教师职业伦理是职业学校教育专业伦理的一环,尚未进入教师职业现场的师范生,其专业伦理的建设通常在入职之后才被关注,教师专业伦理的培养应该贯穿师范生职前培养的全过程。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其专业伦理的发展水平在教师专业化持续发展进程中起着基础性和引领性的关键作用。  【关键词】职业学校 师范生 专业伦理 建构 培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
据业内人士透露,过去几周,俄罗斯西北部锯材厂针叶锯材原木的供应持续上涨。大量原木被运往俄罗斯阿尔汉格尔斯克(Archangelsk)地区的制材厂。
武义县有百年以上的古树名木8823株,其中不乏令人叫绝的奇树。在该县桐琴镇仙溪村有一棵经历了风风雨雨三百余年的苦槠树,历经沧桑变化不但依然挺拔,而且树心中还长出了一株香樟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60-02  《新课程标准》指出:“现代信息技术能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在教学实践和近两年参与《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中的作用研究》课题研究中,我深深体会到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课堂教学,能生动直观的将原生态的教学信息再现于
高职教育在经历长时间扩张之后,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发展体系。作为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要实现稳定、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就业为导向,依据高职院校
【摘要】影视专业教学模式中日趋多元化评价体系为该专业教学带来了全新的评价理念,通过改变教學理念,摒弃传统单纯的学科教育方式,将人才培养作为教学主体。在以往的影视专业教学中,十分的注重理论式教学,而在多元化评论体系下,影视专业教学更为注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并在评价体系的影响下不断改变课程结构,使其更符合当前社会对职业人才的培养所需。对此,本文针对多元化评价体系下影视专业教学模式的研究展开探讨。  
近年来,随着研究生培养人数的急剧扩大,研究生生源的构成情况呈现多元化,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新状况、新特点。在研究生培养中,导师肩负导学和树人两大职责,不仅是
【摘要】语文阅读教学的任务不仅指掌握基础知识,也指基本能力的培养,核心即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创新活动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基石。  【关键词】小学 阅读教学 学生提问 指导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162-01  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
摘要:社会责任感教育是当今社会素质教育的根基和核心。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文从初中语文教学入手,从利用新课导语、挖掘文本内涵、结合写作教学和语文实践活动等方面渗透社会责任感教育,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  【分类号】G633.3  社会责任是作为一个现代人必备的基本素质,在社会大家庭中,每个成员都有为社会承担责任的义务和职责。一个
【摘要】高校教育管理主要包括教学管理、行政管理和学生思想整治工作等,文章系统解读高校教育管理制度的内涵与特点,分析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管理的基本现状,为教育管理相关研究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 教育管理 管理制度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2013B421)。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3-0181-01  1.高校教育管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