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度过创业起步期

来源 :创业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syouwe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生时代的韦恩·迈克维克(Wayne Mcvicker)其实最想成为一名建筑师,他利用课余时间在建筑设计室打工,不过那时他已经显露出了创业者的“特立独行”的气质。在电脑刚刚开始进入办公室时,他就努力把新技术融入日常工作当中,成为了公司里最早用电脑进行设计的人。在离拿到学位仅有一个月时,迈克维克干脆选择退学,全身心投入到建筑设计业中。
  不过,随后发生的两件事改变了迈克维克的生活:给一家医院做建筑设计;遇到同事杰夫·克雷克(Jeff Kleck)。第一件事让他第一次接触到医疗健康行业,后者则成为了他重要的合作伙伴。
  1996年,迈克维克和志同道合的克雷克辞职共同创立了Neobrma.com,这是全球第一家医疗健康行业的B2B公司。在短短4年时间里,这家公司成功上市,市值一度高达30亿美元。但受市场和投资人过多影响的Neoforma在壮大后完全偏离了两位创始人预期的道路,遇到了一些障碍,迈克维克最终选择离开,创立了Attantacom。回顾过去,迈克维克认为,Neoforma发展中的起伏是因为急于求成,没能坚持自身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决定成败
  
  《创业邦》:对于一位刚起步的创业者,您认为应该怎样选择创业伙伴?
  迈克维克:我第一次创业时的台伙人是克雷克,当时我们在公司的不同部门,但经常在一个项目组里工作。我们有很多共同点,相处得很愉快。更重要的是,对于任何新创立的公司来说,分工都非常关键。我和克雷克的分工很明晰,也是经典的组合:一人负责对内,包括技术、运营等事务;另外一个负责对外,包括客户、投资者等。
  我认为,在选择创业伙伴时,对方的能力并不是惟一条件,承担风险的勇气同样重要。理想状况下,最好是之前就和合作伙伴一起共过事,以确认他具有这些创业者的必备素质。如果以前没有合作过,双方则都要仔细地考核彼此的背景、之前同事对他的评价,总之要在深入了解之后才能决定。
  《创业邦》:创业企业在雇佣员工时,又该怎么做?
  迈克维克:在这方面我们曾经犯过一些错误,但很快就发现了应该找什么样的员工。对于初创公司,第一批员工的招聘非常重要,这些人会在很长时间内影响初创公司的企业文化。所以,关键是要找到与你所期望建立的企业文化相匹配的人,因为一旦文化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前50名员工最好是由创始人自己亲自招聘。至于寻找的过程,更多的是靠感觉,很多人有不错的履历和仪表谈吐,但如果感觉他们与企业文化并不匹配,这种情况下要有所取舍。
  《创业邦》:如果招聘到了不合适的人,您会如何处理?
  迈克维克:一旦不小心雇错了人,应该很快就能感觉出来。我的建议是不要拖延,以免浪费双方的时间。初创公司的资金有限,不应该在不合适的员工身上花费资金,而对于员工来说,拖延对他们同样不利。两年之前我曾招聘了一个人,在周一刚上班时觉得很好,但一周中我就发现他与我们的企业文化并不符合,所以在周末便与他达成了离开公司的协议。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要根据自身的文化进行相关决策。
  《创业邦》:企业文化说起来很多人都觉得很“虚”,应该怎样具体体现出来呢?
  迈克维克:企业文化是个很复杂的问题。一般来说,它主要在员工行为当中得以体现。有些公司会设置一些口号式的“使命宣言”,但我认为这对理解企业文化没有太多帮助,所以我没有做这些事,主要还是靠行动。随着技术变革、周边环境、财务状况的不同,一家公司的产品、服务在5年之内肯定都会发生变化,但企业文化则不会。企业文化不会伴随着某一个人、某一个产品的变动而变动,哪怕是发展了几十年的公司,同样如此。
  《创业邦》:您创立的第一家企业Neoforma,在高成长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您现在回想起来,有何反思?
  迈克维克:Neoforma的成长很快,我们也犯了很多错误。首先是让员工过早负责重要的事情,而同时又缺乏与中层经理的沟通与培训,结果大家的方向是不同的,导致结果与我们预想的不一致。这个阶段,我们在企业文化方面做得不够,一定要让公司的每个人都了解核心价值观。当公司发展到40个成员以上的时候,公司的愿景更多要依靠中层管理者传递给员工。这是个很危险的时刻,沟通以及清晰的企业文化非常重要,一旦做得不好,就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
  其次,我们过多听从了投资者的想法,为了挣更多的钱迅速膨胀起来,尽快上市,公司介入的业务和产品过多,看上去发展得很大、很快,但实际上把精力更多地放在了业务拓展而非产品上面。这导致我们没有精力关注客户,实在是个错误。要知道我们最终是从用户身上来获取收入,但投资者更关注市场,逼迫我们在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投放新产品,雇佣新员工。而新雇佣的人又不能很好地理解我们的产品和理念、文化,这导致用户的体验和反馈都出了问题。虽然这个反应过程比较慢,却是逐渐的、表现越来越明显。
  
  避免急于求成
  
  《创业邦》:您在离开Neoforma之后又创立了Attania,您当时是怎么考虑的?
  迈克维克:首先我想说,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Newforma还是很成功的。而创立第二家公司,再次开始创业,则令我非常兴奋。一般来说,连续创业者创立的第二家公司不会做与第一家公司有关联的事,我却不同,Attania也是健康领域的公司,事实上我还从Newforma买过来了一部分业务。这项业务之前没有体现出应有的价值,但我认识到了其价值。有一段时间我们的业务发展形势并不好,但我坚持认为方向没有错,到2005年左右,这项业务获得了发展,我们终于等到了机会。
  《创业邦》:那在公司处于相对困难的时期,您采取了哪些对策?
  迈克维克:品牌的建立通常需要很长时间。公司刚成立时,即使用户能够在Google上搜索到你的产品,也是很偶然的。不必过度担心市场机会,更不要急功近利。很多年前微软就出品了Win2000,现在这个产品仍然存在,尽管有人模仿推出了类似的产品,但只要微软做得更好就可以了。所以创业者不要急于求成,首先要保证产品和服务的品质,我相信只要东西好,总会有回报。
  不过,在公司很需要钱的阶段,不能雇很多人,要控制发展进度,限制投资,领导者要及时做出决定,停下很长时间内没有产出的项目。企业应该量入为出,推广成本也要节省,尽量采用低成本的宣传,只要能让别人知道你在做什么就可以了。事实证明,往往投入不多的事情反而能带来最大的效果。
  此外,现在处于金融危机中,不仅公司面临困难,很多客户也想省钱。如果你的公司能帮助客户省钱,就会有不错的机会,这对很多创业者来说都值得关注。
  《创业邦》:创立第二家公司时,您感觉与初次创业有何不同?
  迈克维克:当第一家公司的投资人要求我们上市时,其实我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对于现在这家公司,我更想打实基础、降低成本、对行业产生影响,关注长期的利润回报。上市确实是很好的机会,但我目前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基于不同的市场情况和机会,有时上市会有不错的效果,但有时则相反。
  至于我个人,由于家庭等因素,我不像以前那么精力充沛了,但是我更有经验,效率和生产力更高,实际上压力更小了。对于创业者,有十足的精力固然很好,但并非必需。据我观察,30多岁的创业者往往会在一个工作了很长时间、熟悉的领域独立创业,这些人大多有家庭,并不急迫地追求创业成功,反而能做出更好的决策。
  《创业邦》:作为一个拥有十几年经验的连续创业者,您能给刚起步的创业者提供一些建议吗?
  迈克维克:创业的道路因人而异。有的人天生是优秀的工程师,他们的脑子里总有很棒的创意,其中有些人会找到合作伙伴,将创意转化为生意。另外一条创业之路是观察每目的工作和生活中有没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以寻找创业机会。我和克雷克就是属于这种情况,发现健康行业仍有不足之处,并可以发展成一项业务。所以创业者通常都对周边事物持有怀疑态度,想把它们改造得更好。创业者还要具备承担风险的能力,因为绝大多数的生意都会失败,而且有很多竞争者,这会带来很大压力。
  一旦选择创业,意味着你可能会面临波动的生活;如果不创业,反而可能过得很舒服。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决定创业,就一定要有耐心。
其他文献
南京市孝陵卫的双拜巷看上去并不像能蕴育快速成长公司的地方。这个因600多年前明孝陵的卫戌部队驻扎而得名的小巷子早已看不到曾有的威严,如今被林立的饭店、蛋糕房、衣服店等高高低低的民房挤占。  不过,2004年时,曾担任先灵葆雅联合首席科学家的章方良却决定在这样的“闹市”中为自己创立的南京金斯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称“金斯瑞”)安家。5年后,双拜巷改变甚少,而向全球知名医药公司和科研机构提供基因、蛋白
期刊
庄辰超很早就以技术闻名,联合创始人戴福瑞这样评价:“跟他说话,你会觉得面对的是一部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庄辰超毕业于北大电子系,他一直在寻找“建立一个举世通用的商业模型,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商业成功”的机会。  1997年,庄辰超在大学做过一套搜索软件,创立的公司最终卖给了Chinabyte。那时候还没有Google,庄辰超更多是拿搜索当一次创业卖掉公司赚钱的机会。直到8年以后,庄辰超才又因为看好垂直搜
期刊
与前两次创立易得方舟和亿友娱乐的经历相比,马云在母婴网站“妈妈说”的创业之路走得更为顺畅。除了自身经验的积累,还因为他身旁出现了许多老师。马云曾一度对与某广告商的合作失去了信心,想放到以后再谈,这时原诺基亚西门子大中国区董事长何庆源三番四次告诫他,广告主需要慢慢教育,只要还有精力就不要拖延,广告的形式做不成,还可以改用销售分成。曾经在惠普、方正数码都担任高管的李汉生则喜欢马云进行更为海阔天空的探讨
期刊
很多崇尚个性化的人们今年在选购家具时有了新选择。尚品宅配家居(集团)公司(下称“尚品宅配”),一家定制家具的厂商,在2009年里一口气新开了超过200家店面,让定制家具不再是小众的游戏。而且与同类普通家具相比,这里的价格更实惠,交货周期更短。尚品宅配创始人李连柱,到底靠什么做到这一点?  事实上,在今年,李连柱的这个杀手锏不仅使一群家具厂老板到工厂里“偷偷摸摸的参观”,还吸引了广东省省委书记汪洋来
期刊
2006年1月11日在德勤北京办公室召开的AAMA(亚杰商会)中国分会董事会,令颜漏有至今记忆犹新。虽然时值冬日,但那次董事会上,却诞生了一个给创业者带来温暖的“摇篮计划”。完美时空创始人池宇蜂、“妈妈说”创始人马云、中文在线创始人童之磊等70多名创业者都先后受益于此。而这个计划的发起人,正是当时担任德勤中国北方区主管合伙人,同时也是AAMA中国分会200Y年度会长的颜漏有。  2004年,颜漏有
期刊
2009年,神州租车(中国)有限公司(下称“神州租车”)CEO陆正耀将自己的工作重点从全方位出击、快速扩张,调整为重点突破、稳扎稳打。而公司的战略重点开始从全国网络和规模化建设,转移到提高服务品质、优化服务价格等。随着汽车租赁市场培育阶段的完成,国内主要连锁租车企业的同质化倾向日益明显,调整和转移意味着神州租车从价格战向价值战过渡。  2009年神州租车推出动态价格系统算是业内首创。以往神州租车实
期刊
随着今年新能源汽车的升温,天津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斯特兰”)作为少数几家掌握核心合成技术的电池材料供应商之一,受到各大汽车厂家的追捧,三菱、雷诺、奇瑞、万向集团等成为其客户。“客户都是主动找上门,”公司总经理段镇忠享受着这份快乐。在11月份新工厂投入使用后,产能达到1,000吨规模的斯特兰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供应商。  提到斯特兰,很多人都会立即想到其“比亚迪供应商”的
期刊
自2009年1月离任分众传媒CEO后,谭智基本上就处于退休状态,虽然他在6月又加盟北极光创投成为投资合伙人,但“看看项目、开开会”并占用不了多少时间。闲来喜欢打高尔夫的谭智正在考虑做一个半公益的项目,以讲堂式的方式培训一些创业者。  他认为,中国不缺创业者,但很缺乏真正的企业家。“通过某种商业模式赚了钱,只能算是创业1.0阶段,从创业者迈向企业家的道路还很遥远,很多基本功要从创业起步之初就开始培养
期刊
刘强在2005年创立的北京君正集成电路有限公司(下称“君正”),是国内教育电子、电子书领域市场份额最大的CPU芯片供应商,也是PMP(便携多媒体播放器)领域国内最大的两家主控芯片供应商之一。  但这家IC设计公司在初期并不被看好。创立君正时,刘强即把公司的目标设定为研制国产CPU并实现产业化。当时,方舟、汉芯、北大众志、国芯、龙芯等国产CPU或CPU核的市场化几乎都谈不上成功,悲观论正到处弥漫。 
期刊
作为一名天使投资人,曾李青从来不刻意去追求投资回报率,“天使投资并不是个人的理财方式”。他也不刻意去挑成熟的项目出手,更多时候,创业团队的构建、发展方向的确定都是他帮助创始人来做的。他甚至认为,天使投资人不能把钱挂在嘴上,股份也应该看淡点,即使项目亏了,也要一笑而过。他看重的是培养出市场中领先的公司和成功的企业家,与之相比,经济回报不算什么。  正是这种态度,让曾李青触摸到了天使投资的本质。“有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