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探讨

来源 :今日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jwyx7707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讨论单磷酸阿糖腺苷与康复新液联用治疗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肓服务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患儿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每组各26例。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结论: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具有临床疗效显著的优势,能够在短时间内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
  【关键词】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 单磷酸阿糖腺苷 康复新液
  小儿疱疹性口腔炎(herpetic stomatitis)一般是因为感染单纯疱疹病毒Ⅰ型所引发的一种症状,6个月~6岁儿童是该症的高发群体,患儿年龄越小,其全身反应则越激烈,相应的症状也就越严重。临床中通常采用补充维生素、退热、病毒唑以及利巴韦林等基础方案进行治疗,但上述方案对单纯性疱疹病毒感染的疗效并不理想,临床症状的改善需要较长的时间[1]。鉴于此,我院从2014年开始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临床疗效较为理想,现将治疗方案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云南省保山市腾冲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肓服务中心2014年7月至2015年9月期间收治的52例疱疹性口腔炎患儿,根据患儿的入院尾号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与观察组(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每组各26例。对照组中,男15例,女11例;年龄9个月~5岁,平均年龄(2.5±1.3)岁;病程1~6d,平均病程(2.3±1.6)d。观察组中,男14例,女12例;年龄11个月~4岁,平均年龄(2.4±1.2)岁;病程1~5d,平均病程(2.4±1.5)d。
  1.2 方法
  针对对照组患儿进行补充维生素、退热以及静脉滴注10mg/kg利巴韦林等基础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进行治疗,单磷酸阿糖腺苷根据10mg/kg的标准实施静脉滴注,每日1次;≤3岁的患儿,每日口服康复新液5ml,每日3次,>3岁的患儿,每日口服康复新液10ml,每日3次。两组患儿均持续治疗5d。
  1.3 临床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临床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患者口腔疼痛感消失,体温恢复到正常状态,溃疡、水肿症状显著好转;有效,患者体温情况有所改善,口腔疼痛感有所改善,溃疡、水肿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患者口腔疼痛感、体温、水肿以及溃疡等症状均没有变化[2]。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通过治疗,对照组当中显效10例,有效8例,无效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18/26);觀察组当中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6.15%(25/26)。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667,P<0.05)。
  2.2 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
  观察组患儿的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 讨论
  疱疹性口腔炎属于婴幼儿消化系统感染的一种特殊症状,临床中主要存在淋巴结肿大、患处疼痛、口腔内散在的疱疹、烦躁以及发热等症状。临床除了针对患儿实施全身支持,针对高热患儿进行降温治疗,针对并发继发细菌感染患儿实施抗感染外,主要采用抗病毒方案进行治疗。
  单磷酸阿糖腺苷是一种抗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药品,本身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可以与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聚酯酶进行有效的结合,对病毒活性产生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单纯疱疹病毒Ⅰ型具有理想的抑制效果。康复新液富含丰富的生物活性物质,包含多种氨基酸、粘糖酸、粘糖氨酸、肽类以及多元醇类等物质,能够快速改善人体血液循环,消除炎性水肿症状,快速缓解疼痛症状,促进患儿机体损伤组织进行修复[3]。除此之外,康复新液本身没有异味,不会产生刺激性,无论选择外用或者口服方案进行治疗,患儿都容易接受。
  本组研究数据中,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的观察组患儿,其临床疗效、口腔疼痛消失时间、口腔疱疹消失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时间均显著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针对小儿疱疹性口腔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单磷酸阿糖腺苷联合康复新液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提升临床疗效,对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付道艳,张勇.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效果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5,13(01):45-46.
  [2]范华萍,李燕.单磷酸阿糖腺苷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18(15):58-59.
  [3]孔洁.康复新液治疗小儿疱疹性口腔炎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5,11(31):126-127+142.
其他文献
【摘 要】 目的:分析胆管镜联合腹腔镜治疗肝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276例肝胆管结石患者作为观察对象(2014年1月至2015年9月),采用中心随机方式进行分组,对照组13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138例肝胆管结石患者采用胆管镜联合腹腔镜进行治疗,观察两组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有效率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73.19%
【摘 要】 目的 研究并且总结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与肺癌发生关系。方法 抽取我院呼吸内科2013年6月-2016年1月收治肺癌患者69例为研究组人员、抽取相同时间呼吸内科收治其他肺部疾病患者80例为对照组人员。比较两组人员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值。结果 研究组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结果显著高于对照组的(P0.05)。  1.2 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4ml,待测血液样本采集完毕后3000r
【摘 要】 目的:讨论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手术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人民医院2014年3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62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传统开腹手术)与观察组(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手术),每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
【摘 要】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平行对照研究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帕罗西汀药物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对患者的抑郁状况进行评定。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RS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