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彩天幕下的高级享受

来源 :凤凰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gl3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环新蒲点Club NO.9
  
  置身行人熙来攘往的中环街道,衣冠楚楚、西装笔挺的上班族擦身而过,步伐急速得令人喘息。怪不得香满港人忙碌过后,都喜欢把酒言欢,松松衣带。
  若你早厌倦了中环兰桂坊的喧哗吵闹,继喜喜club(HeiHesclub)后,中环区又多了一处尽显高贵品味的新蒲点,这就是座落于中环Galleria三楼的“Club NO.9”。在39呎高的圆拱形幻彩天幕下,耳边播放着欧美最Hit 的 hip hop、R&B音乐和MV.让人暂且抽离繁琐的生活,感受入夜后灯光璀璨的都市闹静。
  
  中环人的杯中物
  
  ClubNo.9新店位处于中环皇后大道中9号,前Private-l旧址,“NO.9”因而得名。沿The Galleria的扶手电梯直上3楼,便不难看到ClubNo.9装潢华丽的入口,更可在此一窥天幕的幻彩灯光。
  为了凸显尊贵气派,你可沿幻彩光纤螺旋楼梯或乘搭专程由英国订制的油压升降机入内。甫进场,大家或会误以为错走入了太空馆天象馆,目光都被39呎高的银幕圆顶吸引着,加上由驻场DJ不停播放的hip hop、R&B音乐及MV,配合率先引入的DVD Mixing技术。梓碟时,MV更可随Remix音乐同步跳动,触动各人每分每寸的视觉及听觉神经。论顶级官能享受,全港绝对是只此一家。Club No.9占地6,800平方叭,除了弧形的沙发椅、奥地利水晶挂帘装饰外,亦包括了2,800 呎的露天平台,倚坐在度假村式的藤椅上,与另一半或新认识的异性在室外谈天,分享被华灯璀璨的高楼建筑重重包围的一片静土。
  
  至豪消费
  
  


  据Club No.9经理Bayl Gurung介绍,该店的顾客不少都是中环上班族,银行家及金融界专业人士都爱来这里。亦因为走高档客户路线,穿波鞋、拖鞋、短裤等都恕不招待,消费也可想而知的昂贵,开一支AbsolutVodka、Chivas Regal要花$1,350,18年的芝华士更索价$2,500。红、白酒一般都要$500以上,较同样高档的“Volar”会所相比,还要贵一点,10—12人的最低消费为$6,000,尽显“极豪”的中高产气派。有兴趣的更可申请他们的终生会籍,入会费$9,800,绝对是尊贵身份象征。当然Club No.9亦设有Happy Hour时段,星期一至五每晚6至9时恭候大驾,营业时间至凌晨5时,想必令人不醉无归。
其他文献
我不知道所谓的上品指的是不是奢侈品,如果是的话,写这样的文章对我来说,显然不太合适。因为首先我不敢保证在评论的过程中,心态会不会受到影响。其次富人的心里是怎么想的,的确十分难以揣摩。揣摩对了还好,如果说错了就要遭人耻笑。至于奢侈品,我见到的不多,偶尔逛故宫或者商场,见到好的东西,恨不得立马伸出手去,将其据为已有。大多数的奢侈品都是在杂志里看到的。比如前些日子我就在杂志上看到一条消息,说总部设在莫斯
期刊
TEXT PHOTO 相关震年展组委会 EDITOR 王之光  “二战”之后兴盛起来的双年展从一开始就被打上深刻的工业革命的痕迹。坚硬的钢铁,刺鼻。的尿素都成为艺术家的手中创作的元素。一些崭新的艺术形式因技术的进步而出现:坚硬而机械的科技也因艺术的表现形式而感性可触,千娇百媚。
期刊
未来真的在未来吗?  不,未来可能是历史的重复,也可能是今天的再现,抑或远远超越人们的想象,难以表达。就像《黑客帝国》,或者《星战前传》,科幻的形式表现着古老的主题,而双年展上的艺术则让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历史画卷”。
期刊
启功先生曾用“王羲之的根基,郭沫若的气势”来概括启笛书法的特性。作为海内外知名的书法家,书法不是启笛的全部,却是他的生命之根。有人赞其为人有儒者之风;做事有诚信之义;治学能为国家尽责;从艺能兼收并蓄厚积薄发,而自成家数。他是经济学的专家,长期从政的官员,也是热心公益的慈善家……  启笛,人如其名,正努力开启书法艺术的传承之门。    写“标语”练书法    启笛习书始于5岁,那一年,启笛跟随做小学
期刊
方头、大耳、阔脸,加上交谈时,时不是露出的憨厚笑脸,眼前的文辉是个率真的人。35岁的他,被认为是少年天成,但这也意味着,他的生活与工作,已经是不能分彼此,甚至生活的乐趣,都已经寓于工作这中。    在逆境中寻找机遇的快乐    要跟文辉谈生活,是不能不谈到工作的。你要说他不懂生活,他可是要告诉你生活的乐趣也可以来自于工作。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种过时了的活法,但我的确看到工作着的文辉很快乐。  文辉
期刊
和现代人一样,古人很重视相貌,如果一个人相貌不佳,可以说会处处碰壁。比如想当官估计指望不大,因为选拔官吏的条件就有相貌这一关,你要是长得抱歉怎么去“亲民”呢?相反,有些人本事不大,但因相貌堂堂,便可平步青云。西汉时期的江充,不过是个赵国的亡奴,逃到长安,只因长得帅,马上得到武帝信任,被拜为水衡都尉,煊赫一时;还有车千秋,七老八十了还仅仅是个叫高庙寝郎的二百石小官,武帝见他“体貌甚丽”,非常喜欢,马
期刊
采访当日,台风正面袭击广东。在深圳打高尔夫球的李志恒,生怕广深高速公路赛车,便乘坐火车越来广州。他说这是他第一次自己去买火车票,并且至今未坐过地下铁。如果说这让我们惊讶,那他多次强调“我只是个农民”,更让我们忍俊不禁。    你们工作不要太努力了!    窗外又一阵大风骤起时,李志恒如约而至。  “你叫什么名字?几岁?”这个被业界誉为“中国媒介代理教父”的李志恒,一出现便跟我们打哈哈。他以其丰富的
期刊
钱钟书先生曾在《吃饭》一文中幽默地说:“吃讲究的饭事实上只是吃菜,正如讨阔佬的小姐,宗旨倒并不在女人。”二十多年前,不少人常打饥荒,请人吃饭,餐桌上有一碟青椒炒肉、一盘红烧鱼和一碗酸菜豆腐汤,再加一个时令青菜,三杯两盏下肚,就可以宾主尽欢。如今,请人吃饭也还是请人吃菜,可山珍海味摆得满满当当,大家团团而坐,纵然眼馋了,嘴却依然不馋,碗筷很少有动静。作为社交活动中的一个定式,吃菜已不再是主题项目了,
期刊
TEXT PHOTO 相关双年展组委会 EDITOR 王之光  艺术家们对时间、空间的巧妙布置写实地表达着人们的想象。平面照片、装置艺术,抑或是数字艺术,人们对未来的想象在艺术家对时空利用中寻找到具象的出口。毫无疑问,对时间、空间的充分利用是最生动、最形象的想象力展现。
期刊
夜 歌里唱过:“夜上海,夜上海,你是个不夜城。”其实不只在上海,在上世纪初至40年代的各大城市,夜晚总有数不清的玩耍。去戏园子看戏,到大舞厅跳舞,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都是不错的选择。只是那个年代里,人们“夜”的概念并不如今天那么晚。一般情况下,从傍晚的6点多,7点便是夜生活的开始了。晚饭后1949年后的很长一段时期,晚饭后都是人们的娱乐时光。听收音机、读报纸,或者全家一起外出散步,看露天电影——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