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在数学课中能说会道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isbi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说”是一门技巧,它不但能丰富学生语言的输出,也能增强学生的记忆,更有利于大脑智力的发展.于是,在数学课堂中应多创造学生“说”的机会,以便准确理解题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关键词】数学课;敢说;多说;说准确
  数学课堂中“说”的能力训练极为重要,学生准确地理解题意,并用精炼的词句表述解题思路,以语言促思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笔者结合教学现状,总结几种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途径.
  一、数学课中学生的现状
  据很多教师反映,现在的学生都不爱举手回答问题,使得数学课堂氛围不理想.其表现有四种:(1)性格内向,知道但不不主动举手.(2)心里清楚,但不懂得怎样表达.(3)根本不懂,也不知怎么说.(4)上课做小动作,没心听讲.
  综上所述,第(3)(4)项的同学占少数,而第(1)(2)项的同学占多数,同时也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中坚力量.而我们在数学课堂中,也经常提出这样的数学问题:“看了这幅图,你得到什么数学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你能说说这道题的算理吗?你能说说这道题的等量关系式吗?”等等.这些都要求学生会说并说准确.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让同学们“敢说、多说、说准确”极为重要.
  二、训练“说”的能力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较少接触外面的世界,更少与人沟通,于是在数学课堂中,我们必须根据教材的特点,多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一)亲近孩子,鼓励孩子“敢说”
  在许多学生的心目中,教师的形象是威严的,于是不敢在教师面前说话.因而,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学会蹲下来,侧耳倾听学生的心声,让学生在平等的氛围中卸下防备,愿意与教师沟通.
  笔者所在班级有一名女同学,性格内向,平时很少说话,教师的一个眼神,足以让她端端正正地坐上一节课,叫她站起来回答问题,她也羞于表达.于是,在课堂上笔者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如,“相信你能答出来的.”“说错也没关系,只要你能改正再说一遍就行了.”“嗯,你回答得很正确,老师听得很清楚,其他同学要向你学习.”等;在课后,笔者会特意跟她聊天,玩她爱玩的游戏.
  在教授“一共有多少——加法的认识”这一课时,笔者让班上一个不怎么爱说话的同学说说怎样计算3 2.一开始他只望着教师,说不出来.于是,笔者鼓励他道:“没关系,大声说出你的想法,说错了也不要紧,老师和同学们会帮助你的.”终于他大声地说出3和2组成5.笔者立刻鼓起掌来夸奖他说得很好,而且声音很响亮,并让全班同学向他学习.这时他露出了灿烂的笑容.从此,他在数学课堂中经常举手回答问题,能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其实在数学课堂中,给学生多点信任、多点激励、多点赞赏,那么学生就自然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了.
  (二)创造机会,让同学们“多说”
  1.课堂氛围轻松、和谐、平等.
  只要教师能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与孩子共同参与到学习、探讨中,学生就会觉得身处于一个安全、和谐的环境中,于是他们就乐于参与,说出自己的想法.如,笔者在教授一年级第一学期的“认识图形”一课,在探讨球的特征时,笔者会拿出一块平面光滑的板,然后在上面放一个乒乓球,故意瞪大眼睛叫道:“哇!这是什么?那么快就溜了,你们能告诉老师吗?”
  此时,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被集中了,一个个探索的脑袋在转动着,似乎等不及教师的批准,马上要脱口而出.如此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同学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2.有针对性的带动.
  一个班里,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不愿意“说”的同学,于是笔者就充分地运用了“以点带面、以面带点”的方法.如,在教授“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时,会让同学们先自己计算,并说说是用什么方法计算的,然后教师再根据同学们的反馈体现出计算方法的多样性.同时展示出每一种方法,让全班“说”、小组“说”、个人“说”.或者个人“说”、小组“说”、全班“说”.这样既能帮助同学们记住所学知识,也能帮助个别不爱说的同学“多说”.
  (三)引导同学们“说准确”
  1.引导同学们运用准确的数学术语.
  一年级的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相对模糊,又由于习惯性使用方言,导致同学们常常出现数学语言的错误,所以必须经常引导同学们使用正确的数学语言.如,正确单位的运用.一年级的第一节课“快乐的家园——10以内数的认识”.看图说说有几个?(几朵花、几棵树、几朵云、几个人……),由于这里的客家方言通常是以“只”“个”为单位,所以同学们经常会用错.特别在以后的应用题解答中经常会运用到单位,只有正确的运用单位,学生的解题过程才会更规范,更有逻辑性.
  再如,多训练学生准确提数学问题的能力.一年级下册就有要求学生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通常笔者在教每一节数学课时,都会问:看了这些数学信息,你会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于是笔者就会让那些不常提问题的同学站起来提,只要提对了,笔者就会表扬他,提错了也没关系,请同学们帮帮他,再让他重复一遍,如此一来,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思维能力也增强了.
  2.引导同学们把问题表述完整.
  由于習惯性的怂恿,同学们在回答口算结果时,只把答案讲出来.如,在计算7 8=( )时,孩子的回答只有15,于是必须要求同学们说7 8=15,把算式说完整.再如,“□比○怎样?”孩子会简单回答“多”或“少”.这就得及时让他们完整的叙述“□比○多”或“□比○少”了.只有从低年级开始引导学生完整的叙述问题,他们的逻辑思维才能得到提高.
  3.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提问.
  数学课堂中,把算理说清楚、说明白,不但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能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如,在教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列竖式计算时,必须让学生边算边说:数位要对齐,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先算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十位进“1”;再算十位上的数,加进来的“1”,等于多少,最后得数是多少.有条理的叙述计算过程,不但能培养学生正确的计算方法,更能增强学生的计算能力.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敢说”“多说”“说准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但能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能力,更有利于提高数学课堂效率.因此,它应贯穿数学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深化的过程中得到逻辑思维的锻炼.
  【参考文献】
  [1]任彩霞.小学数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J].学周刊,2014(3):181.
其他文献
在葡萄酒风行一时的今天,如能自己酿制,供家人亲朋品尝,也是一件令人称羡的乐事。酿制葡萄酒首先要选好原料。葡萄有黄绿色皮的和紫红色皮的,通常黄绿色皮的葡萄适宜做白葡萄
【摘要】本文主要结合在高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所碰到常见的一些问题而做出的一个思考,就如何提高课堂教学实用性,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恐惧,如何在数学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提高学生数学感知能力,实现数学的魅力与价值,让我们的生活能更好与数学联系起来,学生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如何通过课堂来实现等方面进行一定的阐述.  【关键词】数学问题;问题引导知识的教学模式;课堂内容的结构性;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正>随着课程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的观念从只关注成绩逐步转向关注学生素质的发展.如何将核心素养的培养落实到平时的课堂中来,如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是当前
个人意见 该题用数形结合法的话,很容易看出是直线和圆的距离的范围问题,但用参数方程的方法同样快速简捷,且对于该类题型都可以套用,不用再去寻找图像与图像之间的距离最值,对于复杂的隐藏的图像来说,只要结合参数方程消去一个变量就变成了一个简单的函数最值问题,节省了画图时间,比如该题,依旧令其整体为m2(m>0),那么结合参数方程的知识,经过快速地推理得到3-4y-cosxm=cosθ ①,4 3y si
创新是知识的生产、应用和传递的过程,知识是创新的动力,知识转化是创新的关键。乡村从业人员创新能力的提升是乡村旅游创新、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基础。引入知识管理SECI模型
高中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一项重要分支,如三角函数、指数函数等都是课堂上最为基础的学习内容.对于函数问题解决的要点之一就是对题目中的各个数量关系与构成特征进行分析与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