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yy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们了解和认知事物的最佳途径,教师应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阅读,实现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对话,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现如今科学的阅读逐渐被重视,并成为一种潮流融入课堂教学中,有效引导学生对文本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阅读教学的开放性
  开放性指教师引导课堂主体发散思维,调节愉悦心态;善于发问,敢于向课本提出质疑。从而激发潜在学习兴趣,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一)发散思维,愉悦心态。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指从多种角度思考探索问题,寻找多样性解决问题的思维。发散性思维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突破原有知识圈,从一点向四面八方想开去,并通过知识、观念的重新组合,寻找更新更多设想、答案或方法。
  (二)善于发问,敢于向课本质疑。
  小学生天性好奇,语文教育不应该禁锢学生的奇思妙想。文中写道“他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右手的中指和食指间还夹着半截纸卷的旱烟,火已被雪打灭;左手微微向前伸着,好像在向战友借火。单薄破旧的衣服紧紧地贴在他的身上”。
  有同学对“好像在向战友借火”的写法提出质疑。还有的同学说:“虽然这样写可以突出军需处长死得很安详、很镇定,但他并不符合作者写作的初衷。因为我体会到作者想通过对军需处长的描写,歌颂可歌可泣的勇敢的革命者。所以我结合课文体会到的是,军需处长在牺牲前微微抬起的左手应该是为战士们指出前进的方向,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还想着革命事业,而不应该像文中写的‘借火点烟’。”
  我肯定了这位同学的独特想法,并对他敢于质疑课文给予表扬,大家对这位同学的想法都很赞同。新课标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倡导尊重学生的多元体验。
  二、阅读教学形式多样性
  小学是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重要养成阶段,自学能力养成直接影响今后学习能力。灵活自由的分组自学模式能有效调节学生在以往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中产生的厌烦感,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自学方法,点出阅读中要学习的重点。然后教师融入学生自学讨论氛围中,巡视每组情况,对出现误区和疑难的小组及时给予纠正。最后,同学站在讲台上以演说、汇报形式向大家展示学习成果,教师可适当提示、点评以示认同、鼓励,并且监督其他同学认真听讲,做好笔记。如我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诺贝尔》时是这样安排的:
  (一)明确自学重点。
  自学重点:品读课文,从具体语句中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感悟他的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
  [说明]
  一上课先以课件形式出示本节课自学重点:品读课文,从具体语句中了解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过程,感悟他的高尚品质并从中受到教育。指名学生读后,请个别学生说说这节课的学习需要掌握哪些内容?学生说清楚之后再齐读,加深印象。
  本环节我安排的时间是2分钟。通过少而精的自学重点的明确使学生带着任务学习,这样能避免一些学生目标不明确、课堂学习效率不高、好走神。
  (二)围绕重点自学
  1.默读课文第3~10自然段,找出每个自然段中你认为非常重要的信息,在课文中做出标记。
  2.在自己最感动的自然段旁写下感受,并根据自己的感受读一读这一自然段。
  (三)讨论自学未解
  1.谈一谈:说说你最感动的语句并说明感动的理由。
  2.议一议:诺贝尔是个怎样的人?
  3.读一读:四人一小组选择本组最喜爱的方式朗读本组同学最感动的两或三个自然段。
  4.质疑、求助:就本节课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小组成员共同探讨,小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求助。
  最后选择一、两个具有共性的问题全班交流,从而加深学生对诺贝尔精神的深刻感悟。
  (四)点拨自学得失
  小组合作,练习朗读你们组最感动的两到三个自然段,读完以后,说说你们组选读这几段的原因。
  (五)巩固自学成果
  为了检测学生自主学习效果,我设计了这么几题:
  1.填空
  (1)諾贝尔一生最突出的发明是 。他最先发明的一种液体炸药被人们称为 ;接着,他发明了一种固体炸药 ;后来,他又发明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引爆装置 ,但他并没有满足于此,还要发明 。
  (2)1896年,诺贝尔在遗嘱中表示要将200万英镑每年的利息作为奖金奖给 、 、 生理学或医学、 、 五个领域中成就最突出的人。
  2.练习说话:诺贝尔,我想对您说 。
  此教学模式看似松散,其实教师和学生的精神都高度集中,学生提高了自我认知能力、参与协作能力,最重要的是感到了学习的自由。
  3.生动有趣的表演课堂
  为什么我们学会骑自行车后,即使很久不骑,也能熟练操作?这是因为动作感知是人最深刻的记忆方式。新课程理念要求学生不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挖掘潜在才能,注重个性培养。每个学生心里都渴望被他人关注,希望自己有超越他人的才艺,那么,教师就是发掘千里马的伯乐,放大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坚持展现自我,从而培养自信,开发学习潜能。基于以上原则,教师应选择语文阅读中重点要求背诵的篇目,作为表演课堂的剧本,把教材内容当做舞台剧一样展示。
  一堂生动有趣的语文课本剧表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快乐,记忆力得到大大提高,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增强。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把课堂表演运用到位,课堂就会变得充满欢乐、生动有趣,就能调动学生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中国旧海关史料》,以中国近代进口的大宗商品煤油为例,考察了1863—1931年全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这4大区域内各通商口岸之间的商业关系,系统
自从1958年,美国第一次成功把光刻技术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中,光刻技术就在不断发展。光刻技术是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决定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随着光刻线宽精度
基于彩色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场测量技术综合利用热辐射测温原理、光电图像检测原理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具有非接触式测温法的所有优点并能够得到高温物体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具
目前,在语音情感识别领域,研究者经常选用的情感语音特征有音质特征、频域特征、时域特征等特征,而关注语音时域-频域相关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发展较晚。本文利用语谱图反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应该“满堂现代化”还是应该“一支粉笔”,作者就高中语文课堂使用现代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运用进行了思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传统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及其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使新能源开发越来越重要。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无污染能源,使得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硅薄膜、染料敏化和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溶液可加工型、成本低、柔性、环保等优点,所以它将是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最有优势的器件之一。纳米粒子层的引入,能显著改善有机太阳能光伏器件的光电性能。纳米ZnO具有高的透光率、稳定性
本研究基于浙江省1991~2012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林区气象要素以及基础地理数据,以SPSS、ArcGIS、R_project、Maxent等软件为技术支撑,运用周期图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数学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对学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新课改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出发,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究,在该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课堂合作、课堂评价体系,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改善。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教学原则 体系构建  引言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设计,教学针对性不强,过于
堂练是指学生利用课堂上的时间完成教师安排的一系列课堂练习的教学环节。优秀的堂练设计,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的内容来安排,即能使堂练的题目或活动有效完成,又能帮助学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