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视阈下初中语文高效教学体系的构建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kyli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初中语文教学水平直接影响学生语文学习质量,对学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新课改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的三项原则出发,对初中语文教学改革措施进行探究,在该基础上形成相应的课堂导入、课堂教学、课堂合作、课堂评价体系,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教学工作的全面改善。
  关键词: 新课改 初中语文 教学原则 体系构建
  引言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设计,教学针对性不强,过于强调知识体系而忽略能力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教学过程中要求从学生能力出发,依照学生学习状况建立针对性的教学体系,运用多元化教学路径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已经成为新时期人们关注的焦点。
  1.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原则
  1.1以人为本原则。
  以人文本、以生为本是新课改教学的重要原则。随着应试教育体系的出现,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愈发紧张,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位置,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关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新课改中明确指出要以人为本,坚持围绕学生开展各项教学工作,依照学生需求设置教学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完善;围绕学生知识、学生能力、学生素养形成针对性的教学工作,从而全面提高学生培养效益,为学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2高效教学原则。
  效益是时代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的新方向。新课改中将效益纳入教学原则,要求教师运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从根本上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上述手段不仅包括先进的教学设备、教学资源,更富含与时俱进的教学手段,只有将其合理地运用到课堂中才能真正达到相辅相成的效果,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1.3能力为主原则。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将重心放在知识教学上,造成学生知识与能力失衡,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发展。新课改中对学生能力培养进行强调,指出要将知识和能力并重,确保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从而真正实现全面培养的目标。该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实践与经验的结合,在知识体系中融入实践内容,让学生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加深印象,提高能力,达到教学的全面改善。
  2.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体系的优化
  2.1合理创设情境,做好课堂导入。
  课堂情境是提升初中语文教学效益,强化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在新课改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情景的设置,运用各项资源、手段等全面优化情景导入内容,在丰富的画面、情景基础上顺利过渡到课堂教学单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立体、丰富的情景体系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认识,导入效果显著。笔者在《女娲造人》教学过程中就先让学生观看女娲造人的短视频,在视频结束后让学生结合视频学习本课,课堂教学效果显著。
  2.2注重教学方法,形成多元路径。
  高效的教学方法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的重中之重。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多媒体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分层教学法、讨论教学法、自由合作教学法等,在该基础上丰富教学路径,使教学与学生需求相辅相成,最大限度地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笔者在《如梦令》教学过程中就运用多媒体图片对词中的内容进行展现,在该基础上设置探究性问题,如“词人在刺中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些画面中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感?”。在上述问题下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索和探究,使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全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除此之外,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要做好合作学习引导,鼓励学生自由结组进行课堂交流、课堂讨论及课下学习等,使其能够自主探究学习过程中的各项问题,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要及时与学生交流,在课堂中多加强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
  2.3全面把握内容,丰富课堂体系。
  知识体系单调是初中语文教学的大忌。新课改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丰富,将语文教学与时代发展融合起来,赋予其新的生机与活力。如在《最后一课》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网络中的各项资源,由课堂内容引入到日军侵华战争中我国人民被迫学日语上,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使其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
  2.4实施科学评价,实现针对调整。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实现了对学生的结果评价,并未对学习过程进行强调,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主动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设置过程评价环节,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状况等进行分析,将其纳入最终评定环节,从而使学生评价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相应的决策。除此之外,在教学评价过程中教师还要依照教学评价现状实施相应调整,对教学工作进行完善。
  结语
  新课改视域下初中语文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把握,在该基础上做好情景教学导入,设置好各项教学细节,科学运用各项教学手段,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升课堂教学效益。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对课堂评价环节进行优化,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初中语文教学的全面改善。
  参考文献:
  [1]孙新安.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2,02:116 195.
  [2]王虹.浅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語文高效课堂的构建[J].才智,2012,35:95.
  [3]唐建刚.新课改下对初中语文教学的初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63-64.
  [4]朱卫强.新课改视阈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刍议[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06:154-155.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进行,情感教育开始得到重视,如何更好地发挥语文学科对人才培养的作用成为当今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学者提出把情感教育融入语文学科中,这引起人们新的思考。本文从多角度论述了情感教育融入语文教学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情感教育 教学方式  现代教育要求学生全面发展,语文教育达标是其中一项重要的目标。然而,受到“应试教育”、教学方式及教学条件的影响
有丝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MAPK)的信号转导途径是真核细胞信号转导调控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机制之一。它们把信号从细胞表面转导至细胞核内,控制
本文基于《中国旧海关史料》,以中国近代进口的大宗商品煤油为例,考察了1863—1931年全国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长江流域这4大区域内各通商口岸之间的商业关系,系统
自从1958年,美国第一次成功把光刻技术应用于集成电路制造中,光刻技术就在不断发展。光刻技术是用于制作半导体器件和集成电路的,决定着半导体产业的发展。随着光刻线宽精度
基于彩色CCD图像传感器的温度场测量技术综合利用热辐射测温原理、光电图像检测原理和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具有非接触式测温法的所有优点并能够得到高温物体表面温度场的分布,具
目前,在语音情感识别领域,研究者经常选用的情感语音特征有音质特征、频域特征、时域特征等特征,而关注语音时域-频域相关性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发展较晚。本文利用语谱图反映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应该“满堂现代化”还是应该“一支粉笔”,作者就高中语文课堂使用现代化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运用进行了思考.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传统化石能源的有限性及其燃烧造成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使新能源开发越来越重要。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无污染能源,使得对太阳能的开发利用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与硅薄膜、染料敏化和无机太阳能电池相比,有机薄膜太阳能电池具有溶液可加工型、成本低、柔性、环保等优点,所以它将是太阳能转换成电能最有优势的器件之一。纳米粒子层的引入,能显著改善有机太阳能光伏器件的光电性能。纳米ZnO具有高的透光率、稳定性
本研究基于浙江省1991~2012年森林火灾统计资料、林区气象要素以及基础地理数据,以SPSS、ArcGIS、R_project、Maxent等软件为技术支撑,运用周期图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和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