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异化的杀马特

来源 :看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3453956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3年12月,美国《外交政策》双月刊网站刊登了《失败的虚荣——遇见中国“杀马特”》一文,作者为美国华裔蕾切尔·卢。这位少时在中国南方长大的女作者,专门描述了在年轻的城市移民中出现的一种亚文化现象——杀马特,称其折射出中国的阶层分化。
  此前,一个粉丝数为170多万的微博认证账号发布了一条微博,称“在街上活捉一只杀马特”,并描述其头发“疑似某种病毒的分子结构”。由于该微博的火爆程度,触动了蕾切尔·卢撰写“遇见杀马特”一文。
  尴尬的城市移民
  与90后大学生冷元初聊天,提起“杀马特”,他的第一反应是“非主流”,“视觉系啊,一看上去就不怎么舒服”。在许多同龄人眼中,对杀马特的直观印象大多都停留在越南天团“洗剪吹三人组”(本名为“HKT组合”)所呈现出来的乡村非主流风格或是QQ空间里像素低劣的自拍照;在那些年龄稍大的人眼中,杀马特更是无异于“脑残”的代名词。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网络上,杀马特们总是遭到嘲讽和奚落。像百度贴吧里较为活跃的“杀马特吧”和“反杀马特吧”,用网友的话说,都是在玩“无间”,用各种反语、吐槽来消遣杀马特。2013年8月,南宁警方抓获一个抢劫团伙。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该团伙专抢非主流打扮的年轻人,原因是“黄头发、搞非主流的人,让人觉得很嚣张,我们看他不顺眼就去敲诈了”。
  杀马特之所以难以被主流社会所接受,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以乖张诡异的外形不断挑战大众的审美神经。这些自称“杀家”的非主流青年,留着夸张怪异的海胆头、膨胀头、刺猬头,穿着廉价的缀满金属挂件的奇装异服,画着惊悚的妆容,以此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杀马特对潮流的追求显示出低俗的品位和恶搞趣味,为众多标榜主流文化的大众所不齿。冷元初就明确表示,他和他的同学“觉得认识杀马特是件很low的事”。
  在公众的认知里,杀马特青年大多来自农村或是城乡结合部,通常只接受过初中、职高教育,从事收入低微的工作。恰如《失败的虚荣》一文所说,杀马特“常常流连在中国大城市社会底层的小理发店、烟雾缭绕的网吧或者路边摊,与他们周围亮堂堂的办公大楼和奢华百货中心格格不入”。
  杀马特的这些特质,很容易让人将他们与“新生代农民工”联系起来,一个与其父辈有继承又有区别的世代。新生代农民工和父辈一样都来自农村,在城市底层工作,另一方面他们的受教育程度比父辈要高,对城市有更多的认同感,想融入城市,成为城市一员,但是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壁垒仍然森严。既融入不了城市,又回不了农村,这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尴尬处境。杀马特成员也面临这种尴尬,他们想要追求时尚追求潮流,但是表现出来的方式却与城市主流文化格格不入。
  杀马特≠视觉系
  当然,并不能轻易地将杀马特与新生代农民工划上等号,因为他们有自己的组织,有相似的价值认同,有共同的语言,群体性质更为明晰。
  杀马特脱胎于英文“smart”,原意为“时尚的、聪明的”,结合了欧美摇滚和日本视觉系文化。公认的杀马特创始人是香港乐队歌手、视觉系女艺人Mai Rox,因模仿日本的X-Japan和雅miyavi,1999年开始在网络走红。她带来的视觉系扮相和全新的自拍方式,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遂诞生了第一个杀马特家族。杀马特扮相综合了朋克、视觉系和华丽摇滚的风格,加上动漫文化的扩大,很快就得到一些90后的追捧,以安子轩、杨子浩、彭成浩、东旭等人为核心,在内地组建了多个杀马特家族群。这些人也多次宣称自己是内地杀马特创始人。
  据知乎网友、杀马特早期玩家刘石舟透露,杀马特家族的核心成员中有些人家境并不差,有些人本来就是二次元的coser(角色扮演),不能简单地用城乡结合部青年来形容他们。一些早期杀马特成员的造型并不如现在这般“乡非”(乡村非主流),比如安子轩在化妆、拍照和图片处理等方面都有不俗的见解和水准,对欧美和日本音乐也有涉猎,因此笼络了一批粉丝。
  杀马特发展到中期,和音乐已经没有任何关系了,但仍希望通过视觉系的表达方式来展示一种生活状态和独立态度,不盲从、不屈服、不寻求理解。应该说早期的杀马特有着较为清晰的理念和宗旨,但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越来越多的网吧少年揣着火星文加入杀马特家族,使这个群体变得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分支也越来越多。随着Mai Rox、安子轩等核心成员在反杀大战中退出杀马特圈子或是迫于生计走进正常社会,杀马特已经差不多成为一个单纯展示化妆视频和以照片进行交流的群体。文化内涵的缺失,使得如今杀马特的格调继续走低。
  杀马特从模仿视觉系发展而来,但离视觉系越来越远。视觉系是日本的一种乐团类型,通常以绚丽的外表来配合其音乐创作,融合视觉和听觉,制造双重震撼的效果。1980年代,日本地下乐团受到西方华丽摇滚的影响,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由X-Japan引领掀起了日本的视觉系风潮。日本视觉系无论是在装扮还是在音乐品质方面,都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不过这种乐团在日本仍属于小众,早年日本媒体对这种造型包装超乎常理的摇滚乐团并无好感,总是以“化妆乐团”来称呼他们。
  上世纪90年代初,视觉系随着日本流行音乐传入中国,但中国本土并没有出现大牌的视觉系乐队,反而是模仿视觉系、打扮得很山寨的杀马特文化壮大起来。据日本视觉系摇滚乐队造型师丰子透露,日本玩视觉系的都不是省钱的孩子,他们的服装基本属于中高端品牌,像有英国时装界“朋克之母”之称的维维安·韦斯特伍德创立的牌子就很有代表性。
  而中国杀马特们怎么看都是属于乡村非主流的感觉,缺乏整体的造型设计,着装也多为廉价的山寨货,整体上给人一种非常庸俗低端的印象。网友韩锡鹏评论,有钱人玩的才叫视觉系,没钱人玩的就是杀马特。在他看来,杀马特这个词具有很强的经济地位指向,绝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上的定义,这和其他亚文化有非常大的区别。
  丧失内涵的杀马特
  “杀马特是不会跟我们这些凡人做朋友的。”冷元初说道。当屌丝一族在网络上公开秀出自己的态度并进行自嘲时,杀马特却越发走向保守,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娱自乐,外人难探究竟。比如想加入杀马特成员非常活跃的QQ群,首先要申请加入审核群,待审核通过之后才可能获许正式加入。
  2013年10月,天涯网友“蓝色的风车”发布了一个长帖《冒死卧底一年,揭秘你不知道的杀马特家族》,讲述自己如何申请加入杀马特QQ群,打入杀马特家族内部,介绍了数十位有影响力的杀马特核心成员,揭露了杀马特群体鲜为人知的生活。并在相关的帖子里回复了网友提出的各种问题,比如“他们是真心觉得自己很时尚很潮流吗?”“为什么杀家的成员都不理人呢?”“杀马特白天上街也是这样装扮么?”“杀马特都是干什么职业的?”……许多网友在文后留言表示难以理解杀马特,感叹简直是生活在两个不同的空间。在蕾切尔·卢发表《失败的虚荣》一文后,有美国网友评论说,杀马特“是中国的情绪吸血鬼”,“像美国非主流少年的中国版”。
  冷元初的同学曾经加入过一个杀马特QQ群,发现里面设有总裁、经理、总监等职位,有较为严格的等级制度。杀马特内部也将成员划分为平民、贵族和皇族等级别,这种等级划分其实折射出杀马特早期“不盲从、不屈服”的独立态度已趋于瓦解。据调查,有一部分中学生因追求特立独行和所谓自由而加入杀马特家族,但对其所秉持的理念并无很强烈的认同感,忠诚度有限。而且,杀马特们一旦迫于生存压力需要稳定的工作时,也不得不丢掉过去的那副皮囊,回归正常的审美途径。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公众在消遣、嘲笑杀马特时,却忽略了他们自身也在被杀马特所嘲笑,因为他们丧失了反抗精神,变得懦弱和犬儒,是被“阉割”了的文明人。就如网友“yolfilm”所说:“成年人来嘲笑,来阻止,来反对,他们忘记了自己也曾是杀马特的一员,上世纪80年代的皮衣、长发,90年代的染发、泡泡袜套,甚至‘文革’时期的青年人,也要弄一件军装来骚包,身上也要别上各种奖章,拼命搞出不一样来。其实放在哪个时代,‘不一样’就是那个时代的‘杀马特’?”所以,对杀马特抱着嘲笑、鄙视或是可怜心态的主流人士们,还是用平常心对待这群“乡非”吧,这不过是他们的青春期发生了异变,最后还是会殊途同归。
其他文献
姑且不论难民问题形成的根源,以及谁应当对难民负责的问题。对于欧盟来说,难民大军汹涌而至,如何化解危机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当务之急。个别欧洲国家对于难民事务的推诿使得惨剧一次又一次在欧洲上演:意大利兰佩杜萨岛附近水域丧命的两千多难民,奥地利维也纳高速公路上货车车厢里的71具尸体,穿越匈牙利边境铁丝网墙的人群……这些令人无法直视的照片传遍了全球,也无时无刻不在敲打着欧盟的普世价值。  近日,土耳其博德鲁
1996年,在美国狄金森学院一间学生宿舍里,19岁的珍妮弗·林格利打开了电脑上方的网络摄像头。就是这样一个简单的举动,“她改变了现代世界”。  乍一看,这是一个完全无关紧要的举动。林格利的家人远在宾夕法尼亚州的哈里斯堡,她一般会通过摄像头和他们视频聊天。但在此刻,她却做了一件最不寻常的事:向全世界的陌生人直播自己的生活,每周七天,每天24小时。  在如今这个被社交媒体完全渗透的世界,这似乎不是新闻
纽约市长入主英国金融时报?  据《纽约时报》援引三位接近纽约市长布隆伯格的人士报道,布隆伯格正考虑是否收购金融时报集团,包括《金融时报》报纸以及《经济学人》杂志一半的股份。  《金融时报》出版商Pearson即将失去其两大高管,引发业内人士猜测,《金融时报》或被出售。分析师将金融时报集团估值为12亿美元,这让布隆伯格创办的彭博社完全有能力进行收购,彭博社2011年的营收为76亿美元。  美国201
《三国志》里说:“时论功行赏,以为驻敌之功大,退敌之功小。”眼下如火如荼的摩苏尔战役进展看起来很顺利,似乎也到了论功行赏的时候。摩苏尔是伊拉克第二大城市,也是“伊斯兰国”(IS)在伊拉克的最大据点和最后一个重要据点。随着11月2日伊拉克安全部队开始在市中心与IS交手,攻克摩苏尔似乎指日可待了。  收复摩苏尔的战斗,可以回溯到2014年。当年6月,原本不显山露水的IS忽然占领了摩苏尔,进而席卷了伊拉
与其他美国总统爱跟高富帅做朋友不同,奥巴马的朋友基本都是屌丝。在官二代和富二代云集的白宫,奥巴马不爱社交是出了名的,但是如果我们再看看他这些年在世界各地交的朋友们,这一切似乎都有了合理的解释。  专门跟敌视美国的人做朋友似乎成了奥巴马外交政策的一个鲜明旗帜,如果你觉得他这样太随性,只能说你眼光不怎么样。但是总统的心思你别乱猜,奥巴马的雄心壮志其实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得多——他想重塑世界。
足球与时尚总是密不可分,每到世界杯、欧洲杯等大型足球赛事期间,时尚圈也跟着热闹起来。从球员的球衣、球鞋、配饰到他们的发型,都有可能成为时尚追逐的热点。而各大时尚品牌也希望凭借规模盛大的足球赛事,进行颇有成效的品牌宣传和营销,特别是运动品牌。欧洲杯作为仅次于世界杯的第二大足球赛事,其受关注程度可以说是万人空巷。更何况,欧洲素有时尚的源头之称,欧洲杯自然也少不了时尚元素的加持。意大利门将布冯的亮眼手套
近日,看了一部韩国某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超级中国》(Super China),片子介绍了中国在经济、军事、文化等诸多领域的“超级实力”和“超级影响力”。看完片子的感觉是:原来在韩国人的眼中,中国已经如此强大了,甚至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就差直接说中国是超级大国啦。  如果说,看这样的片子会让不少中国人心里暗爽的话,那么,掉转头来,看看另外的新闻,则可能会让不少国人有些灰心。春节前后,中国人抢购日本大米
在中国近当代名人传记史上,似乎再难有哪位女性较中国第一位知名女建筑学家林徽因更光彩夺目了。与她交游清谈的,多为名家大儒,更不用说她与梁思成、金岳霖、徐志摩的美丽传奇。  大家闺秀一身诗意  林徽因,原名林徽音,林长民之女,福建闽侯人。林长民与好友梁启超同为当时名人,曾任国务院参议、司法总长、国宪起草委员会委员长。林长民一直非常看重自己这个聪慧美丽的女儿。从她童年时开始,他就特意培养她的才能,出外较
乘私人飞机纵览名校  8月下旬的一个清晨,加州圣菲南多谷地如往常一样笼罩着薄雾。一位在洛杉矶政坛活跃多年的政客带着他刚刚高中毕业的儿子在这里的一座小型机场登上了一架湾流G200型私人飞机。  这架被称作“最豪华公务机之一”的湾流G200拥有长7.44米、高1.90米的宽敞座舱,配有真皮9人座椅和新风系统,让长途旅行也可以舒适自如。  他和他的儿子要前往全美各地,从一连串顶级的大学里选出最称心如意的
在亲自接触奥巴马医保之前,笔者也只是通过媒体来认识这个繁复庞大的社会保障制度,而不论左右媒体对该制度几乎没有好感:网站容易崩溃,申请人数不达预期,对企业雇佣起到反作用,各种漏洞层出不穷……可以说没有一句好话。而在这种密集的舆论攻势之下,笔者对奥巴马医保也是心生嫌恶,认为该制度可谓祸国殃民。但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亲自接触了奥巴马医保之后,笔者对其态度有所转变,从厌恶转为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