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设辅助元 巧解应用题

来源 :中学数学杂志(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ixoti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许多实际问题都可以通过列方程组来解决.但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应用题,若按常规设未知数,不易理清数量之间的关系,因而难以布列方程,这时若能根据具体问题,恰当地增设辅助元,设而不求,联系转化,不仅会使问题化繁为简,而且有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请看下面几例:
  例1 甲、乙两个公共汽车站相向发车,一人在街上匀速行走,他发现每隔4分钟就迎面开来一辆公交车,每隔12分钟从背后开来一辆公交车,如果车站发车的间隔时间相同,各车的速度也相同,求两车站发车的间隔时间.
  分析 因为行程问题中涉及到速度、路程等数量,这些数量在题目中没有具体给出,所以可以增出来,使相等关系容易表示.
  解法1 设两车站发车的间隔时间为x分钟,公交车的速度为a米/分,人步行的速度为b米/分,相邻两车站相距m米,根据题意,得
  4(a+b)=m,12(a-b)=m.解得24a=4m,所以ma=6.
  又因为ax=m,所以x=ma=6.
  答:两车站发车的间隔时间为6分钟.
  解法2 设两车站发车的间隔时间为x分钟,公交车的速度为a米/分,人步行的速度为b米/分,则同一车站发出的相邻两辆公交车相隔ax米,根据题意,得
  12(a-b)=ax,(1)4(a+b)=ax. (2)
  (1)+(2)×3,得24a=4ax,所以x=6.
  答:两车站发车的间隔时间为6分钟.
  例2 学校用一笔钱买奖品,若以1支钢笔和2本笔记本为一份奖品,可买60份;若以1支钢笔和3本笔记本为一份奖品,可买50份,问这笔钱全部用来买笔或笔记本,可买多少支笔?多少本笔记本?
  分析 要求买笔的支数与笔记本的本数,需要知道这笔钱的总数和钢笔、笔记本的单价.不妨设每支笔为x元,每个笔记本为y元,这笔钱的总数为n元,借助方程组解决.
  解 设每支笔为x元,每个笔记本为y元,这笔钱的总数为n元,根据题意,得
  (x+2y)•60=n,(x+3y)•50=n.解得x=n100,y=n300.
  所以n÷n100=100,n÷n300=300.
  答:可买100支笔,300本笔记本.
  例3 一长跑运动员和一竞走运动员在一环形跑道上同时匀速练习,相对练习时,每隔1分钟相遇一次;同向练习时,每隔4分钟长跑运动员超过竞走运动员一次,试问他们绕跑道一周各需多少时间?
  分析 本题是一道环形跑道问题,由于环形周长不知,所以可增设其为辅助元.
  解 设长跑运动员每分钟跑x米,竞走运动员每分钟跑y米,环形跑道一周长为s米,根据题意,得x+y=s,4x-4y=s.即xs+ys=1,xs-yx=14.
  把xs,ys看作整体,解得xs=58,ys=38.
  则sx=58(分钟),sy=38(分钟).
  答:长跑运动员绕跑道一周需85分钟,竞走运动员绕跑道一周需83分钟.
  由以上例子可知,设辅助元是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当列方程组解应用题遇到没有告知,且又需它“帮助”时,可增设其为辅助元,使数量关系易于表达,给解题带了方便.
  
  作者简介 亓建生,男,1958年11月出生,山东莱芜人,中学高级教师,主要从事数学教学研究,莱城区优秀教师.
其他文献
一、关于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两个流派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的本质是什么,需要心理学理论来回答这个问题,主要有两个派别:联接理论 (association theory)和建构理论 (constructio
教室目标——正常化 很多老师、家长被蒙台梭利教育吸引,是因为看见孩子在教室里可以这么安静、有秩序地操作手上的教具,而不会互相打扰;教室四周布置得干净清爽,没有让人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