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来源 :科教纵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er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新课改要求数学教学应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学生是数学教学活动的主人,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此,加强学生探究数学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通过创设情境,动手实验操作,合作探究学习及利用多媒体技术可有效促进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探究能力 数学教学 实践活动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809(2010)05-0121-01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这样就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采用的“接受性学习”的方式,它虽然有利于在短时间内储备大量知识,但由于所获得的知识未经过紧张的脑力思考,没有与兴趣结合,所以很容易从记忆中“蒸发掉”。“探究式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深层次的思维,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扩展。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所以那就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发现,寻找事物内在规律,从而掌握所学的知识。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浅谈几点体会。
   一、创设探究的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1、给学生提供与生活相类似的或真实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去参与问题、去探究问题。在实际情景中进行学习,可以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使学生能利用自己原有的认知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的新知识,让他有一种主人翁责任感,激发学习者内部动机,有利于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探索精神。
   2.善于揭示知识背景,介绍相关数学历史。让学生体验面对一个新问题时,数学家如何思考的。这样,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今天他们探讨的问题,就是当年数学家研究的问题,从而增进学生的求知欲。例如:学习“勾股定理”时,我向他们介绍了有关勾股定理的历史以及我国古代对勾股定理所做出的伟大贡献,并且出示了一道古代勾股定理的计算题:“平平湖水清可鉴,荷共半尺出水面,忽来一阵狂风急,吹到荷花水中偃,湖面之上不复见,入秋渔翁始发现,列花离根二尺远,试问水深尺若干?”这样一来,我发现了学生们的思维火花被点燃,整堂课中大脑始终处于兴奋状态,对课本产生强烈探究欲望,要寻找解决古代算术题的方法。学生不但探索出了知识,而且给他们心灵上带来了成功感,有利于激发探求数学的兴趣。
   二、营造探究的氛围,培养学生探究的勇气
   1.建立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可激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使之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平等愉悦的学习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勇于表现,乐于创造,保证探究活动的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积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允许学生质疑,虚心接受学生的意见,建立互相理解、尊重、信任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学生主动思维。否则,师生关系如果僵化,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并且会失去探究的兴趣,对于一些新发现、一些学习疑问也不敢冒然提出,课堂将变得死气沉沉。
   另外,在一个轻松欢乐的教学气氛中学生能更容易掌握知识,从而能主动探究。恰当运用幽默是启迪思维的重要手段,学生会更乐于主动探究。如:遇到枯燥抽象的问题,我会尝试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述。在讲授二次函数增减性时,为了让学生掌握规律,便于探究。我是这样解释的,以对称轴为分界线分为左右两半支,然后一律“向右看齐”,观察走势是上扬还是下降,便是y随x的增大而增大(减小)。学生们在欢乐中很快掌握了判断方法,而且还主动的对开口方向不同的抛物线进行了增减性的探索,效果较为理想。
   2.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勇气。探究能力的发展必须在自由而安全的气氛中才能进行。在已经有了的和谐氛围下,注重学生创新的鼓励。自己在平常教学中出现的小闪失,学生一旦提出,我不但接受而且对其进行表扬肯定。这样的处理,使学生敢于向“权威”提出质疑,他们还对课本、课外书等发表了许多不同的意见。渐渐的学生的思维和行为减少了限制,有了自由的“翅膀”,获得了探究创新的勇气。
   三、留出思考的时间,给学生探究的机会
   思考问题需要尝试,需要收集信息,这就需要有足够的时间。而教师往往以一堂课内容是否按时完成作为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这样,为了完成教学,教师只有限制学生的交流时间,简化学生探索过程,而这样却让学生的思维被迫中断,创新精神被扼杀。为此,要积极为学生创设展开思维的条件和机会,激励其主动探究问题。如:《过三点的圆》一课中,引导学生得到过不在同一直线上三点作圆的方法后,给他们时间,让学生再亲自画一下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外接圆,并让其议一议,想一想各三角形外心在什么位置?为什么?这样一来,虽然画图、交流、探讨“浪费了时间”,但实践证明这会比教师直接演示说出结论收到的教学效果明显的多,还有效的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四、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学会自主探究
   学生靠自身操作和实践获取知识才是最佳的,同时这种形式可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的作用在于组织、引导,促进学生探索、思考、想象的发展,因此学生在自己动手、自己动脑中探索总结知识才会有最好的效果。
   对于学生而言,探究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过程。教学时,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问题送给学生,让学生按自己的思路去探索,寻找答案。如,《菱形》一课,我将问题设计成开放式,给出一个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然后让学生添加条件,使之成为菱形。学生通过大脑的思维,探寻的结果也各不相同,思路各异。当然,在探索、尝试中学生也必然有错,这是正常的,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探索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就需要有坚强的探究意志。
   五、小组合作交流、确保探究的成功
   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同,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大胆地与学生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合作学习,可以使不同的观点发出碰撞,引发思维的冲突,达到取长补短、集思广益的目的,思维更加丰富与全面。
   总之,“探究是数学的生命线”。探究式学习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智力,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创新和实践能力。数学教学中让学生通过亲身经历、自主探究、实践应用等主体活动去亲近数学、体验数学、应用数学。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具有发现问题并积极探求问题的心理趋向,才能将数学知识技能内化为一种需要,内化为一种乐趣。
其他文献
【摘 要】 英语课程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高中的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各种新颖的教学方法陆续出现在教学中。高中的英语课程逐渐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挂钩,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灵活的运用英语到生活中去,更好地进行学习和人际交往,英语水平的不断提高有助于学生找到自己理想的工作。  【关键词】 情境教学 高中英语 语法教学  英语是一门外语,是世界通用的语言,由此可见英语课程的重要性。英语中最能体现技术
土地储备开发是解决城市问题,促进城市有序发展的一种必要手段。城市土地储备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资金是完善系统的核心问题。目前,类似于全国大多数城市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影响河北省梨果生产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关联程度依次为有效灌溉面积>梨果种植面积>成灾面积>耕地面积>农药使用量>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民人均年纯收
传统的L形瓦仿真方法无法直接用于研究无向双环网络。针对上述问题,将直角坐标系引入无向双环网络中,提出一种新的图形仿真算法。利用该算法可以快速仿真出无向双环网络G(N;
本文主要研究了税率调整对企业实际所得税负和资本结构的影响。   对企业实际所得税负的研究目的在于评价税收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及相关政策可能带来的后果和实施的有效性。
学位
以野生大豆ZYD00006(父本)和绥农14(母本)为亲本构建的导入系为定位群体,群体含有102个株系,遗传图谱使用了329个SSR标记位点,针对粒长和粒宽2个籽粒性状进行定位分析。结果
为了解不同类型水稻土中氧化铁含量特征,探明添加外源聚合氨基酸对水稻土中氧化铁形态变化的影响,本研究以中国北方不同类型水稻土(棕壤型、草甸土型和滨海盐渍型)为研究对象
给出了点态化(ε、εVq(λ、μ))-模糊滤子和广义模糊滤子的概念,讨论了两者之间的等价关系;得到了(ε、εVq(λ、μ))-模糊滤子的若干等价刻画,并研究了其相关性质;讨论了(ε、
党内基层民主建设离不开强健动力的推进,广大党员、党组织负责人和党的理论工作者是构成动力的主体,协调互动是其基本要求;动力具有运行的不稳定性和发生的不同步性,从积极方面审视,其隐含的是可培育性,这使得党内民主动力可以通过培育,达到强健状态,确保党内民主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