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简约化改

来源 :化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j3061105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铁在氧气中燃烧;简约化;实验改进
  1问题提出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关于氧气化学性质的重要实验,也是初中化学经典实验之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34页实验2-4如是描述:“把两根光亮的细铁丝分别盘成螺旋状。取一根在酒精灯上烧至红热,观察现象;另取一根,在下端系一根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该实验对帮助学生认识氧气化学性质、燃烧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有关等知识有很好的作用。然而笔者在实验教学中发现如下一些问题,例如:(1)难以把握“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的时机,操作上有点无所适从;(2)实验时铁丝经常不能燃烧,或燃烧时间非常短,成功率不高,影响学生观察;(3)铁丝燃烧后期,坩埚钳难以将剩余的铁丝继续向下伸入,影响继续燃烧等。为此决定对该实验作改进研究,以期能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2已有改进
  针对该实验存在的问题,以“铁燃烧”“铁丝燃烧”等关键词分别在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许多研究者提出了不少改进方案,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方法。
  2.1铁丝直径改进
  将铁丝的直径缩小,这样铁与氧气接触面积增大,微粒的碰撞几率就增多,物质就容易发生反应,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率。例如刘敬华和何志民用砂纸将直径小于0.18mm的细铁丝打磨光亮,在酒精灯或蜡烛火焰上加热至红热后,伸入氧气中进行燃烧;时颖和李德前将铁丝绒整理成长约15 cm、粗细如铅笔的一束,用坩埚钳夹住铁丝绒的一端,点燃,然后将铁丝绒缓缓伸入氧气瓶内;姚亮发等将内装1g左右铁粉的小药瓶斜拿,轻轻地振摇,将铁粉像撒胡椒粉那样撒在酒精灯火焰上。
  2.2引燃方法改进
  教材中根据火柴的燃烧程度来把握伸入铁丝的时机,成为实验成功的关键,为此很多作者對这方面做了改进。谭祥中和涂红梅将螺旋状的一端铁丝蘸满无水乙醇,然后在酒精灯上点燃,迅速伸入到充满氧气的集气瓶中;陈红梅用1cm长的镁带去引燃铁丝,即使粗一点的铁丝也能引燃。
  2.3燃烧方向改进
  传统的操作是将铁丝从瓶口伸入,让铁丝从下往上燃烧,大部分的实验改进都遵循这样的思路,然而有些作者突破思维定势,让铁丝从上往下燃烧。例如李德前将螺旋状的铁丝一端系一根火柴,另一端固定在海绵上,将海绵放入集气瓶底,调节铁丝高度,使火柴头刚好在瓶口处,向瓶内注水使海绵湿润,用向上排空气法在此瓶中收集满氧气后,点燃火柴以引燃铁丝(见图1);饶志权则将螺旋状细铁丝的一端不系火柴梗,而是系上一小团棉花,实验时在棉花上滴1滴无水酒精,然后也让其从上往下燃烧。
  2.4持续通气改进
  氧气的多少直接影响铁丝是否能燃烧或燃烧的时间,为此提供充足的氧气也成为研究者的改进思路。王善利则在集气瓶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然后倒入适量的过氧化氢,把细铁丝连接的餐巾纸蘸取少量无水酒精,点燃,待铁丝红热时,迅速放进集有氧气的集气瓶里(见图2)。
  对比教材中的实验与上述实验改进方案,不难看出教材中的实验设计简单、操作简便,可惜成功率低;已有的实验改进方案虽然在提高实验成功率方面有所改善,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1)有的改进方案装置复杂、操作繁琐、不利于学生操作;(2)有的改进实验成功率还是偏低;(3)有的改进实验违背了人教版的实验内容(铁丝在空气中不燃烧而能在氧气中燃烧),不适合被借用,如用能在空气中燃烧的铁粉或铁丝绒来做实验等。为此笔者吸取这些改进实验的经验,经过实践与探究,最终形成如下简约化的实验改进方案。
  3简约化改进方案
  3.1实验用品
  高锰酸钾、铁丝(0.34 mm)、铁架台、试管、酒精灯、集气瓶(250 mL)、水槽、小木条、火柴等
  3.2实验操作
  (1)取一个250ml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瓶底留点水),在水下用玻璃片盖住集气瓶口,取出后正放在桌面上,备用。
  (2)取一根火柴,从火柴头端截取整根火柴的三分之一。再取一根长约25 cm的细铁丝,将细铁丝直接绕在火柴上,大约绕5至8圈即可(图3),再将细铁丝另一头绕在小木条上固定好。
  (3)点燃酒精灯,将细铁丝横放,水平方向缓慢地将有火柴的一端铁丝伸入到火焰中(图4),当火柴头被引燃时,轻轻拉开玻璃片(留出集气瓶口一半),迅速将铁丝伸人到集气瓶口,然后缓慢地往下伸入,观察到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3.3改进说明
  (1)250mL集气瓶除了能提供更多的氧气外,还具有较好的“纵深”(相对于125 mL),便于将铁丝向下伸入,相对延长铁丝燃烧时间。
  (2)将1/3长度的火柴横放,然后缓慢伸入酒精灯火焰中,目的是让引燃火柴梗和火柴头有点时问差,这样可以先燃烧掉一点火柴梗,防止后面火柴燃烧消耗过多氧气,同时便于找到铁丝伸入氧气中的时机。
  (3)由于火柴梗与火柴头燃烧的现象不同,笔者截取带火柴头的一段火柴,利用火柴头燃烧时发出的声音,来提示铁丝伸入氧气中的时机。
  (4)将铁丝直接绕在火柴上,操作方便,便于引燃铁丝。但绕螺旋状时切不可将铁丝叠加在一起(见图5),否则容易造成铁丝刚燃烧一会就断开而掉人瓶底,使实验失败。
  3.4改进优点
  (1)装置简约,操作简单。改进实验完美继承原实验装置设计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只是增加了一个小木条,使伸入和取出操作很方便,且可以重复使用。
  (2)效果明显。实验虽然只进行了简约化改进,但由于比较注重细节,能很好地解决了原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如铁丝伸入时机难把握、火柴燃烧消耗较多氧气、铁丝燃烧时间短等),极大地提高了实验的成功率,不仅适合教师演示实验,也适合学生分组实验。
  4实验改进后的思考
  无论是原教材实验,还是各文献中的改进实验,都是将铁丝绕成螺旋状,笔者就有了疑问:如果铁丝不绕成螺旋状,实验能成功吗?为此笔者取一根铁丝,在前端系一段火柴(只绕一圈来固定),进行实验,发现实验竟然也能成功(笔者做了五次同样如此);笔者又分别用木炭、镁条、酒精作引燃物,同样不绕螺旋状进行实验,只发现用酒精作引燃物的实验失败了(原因是单位体积内铁丝上的酒精量太少,只在酒精灯上燃烧极短时间,无法支撑到集气瓶口),而用木炭或镁条引燃的实验依然能成功。既然铁丝不绕成螺旋状实验也能成功,那绕螺旋状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早先曾以为是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后来在接受培训和听公开课时又陆续有教师提出:增大受热面积、聚热、对未燃烧部分进行预热等等。到底是哪一个呢?还是都有呢?笔者查阅教参,教参中对该问题也没有明确描述,只是指出“铁丝的粗细和螺旋的紧密程度对实验有影响”。为此笔者又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查询,发现陆春华和李奇对该问题做过研究,其中陆春华借助铁丝燃烧方向不同,设计了五个实验进行对比,最后提出“把铁丝绕成螺旋状与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无关,而是为了对未燃烧部分的铁丝进行预热”;而李奇根据铁丝燃烧速度的不同,又提出了新的解释:“防止火焰因剧烈燃烧迅速上升到集气瓶内氧气低浓度区而熄灭,利于操作和观察”。为此笔者感觉迷茫,设计了一些对比实验进行研究但未果。希冀有读者对此问题也感兴趣,愿意和您一起探索真知而努力。
其他文献
俄罗斯国际事务协会最近发布了一份题为《俄罗斯高校国际化的中国因素》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中国学生赴俄罗斯留学的动力进行了分析。  最近十年,俄罗斯学者一直在研究俄罗斯和中国教育交流的发展阶段、中国赴俄罗斯留学生来源的区域和社会构成等问题,甚至提出要吸纳中国学生到俄罗斯机构工作,作为缓解俄罗斯人口短缺的一种手段。  关于中国学生在俄罗斯留学的动力、专业和适应性问题,俄罗斯国际事务协会在2002年和20
摘 要:文章首先从发展的视角分析了国际上农村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回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自2001年为应对农村发展面临的挑战而提出“教育促进农村转型”这一理念以来的主要进展。最后,在梳理目前已有的衡量农村发展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发展中国家农村转型指数的方法论体系,用以衡量城乡居民在整体幸福感方面的差异和差距。  关键词:农村转型指数;发展;衡量;发展中国家  一、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留学服务中心出国留学培训基地项目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成熟的高质量留学培训品牌。目前,该项目包含了14个留学培训基地,5个赴俄留学培训基地以及5所战略合作伙伴院校;外方合作院校数目达到了80余所,并逐年增加;项目学生数目达到了9000多人,项目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  出国留学培训基地的建立是留学服务中心为培养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并具有国际化背景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探索出的一种全新模式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2014年7月23日报道,为解决计算机人才短缺问题,英国政府向学校拨款2000万英镑,帮助学校建设计算机学习环境。英国工党领导人艾德·米利邦德宣称此次拨款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解决在未来工作中可能面临的计算机方面的问题。  英国科学委员会表示,到2030年,信息通信技术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将增加39%左右。2013年的一份调查表明,2013-2017年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需求量大约为74.
今天我和校长来参加这个会,首先要衷心地祝贺黄济先生生日快乐!  全国第四次教育工作会议刚刚胜利闭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已经正式颁布。值此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揭开新的篇章之际,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聚会,热烈庆祝我国著名教育学家黄济先生九十华诞,表彰他一生热爱和从事教育及教育学研究工作,为我国教育学研究发展所作出的卓越贡献;表彰他长期潜心钻研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
据日本《朝日新闻》网站2014年9月9日报道,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当日公布的一项调查显示,日本约30%的高学历女性未就业。经合组织指出,为使高学历女性就业,需加强3岁以下儿童的保育措施。  经合组织每年都对成员国的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此次调查汇总了2012年的数据。调查结果显示,日本26%的成人拥有本科以上学历,35岁以下的年轻人中有35%的高学历人士,而经合组织成员国中拥有高学历的年轻人比例平均为3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2013年11月26日报道,12月2日至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泰国曼谷举行了全球公民教育(GCE)国际论坛。该论坛聚集了包括政策制定者、全球公民教育专家、教育实践家、民间社会组织人士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  该论坛的总体目标是让与会者们分享和交流关于促进全球公民教育的创新性的经验和理念,明确在国家、地区和全球层面上开展公民教育的具体措施,通过教育培养全球公民,旨在确保学习者
据加拿大安大略省教育厅网站2014年10月30日报道,加拿大安大略省正在研发一门新课程——健康与体育课程。安大略省作为加拿大省级健康与体育课程研讨会的成员之一,正在收集来自全省各地学生家长的反馈。  2014年秋,安大略省政府给每所小学的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获得大量健康信息,同时政府从中随机抽取约4000名家长提供的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并把一些有价值的信息通过学校反馈给学生。2015年9月,安大略省的
据德国媒体报道,德国多个州教育部把社交网络视为“眼中刺”,纷纷出台措施限制教师和学生使用社交网络进行交流,其中石荷州和巴伐利亚州早已明令禁止教师使用社交网络,其他州则在不断推出限制措施。  最近,巴符州出台了《在中小学使用社交网络指南》,禁止中小学教师与学生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交流。根据该指南,巴符州严禁教师在社交网络上聊天、建立学习群组或搜寻存储个人数据。该指南还规定,社交网络只允许在课堂演示时使用
摘要:选取生活中常见的无糖饮料,以“糖尿病患者是否能饮用无糖饮料”为问题主线,综合化学学科和生物学科内容,以科学探究的形式将陌生的学科知识与熟悉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从化学和生物学科视角,分析、阐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跨学科主题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为高中化学跨学科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跨学科; 糖类;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  文章编号:1005-6629(2021)08-0063-06  中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