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肺隔离症误诊13例分析

来源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ruhan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总结成年人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 Ps)诊断以及误诊分析;方法:对1998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收治13例成年人肺隔离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所有1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行左下叶切除3例,左下叶楔形切除1例;右下叶切除6例,右肺下叶楔形切除1例。入院后术前诊断3例考虑到PS,10例误诊,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并肺感染2例,多囊肺2例,肺脓肿1例,肺癌3例,肺内包块2例。本组均于术中发现异常血管,术后病理结果均符合PS;结论:充分认识PS的病变表现多样,并无特异性形态,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异常体动脉血供,CT和MRI增强扫描影像重建,已能可靠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及回流静脉及其与病变关系。
  [关键词]:成年人 支气管肺隔离症 诊断 误诊
  [中图分类号]R6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0045-02
  
  肺隔离症(Pulmonary sequestration,PS)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发育异常,亦称有异常动脉供血的肺囊肿症,多于幼儿期发病,成人PS少见,可分为叶内型和叶外型两种。因缺少特异性临床症状,易被误诊、误治。1998年6月1日至2008年6月1日我院收治13例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13例,其中男8例,女5例,年龄16~55岁(平均32.7岁),均经手术和术后病理确诊为PS。
  1.2 临床表现和病程 ①反复咳嗽、咯白粘痰或脓痰10例,其中痰血5例,伴间歇发热6例;胸痛2例,病程40天·22年,(平均45个月);②肺内包块8例,病程4天一4个月,部分患者有轻微呼吸道症状而胸透发现;CT检查13例,其中2例考虑本症,支气管碘油造影1例,排除支气管扩张症后考虑本症;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9例,除2例提示下叶基底段脓性分泌物外,均未获得阳性结果;2例行B超检查,未发现异常血管。
  1.3 手术所见 叶内型11例,其中病变位于右下叶后内基底段6例,右下叶背段l例,左下叶后内基段4例,囊性包块5例;叶外型2例,其中,右侧1例,左侧1例,病变均位于同侧下叶底偏后,均可见明显胸膜分隔。所有病例均于术中发现异常血管共24支,数目1~3支不等,最粗0.8cm,最细0v3cm。病变局部表现为肺组织萎缩,呈实质包块样、蜂窝样或囊性样改变,颜色变浅、变白、炭末减少。有1~3支来源于主动脉的异常血管至隔离肺组织,其中8例来源于胸主动脉,2例来源于腹主动脉(膈下)。
  
  2 结果
  
  所有13例患者均接受手术,叶内型采用肺隔离症所在肺叶切除,叶外型采用切除隔离肺叶。即行左下叶切除3例,左下叶楔形切除1例;右下叶切除6例,右肺下叶楔形切除1例本组院外诊断无一例考虑本症,误诊率为100%,误诊时间4个月~7年。入院后术前诊断3例考虑到PS,10例误诊,误诊率为77.0%,其中。误诊为支气管扩张并肺感染2例,多囊肺2例,肺脓肿1例,肺癌3例,肺内包块2例。本组均于术中发现异常血管,术后病理结果均符合PS。
  
  3 讨论
  
  3.1 肺隔离症的特征 肺隔离症是一种较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其发生于胚胎期,因肺周围的毛细血管床与背主动脉相通的原始血管吸收不完全,而导致肺组织有血管与主动脉交通。其特征为发育异常的肺组织与气管、支气管树无正常交通,而接受体循环动脉供血。此异常血管的来源,文献报道多来源于胸、腹主动脉,极少数来源于肋间动脉与锁骨下动脉,也有报道左肺上叶肺隔离症的异常血管来源于主动脉弓。
  3.2 误诊原因
  3.2.1 PS发病率较低 40%患者在10岁以前出现肺部感染症状,成年期病例则更少,基层医院对本症认识较少,缺乏警惕,加之一些医生诊断思路狭窄,仅靠局部症状和体征作出诊断,导致误诊。
  3.2.2 PS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 就诊症状常为反复咳嗽、咯白粘痰或脓痰、咯血、肺内包块、肺内炎性病变等非典型症状,根据这些症状,难以与肺囊肿、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癌等病症鉴别。
  3.2.3 影像形态呈现多元化 相当一部分PS症状反复加重、迁延不愈,造成肺实变、机化、炎性假瘤等不同的病理变化,影像形态呈现多种多样,增加了诊断的难度。
  3.2.4 活检手段难以取得阳性标本 PS病灶多位于段以下肺组织内,支气管镜等活检手段难以取得阳性标本,即使取到标本,亦不能反映病变全貌。
  3.2.5 成人PS的特点是并发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相当一部分PS患者以肺脓肿、支气管胸膜瘘、脓胸、大咯血、自发性血胸、气胸等并发症就诊,其严重程度远远超过PS本身,遮盖原始病变。
  3.3 PS的诊断 PS的病理解剖特征为隔离的支气管肺组织肿块及其异常体动脉供血,其隔离特点包括两方面含义:即通气隔离和血供隔离,血供隔离指隔离肺内无肺动脉分支。病变血供可来自胸主动脉或腹主动脉,经肺韧带进入肺,一般1~3支,叶外型均流向奇静脉系统,叶内型多回流入肺静脉系统。许多PS的诊断带有偶然性,相当一部分PS患者术前并未得到拟诊,而是因为肺内病变难以和其他病变鉴别而构成手术适应证时,或因手术处理并发症时,于术中根据病变特征和异常血管而确诊。术前明确诊断,有利于制定手术方案,减少术中异常血管被盲目切断而造成大出血的风险,并可减少术中漏诊。术前诊断难以从病史和体征中找到特异性依据,而主要依据影像学资料。随着影像技术的发展,PS的诊断标准和思路也出现了一些变化。用于PS诊断的影像检查方法包括胸片、B超、CT、MRI、DSA、支气管碘油造影等,其在临床应用多年,已积累了较为丰富的诊断经验。PS的病变表现多样,并无特异性形态,需要和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结核、先天性支气管狭窄、囊性腺瘤样畸形及肺肿瘤等鉴别,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异常体动脉血供,在CT和MRI以前,DSA显示异常迷走血管被认为是PS诊断的金标准,目前,CT和MRI增强扫描影像重建,已能可靠显示异常供血动脉、回流静脉及其与病变关系,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方法。可取代DSA成为PS的首选检查方法。但是,体动脉供血并非PS的特异性表现,也可见于先天性疾患,如肺动静脉畸形、肺动脉断离等,因此,仅靠显示异常供血,并不能肯定PS的诊断,在发现病变区异常体动脉供血的基础上,进一步行肺动脉造影或CT增强扫描以观察病变区有无肺动脉,只有肺动脉缺如才是PS诊断的必要征象。分析本组病例误诊原因,我们强调:在实际工作中,应加强对本症的警惕性,疑似病例的筛选是减少漏诊、误诊率的关键,对疑似病例进一步选择恰当的影像检查以明确诊断。分析本组病例特点,我们总结疑似病例筛选条件:①患者有反复肺部慢性感染症状,咳嗽、咯痰、伴咯血,迁延不愈;②影像资料提示:病变位于下叶后内基底段肺胸膜下,呈现为囊性、不规则形,与胸主动脉,脊柱或下肺静脉有条索状阴影相连,尖部指向脊柱旁呈楔状;③合并有其他先天性发育畸形;④已行支气管造影并提示 病变不与支气管相通,并排除支气管扩张;⑤术中发现下肺韧带内有异常粗大的主动脉分支。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为了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产科助产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06年12月87例新生儿窒息病例;结果:发现新生儿窒息与羊水污染、不合理使用缩宫素、早产、过期妊娠显著相关,与母婴缺氧因素密切相关;结论:提高孕妇自我监护意识,加强围产期保健和宜教,在产程进展中进行严密的胎心监护(尤其是使用缩宫素调整宫缩者或有羊水污染者),对新生儿窒息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充分做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儿童在静脉输液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法;方法:对200例患儿按护理常规要求进行输液,并进行心理护理;结果:通过心理干预,200例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8%,所有患儿均成功完成输液;结论:患儿通过心理护理,能够配合治疗,提高了穿刺成功率,并保障液体顺利输完。  [关键词]:静脉输液 心理护理 儿童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
期刊
[关键词]:POC7血糖仪 生化分析仪 测定 比较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0060-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 要]:采用双密达莫联合吲哚美锌治疗感冒68例,并用氨咖黄敏胶囊为对照组。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双密达莫具有抗病毒活性,吲哚美锌具有抗炎、解热镇痛作用,两者联用治疗感冒,疗效确切,价格低廉。  [关键词]:双密达莫 吲哚美锌 感冒  [中图分类号]R511.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0062-0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
期刊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设立对照组与治疗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组对SV、CO、LVEF心功能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药联合治疗CHF效果好,安全且操作简单,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西药联合应用 治疗  [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
期刊
[摘 要]:肺炎支原体(mycoplosma pneumoniae,MP)是小儿非细菌性呼吸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体,其感染与哮喘发作关系密切,近年来引起临床医师的关注。对于因MP感染诱发的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我们尝试用抗菌素加B2受体激动剂及抗组胺药联合治疗的方法,收到满意效果。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感染 咳嗽变异性哮喘 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产后尿潴留发生的原因及预防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9例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产后尿潴留的发生与产程延长、分娩次数、会阴情况、精神因素等原因密切相关;结论:针对发生产后尿潴留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治疗及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产后尿潴留 原因分析 护理  [中图分类号]R714.6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8)
期刊
[关键词]:生殖 经验 总结  [中图分类号]R69;R69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0078-02    周尔忠,国家级名老中医周夕林学术继承人,从医30余年,出版论著十余部,临床经验丰富,对危重及疑难病症的治疗常获奇效,专攻内妇儿科,对皮肤病,生殖系统疾病亦有较多研究。笔者有幸跟随周教授临证抄方,感受颇多,今将其治疗生殖系统疾病经验总结一二
期刊
内蒙古海拉尔铁路医院,内蒙古海拉尔021000    【摘要】含有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引起肾损害多为不可逆,分析2003年至2007年收治的22例马兜铃酸肾病患者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部分病例肾脏病理检查结果。结果发现本病临床症状轻微,起病缓慢,病理间质纤维化及肾小管萎缩,炎症细胞浸润不明显。肾小球病变轻微,说明慢性马兜铃酸肾病是以肾小管间质损伤为主。  【关键词】马兜铃酸肾病中药副作用  
期刊
[关键词]: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  [中图分类号]11274;R68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0037-01    1 一般资料    共治56例,男性26例,女性30例;年龄45~81岁,平均65岁;病程最短3月,最长6年;单侧38例,双侧16例;膝关节肿胀16例,功能活动受限41例;X线片提示膝关节间隙变窄,关节面硬化15例,髁间嵴或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