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机关痕迹,为国有银行商业化创造条件

来源 :国际金融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or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 我国国有银行长期采用机关式构造,业务部门割裂化,对外营业非窗口化,以及对个别业务采用行政方式办理等,给银行工作效率的提高造成许多障碍,与银行在新形势下的发展不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下列几方面: 一、削弱业务内部联系,使银行操作的整体效果难以体现主要表现是:1.令出多门,分工难以协作。银行业务种类较多,但许多业务都相互联系,若用业务各种类分部门,各部门仅执行自己对口上级的指令,相关业务就可能因
其他文献
<正> 1988年7月1日,中国银行南阳分行正式组建开业,短短的5年间,南阳中行在南阳盆地迅速崛起,以崭新的行貌、雄厚的实力、一流的信誉成为南阳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走过了通常需要10余年才能完成的发展历程。10家县市支行,60多个储蓄网点遍布全区和河南油田,人民币资产总额是开业初期的5.8倍,外汇资产由零增加到2000万美元。5年来累放人民币各项贷款20多亿元,外汇贷款2000多万美元,支持外贸完成出口供货16亿元,并取得较好的效益,5年累计上交利税达2000多万元,外汇业务和国际业务居当地领
在灿若星河的中国史学界,又一颗百折不挠、艰辛探索的星座坠落。著名历史学家、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沈渭滨先生因病,2015年4月18日清晨于上海仙逝。关于沈先生的生平和学术贡献,广大读者可参见张剑研究员发表于《东方早报》、《澎湃网》上的长文。我们谨以沉痛的心情,简要回顾多年来沈先生与《探索与争鸣》编辑部的交往。
日前,《俄罗斯解密档案选编:中苏关系》出版研讨会在上海圆满召开,国席会议的嘉宾除了主编沈志华教授之外,还有复旦大学历史系吴景平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原主任余伟民教授。另外,上海各新闻媒体与部分著名学术期刊主编也与会发言。
5月20~21日,“新常态下的学术期刊发展之道暨《探索与争鸣》创刊3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上海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学术界和期刊界的代表100多人出席研讨会,共同见证《探索与争鸣》走过的30年历程。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燕爽、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徐炯出席报告会并讲话,上海市社联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探索与争鸣》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沈国明汇报《探索与争鸣》30年的办刊情况,上海市社联党组副书记、专职副主席桑玉成主持报告会开幕式。
“灰皮书”是中国出版史上的奇葩.是媒体一直关注的一个话题。最近,漓江出版社出版了郑异凡主编的《灰皮书——回忆与研究》(以下简称《回记与研究》)。这是由中央编泽局和人民出版社的一批亲历者撰写的回忆录。
“劳动”是一个与每个人每一天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关键词,然则,自20世纪起,“劳动”观念才真正获得了现代意义的跃迁。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光荣”的风尚一度领社会之风骚,尽管其间也悖谬重重;改革开放30多年之后,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全球化、信息化、工业化、城市化等要素全面结合,当尚未完结的中国工业革命又卷入新的科技革命浪潮,当社会深度转型与多项深化改革举步维艰,马克思主义经典意义上劳动与非劳动的界限被模糊,“五一”劳动节被诸多艰辛奋斗的蚁族所忽略。
<正> 中国银行盟市级分支行经营起步晚,业务发展不平衡,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颇多,无疑需要进行多方位的探素。面临新形势,需要我们转变观念,转换经营机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营方式和管理方法。为提高信贷质量,提高经济效益,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认为当前需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转换资金供给机制,积极发展经营性业务。变信贷投向支持外贸业务为主,向支持流通和生产领域并重发展,并增强参与意识。虽然内蒙分行多次提出进一步调整信贷结构,拓宽业务领域,贯彻“谁出口效益好
<正> 国家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作为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已经确定下来。但是,对于国有商业银行的基本性质以及如何实现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的转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仍有不同的理解。以下我们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一、正确认识国有商业银行的性质商业银行是以吸收各种存款,特别是活期存款为其主要资金来源,以发放各种贷款、投资为主要业务,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性银行机构。目前,世界多数国家的金融体系一般是以中央银行为首,以商业银行为主
<正> 三月初外汇当局对调剂中心交易价格限制在8元以后,形成场内有行无市。供需双方往往在场外商定价格,在场内办理交易手续后,再在场外补给价差。结果使调剂市场明存实亡,已经形成外汇市场机制趋于萎缩,正当的外汇交易遇到了困难。尤其使有些需要调进外汇缺额的三资企业陷于外汇无法平衡的困境,迫使原来遵守中国法律的有些外资企业也不得不违法以黑市价格买进外汇。影响到大型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信心。外汇
1999年,中国高等教育扩招,更多的高中生得以走进大学的殿堂。至2009年,高校扩招不知不觉已经走过10个年头。10年来,关于高校扩招引起的话题争论,甚嚣尘上。也许没有哪一个时代的高等教育,受到人们如此大的关注和争议。我们究竟如何看待十年扩招后的高等教育现状,中国的高等教育该往何处去?带着这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