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品德与生活(社会)》服务于生活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fsgdf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立足现实,不说教
  学习四年级下册《说到就做到》这节课,我们从课题中的“就”字,就可以感觉到这是一节说教味很浓的课。如何让学生自觉接受这样的一种道德约束,而不说教呢?执教者在教材处理上,花了一番工夫。
  说到就做到
  ↓
  不轻易许诺
  ↓
  记住承诺
  ↓
  及时补救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清晰的教学脉络。从耳熟能详的《拉钩》儿歌到家喻户晓的故事《曾参杀猪》,从不易许诺到让学生明白了“一言九鼎”和“一诺千金”的内涵,明白诺言是种责任。一旦承诺,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得做到。但如果教学到此结束,就会让人觉得生硬,而缺乏人情味。教者随即提出:当诺言不能实现时,我们该怎么办?这种华丽的转身,使得说教欲罢不能的教学这时才开始直面生活,从说教中解脱出来。
  为了验证这节课的教学效果,教师在课堂创设了以下几个情境:当约了朋友下棋和妈妈告知姥姥生日相冲突时,孰轻孰重?当参观动物园,妈妈让他混进人群,避免买门票时,是服从家长权威,还是接受社会公共规则?考试时,是帮同学作弊,还是失去一个朋友?当别人不守承诺时,你还要不要讲诚信?这来自生活,尖锐的矛盾,摆在孩子的面前,没有说教,没有服从,只有冷静客观的辨析,学生在现实的情境中,加深了自己对道德规范的认识,面对我们的生活,深感是多么需要建立一种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最后再联系个人的生活经验谈谈:因为自己不讲诚信给别人造成的伤害,碰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补救?这样的教学才能服务于学生的生活,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和情感世界。
  二、 以情感为纽带,实现工具与人文的统一
  讲授五年级下册《多种多样的通讯方式》这节课时,执教者另辟蹊径,从“情”字入手,把这一节类似“科学课”上成一节鲜活生动的情感教育课。
  在题材的选择上,渗透了情感的体验,让学生明白:通讯不仅是一种工具,更重要的是情感沟通的一种手段。如:在通讯工具的选择上,创设了以下的情境:如同学生病了,要怎么向他表达慰问?如遇到表姐在外上大学、爸爸出国,如何向她(他)表达思念之情?怎样向老家的小弟弟小妹妹寄书?节日喜庆时,怎样与亲朋好友分享快乐?在通讯工具选择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在教师的点拨下,得到了一次升华。就是在学生的回答中,也不时闪现出人文的关怀。如有的学生建议给表姐写平信,这样可以避免用语言表达不能说清楚或又有些不好意思说的话所造成的尴尬。在交流便捷的同时,也不忘文字在情感的交流中起作用。
   教师以一种从容不迫,循循善诱的方式,带领学生走进一个充满便捷的信息世界里:通过图片、视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利用表格的方式,呈现出学生的合作成果,师生通过合作交流,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达到了一种“道是无情却有情”的境界。
  三、 以活动为载体,打造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
  一年级上册《亲亲大自然》这一节课的宗旨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大自然四时美景,激发学生的热爱之情。教师把课堂延伸到课外,借景移情,把火红的花朵、甜美的水果、可爱的小鸟请进课堂,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让学生全方位、多感官地参与进来。从听风声、看美景中找秋天,在读歌谣中揭开秋天的谜底,在跳健身操时感受秋天保健的快乐。接下来的赏花观鸟,品尝水果,最后再贴精美的卡通图片,拼接成一幅精美的大自然画面。通过活动,打造了一种开放而又有活力的教学氛围,织就如诗如画的课堂。
  以现实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情感为纽带,让真实的生活代替虚假的说教,让品德课变得有滋有味,变得有情有义。唯有这样,思想品德教育才能真正落到实处,并服务于生活。(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辋川镇麟山小学)
  □责任编辑:曾维平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从体育与健康的课程本身来说,要彻底解决教学时数的有限性、体育项目种类的广泛性与发展性、学生个体兴趣爱好的差异性与层次性三者之间的矛盾,就只有在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方面下工夫。  一、 激发学习兴趣,营造课堂氛围  首先,优化教学设计,强化学生已有兴趣,逐步拓宽兴趣范围。由于“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现象在教学中的广泛存在,教师在选择“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策略时,应考虑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发育特征
现在的中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急剧发生变化和学习压力日趋加重的时期,求知欲旺盛,活动性大,模仿力强,需要多彩的生活和情感交流。他们对音乐课虽然喜爱,但普遍存在着审美情趣低、分析判断能力差、音乐知识积累少、音乐表达技能弱的问题。作为一个音乐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应从引导学生的审美意识入手,精心设计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把情感熏陶、知识灌输与能力培养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蕴涵于音乐音响形
目的通过对多发性硬化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环孢素 A受体 m RNA表达的研究 ,为临床采用环孢素 A辅助治疗该病提供一定的依据。方法采用逆转录 PCR方法 ,结果经凝胶图像分析
研究性学习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从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意义、研究性学习实施中教师的指导和开展研究性学习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四个方面来简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是作为基础教育重点学科的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找到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在数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教学观念也有了很大突破,高质量、高效率的有效课堂教学是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基本前提,是实施新课程的重要保障。那么如何才能在农村初中开展扎实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呢?   一、提高教师素质,提升教学质量  教师要想教好学生,首先自己要有过硬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练好体育基本功,掌握教学基本规律。体育教师不同于文化课教师,不光要讲理论,更要做示范。一个
当前的体育教学和教改中,特别重视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以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观念。对此,我结合个人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体育教学要从被动练习和机械重复中解脱出来,注重实效。由于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流于形式,单调重复,结果导致学生对体育课的感受性降低,慢慢失去了兴趣,甚至对体育课产生厌恶心理。因此体育教学要把学生从被动练习和机械重复中解脱出来,要求每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多半要靠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去摸索并逐渐形成,教学语言可谓是画龙点睛之艺术,在数学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中,我尝到了甜头,与大家一起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