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与法治课中有效课堂的构建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DZL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高参与、高合作、高互动,促进学生发展已成为有效课堂的重要标准。构建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先学后教”,学习重心前移;精讲多练,学生高度参与;展示与反思,课堂诊断。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有效课堂;构建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社会上将学生分数作为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校办学效益的终极指标。为了高分,学校兴“加时之风”,靠“补课之功”,搞“题海战术”,行“死记之道”,教师教得辛苦,教得无味,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得痛苦,学生学得无趣,学习质量不高、能力不强,学生最终获得的知识具有很强的记忆性色彩,在多变的真实情境中,常常不能有效迁移、灵活应用,创新思维不强。
  目前转变教育观念,优化教学管理,加快课程改革,已成为广大学校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教师所扮演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开发者、引导者和参与者转变,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已受广泛关注,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考虑怎样教,更要考虑到学生怎样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革课堂教学,以往“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正进行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的革命。“以学定教、少教多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使学生高参与、高合作、高互动,促进学生发展已成为有效课堂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让学生学有成效,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从课堂改革入手,形成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的教学行为。有效课堂是教师采取各种方式和策略,用最少的时间,最小的投入,取得较大的课堂教学效果,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无论教学如何改革,“有效课堂”是教师永恒追求的目标。在新课程理念下,有效教学课堂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教师必须具有一切为学生发展的思想,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和个性发展。
  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教师,怎样构建有效课堂呢?
  一、“心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前提
  教学如战斗,教师要提高教学质量,打好课堂教学翻身战,就要加强学习,做好一切准备,不打无把握之战。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有效课堂取决于教师的教学理念、对课标课程的修改程度、对课堂的驾驭程度。许多教师课前未认真学习,教学理念陈旧,目标不明确,重难点不分,教学方法呆板,课堂无生气、随意性较大,耗时费力,效率低下。因此,构建有效课堂,首先教师要学习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规律,创新现代教育方法;其次要认真研读课程标准,明白道德与法治课中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再次要系统钻研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全部教材,明确重难点,将教材基本内容消化吸收到教师的思想中,转化到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同化到课堂教学的目标中,做到“心中有教材”;最后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个性特点、能力状况,做到“目中有学生”。教学设计中,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学生上下功夫,在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
  二、“先学后教”,学生学习重心前移,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基础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的起点与归宿都应该且只能是学,因为学是学生有效吸收知识从而发展自身的过程。学会学习,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21世纪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一个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不仅能很快地接受知识与技能,还能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和生活,尽情地、自由自在地、有效地在知识的海洋里遨游,在社会实践中开拓、创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是有效课堂的基础。在道德与法治课中,三维目标的达成,必须以学生的认知为基础,“先学后教”,学习重心前移,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好预习,然后在课堂上才能合作、交流、展示、反馈,才能较大地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在课前要精心设计预习目标内容,完成好学案。难度过高,学生望而生畏;难度过低,学生浅尝辄止;目标内容要适中,绝大部分学生可以自学解决,少部分可以通过课前小组预习交流解决。教师在预习设计时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及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预习内容,给学生留下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空間,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精讲多练,学生高度参与,是构建有效课堂的关键
  课堂教学最忌教师“满堂灌”、“一言谈”、“填鸭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在有限的时间里,教师包讲,内容繁杂,没有学生的参与,学生思维没有拓展,这样只会扼杀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培养成“书呆子”。任何一种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参与合作为基础,离开了学生参与合作的教师,那是“经师”,无论教师讲得如何精彩,学生的各种感观未调动起来,思维得不到拓展,学生容易疲倦,课堂效率必低。
  四、展示与反思,课堂诊断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环节
  俗话说“医生的功夫在病床,教师的功夫在课堂”。一节课的课堂效果好不好,学生的课堂展示、反馈是最好的检验。有效课堂的构建,一定要重视学生展示、反馈。学生的展示、反馈,为教师因材施教、对症下药及时解决问题提供有效信息,当堂问题当面解决,节约时间,避免课后“炒回锅钣”,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的展示可以预习展示和课后展示,预习展示好比医生把脉诊断,课后展示犹如补养调理,两种展示结合起来,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表达、运用能力,又为教师的教学目标达成提供依据。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它是有效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反思就没有教师的专业成长和进步;它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也是有效课堂教学的促进因素。反思不单纯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道德与法治教师应该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对课堂教学的成功之处、失误之处进行思考,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才能在以后的教学中促进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赵国忠.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不仅可以启发学生领会教学内容,检查学生知识掌握情况,更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本文以课堂提问为切入口,通过信息技术课堂实例,剖析如何通过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如何运用不同层次的问题培养学生对于学习方式、学习内容的自主建构能力,从而达成深度学习。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堂提问;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概念源于来计算机科学、人工神经网络和人工智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发展步伐的加快,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到了中职体育教学当中,其中微课就是一种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发挥。为了促进中职体育教学的良好发展,充分发挥微课的优势,打造直观形象的体育课堂,本文就围绕微课在中职体育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展开研究分析。  关键词:微课;中职体育教学;短视频  1.微课在中职体
期刊
摘 要:几种形状的结构稳定性的定量描述分析。  关键词:平衡;稳定性;定量描述;方向性  引言:通用技术学科是高中课程改革中一门新兴学科。目前,通用技术教师都是其他学科转行或兼职教师。通用技术学科教师需要具备许多相应的专业知识,比如结构稳定性。本文针对结构稳定性的定量描述、方向性和几种形状结构的稳定性做简要分析,希望能有所帮助。  一、關于平衡  1.平衡是稳定性的前提  结构稳定性是,结构在荷载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改革标准的深入实施背景下,传统的高中政治课程作业早已满足不了新时代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创新改革。本文以新课程改革标准为出发点,结合当前高中校园的现实情况,从实际问题、设计原则和创新设计出发,围绕高中政治作业的设计和布置,进行了深入、系统的分析研究。希望可以给高中政治老师一些教学启发,为思想政治作业发挥原本的实用价值打下牢固的根基。  关键词:高中政治;政治作业;创新
期刊
摘 要:传统教学中过分强调“教”的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动精神,不利于学生学习专业课兴趣的培养。“铰链四杆机构的判定”是中职机械基础中的重要知识点,笔者曾听过一堂此节内容的公开课,并由此引发一些思考。  关键词:探究;机械基础;思考  “铰链四杆机构的判定”是中职《机械基础》中非常重要的章节,笔者曾听了某老师开设此课题的公开课,由此引发一些思考。  一、案例回放  老师以提问的方式复习了铰链四杆机构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知识与技能,还要注重获取知识与技能的过程和方法,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能力,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课堂提问,不仅能够具象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还能够引发学生更多的对于课堂知识的思考与探究,提高我们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高中地理;地理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引言:课堂教学
期刊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的教学宗旨,是培养学生思想道德情感和法律意识。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创新意识,积极采取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激活策略,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关键词:道德法治;初中教学;激活策略;情感意识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学生思想行为和法制意识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所以是学生在学习与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为了
期刊
摘 要:现代教育提倡体验式学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情境教学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唤醒了学生的情感,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为他们提供了亲身体验和自主探究的机会,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情景创设;课堂优化;策略  在现代教育当中,我们经常使用情境教学的方法,把教学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能够提高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受疫情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迫在眉睫。心理健康教育就如一项重大的工程。班主任和各学科老师把心理健康教育摆到非常重要的高度,就能有的放矢地针对各学科提出好的办法。作为新时期教书育人的人民教师,自觉加强师德修养和心理保健,才能适应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需要,让教育成为美好幸福的遇见。  关键词:教师自身心理;班级管理;学科教学;活动  学生的心理健康不仅仅是班主任的事,更是全校教师
期刊
高中物理是一门注重实践研究、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它研究的是物质运动最本质的规律,是其它科学的基础。建立物理模型是在物理教学以科学实验为重要手段的指导思想下提出的,可以使物质运动发生的复杂过程简单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更能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重要的意义。物理学家和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方法之一就是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在应用模型的过程中逐步完善模型。  高中物理教学中,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