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趣味数学活动,提高幼儿思维品质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ei2007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幼儿园的孩子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教师要将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游戏化,让幼儿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同时,教师要给幼儿充足的数学操作材料,以材料为媒介,让幼儿在感知中获得最直接的数学经验,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更有利于提升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
  【关键词】数学;游戏;操作;情境
  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其他消费,人们总要与数学打交道,因此,从小教幼儿学习数学,帮助幼儿理解数理关系,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对幼儿来说,学数学是他们自身成长的需要,从家里饭桌上小碗、小调羹的一一对应关系,到幼儿园大大小小的皮球是否够小朋友们玩,都需要一定的数学知识作支撑。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帮助幼儿认识和理解事物的形状和数量关系,形成初步的数概念”。幼儿园的孩子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如何将相对枯燥的数学知识趣味化、生活化,让幼儿能积极投入到数学学习中呢?下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重视生活中的数学,引导幼儿感知数学
  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很多数学知识,教师可将数量感知、对应、测量等学习内容融于幼儿一日活动之中,提高幼儿观察、比较、判断、归纳的能力。
  比如,有些刚上幼儿园的小班幼儿总是找不到自己的毛巾、茶杯,对此,教师可运用一一对应的方法,在毛巾挂钩和茶杯橱的相应位置,贴上幼儿喜欢的贴画,让幼儿寻找属于自己的动物贴画,从而顺利找到自己的物品。中班孩子已经能感知10以内的数量关系,在户外游戏时,教师可设置如下问题进行引导:一名幼儿对应一只皮球,一个小队四名幼儿,小队长应该准备几只皮球?鼓励幼儿积极思考,学会解决生活中的困难。教师带领大班幼儿散步,看见树上有三只鸟,飞走了两只鸟,教师可让大班幼儿学编应用题,列算式,说出答案。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就蕴藏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之中,教师要善于挖掘生活中的数理知识,巧妙引导幼儿在实践中感知数量关系,提高判断能力。
  二、创设数学游戏情境,提高幼儿数学水平
  众所周知,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由于年龄和身心发展特点,幼儿尤其喜欢游戏,教师可尝试将数学知识融入各种游戏情境中,让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这样,既能满足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学目标,一举两得。
  比如,有的小班幼儿分辨不清图形,教师可设计“口袋对对碰”的游戏帮助幼儿正确辨别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让幼儿将各种图形的积木塞到相应的口袋中(一一对应的方法),加强幼儿对各种图形特征的感知。
  又如,有的大班幼儿对单纯的十以内的加减不感兴趣,教师设计了“小小玩具超市”这一游戏,将各种玩具汽车、绒毛小动物、恐龙玩具等投入游戏中,分别标上价格,让幼儿到自动银行取钱,选购自己喜欢的玩具,最后到收银员处结账。一开始,收银员可以由教师担任,随着幼儿运算能力的提高,教师可邀请班级优秀的运算能手担任收银员,教师适当指导,保证游戏的顺利进行。这种游戏方式能够鼓励幼儿开动脑筋,积极进行数学运算。
  三、开展趣味游戏活动,激发幼儿操作兴趣
  陈鹤琴认为,“小孩子玩,很少空着手玩的。必须有许多玩具的东西来帮助才能玩得起来,才能满足玩的欲望。玩重要,玩具更为重要”。皮亚杰也认为,“思维从动作开始,切断了与活动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幼儿的数学知识与数学经验,大都是在与材料的互动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离开了材料的互动,终究是纸上谈兵,难以起到实质效果。因此,幼儿数学活动必须具备亲历性,使幼儿能够通过动手实践增强自身的认知水平。在数学操作中,借助与数学材料的互动,能使幼儿体验到操作的乐趣,能够实现思维活动。
  一些趣味性强的游戏活动很受小朋友们的喜爱。比如,教师带领幼儿认识抽象的阿拉伯数字时,采用直观形象法,将1比作常见的筷子,“2”像大家熟悉的小黄鸭,这种形体的类似,能帮助幼儿记住表象资料,从而加深对数字的理解。又如,在教幼儿感知长度时,教师可为每人发一枚回形针,让幼儿量一量教室内桌椅的长度,比一比什么最长。在实践中感知长短、粗细、软硬,直接经验的积累有助于幼儿理解数学知识,可在无形中提高幼儿的数学理解水平。在幼儿数学教学中,操作活动不仅能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在与材料的互动中自主发现,获得成功的体验,还可以使幼儿在实践操作中,不断探索数学运算规律,获得各种数学知识和技能。可以说,操作活动是幼儿构建数学知识的关键,是幼儿脱离纸上谈兵,获得抽象数学概念的必经之路。
  教师要给幼儿充足的数学操作材料,以材料为媒介,让幼儿在感知中获得第一手信息资料,这样不仅能提高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更有利于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能力。
  总之,教师要善于开发幼儿的数学潜能,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因素,在生活中加强知识与技能的整合教育,引导幼儿理解数理知识,提高幼儿的思维判断水平。同时,教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数学游戏活动,创设有趣的情境,将抽象复杂的数理知识通过有趣的游戏形式表现出来,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不断提高幼儿的思维、判断、推理等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海潮.幼儿数学操作活动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淮北师范大学,2018
  [2]冯光丽.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设计策略[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8(04):153-154
  [3]靳開聪.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中体味生活[J].教育现代化,2018,5(15):351-352
其他文献
【摘 要】与其他科目相比,高中数学的题型比较复杂,一般一道题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本文从解题技巧的重要性出发,对利用技巧优化高中数学解题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解题技巧;高中数学;解题思维;方法优化  一、解题技巧所包含的思维过程  根据匈牙利数学家的四阶段理论,在高中数学解题中,我们的思维主要经历了以下过程:1.理解。这是思维开始的第一步,在这一阶段解题人需要厘清题目内容,明确问题,并对问题
2018年12月15日,由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金融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商业杂志社联合主办的'中美贸易争端背景下的新时代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商业圆桌论坛,在上
当L是有限分配格时,本文借助于素元给出L中任意元素α的最大极大集的一种具体表示形式,并给出它的一些应用.
【摘 要】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符合幼儿思维规律和思维习惯,能够表示和表达教育信息,能够有效调动儿童的学习兴趣与思维的积极性,能够为儿童创造更多参与机会,提供更大的全面发展的条件,可激发儿童学习的主动性。现代教育技术所提供的生动、鲜明的视听形象,是形成表象的基础,是进行形象思维的基础,也是儿童进行创造性活动的依据。本文主要谈现代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表象是经过处理的,表现了事物
<正>中国人民银行4月23日表示,全国摸排出的ICO平台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基本已实现无风险退出。这也意味着,我国对虚拟货币市场的监管取得初步成效。早在2013年12月5
阐述了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意义,提出了公共图书馆开展读者活动的策略.
并联机器人因其相对于传统串联机器人有着一系列优点,所以在机器人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采用专利检索采集技术,建立了该技术领域专利数据库,通过对该数据库的统计分析,
【摘 要】计算机技术的蓬勃发展,已经逐渐进入现代中职数学课堂教学环境中。三维立体几何软件——Cabri 3D以图文并茂、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学生对空间立体图形的理解与感受,从而将数学课堂教学引入到全新的境界。作为一名教师,要熟练掌握教学辅助软件,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Cabri 3D的优势和作用,提高教学效率、突破教学难点,把各种空间立体图形以及动态过程完美地、适当地融合到数学课堂,
【摘 要】当下社会,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信息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和各个领域的研究中,教育领域也不例外。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与发展,要求教師在教学过程中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也提出了建设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重大举措,让信息技术作为教师教学的辅助手段,这种信息技术进课堂的举措成了当下课堂教育的主流方式之一。同时,信息技术所带来的影响除了教育方式的变革外,也推动了
讨论永磁同步电动机(PMSM)的动态特性,给出常输入电压、常外部扭矩条件下的系统稳态特性表达式,基于Hopf分支条件提出一种调节系统参数的方法,以使其呈现极限环或混沌行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