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放矢,提高二轮复习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来源 :物理教学探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8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重庆高考理综物理部分试卷的结构较2012年课改前作了较大的调整,分值由改革前的120分调整为110分,内容也作了相应的调整,选择题的个数由8个调整为5个,增加了选考内容。必考内容为必修模块物理1、物理2和选修模块3-1、3-2、3-5的内容,选考内容为选修模块3-3、3-4两个模块的内容,考试内容多。笔者仔细分析2013和2014年重庆高考命题的共同点,对2015级的二轮复习作出一点建议,希望引起老师关注,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复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复习教学;目标教学;有效性;针对性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3-0049-5
  1 重视原子物理的复习
  这部分内容在考试要求中属于Ⅰ级目标,在过去的两年高考中均有涉及,只要学生平时多加积累和练习,应该不会丢分。如,2013年的第2题,2014年的第1题。
  学生只要掌握质量数守恒和电荷数守恒,便可找出正确项,选D。
  (2014.1)碘131的半衰期约为8天,若某药物含有质量为m的碘131,经过32天后,该药物中碘131的含量大约还有( )
  A.m/4 B.m/8 C.m/16 D.m/32
  学生只要掌握半衰期的概念,可知选项C正确。
  2 共点力的平衡问题
  此问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进行受力分析,掌握平衡的概念,明确物体在平衡力作用下的运动性质。同时,考查学生运用整体法和隔离法的能力,对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要求较高,所以成为考试的热点。如,2013年的第1 题。
  (2013.1)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 )
  A.G B.Gsinθ C.Gcosθ D.Gtanθ
  根据二力平衡知合力大小为G,选项A正确。
  3 有关电场的问题
  电场部分是所有主题中考试内容最多的部分。其实这部分Ⅱ级目标只有4个,复习时重点搞好库仑定律、电场强度、点电荷的场强、电势差这4个Ⅱ级目标就可以了。如,2013年的第3题、2014年的第3题,都是围绕这4个Ⅱ级目标命题。
  (2013.3)如图1所示,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被位于O点的重原子核散射,实线表示α粒子运动的轨迹,M、N和Q为轨迹上的三点,N点离核最近,Q点比M点离核更远,则( )
  A.α粒子在M点的速率比在Q点的大
  B.三点中,α粒子在N点的电势能最大
  C.在重核产生的电场中,M点的电势比Q点的低
  D.α粒子从M点运动到Q点,电场力对它做的总功为负功
  因重核带正电,周围电势为正,且离核越近电势越高,电势能与动能总和守恒,选B。
  (2014.3)如图2所示为某示波管内的聚焦电场,实线和虚线分别表示电场线和等势线。两电子分别从a、b两点运动到c点,设电场力对两电子做的功分别为Wa和Wb,a、b两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分别为Ea和Eb,则( )
  A.Wa =Wb,Ea >Eb B.Wa≠Wb,Ea >Eb
  C.Wa=Wb,Ea   因为a、b两点在同一等势线上,所以Uac=Ubc。又W=qU,所以Wa=Wb。电场线的疏密表示电场的强弱,所以选项A正确。
  4 加强物理中的图像复习
  图像问题是物理和数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要求高。应要求学生准确把握图像中包含的物理规律与数学关系的内在联系。如,2013年的第4题,2014年的第5题。
  (2013.4) 图3为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的示意图,让小球由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滑下,然后在不同的θ角条件下进行多次实验,最后推理出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加速直线运动。分析该实验可知,小球对斜面的压力、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和重力加速度与各自最大值的比值y随θ变化的图像分别对图4中的( )
  A.①、②和③ B.③、②和①
  C.②、③和① D.③、①和②
  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解得,压力N=mgcosθ,加速度a=gsinθ,重力加速度恒为g,比值分别按余弦、正弦、常数函数规律变化,选B。
  (2014.5)以不同初速度将两个物体同时竖直向上抛出并开始计时,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可忽略,另一个物体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与物体速率成正比。下列用虚线和实线描述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可能正确的是( )
  5 重视动量和能量问题的综合复习
  动量和能量问题是中学物理中最难学的内容,因涉及受力分析和过程分析,还要求学生有足够强的数学能力。作为考题,最容易区分学生的能力。因此,作为考试的重头戏,通常出现在压轴题的位置。当然,也在选择题中偶尔出现。如,2013年的第9题,2014年的第2题,2014年的第4题。
  (2013.9)在一种新的“子母球”表演中,让同一竖直线上的小球A和小球B,从距水平地面高度为ph(p>1)和h的地方同时由静止释放,如图6所示。球A的质量为m,球B的质量为3m。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碰撞,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忽略球的直径、空气阻力及碰撞时间。
  ①求球B第一次落地时球A的速度大小;
  ②若球B在第一次上升过程中就能与球A相碰,求p的取值范围;
  ③在①情形下,要使球A第一次碰后能到达比其释放点更高的位置,求p应满足的条件。
  功率与牵引力、速度的制约关系为P=Fv,机车在平直路面以最大速度行驶时加速度为0,其受力平衡,即F=Ff=kmg,联立可得选项B正确。   (2014.4)一弹丸在飞行到距离地面5 m高时仅有水平速度v=2 m/s,爆炸成为甲、乙两块水平飞出,甲、乙的质量比为3:1。不计质量损失,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下列图中两块弹片飞行的轨迹可能正确的是( )
  学生运用平抛运动规律,可求出自由落体的时间t=1 s;根据水平方向的匀速运动求解爆炸后两者速度;然后,运用动量守恒定律,可知爆炸前后动量守恒的是B选项,其余选项均不满足动量守恒。
  6 后期抓好实验复习
  重庆考题实验类型的题目基本保持稳定,为一个力学实验和一个电学实验。力学实验以当年的社会热点为物理背景。如2013年实验题第6题的第1小题,以舰载飞机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为物理背景,考查探究初速度与物体运动位移的关系。2014年实验题第6题的第2小题,以消防救灾中的绳索跨越为背景,考查学生的识图、推理能力。电学实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背景。2013年实验题的第2小题,以有故障的电热毯为背景,考查学生识图和将实物图转化电路图的能力。2014年实验题的第1小题,以照明电路出现故障为背景,考查多用电表的使用和推理能力。这些考查,原理源自教材,但每年都在创新。所以,二轮复习中老师必须讲透实验原理,学生在考试中遇到创新题目才能联系源自教材的知识,勇敢作答。
  7 强化电磁学部分内容的复习
  电磁学部分内容可以综合力学和电学内容,对学生数学能力考查力度大,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所以都在计算题中出现。如,2013年的第7题,2014年的第8题,分别考查左右手定则和受力平衡,功率问题。2014年的第9题,考查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2013.7)小明在研究性学习中设计了一种可测量磁感应强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8所示。在该实验中,磁铁固定在水平放置的电子测力计上,此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1,磁铁两极之间的磁场可视为水平匀强磁场,其余区域磁场不计。直铜条AB的两端通过导线与一电阻连接成闭合回路,总阻值为R。若让铜条水平且垂直于磁场,以恒定的速率v在磁场中竖直向下运动,这时电子测力计的读数为G2,铜条在磁场中的长度为L。
  (2014.8)某电子天平原理如图9所示,E形磁铁的两侧为N极,中心为S极,两极间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磁极宽度均为L,忽略边缘效应。一正方形线圈套于中心磁极,其骨架与秤盘连为一体,线圈两端C、D与外电路连接。当质量为m的重物放在秤盘上时,弹簧被压缩,秤盘和线圈一起向下运动(骨架与磁极不接触),随后外电路对线圈供电,秤盘和线圈恢复到未放重物时的位置并静止,由此时对应的供电电流I可确定重物的质量。已知线圈匝数为n,线圈电阻为R,重力加速度为g。问:
  ①线圈向下运动过程中,线圈中感应电流是从C端还是从D端流出?
  ②供电电流I是从C端还是从D端流入?求重物质量与电流的关系。
  ③若线圈消耗的最大功率为P,该电子天平能称量的最大质量是多少?
  (2014.9)如图10所示,在无限长的竖直边界NS和MT间充满匀强电场,同时该区域上、下部分分别充满方向垂直于NSTM平面向外和向内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分别为B和2B,KL为上下磁场的水平分界线,在NS和MT边界上,距KL高h处分别有P、Q两点,NS和MT间距为1.8h。质量为m、带电量为 q的粒子从P点垂直于NS边界射入该区域,在两边界之间做圆周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①求该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②要使粒子不从NS边界飞出,求粒子入射速度的最小值。
  ③如图12所示,设粒子入射速度为v,粒子在上、下方区域的运动半径分别为r1和r2,粒子第一次通过KL时距离K点为x。
  由题意有3nx=1.8h(n=1,2,3…),
  8 对选做题要注重策略
  尽管选做题涉及到的考点多,但难度相对较小,考查内容多以分子动理论为主,计算题主要是气体实验定律和平衡问题的简单应用,如2013年第10题的第1小题考查平均动能。
  (2013.10)【选修3—3】
  ①某未密闭房间内的空气温度与室外的相同,现对该室内空气缓慢加热,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 )
  A.室内空气的压强比室外的小
  B.室内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比室外的大
  C.室内空气的密度比室外的大
  D.室内空气对室外空气做了负功
  解析 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选B。
  ②汽车未装载货物时,某个轮胎内气体的体积为V0,压强为P0;装载货物后,该轮胎内气体的压强增加了ΔP。若轮胎内气体视为理想气体,其质量、温度在装载货物前后均不变,求装载货物前后此轮胎内气体体积的变化量。
  ①重庆出租车常以天然气作为燃料,加气站储气罐中天然气的温度随气温升高的过程中,若储气罐内气体体积及质量均不变,则罐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 )
  A.压强增大,内能减小
  B.吸收热量,内能增大
  C.压强减小,分子平均动能增大
  D.对外做功,分子平均动能减小
  解析 温度是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升高,分子平均动能增加,D项错误;体积不变代表气体对外没有做功,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A项误,B项正确;根据气体压强的微观解释,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分子密度不变,气体压强增大,C项错误。
  ②图13为一种减震垫,上面布满了圆柱状薄膜气泡,每个气泡内充满体积为V0,压强为P0的气体。当平板状物品平放在气泡上时,气泡被压缩。若气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其温度保持不变。当体积压缩到V时气泡与物品接触面的边界为S。求此时每个气泡内气体对接触面处薄膜的压力。
  二轮复习时间短,复习内容必须精简,只有认真研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有效性,让学生跳出题海,老师才能轻松教学,以上不当之处,敬请同行斧正。
  (栏目编辑 陈 洁)
其他文献
摘要:信息技术促进教育变革,在“互联网 ”时代背景下,作为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相融合的产物,加强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以“图形创意”课程为例,旨在探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希望能对高职院校有关的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水平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图形创意;课程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
摘要:针对目前医疗质量管理指标分散、医疗业务系统统计分析能力不足、医疗质量管理台账内涵质量不高问题,依托java技术低代码开发平台,设计、集成并应用包括报表、表单、流程设计模块的医疗质量管理系统,从而实现医疗质量管理指标的集中管理、时时反馈,分析报告的线上书写、审核、督导,为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医疗质量管理;台账管理;Springboot Mybati
摘要:网络教育平台具有不受时间、地域限制的特点,是未来教育的新风向,而当代大学生对网络教育平台的认知情况却参差不齐。该文以新疆农业大学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参考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大学生对网络教育平台的认知状况,并从认识情况和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网络教育平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网络教育平台;认知情况;当代大学生;新疆农业大学  中图分类号:TP393
摘要:翻转课堂式教学是在正式上课之前让学生通过学习平台了解本次课的知识点,然后将学习过程中出现困难的部分再通过平台反馈给老师。课堂上老师就可以针对平台上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应用知识。以“Flash二维动画”课程为例,中职动漫专业课程的翻转课堂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时间,其中课堂中的教学过程包括通过影片引入新课,让学生学会合作探究、教师进行释疑拓展,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反思总结
常言道:“凡事开头难”,一堂物理课课题的引入显然是十分重要的。精彩的课堂引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而,课堂结尾的教学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不少老师听到铃声,道一句“今天就到这了”。然后下课,或提前完成了教学内容在等待中听到铃声后悄然离开,或兴致所至,一拖数分钟仍“恋恋不舍”。更有甚者,能一节课后再上满10min“加时课”,以致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
摘要:文章以数据挖掘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据挖掘应用于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推荐服务中的必要性进行了探讨分析,随后讨论了数据挖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推荐中的应用,最后提出了数据挖 掘技术在高校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推荐中的应用实现方案,以供参考。  关键词:数据挖掘技术;高校图书馆;性化推荐服务;应用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
摘要:“云课堂”是国家建设的应用于职业教育教学的在线教学服务平台。结合“云课堂”教学管理的现状,分析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基于云课堂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策略,并对提出的策略进行云课堂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管理改革。研究结果显示教学管理改革策略实施后有助于提升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性、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助于实现“云课堂”教学管理的智能化和科学化,有助于实现计算机网络课程的高效率高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升,更多的高职院校越发重视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教育已经成为职业院校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也是培养职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本研究通过分析案例教学法的改革,以Python课程案例教学为例,具体阐述了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方式和使用原则,以期通过案例教学法,提升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计算机课
摘要:为解决传统教学系统并发性能差,导致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的问题,借助多媒体设计新的教学系统。设计系统硬件,包括教学录制设备、数据信息转换设备、多媒体教学显示设备,最后设计相应的功能模块,包括教学课件制作模块、教学内容传递模块、交互模块以及登录注册模块。对系统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应用下,每秒钟request/事务数量都在1000以上,错误率均低于2%,平均响应时间均在2s
摘要:微课已经成了一种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有利工具。文章借助微课在教学中的优势,将其应用到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中。以成都中医药大学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校本培训为例,根据校本培训需求目标,从培训环境资源、培训内容、培训过程、效果反馈等几个方面,初步提出了基于微课形式开展的培训模式。对于微课工具在培训中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微课;教育技术;校本培训;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