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思维的火把,激发学生的潜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qmi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需要最大限度地开发人们的潜能。为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要通过多种渠道让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点燃思维的火把,挖掘他们潜能。多年的实践发现,只有把握好教师与学生定位、深刻理解教育内涵、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才能有效挖掘学生潜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课程教学 思维 激发潜能
  当前,社会普遍提出的热点问题是如何变"塑造人才"为"发现人才"。在提出"走进新课程"的理念直到今天,我们都在努力从教师为中心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相统一"的方向转变着。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告诉我们:"希望你们要警惕,在课堂上不要总是教师在讲,这种做法不好。"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得出了一个结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教师一节课上讲述的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东西,才能成为自己的东西,才是他真正掌握的东西。
  一、把握好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定位
  课堂教学要推行教学过程优质化,教学方法高效化。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学过程要始终贯穿"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发展智力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必须将过去那种教师当演员,学生做观众的局面转变为教师当编剧,学生当演员的新局面,开创学生演而优则思,思而优则编的崭新天地。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按照预先设计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去探究、发现知识,引导学生完成学习目标。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素养。
  二、深刻理解教育的内涵与外延
  作为一名新世纪的老师,应当深刻理解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教学思维品质素养、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学思想与方法素养、应用教学素养、唯物辩证素养等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的教学素养应该是教学的基本素养。上述后四个素养,都是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与新世纪对人才的要求赋予实施素质教育的新使命。为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握教材的新特色,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从实际出发,把教学素养教育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培养和激发学生外在和内在的兴趣,培养他们顽强学习的毅力和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思维品质。
  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有一位哲学家说过:"人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个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今,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潜能,点燃学生的智慧火把,今日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新课程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获得终身发展的素质。在这种要求下,学生的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的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与技能,需要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才能有的放矢地学习,实现真正地自主学习。这就要求教师有计划地帮助学生了解课堂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学会多种学习技巧及思维方法,授予学生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在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对一些知识进行有目的的探究。开展探究活动需要教师和学生做好充分的准备,通过师生合作与生生合作来共同完成,这种双方的互动合作下的探究活动,教师的指导作用显得更加重要。因而也需要教师在充当指导者的同时学会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课程目标。
  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思维
  "问题情境"是指一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激发学生问题意识为价值取向的刺激性的数据材料和背景信息。"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思维活动是从问题开始的,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学生思维活动的重要方面,所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潜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创设问题情境就是要将学生致于问题研究的气氛中,使学生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此,教师要长期以热情的态度,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教",更在于"导",在于启发学生质疑问难,让学生主动地学习,自主发现知识规律和问题解决的途径,使他们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通过展开探究、讨论、理解等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科学严谨的探索,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课程改革现在轰轰烈烈地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如何探索一条适合学生主动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合作品质培养的教学模式,成为在新课改中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主要课题。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引导学生在课堂活动过程中感悟知识的发生、发展与变化,培养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善于发现的精神。最终将创新的教材、创新的教法与创新的课堂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将学生的主动学习与创新意识的培养落到实处。新课程改革已全面展开,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不断学习、反思,不断充实自己,积累经验,在实践中去感悟新课程理念,让实践之树常青。
  参考文献
  [1]张波.激发学生潜能点燃智慧火花[J].黑河教育
  [2]陈建华,周红梅.加强目标引导激发学生潜能[J].南京化工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江苏邳州铁富中心中学丁颖.培养自学能力激发学生潜能[N].学知报
  [4]朱达坤.把握课堂脉博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潜能--由一道习题引发的一次教学创新[J].中学数学
其他文献
如何在对城市规划中融入生态的理念,已日益为中国规划界所关注.该论文主要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建筑外环境设计中对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以及在使用上和舒适的要求如何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城乡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促进社会整体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能够使城乡建设取得较理想效果,应当合理实施城乡规划,而在城乡规划实施方面
[摘要]对盲生进行民族团结教育是盲校各项工作的重点。盲生来自于天山南北,年龄跨度大,生源复杂。在盲生中开展民族团结教育不仅有利于各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增进民族感情,而且对盲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公民意识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也是盲校未来发展的稳定基础和可靠的保障。  [关键词]盲生 民族团结 教育途径  民族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本特征和核心内容之一。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族兄
目的:探讨p40、TTF-1、p63和CK5/6在肺腺癌和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结合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40、TTF-1、p63和CK5/6在108例肺腺癌标本、66例肺鳞癌
当前,多数管理系统中的管理者不断在管理中注入情感,以真挚的情感,增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思想沟通,满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以形成和谐融洽的管理氛围,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被管理者的学习与工作热情,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达到最优的学习与工作目标。  本人教育实践中积极探索把这种"情感管理"的模式引入到班级管理,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培养学生的班级情感,塑造了一个个团结共进、奋发向上的
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的发展,难有学生的发展,没有教师的解放,难有学生的解放;没有教师的创造,难有学生的创造,没有教师的转型,难有学生的转变。教师的价值取向、精神面貌和知识技能的发展水平关系到教育质量。只有发展每一个教师,才能成就每一个孩子。为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加强思想文化修养,最大限度地提升自己的专业化能力,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素养,成为专业发展型教师。现就结合新课程学习的一些感悟,谈谈
一、要想“赢心”,就把“对手”放在心上研究,及时抓住学生的心  对于班级的管理者--班主任,涉及的基本对象就是学生,很多时候,我们都提倡把学生当作我们的合作对象,因为我们要在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经济对社会劳动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导致无法及时适应时代发展的人,不得不面临着下岗失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飞速发展的同时,下岗失业人员也在逐渐的增加,下岗失业职工子女教育问题也越来越严峻。本文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下手,探讨了如何有效地解决下岗失业职工子女教育问题。  关键词:下岗失业 职工子女 教育问题 探讨研究  下岗失业状况,一方面反映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
又是一年桂花香,这个收获的季节扑面而来。回想起我和孩子们的阅读之旅,心中感慨颇多。  我原来是在中学任教,繁重的升学压力使阅读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来到小学后,虽然经常听大家说"读好书",可由于缺乏有效的办法,我们班的阅读一直处于放任自流的的状态。无意中登上"校讯通"博客圈,看到那么多孩子令人惊叹的文章,看到那么多教师悉心指导孩子阅读,羞愧感一下子涌上心头。我决心把班级读书活动搞起来,让孩子们感受到书
为了评价磁共振成像(MRI)与99 Tcm-MDP骨显像对前列腺癌骨转移的诊断价值,计算机检索1990~2012年PubMed、EMBASE、EBSCO、Web of Knowledge、the Cochrane Library、Ovid等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