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高一生物课堂渗透生命观念,社会责任

来源 :中学生学习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ben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核心素养中的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以《细胞的癌变》为例,完成一份完整的教学设计,并提出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反思。从而有效促进生物学核心素养在教学实践的落地,优化教学效果,达成生物学教学目标。
  关鍵词:生命观念;社会责任;生物课堂
  教育部发布了新的2017版普通高中学科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所谓的学科核心素养,其实是指学完一门课程以后,应该在学习者身上留下的体现学科核心的育人价值的东西,核心的学科素养≠学科核心素养。比如生物专业的学生和数学专业的学生必然有明显的不同素养,体现不同的品格和能力,这个不同其实就是核心的学科素养的不同在人身上的体现。其中,生命科学的核心素养包括“生命观念,理性思维,科学探究,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当然不是每一节课都要落实所有的学科核心素养,本节课就以“细胞的癌变”为例,尝试作一些可借鉴的教学设计范式探索。
  一.渗透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课设计主要体现探究性学习的理念。由鲜明的表格数据引入,激发学生对癌症探索的求知欲,通过展示医院报告单,创设真实情境进而将癌细胞的概念与癌细胞主要特征联系起来。接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小组展示收集的生活中常见的致癌因子,再通过教师具体讲解癌变的内因,引导学生从分子层面理解细胞癌变的机理,最后情感升华,倡导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争当社会主人翁,科学理性面对癌症。充分体现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之“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渗透。
  二.渗透核心素养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
  (1)教材分析
  细胞的癌变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6章第4节的内容,该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细胞的分子组成结构及功能基础之上,本节详细的讲述了癌细胞的特征,致癌因子,致癌机理,是细胞部分知识的延续和补充。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能使学生深入理解正常细胞与癌细胞的不同,以及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另外作为细胞生命历程的最后一节,细胞的癌变扩充了学生对细胞完整生命历程的认识。据统计,当今世界因病死亡的人群当中癌症居第二位,仅次于心血管疾病,那么癌症既是生物学热点也是医学界和社会的热点,因此本节课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范例,这也是激发学生了解科学及培养生命观念和社会责任的良好契机。
  (2)学情分析
  本课时是在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细胞学基础知识以及分析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因此有利于本节课的开展。但是学生普遍经验缺乏,很难将生物学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因此通过本节课学习能够让学生将学到的癌细胞的知识内化为指导他们健康生活的准则并产生情感上的认同。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描述癌细胞的特征。
  举例说出生活中常见的致癌因子,区分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2、能力目标:收集资料,培养学生整合信息,分析比较的能力。
  讨论癌症的预防,拟定健康的生活方式。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关爱美好生命的情感。
  (4)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癌症的预防。
  2、教学难点:致癌机理。
  (5)教学过程
  (6)教学反思
  1、教学过程中,虽然学生处于主体地位,但是必须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整个课堂活动教师必须课前充分做好准备,提前分配任务,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组织地进行活动,这也是整堂课成功的前提。
  2、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本节知识大多是零碎的记忆知识,通过设计的教学活动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达到学以致用。
  3、本节课最后情感上的生命观念升华,倡导学生健康生活,理性面对癌症,同时更重要的是关爱癌症患者,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得到康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周国倩.活动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的实践—以“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6.
  [2]蒋晓霞.基于生命观渗透的《细胞的癌变》教学设计[J].中学教学参考,2018.
  作者简介:谭超超,女,1992.11,汉,四川广安,本科,中学二级教师。
  (岳池县第一中学  四川岳池  638300)
其他文献
摘要:通过对近年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新生的专业水平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发现新生的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水平偏低、在校期间综合素养和能力培养不得力、就业选择单一化,是影响就业率的主要因素。该文从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导师责任的确定,学生职业规划的制订、综合素质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就业渠道拓展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就业率。  关键词:体育教育专业;现状;职业规划;就业率  随着近几年高
期刊
摘要:习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赋予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新涵义,思政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思政教育理论教师队伍的任务,高校教师应该在教学的各方面各个环节对学生加以思想培养。本文从高校外语教学的教材,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阐述了在外语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可行性、必要性和优越性,高校外语教育应该在践行思政教育中发挥积极作用,将两者有机融合,实现双赢。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校;外语
期刊
摘要:以“铜矿污水的处理”为项目,从理论分析和实验探究两个角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沉淀反应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利用化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關键词:沉淀反应;污水处理;真实情境;项目式教学  一、设计思想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真实具体的问题情境是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期刊
摘要:对于大学课堂的经济法学教学来说,因为这项课程的实践性比较强。学生在进行课程内容学习时,必须对各项理论知识进行融会贯通,将其应用到生活实践中,才能充分发挥这项课程的作用。经济法学属于商科的专业基础课程,这项课程的学习,对于理论知识的应用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影响。在进行学生教育时,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基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能力,才能保证学生在入职之后,能够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本文就
期刊
摘要: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不熟悉一种语言的文化特点就学不好这种语言。中 西文化存在着很大差异,由文化产生的语言问题是很多的。 这对大学生正确使用这样外语形成了不小的障碍。因此,在 英语的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注意到汉英的文化差异,了解英 语这种语言所表现的特定文化内涵,是极其有必要的。  关键词:高校;外语教学;文化差异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
期刊
摘要:近年来,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在给我们带来丰富资讯的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新问题。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我们对于“网络暴力”变的不再陌生,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网络现象,这种暴力的形势借助于网络平台,对他人进行言语与舆论的攻击,对人们正常生活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尤其对于正处在中小学教育阶段的青少年来说,净化校园网络环境,预防校园网络暴力,对维护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
期刊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学改革的侧重点,生命观念与课程学习的渗透与结合成为高中生物教学的重要一环。本文从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命观念的重要价值出发,探索实现生命观念在课程中有效渗透的应用策略,帮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建立生命观与自然观,从而更好的学习生物和认识世界。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命觀念;核心素养  第一章 前言  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高
期刊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教育体制的深入改革,教育部门也对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育学习要求有着高标准的规定。最近,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也在积极主办体育课程建设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培训班,此次培训以“新时代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为核心主题,着力推进高校体育思政工作贯彻落实,进一步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策略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以及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当今社会对于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逐年攀升。在此 形势下,必须加强对各种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应用科学高效的教学模式培养全面型人才已经成为各大高校教学的 重要方向,大学生属于社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并且肩负着振兴国家的重任,所以加强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 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对网络媒体语境的特点进行详细研究,并将其与当代大学生心理教育进行整合探讨
期刊
摘要:“课程思政”建设与实施,是新时代高校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思想的生动实践。衍生于上海大学为代表的高校课程思政试点改革探索,推广于教育部的“课程思政”建设的专项方案,深化于持续不断的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论述中,已形成不少专业课探索性成果。尽快破解占高职院校总课时近三分之一的公共基础课,“课程思政”建设难题,是补齐当下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短板,助推大思政协同教育的质量和高职院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