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快乐教学法,让学生主动学习数学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zhuor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爱因斯坦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传授的知识能使学生产生兴趣,那么学生就会主动地、兴趣盎然地去領会。我们常常发现,即使平时再“懒”的学生,只要一到玩游戏,或听好听的故事时,他也会玩得十分高兴。这说明每个人的骨子里多多少少都有快乐因子,只不过有些人呈显性,有些人呈隐性而已。在教学中教师如能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激活学生的快乐因子,对培养学生健康活泼的个性、创建和谐活跃的课堂气氛会很有好处。
  
  一、教学资源要有趣味化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
  新课程倡导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教师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是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而又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那么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通过巧妙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这样才能创设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
  如在教学《第几》一课时,我采用了讲故事的方法创设问题情境。我先在黑板上画了一片美丽的森林,然后依次贴上了小白兔、小熊猫、狮子、松鼠、小马。我边贴边讲故事:“美丽的森林里新来了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今天都搬到新家了。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它们都住在什么地方……”这节课我创设了一个生动而有趣的问题情境,和学生一起编故事,一起讲故事,学生犹如进入了一片美丽的大森林。巧妙新颖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诱发了学生进一步的积极思维活动。
  
  2.改变例题和练习的呈现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课本的数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贴近儿童的生活实际,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但这些毕竟是静止的东西,要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还有很大的欠缺。低年级儿童往往对活动的事物更感兴趣。教师如果能把这些静止的资源活动化,进一步增加它的趣味性,那么一定会牢牢地抓住学生的眼球。
  如在教学《10的认识》一课时,我把0—9十个数字设计成拟人化的“数字小朋友”,让这十个“小朋友”一一在黑板上呈现。看到抽象的数字长上了手脚,成了会哭会笑的小精灵,学生的热情异常高涨。
  
  二、让学生动手操作、体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1.让学生“进入”课本中的练习题。
  我在让学生练习时,经常引导学生把书本中出现的人物当作自己,使学生觉得这道题目更贴近自己,感觉更亲切。
  
  2.给学生创造动手操作、亲身参与的机会,让他们在参与中体验成功。
  如在教学《连加连减》一课时,我事先制作了一些天鹅头饰,并且请班里的几个学生戴着头饰表演天鹅飞来飞去的情景。下面的学生一看到这道活动的“例题”,立刻被深深地吸引了,积极性也被充分调动起来,教学就很轻松地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
  
  3.利用学生好动及好胜的心理特点,组织一些数学游戏、竞赛抢答等活动,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
  学习竞赛以竞赛中的名次或胜负为诱因,可以刺激学生自我提高的需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一般的学习竞赛对于中等的学生影响最大,因此大部分学生会在竞赛中通过努力不断进步。教师若采用竞赛与自我竞赛相结合的形式,会使先进的学生更先进,后进的学生有所进步,还有利于防止学生骄傲情绪和自卑心理。
  如在教学10以内加减法、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复习整理课时,我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竞赛分为三部分:口算、“我当小考官”和抢答思考题。每一项均为全班参与,并从各组选出不同人进行评判记入该组成绩。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都很强,因此以比赛的形式上复习课大大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我通过让学生自己出题考自己的方式进行教学,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语言的表达能力。
  
  三、引导探索学习,诱发创新灵感
  
  在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独立思考,放手大胆地让学生尝试探求新知。学生自己能发现的知识,教师绝不暗示;学生自己能通过自学课本掌握的,教师绝不代替讲解。教师要让学生在独立思考中学会,促进其思维的发展。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白布条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学生立刻人人动手,我用这种方法,他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然后,大家纷纷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接着我利用媒体显示:两个大小不同的圆在同一点旋转一周后留下的痕迹,并提问:“你们看到的圆的周长的长短与谁有关系?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再实验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三倍多。这样,我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使他们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能力。
  
  四、激励措施要适当,并且多样化
  
  新课程倡导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要只看结果,还要重视过程。我在教学中对学生的激励措施是这样的:
  
  1.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经常表扬。
  不论谁在学习上有优点,哪怕只是很细微的一点点,我都不吝表扬。比如一个学生的书写进步了、口算速度快了、举手次数多了、解题的方法新颖等,我都会及时进行表扬,使学生有更大的信心迎接后面的挑战。
  
  2.口头奖励和物质奖励相结合。
  低年级学生由于年龄尚幼,往往对物质奖励更喜爱。我常常画些小图片,制作些头饰、胸饰作为奖品,使他们体会到成功感,增强学习积极性。
  
  3.把个人荣誉和集体挂钩,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精神。
  我曾设计过下面的奖励措施:每个小组都有一架模拟的“梯子”,“梯子”的顶端是一面小红旗,哪个小组的成员有进步,他们小组的梯子上就会多一个脚印。哪组最先攀上梯子他们就获得胜利。学生很喜欢这种奖励措施,谁都想让自己的小组抢先爬到最高处,摘得小红旗。
  沉闷、机械化的数学课堂犹如一潭死水,缺乏生机,教师如果课堂上能够适当添加“趣味”这种调味剂,教学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快乐教学”是当代教育界正在深入探讨的课题。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快乐教学”必将代替传统的那种枯燥、单板的教学模式,苦学→乐学→会学,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
其他文献
中小学语文教材涉及古代作品共100余篇,其中诗歌篇数占一半以上。由于古代诗歌具有独特的审美特质和愉人效果,能极有力地陶治学生的情操,拓展学生的视野,因此,如何教学古代诗歌是每一个中小学教师应该研究的问题。积累古诗教学经验,势在必行。    一、认识古诗,掌握其特性    教学古诗,不能为教古诗而教古诗,教古诗重要的是传授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即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掌握古诗的基本特征,是学
动机是维持人活动的心理动因,而成就动机则是动机的一种表现形式。人在社会生活和实践过程中,具有良好的成就愿望,就会积极去完成自认为重要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达到完美。大凡伟大的科学家,其成就动机都比较强烈。實践也证明,成就动机比较强的学生一般取得较好乃至于更好成就的也比较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小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具备强烈的成就动机。语文教学作为其他学科的基础,尤其必须充分利用语文学
从某种角度来说,作文水平可以直接反映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始终被放置在一个最突出的、最重要的位置。但事实上,不可否认,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经过多年的研究,笔者认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目前的作文教学存在着两个方面的严重不足。    一、作文教学没有固定的课时,缺乏系统的教材和训练的系统。    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以来,高中作文教学呈现出大面积的“无序”状态
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它呼唤创新型人才。综合国力的竞争需要创新型人才,民族的进步需要创新型人才,所以现代教育必须培育创新型人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是课程改革的方向。2006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中曾指出:“在尊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学生的主动精神,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为当今教育指明了方向,教师要实施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着重培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要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数学能力的核心是数学思维能力”,由于数学思维的能力取决于数学思维的品质,故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維品质是数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课本是教师的主要依据,所以我注意深钻教材,充分发挥教材潜在的智能功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数学意识又叫数学观念,简单地说就是对数学的作用和运用的看法。数學意识指对“数学有用”的认识和“用数学”的程度,它是数学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质教育不但重视数学理论的教学,而且重视数学应用的教学,注重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身心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教学是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作用的一个复杂的双边活动的过程,长期以来教师一直热忠于思维方式对数学教学的影响,忽略了数学教学对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对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心学生学习的水平;更要关心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进入高三,讲评课成为主要课型之一。教师通过及时有效的讲评,能让学生了解自己的知识与能力水平,弥补缺陷、纠正错误,完善知识系统和思维系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使教师及时了解
摘要: 中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差,特别是在学习数学方面表现得尤为困难,对于此中的原因本文作者做了调查研究,并提出了转化学困生的若干策略。  关键词: 中职学校数学学困生成因转化策略    近几年来,由于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政府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中职学校出现了跨越式大发展的良好局面,学生数量骤增。但是目前初中学生“两极”分化现象严重,而中职学校所招收的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困生,其中有一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