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学中如何坚持教育的原生态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yahu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人们在关注自己生存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开始关注教育的“生态环境”。近年来教育在不断改革,人们不断用各种花样点缀教育。过分注重人工雕饰,内涵贫乏。结果越是“创新”,离教育的本来面目即教育的原生态越远。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实际教学活动优化教育生态,去掉过重的“人工化”教育现状,还教育以原生态,正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去掉“人工化”,在美术教学领域内应提倡“退耕还林”,还给学生创作的自由空气,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即坚持学生个体艺术创新的原生态。因为美术教学不是为了生产标准化的艺术零件,而是为了培养一个个富有艺术个性的生命体。
  关键词: 以人为本 生命化教育 美术教学 艺术创新
  小学、初中、高中教育都在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填鸭式的灌输倒足了学生的胃口。进入大学之后本该放开肚子大嚼,大家却已有心无力。这样的教育体系严重破坏了教育的原生态,使学生沦为一个个标准化的零件,失去了生命的个性与张力。在这里我根据美术课程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实践中的观察与比较,谈谈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坚持教育的原生态。教育的对象是学生、是人、是学习的主体,是教育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所以谈教育的“原生态”,首先要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不能把学生仅仅看成教育的对象、认知的群体,更重要的把学生看成独立的生命主体。那么教育就应该回归到本应属于生命主体的活动中,回归到学生具体的年龄、成长阶段和时代背景中,施以自然有效的引导,培育人格健全、素质全面发展的人。针对具体教学,我们在教学中应如何坚持教育的原生态呢?
  一、学生是生命的主体,对学生进行生命化教育。
  当今的时代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发展中有一个强有力的理论,即可持续发展理论。何谓可持续发展理论?通俗地讲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发展需要,又不损害下一代人的利益,即不能吃祖宗饭而断子孙粮。教育要可持续发展,教师自身先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教育出可持续发展的学生。
  近年来教育处于改革期,我亲身经历了教育改革,亲眼看我的同学们为了分数,为了上大学不惜“一只腿走路”,只学自己要考的,不考的科目干脆不学。这就与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主旨相违背了。在坚持教育的原生态方面,我提倡“退耕还林”,去掉“人工化”,还给学生自由。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身心发展规律。只有这样教育才不会出现“沙尘暴”,人类历史的巨轮才能不被“沙尘”淹没,不断向前驶进。
  二、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关注学生,学会倾听、宽容、赏识。
  对于教育的生态环境,要“退耕还林”,还教育以原生态。一线教师首先要改变自身观念,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对学生施以生命化教育。卢梭曾说:“我的目的不是教给他各种各样的知识,而是教他怎样在需要的时候获得知识,教他正确地估计知识的价值,教他爱真理胜于一切。其次教师还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组织自己的教学活动。
  新课改要求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位学生,无条件地积极关注。看到每个学生的优点;从学生消极的言行中发现其积极的、进步的优点。要坚持教育的原生态,教师就必须放下架子,蹲下来学会倾听。人无完人,总会犯错,所以教师还需学会宽容。每个人的身上都有自己的优点,相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老师要懂得赏识。
  例如,我在教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时,同学之间出现了不同解法。老师这时需要尊重学生的观点,不要一味地判断谁是谁非,而要组织学生一起讨论探索的最终结果。在评讲的过程中,有同学发出不和谐的声音,千万不能火冒三丈,而要宽容。教育他别人发言时要尊重别人、学会倾听,别人讲完后再发表自己的观点。经过几次磨合,课堂教学变得井然有序,同学之间也懂得了相互尊重,学会了倾听、宽容与赏识。
  三、在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坚持教育的原生态,坚持以人为本。
  1.备课。教师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不备课就没有上课权”。备课要做到三备,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在以往的备课中,教师往往忽略备学生,认为只要按自己预设的程序把课上完就是好课。其实不然,教材备得再熟,教法再完美,如果不考虑“学生喜欢什么,要学什么,应该学什么”,也如建造空中楼阁。所以备课的教师必须备学生,坚持以人为本,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身心特征和认知规律,以便在最近发展区内与学生进行知识交流,收到良好的效果。
  2.上课。上课是教师影响和指导学生的最主要行为,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而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生命赛场。教师不是输出知识的机器,同样学生也不是接收知识的容器,整个教学活动是生命化的活动,是师生共同成长的活动。以前的课堂,教师一直掌握着整个课堂的话语权,一直高高在上。机械呆板的提问、授课泯灭了学生的灵气和个性,一个个都像工厂里的标准化零件,从而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失去了孩童时期的自由,失去了一个民族可持续发展的潜力。在传统美术课堂中老师手拿课本讲上十来分钟,然后学生依葫芦画上半个小时的事比比皆是。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个性、审美情趣、自主创新能力何谈发展呢?因此,新一轮美术教育改革要求教师创设情境,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创新意识。
  3.作业中。作业既能反映一些问题,又不能反映一些问题。老师要从本班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信任你的学生。我记忆中的美术作业通常是老师拿几张作业,讲哪里好哪里不好,结果就是谁越接近教本谁便是优胜者。在老师的“指导”下,周围的很多同学为了迎合老师,丢弃了“不一样”的个体创造。这与美术教育的目的与规律是相悖而行的。
  因此我认为小学美术老师在作业中应该坚持原生态的多样性,对于学生富有创造性的作品给予赞美和表扬,而不是千篇一律地、标准化地临摹绘画作业。
  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让孩子体验过程,而不是告诉结果。如在美术课堂上,我给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注重审美情趣的培养,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教学实践使我对新一轮课程改革下的教材有了较为深刻的了解。为什么老师要不厌其烦地从不同角度教给孩子做题方法呢?结论就是教师只有这样设计教学过程,才能使教学变得更有意义,才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范国睿著.教育生态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张文质著.生命化教育的责任与梦想[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高峰.寻找教育原生态[M].山东教育出版社,2010.
  [5]施风波.把好“四关”提高小学美术欣赏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小学版),2009(05).
其他文献
作为以语言和言语活动为传递信息及基本工具的教师,其言教和身教都体现了相当强的教育意义.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再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要想从
摘 要: 要想学好电气自动化,需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和实训方法,电气自动化专业性很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觉得比较困难,需要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本文主要介绍电气自动化教学内容、理论和实训分析、理论和实训结合。  关键词: 电气自动化理论 教学方式 实例分析  中等职业学校在发展中需要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特点教学,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电气自动化时需要学好基础理论知识,为掌握更深入的知
鼻出血是野外驻训期间的一种常见病,根据驻训期间鼻出血的易发因素,提前做好防护宣教工作,采取有效预防措施可降低其发生率;而根据出血因素采取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则可使鼻出血得
【摘 要】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的特点,且具体、生动和多变的多媒体技术可以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课堂结构。多媒体可以使学生在学习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简单的问题有趣化,轻松的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教学 运用方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
开拓进取、 锐意创新, 经济发展高质量转型rn长期以来, 余姚一心一意谋发展, 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 发展迈向中高端水平, 综合实力稳步增强. 2018 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突
期刊
社会思潮对于大学生有着非常密切的影响,既能促使大学生提高良好的社会认知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开阔大学生了解社会视野,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大学生还没有进
地理测绘信息是衡量城市规划的基础,其测量数据必须准确、详实、科学、严谨。整个城市建设的规划和设计与测量数据和地形图的准确性息息相关,积极探究地理测绘信息建设中的问题
幼儿园的新生往往容易生病,许多家长责备幼儿园照顾不周.实际上,环境的突然改变才是倒是婴幼儿身体出现负面变化的主因.对刚入园的新生,情绪安抚是最重要的工作.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大学英语教师的成长具有周期性、节律性、动力性,教师成长的追求应是在超越角色自我后展现丰富的个性自我,便教育活动成为展现教师个性魅力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