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

来源 :少年文艺(1953)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und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边女孩楚夏行走在十里望港的码头上时,才十三岁。
  她穿着一件清凉的白色短袖衬衫,一条淡蓝底百褶裙,上面长满了粉红色的凌霄花和墨绿色枝叶。码头上的人很多,大多是渔民。一艘艘渔船如同打着饱嗝的海鸟划开海浪,停靠在十里望港。渔民们从船上跳下来,将一箱箱泥螺、石斑、海蟹、花蛤运到岸上。咸腥的海洋气息盖过了小镇上的花香,楚夏下意识地皱了皱鼻子。她扬起脸,一束马尾在海风中左右摇摆。她随后将手放在额前,将目光尽可能地射向远方。
  远处的海面在柔和如水的夕阳光下忽明忽暗,忽阴忽灿。楚夏隐约看见,一根粗大直立的桅杆半张着风帆,正朝著十里望港缓缓驶来。可惜,那只是一条体形硕大的渔船,而不是海轮。楚夏的心里怅怅的。她沿着码头缓缓往回走。
  剥牡蛎的老人坐在一只水桶上,看着楚夏。老人的胡子花白,遮去了大半张脸。他衣着简旧,头戴一顶过时的水手帽,每天都会在临近傍晚准时来到码头,剥捡牡蛎。老人的身边卧着一只肥胖的虎皮猫。它随意地侧躺着,露出白白的肚皮。一双玲珑眼对着大海张望,却对一旁的牡蛎提不起丝毫兴趣。那神情,像极了它的主人。
  楚夏的家在十里望镇的最西边,她需要穿过一整条长街。因为没有水手,水手酒吧的玻璃门紧闭着,年轻的调酒师懒洋洋地坐在门口的高脚凳上。百货商店的女老板手提一只水桶站在店前,不断地向外撩泼着清凉。几个背着书包的小男孩踏着滑板,沿街呼啸而去。
  楚夏路过她的学校,十里望中学。学校里已经没有学生了,银色的大门在黄昏中熠熠生辉。几枝蔷薇爬上了院墙。
  回到家,楚夏把书包放到自己的屋里,走到院子里。妈妈和楚夏都喜欢种花,院子里很漂亮。南面的墙根下立着两棵已经开过的垂丝海棠,浅浅的叶子,很轻薄。东边的花圃里,探出两株玫瑰,艳艳的。院门外,长着小镇上唯一的一棵栀子树。花开了,很香。院子的中央,放着一张小小的方桌,方桌上摆了一个青蒲箩。蒲箩里面晾着些大大小小的柠檬片、杏干。
  这都是楚夏从爸爸的果园里摘下来的,已经晾了好些日子,随便摸一下,便会发出贝壳一样的声响。
  妈妈把饭做好了,爸爸也从果园里回来了。吃完饭,楚夏坐在自己的屋子里。楚夏的书桌上放着几本书,《老人与海》《鹦鹉螺号潜艇》《格兰特船长的儿女》。
  书桌角上,放着一只灰色的布袋,里面装着小半袋鱼干,是真正的大马哈鱼干。鱼干洁白如雪,呈半透明状。楚夏撕一块鱼干放进嘴里,鱼肉甜丝丝的,很鲜。看着这些鱼干,楚夏突然就想起了廊下晾着的那些果干。柠檬和杏子就要晒好了,小水手怎么还不来呢?
  第二天,楚夏去上学,还没忘把那一蒲箩果干从廊厦里重新搬出来,晾上。中午放学,柠檬片和杏干已经晒得发烫。楚夏抓一把柠檬片放在手上,复又扔进蒲箩。柠檬片撞在杏干上,嘎嘎作响。
  妈,这些果干晒成这样可以收了吗?楚夏隔着窗户问。
  行了,行了,收吧。我这儿有个布兜,你拿去吧。妈妈一边切菜一边说。
  楚夏跑进屋里,放下书包,从厨房里找出一个蓝印花布袋。柠檬片和杏干在蒲箩上摊着,薄薄的一层,看着没多少,可一装,竟把一个大布袋塞得鼓鼓囊囊的。
  下午放了学,楚夏又到十里望码头上去了。
  码头上湿漉漉的,很滑。
  剥牡蛎的老人仍然坐在码头边上,他那个忠诚的伙伴却不见踪影。
  楚夏轻轻走到老人身边,问,老先生,今天下午有大轮船到港吗?
  老人抬起头,望着楚夏。姑娘,不要心急,要吃点牡蛎吗?
  楚夏摇摇头,她知道,今天下午肯定不会有船来。不然,她在学校里便可以听到海轮到港时发出的悠扬汽笛声。
  楚夏又朝海面上看了一会儿,转身往回走。老人开始打扫摊子了,那只虎皮猫也不知什么时候冒了出来,正踞卧在码头栏杆上,伸出前爪捋着胡须。
  楚夏回到家里,爸爸还没从果园回来。
  吃过晚饭,楚夏坐在书桌前面,将一小块微甜的马哈鱼干放进嘴里。
  三月,哦,是的,三月。三月的一个星期天下午,楚夏将妈妈晒好的金丝蜜枣拿到码头边上去叫卖。说起这蜜枣,还是当初在马贡多的小姨从果贩手里买来了几棵树苗,送给了楚夏家。十里望的水肥土沃,几年间,那三棵枣树便蹿了起来,挂了满树的红灯笼,如同航船上闪烁的信号灯。三棵枣树结的枣子楚夏家吃了一个冬天,可还是剩了不少,只好拿去卖掉。
  上午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土地潮湿,空气湿润。水手酒吧侧墙上的黄素馨被雨打了,碎碎地落了一地蕊。远处的海灰白色,迷迷蒙蒙,如同走进了布满烟雾的厨房。楚夏两手提着半袋风干蜜枣,很吃力地走着。
  楚夏把半袋金丝蜜枣放在码头边的皂荚树下,歇了一会儿。
  地上还有些湿,楚夏不知道从哪里找来一束干草铺上,便坐下了。街上的人并不多,码头上的人也不多,显得冷清清的。那个剥牡蛎的老人不一会儿也来了,就在楚夏旁边,只是坐着。老人望着海洋,一手抱猫。一只斑鸠落在对面的刺槐树上,傻傻地,愣着。楚夏捡起一颗小石子,扔过去。扑!那斑鸠便呆头呆脑地飞了。
  呜——突然,远处,海雾里传来一声悠鸣。
  楚夏抬头朝海面看去,海雾中一只巨轮的轮廓正逐渐显现。
  码头上立刻便热闹起来,一些搬运工聚集在一起,准备搬运货物。
  是出远海的轮船,楚夏在心里想。这么大的轮船楚夏很少见到。
  轮船靠岸抛锚了,靠近码头这一侧的船舷上清楚地写着六月花三个大字。舷梯放了下来,水手们一个一个走下甲板。一些小商小贩如同雨后路面上的蚯蚓一样突然冒了出来,聚拢上去。
  几个水手哼着欢快的曲子路过楚夏面前,朝水手酒吧走去。调酒师已经换上了一身整洁的燕尾服,正礼貌地坐在长长的吧台后面。
  请问,这些枣是怎么卖的?
  楚夏光顾着打量开满黄素馨的水手酒吧,竟然没有看到眼前已经站了一个顾客。   楚夏抬起头一看,呀,是个水手。水手的年纪不算大,看上去也就十六七岁的样子,是个小水手。他长得很高,很壮,皮肤呈现出一种健康的棕色。水手穿一件烟青色粗线毛衣和一条黑色长裤,一顶棒球帽戴得歪歪斜斜。
  呃……是卖的,一块钱一捧,你可以自己抓。楚夏回过神来,说。
  不用捧了,我都要。你看该给多少钱?水手急切地问,似乎很想得到这半袋风干蜜枣。
  这……这……楚夏糊涂了,这可怎么卖呢?过了好一会儿,楚夏才打量着说,你给……给……十五块钱行吗?
  嗯,行。小水手爽快地答应了。他摘下自己的棒球帽,从里面取出一大把零钱。
  嗬!他竟然把钱藏在帽子里。楚夏惊奇地叫出了声。
  小水手低着头,跪在地上,一五一十地数了起来。
  一块,两块,两块五,三块,八块……十二块。
  一块,一块五,两块五,三块,八块,……十二块。
  小水手数了两遍,只有十二块钱。
  我……我只有十二块钱。小水手挠挠短得像刺一样的头发,红着脸说。
  楚夏也很为难,这枣可是妈妈辛辛苦苦打下来晒好的。可他好像又特别想要这半袋蜜枣。哎呀,算了算了,十二块钱就十二块钱吧。
  好吧,十二块钱你把蜜枣拿走吧。楚夏说。
  没想到小水手却连连摆手,不,不,请你等一会儿,我回一下舱室。
  楚夏望着水手风一样蹿上码头,爬上轮船。啪!从皂荚树上掉下一滴积雨,正落在楚夏的帽子上。
  小水手很快便回来了,两手空空。
  我……我爸爸下船了,我进不去。他很愧疚,说着就要把布袋里的蜜枣捧出一些。
  别……别……没事。这是我们家自己种的,没事,没事。楚夏说着伸手去阻止小水手,却看到他的手臂上生着一些红点,都是米粒大小,极为扎眼。
  你的胳膊上……楚夏惊讶而谨慎地问。
  是水果病。小水手似乎已经司空见惯了。
  扑哧,水果病?这是什么名字啊?楚夏更加好奇了。
  就是水果病呀,所以我才会买你的枣子。我们在船上,吃不到新鲜的蔬菜水果,就会得水果病,起红点。
  吃枣管用?楚夏问。
  管用!我爸说过,蜜枣,柠檬,苹果什么的,最管用了。
  你爸爸也是水手?
  嗯,是二副。小水手自豪地说。
  楚夏听了,点点头,不说话了。小水手也没有话说。空气有些尴尬。
  过了一会儿,楚夏问,你们以前来过吗?
  没,没来过。以前我们都是停在马贡多港,这次在这儿泊船,把货物卸下,明天上午就得走。
  去哪?
  去冬明,冬明港。到那里卸货,再装货,运到海的那边去。
  船上好玩嗎?
  唔,我们养了鹦鹉,大副还养了一只小狗。可也会烦,烦了,就看海,蓝蓝的海。有时,也会想起陆地。
  水手的眼神忧郁,望着海面。
  楚夏也随着水手朝朦胧的海面望去。楚夏问,你们经常上岸休息吗?
  不,不是的。不过船长说了,等我们把货运到海的那边,再装了货回来,就会给我们一个长长的假期。我和爸爸就可以在陆地上安安稳稳地住上几个礼拜。我有好多事情要做,要去电影院看电影,要准备好些干果子,最好,还要买一只猫带到船上去。
  你们会回哪儿?这儿吗?
  这可说不好,也许是马贡多小镇,也许就停靠在十里望港。不过爸爸说了,不会超过六月我们便能回来。水手把六月说得很重,好像从那时他就将获得解放。
  唔,请等一会儿,等爸爸从街上回来,我一定会把那三块钱还给你的。
  不,不用了。楚夏推辞道。
  没事的,也许,下次来时,我会记着给你带一个漂亮的海螺,那可真是太有意思了。
  海雾渐渐散了,大海重又袒露胸怀。雨后的十里望镇鲜艳干净,绿色的树木和白色的房子引人注目。几个水手从酒吧里走出来,相互搀扶着,快活地歌唱。一群小贩拥在码头上向一个落单的水手兜售水果和饮料。剥牡蛎的老人和水手们兴奋地交谈着,双眼泛出湿润的亮光。风凉凉的,枣甜甜的。
  阿力!阿力!嘟——一阵铜哨声响。
  哎!小水手立刻戴上帽子,弯腰背起蜜枣,飞快地朝码头跑去。
  他回过头来,对着楚夏挥一挥手,我爸爸在喊我了,再见!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楚夏朝轮船上望去。甲板上,一个身材魁梧的水手正扶着栏杆,朝这边看着。他的胸前,一个金黄色的东西正发出夕阳一样的柔和亮光。
  第二天,楚夏坐在教室里,突然听到码头上传来长长的汽笛声,是货轮离港了。窗外,一只不知名的鸟儿叫,引出好多鸟儿叫。
  中午放学,有人叫住楚夏,要她到学校传达室去一趟。楚夏满心疑惑,敲开传达室的绿色木门。校工递给她一个布袋,正是昨天用来装金丝蜜枣的。楚夏更糊涂了。打开一看,只见袋子里整整齐齐地码着两排大马哈鱼干,雪白透亮。不用问,楚夏便知道是谁送的。
  现在,楚夏坐在书桌前,嘴里嚼着鱼干,一手胡乱地翻着一本书,想。已经六月末了,秫秸花都开了,六月花号还没回来吗?兴许,船长早就把船开到了马贡多。兴许,水手们已经在那儿上岸了。楚夏怔怔地坐着,突然对妈妈说,妈,明天星期六了,我想去马贡多的小姨家,住一夜。
  去吧,上次小姨就叫你。妈妈说着走进楚夏的屋子,准备帮她收拾衣服。
  哎呀,不用,就住一夜,星期一还要上课呢。楚夏说着把一块鱼干送进妈妈嘴里,和妈妈一起走了出来。
  睡前,楚夏掂掂那袋柠檬片、杏干,硬是塞进了书包里。书包撑得很开,连拉链都拉不上了。
  十里望的夜色浓厚,星空如同大海。大海上水光粼粼,海水如同星空。
  小水手站在甲板上,吹着口琴。夜凉了,父亲走了出来,抬头看北斗。远处的海面下闪耀着微弱的磷光,如同无数萤火虫浸在水里。小水手望着前方山尖的阴影,轻轻吹奏。   阿力,吃了它。父亲拍拍小水手的肩膀,把一颗蜜枣塞进他的口袋。
  爸,咱们现在到哪儿了?小水手放下嘴上的口琴,问。
  已经过了大尾岬,没有雾的话,明天中午便能到十里望港。父亲望着不远处的几座岛屿说。
  真的是去十里望港?小水手欣喜地问。
  嗯,船长想了想,还是觉得去十里望港补给近一些。不过,这次也许不会有假期了。六月花号在十里望只能停靠几个小时,补充好淡水和列巴面包就要立刻赶路。等我们到了冬明港,船长保证给我们一个漫长而舒适的假期。
  真的只有几个小时吗?小水手怅然若失,复又兴奋起来。那我也要到岸上去转一转。
  呜——呼,呜——呼,呜呜——呼。口琴声在轮船发动机低沉轰鸣的伴奏中显得格外优美。
  月,亮了。
  清早,楚夏起得很早。她把书包吃力地背在肩上,里面的柠檬片和杏干压得她微微有些驼背。
  楚夏走到街上,站在皂荚树下等车。清晨的街道湿润,空气微凉,行人稀疏。不远处的大海如同刚刚降生的婴儿,宁静、安稳。视线的尽头水天一色,匯成一条亮蓝色长线。卖牡蛎的老人正在海边散步,看到楚夏后微微一笑。身后是跟着他的那只虎皮猫。
  有风,很小。花香,很淡。
  公共汽车在六点半准时到站,楚夏用力向上提一提书包,上车了。黄色的公共汽车如同挪动的面包缓缓驶出十里望镇。大街上,三三两两的店铺正在开门。
  正午时分,如同公共汽车划破薄雾驶出清晨的十里望,六月花号满载着船员和货物在码头上缓缓靠岸。
  大副率先跳下甲板,带着十几个水手去准备淡水和列巴面包。小水手也跳了下去,稳稳落在码头上。他的手上抱着一枚蓝色的凤尾海螺。父亲留在船上,对着小水手喊,阿力,不要走太远,轮船最多停留半天。
  知道了,爸爸。
  小水手走在岸上,看着大副带着十几个人远去,突然有些不知所措。他低头看看手里的海螺,慢慢地朝街上走去。那棵皂荚树投下浓浓的影子,遮住了日头。但是,皂荚树下没有人。然后呢?去哪里呢?小水手犹豫了一下,又抱起蓝蓝的海螺,朝十里望中学走去。中学的门紧闭着,传达室也没有人,一只大锁隔绝了一切。今天是星期六呀。小水手不甘心,把脸贴到学校的大铁门上,朝着里面打量着,喊,嗨!
  嗨!嗨!嗨……回音传进他的耳朵里,重重叠叠。
  小水手泄了气,低头抱着海螺往回走。他一个人独自走在下午两点十里望空旷的长街上,发出嗒嗒的清脆声响。
  天太热了,水手的影子都要化了。他坐在一户陌生人家高大的栀子树下,双脚踢踏着。太阳逐渐西移,街上的人也多了起来,各种声响杂乱地混合在一起。小水手抱着海螺,愣愣地,看人来人往。日头很快便落到墙头上,他舔舔干瘪的嘴唇,不情愿地朝码头走去。
  已经有不少渔船返港了,新鲜的海货气味铺天盖地地跃上码头。小水手贴着边走上码头,一边四处张望一边小心翼翼地保护着怀里的海螺。突然,他感觉到有人用力扯了一下他的衣角。小水手回头一看,那个剥牡蛎的老人正用一双浑浊的眼睛望着他。
  孩子,不要找了,她不在。
  谁?谁不在?小水手问。
  上次卖给你蜜枣的女孩。她一早便坐上公共汽车出门了。老人一边从牡蛎盆里挑出几条杂鱼扔给一旁的猫,一边说。
  小水手一怔,举起蓝色的海螺。请帮我把这只海螺交给她。多亏了她的蜜枣,我和爸爸都很好。
  好,放下吧。老人答应了。
  嘟,嘟,嘟……父亲的铜哨响了,急促,焦急。刚才,这哨声已经响过一次。
  哎,来了。小水手迅速朝轮船跑去。不知为什么,那只虎皮猫也跟了过去。
其他文献
每个节目都有自己的定位,节目的定位决定了节目的风格。我认为,老年节目的风格应该是平实,至少这是我们应该追寻的一个方向。平实是不花哨、不浮躁、不追流行、不媚时尚;平实是自然、是真实、是娓娓道来的亲切、是言之有物的质朴。平实是内容也是形式,是主宰和形式的灵魂。  一   电视专题节目绝大多数报道的是现在时,即现实发生的事,而老年节目却多有过去时。"话说从前"是老年人的特征,也是老年节目传播的
摘 要:毫无疑问,在我国两千多年来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国思想文化的主流。儒家思想的发展并不是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推移和社会的发展,在其主干文化内涵的基础上不断地有所扬弃与革新。本文试图来简论儒家思想文化的大致发展演变过程作简要的论述,以期对儒家思想作个概括性的了解。  关键词:儒家学说;发展;演变  一、儒家思想的起源与创立  1.殷周的“儒”者与后来儒家的渊源  最早在殷商时代
作为培养学生道德、精神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课来说,发挥隐性课程的作用更有利于潜移默化的东西传递给学生,并使学生真正的能够接受。但同时,这对教师的要求就更高,需要教师来发现隐性课程并在课堂中进行实施。因此文章主要从隐性课程的来源,隐性课程在思想政治课中的价值以及怎样提高教师发现并实施隐性课程的能力这三方面进行论述和研究。   一、“隐性课程”术语的提出   通常的学校课程,是指
历经二十多年的不断探索,交通广播已成为我国广播传媒中的一颗闪亮的新星,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新媒体的出现,广播这种传媒形式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和挑战,文章通过对渭南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小狐狸喜欢上了一个小男孩,它总趴在小男孩家栅栏的缝隙里偷看他。小男孩总是坐在屋外的长椅上看书,还会拿一支铅笔在书上勾画些什么。小狐狸伸长了脖子,把脸紧紧地贴在栅栏上,也看不到小男孩究竟在画什么。  “你好,我非常喜欢你。你能喜欢我么?”  终于有一天,小狐狸鼓起勇气走到了小男孩的面前问。  “不,你是一只狐狸。书上写了,狐狸都是顶狡猾的东西,坏透了!我才不喜欢你!”小男孩坚定地拒绝了小狐狸。  被
期刊
社会的发展,人类的进步和成长教育市是助推力。二十一世纪科技突飞猛进信息产业成为时代的主流,教育的发展顺应时代之需。现代教育技术利用现代化的资源和环境优化教学实现教育目的,培养信息人才,推进科技发展。对现代学习资源的充分认识和合理应用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还为教学活动和学习活动提供了物质和非物质的技术支持。   一、现代学习资源的利用是教育的必须   1.现代学习资源观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用汽油、柴油作为主要能源之外的汽车,包括天然气汽车、混合动力汽车、氢能源动力汽车和太阳能汽车等,具有低排放、低能耗和低噪音等环保节能优势。   一、
2001年全国高考文、理科解几试题是:rn设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为F,经过点F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点C在抛物线的准线上,且BC//x轴.证明直线AC经过原点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