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在妇科的应用价值

来源 :延边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mboyaoq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分析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在妇科的应用,为临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我科在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3526例,调查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这三年妇科开展系统化优质护理服务的质量。结果:采取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后,护士考核评分明显提高,P<0.05,护理事故以及护理纠纷事件明见减少,P<0.05,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提高,两两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在妇科的应用中能够极大地改善医患关系,全面提高医院的医疗水平,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关键词:妇科;系统化整体护理;优质护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健康服务的要求逐渐提高,医院妇科患者属于一类比较特殊的群体,病情种类非常多[1-2],我科在近几年开展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得到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在2010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患者3526例,调查分析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的满意度。
  1.2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的开展
  我科在开展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中,建立妇科整体护理体系,由护士长担任质量监督小组组长,定期的监督和指导护理工作的开展,保证护理服务质量。建立护理培训小组,由专人为护理人员进行培训,让护理人员明白到整体服务的重要性,提高专科品质。
  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服务工作的具体开展中,认识落实到服务工作。妇科患者需求很多,工作非常的繁杂,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具有较高的护理技能和服务能力,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一视同仁,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以积极的心态来对待患者。在护理工作中需要掌握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护理技能,掌握与护理相关的营养学、社会学以及心理学等,采用合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沟通,不能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带给患者。在护理工作的开展中护理人员各司其职,护士长全面指导护理工作,及时的调研和反馈护理质量。
  在工作中需要充分调动工作的积极性,改变护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与奖金和晋级挂钩,给予表扬有特殊贡献的护士,管理人员也需要与护理人员积极共同,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工作,发挥出护理人员的最大效果。患者在住院期间,护理中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护理人员需要与病人耐心的交流,陪同患者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在检查中尽量减少患者的暴露部位,若是患者需要采取手术治疗,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相关工作,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避免不必要的并发症的出现。患者出院后,叮嘱患者做好日常注意的问题,向患者讲述复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叮嘱患者定期到院进行复查。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1. 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护士考评以及护理事故变化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患者护理满意度以x2检验作为计数资料,P< 0 .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3.结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逐渐提高,由于妇科护理比较特殊[3-4],容易出现各种医疗事故,开展系统化整体优质护理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措施[5]。在本研究中我院妇科开展系统化优质护理,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80.16%)明显提高(98.16%),护士考核评分明显提高,P<0.05,护理事故以及护理纠纷事件明见减少,P<0.05,除了本文所论述的措施之外还需要建立系统化整体护理的质量监督体系,不断完善系统化整体护理服务的相关制度,定期调查护理的意见,不断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孙花,徐艳萍,刘娅等.妇科病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做法与成效[J].西南国防医药,2012,22(10):1126-1127.
  [2]盖炼炼.妇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方法及成效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1,13(7):1264-1265.
  [3]刘东霞,吴海燕,梁勤等.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区开展责任制护理的效果探讨[J].护理研究,2011,25(32):2995-2996.
  [4]宋霞.优质护理在妇科临床护理中的运用[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7):220.
  [5]黄绮华,关玉兰,郭清华等.妇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1,18(20):21-24.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右美托咪定硬膜外给药在剖宫产术中预防寒战及牵拉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ASA I~II级行择期剖宫产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行硬膜外麻醉,A组患者在行麻醉时加入小剂量右美托咪定,B组患者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发生寒战和牵拉痛的情况。结果:A组产妇发生寒战和牵拉痛的比率明显较B组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导致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相关性因素.方法:以45例2012.6.1.~2014.6.1.之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未足月胎膜早破产妇为研究对象,对该现象发生的诱导因素妊娠结局治疗方法和成效及其分娩方式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未足月胎膜早破主要是由生殖道感染胎位异常和引产流产史导致;比较孕周在25~34周与孕周在34周以上的产妇的并发症和围产儿死亡率,前者均要明显高出许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阴道助产术与剖宫产术在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迫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诊治的足月妊娠临产胎儿窘产妇82例,按照不同分娩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产妇予阴道助产术,研究组41例予剖宫产术,观察并比较两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原因、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妇胎儿窘迫发生原因-脐带缠绕、胎膜早破例数均少于对照组,新生儿并发症总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 对母婴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本院门诊建卡并在本院分娩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20例设为观察组, 选择同期不存在糖尿病的妊娠孕妇20例设为对照组。结果:妊娠期糖尿病组中孕妇的剖宫产率、合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胎膜早破、羊水异常、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围生儿合并巨大儿、胎儿窘迫、早产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
期刊
摘要:目的:为了使新护士尽快适应手术室工作环境和工作节奏,掌握手术室各项配合工作,并树立工作的信心。方法:自2009年7月至2014年7月对新入科的护士采用集中教学和一对一带教以及记录反思日记互动教学方法。结果:经过带教,巩固了新护士的基础理论知识,提升了新护士的专科知识技能和相应的职业综合能力,?新护士在入科6个月后基本能胜任大部份手术配合。结论:在新护士培训中,按照规范的临床路径带教,教学相长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空肠导管减压治疗炎性肠梗阻患者的护理方法,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0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胃管处理)和观察组(利用液囊空肠导管减压处理),两组患者均加入中药以及泛影葡胺,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梗阻缓解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明显高于对照组(90%),观察组患者在3d内肛门排气率(90
期刊
摘要: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行药物集中配置。我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运行一年来,减少了药品浪费和降低医疗成本,降低了微粒污染和微生物热源,减少了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性,保证了药物调配质量,静脉输液反应减少,保障了病人的用药安全,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为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配备责任心强而且临床经验丰富的护士,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静脉药物配置,护理人员,作用 
期刊
摘要:目的:分析个性化干预在肿瘤病人经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ICC)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4例肿瘤置管患者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附加个性化干预。对比两组的导管留置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导管平均留置时间比对照组更长,两组比较,P=0.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股骨颈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龙岩市武平县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4月期间收治的54例股骨颈骨折病人,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治疗组(优质护理),每组各27例。结果 通过护理之后,治疗组髓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给予股骨颈骨折病人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病人的心理状态,切实提升病人的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超声诊断中孕期脐带胎盘入口位置异常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于中孕期超声检查发现脐带胎盘入口异常的孕妇,以超声检查为依据对其进行干预后的分娩结局进行讨论。结果:121例孕妇经干预后分娩无死胎、死产病例。产后经胎盘检查证实中孕超声诊断脐带胎盘入口位置异常的准确率达95.04%。结论:常规中孕期超声除筛查胎儿有无先天畸形,也应重视脐带胎盘入口的检查。临床上对此类病例追踪观察,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