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羞愧的学生自买桌椅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xji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东吴川部分地区学生上课须自买桌椅。教育局称:因经费紧张,“一张桌椅不到一百块,对家长们来说不是问题”;家长则认为:桌椅应由学校提供,要求学生自带加重家长负担。(2013年1月1日《南方农村报》)
  去年湖北麻城让学生自带课桌引来如潮批评。迫于舆论压力,当地很快想方设法解决了“经费不足”的问题。按理说,殷鉴不远,各地应该避免类似情形再现,广东吴川何以无动于衷?
  当地任由学生自买桌椅不说,从学校到教育官员,都还表现得无比坦然,仿佛学生自买课桌是天经地义的事,不见羞愧,连解决这一问题的意愿都看不到。吴川市教育局一副局长则称:“我孩子当年上学也是自带桌椅”,目前也没有购买计划,因为“没有这笔资金”。让学生自买桌椅这样的事持续多年,主管官员没有丝毫愧疚,甚至习以为常,实在有辱其职责。
  抛开这些“离奇”的说辞不谈,学校和教育部门异口同声的托词是“经费不足”。但媒体采访时也发现,某校为了迎接教学验收,用于改善学校环境就花了一万多元,以百元一套桌椅计算,这就够解决一百多名学生的难题了。什么样的验收?需要什么样的“环境”?比解决桌椅这样基本的教学设施更重要?
  关于教育经费问题,2012年5月,吴川市财政局局长在人大会议作报告称,全市教育支出50632万元。这些钱都花到了什么地方,是否真的拿不出一点钱解决学生的桌椅问题?其实,当地教育“经费不足”是个伪问题。2003年底,国家审计署对吴川教育局财务状况进行审计时发现,该局及所属教办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吃饭开支”竟高达600多万元,局机关日均报销餐费达到4000元。作为一个教育经费一直捉襟见肘的县级市,这样的奢靡一度引起舆论震惊,被媒体形象总结为一边喊经费“吃紧”,一边埋头“紧吃”。如今,吴川的教育经费依旧“吃紧”,只是不知道“紧吃”的现象是否依然存在?
  相比于麻城,吴川更让人震惊的就是学校和教育官员的“坦然”姿态。由此也可见,当地缺的绝不仅是教育经费,更是对教育的责任之心。
其他文献
出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50余篇我国近现代最有影响力大学校长的毕业训词,包括北京大学之父蔡元培、清华大学之父曹云祥、北京大学“刍狗”蒋梦麟、中山大学之父邹鲁、中央大学校长张乃燕等。这些训词涵盖了大学生应如何应对毕业即失业、铁饭碗、走后门、坚守职业道德等毕业后遇到的现实问题,并提出应继续学问、不要辜负大学、更不能放弃理想和信念。《中国著名大学校长毕业训词》一书引经据典,对当时的社会时事
我来到贵州做采访。七里沟双峡村最东头,这里是老兵戚仁山的家。  “记者同志来啦,没什么好东西招待,坐下喝口茶吧……村长说有记者小伙要采访俺,就是你吧?俺的那些故事村里孩子都不稀罕听了……你坐着,俺给你下点饺子……”  一盏秃灯泡晃晃地悬在屋中,一台小电视搁置在木柜上,一个小电飯煲放在泥土地上;屋里的电线一段贴着天花板爬行,一段半吊在半空,一段伏在地上;墙上挂着一本年历,半墙都是表彰状和奖章,旁边是
黑龙江省将解决农村学校的取暖问题作为工作重点,加大投资力度,对一批老式的供暖设备设施进行了提升改造。前不久,教育部门与财政部门联合就全省中小学火炉取暖情况进行了核实,建立起“待改造项目学校项目库”,计划用两年时间全部取消农村中小学小火炉,要求2014年全部完成。目前,黑龙江省财政已落实资金1.6亿元,全省已完成火炉改造学校921所,占两年应改造学校总数的51%,改造校舍面积92万平方米,受益师生1
教育公平,是当前人们对教育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它涉及到各个层面。就学校层面而言,就是要让每位教师都有出彩的机会。  学校必须公平地对待每一位教职工,公正评价每一位教师,让教师在校园这块净土里,享受到公平正义的阳光,感受到尊重和幸福。在一所好的学校里,要有一套科学公平的教师评价体系,在教师晋级、评优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操作规范,让操作在阳光下运行,让广大教师享有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把领导的权力关
那一年,我记得  导演:张晴帆  出品:北京电影学院  影片讲述了一个永恒的故事,始于手风琴老人的独白,及至戴望舒与丁香的爱情,并在其中渗入了一些宏大的元素,宗教与梦境,新生与死亡,狂欢与孤独,意识形态的桎梏,以及对人性的深掘。这是由梦境组成的故事,充满戏剧化的舞台感与间离感,是对现实的一种诗性描摹。该影片曾参选2012年第65届法国戛纳电影节电影基石单元;获得由北京电影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举办的首
《现代教育科学》2013年第8期刊登张立国文章指出,要打造一所名牌学校,应首先提高教师教学的效度和信度,打造教师自己的品牌。在教与学这对矛盾的统一体中,教师永远是学生转化的主导和催化剂,是最具鲜活生命力的因素。现在常说的新课程落实,为什么总要说改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从而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其道理就在于此。要创造教师自己的品牌,因为有了教师自己的品牌,才能有学校的品牌。从这个层
2020年11月13日,云南昭通威信县发布文明养犬、禁止遛狗的通告。通告指出,县城城区内禁止遛狗,一旦发现,第一次给予警告,第二次县城市主管部门将根据《昭通市城市管理条例》第四十六条之规定处5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第三次联系公安机关予以捕杀。这则通告一经发出便在网络上引发了网友们的集体讨伐。网友们不禁发出疑问:“这样的通告不就是变相地禁止养狗吗?”还有网友批评当地政府的做法是一刀切,是典型的懒
今年9月开学,山东省7所高校进行了学分制收费改革。这是在中国多所大学已经实行学分制管理的基础上实现的。那么,学分制收费和学分制管理有何不同?学分制收费是学分制管理被推广后的更进一步尝试吗?有哪些好处和弊端?或者,纯粹是为了多收费?  学分收费可促进知识流动  在教育领域,如何衡量知识的价值,如何把课程量化并促进流动?学分制提供了答案。高校实行学分制相当于把凝固的、难以计量的课程变得可计量化,学分就
在学校,任何一个班级都存在着所谓的“后进生”。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某方面的问题。这就给工作在第一线的老师们带来了难题:如何转变这些棘手学生,让管理、教育从棘手变为得心应手?《后进生转优妙招》这本书根据中外名师的实际教育经验,结合他们真实、优秀的教育案例,在深度点评之余,提出了在当前新教改的局面下因生施教、扬长避短的种种具体办法及操作手段。本书为广大一线教师转化后进生、开启后进生智慧打开了一扇门。
张桂文,辽宁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在28年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中,她潜心学问、辛勤耕耘、哺育桃李、传道解惑,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学术团队中的领头雁。她用自己的务实作风感染了一批人,影响了一批人,带动了一批人,激发和传递着教育的正能量。  以学生为中心  2008年,张桂文被评为辽宁省教学名师。她在名师心得中写道:“作为高校教师,只有把热爱自己的专业与热爱自己的学生结合起来,才能始终把教学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