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年轻摄影师的来电

来源 :大众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ich_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几天,本刊编辑接到一位年轻摄影师的电话,他的照片拍得不错,也曾获得一些全国范围内摄影奖项的大奖。这次他打来电话,不是询问某些具体的技术问题,而是关于他的一点点小困惑:“为什么我的照片拍得不错,也获得了一些奖项,甚至是大奖,但相比另外某些摄影师的作品,并未受到社会广泛范围的关注?为什么一些我觉得拍得没有我这么精美的作品,反而能在微博上有各种转发,引起很多人关注,是不是需要拍摄更具有话题性的题材?有一些摄影师的东西,我看起来也就是那么随意的一拍,我没感受到它有什么艺术内涵,为什么就有很多粉丝?甚至是摄影圈之外的关注……是不是找专家写一些文章来推荐就可以了?我还是相信摄影本身不需要文字作解说,一图胜前言……”其实他的问题颇有代表性,只是很多人不去探究。
  今天,“摄影人”的数量与十年前相比,有几何级的增长,影像顺着网络涌来,渗入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影像的观看、使用、读解和审美方式多种多样,曾经很多朋友常挂在嘴边的引以为荣“摄影圈”的“摄影人”等这些词汇,其确立的边界在新时代看起来混沌的摄影词条云团中,似乎已被稀释殆尽,如今,抱着玩乐的心态或是严肃的心态去拍照,都应该了解:自己的摄影方式不是唯一,接受和了解摄影的多元,才能更好地面对和处理自己的摄影方式。
  根据编辑的经验,他的困惑并不是个例,看到这些变化的人才会困惑。编辑和这位摄影师的对话貌似煞有介事,但也并不能给出标准答案。又深入聊了聊,下面是整理过的聊天记录。
  U:年轻摄影师
  D:《大众摄影》编辑
  D:你在二十出头就在一些影赛影展中获奖,我记得你说过入门时是和师父学的,那是很有经验的摄影师吧?
  U:我是被两位师傅带进门的,他们都是多年的摄影工作者,10岁的时候,我受他们影响,接触到摄影,也很狂热,但是那时摄影对于我来说只是一项课余活动。
  D:有师傅能带进门学习,很宝贵,以前很多人都是自己想办法看书、看展,现在是通过网络等种种渠道学习,也有不少人是有过“师傅”的,“师傅”的痕迹明显的会在“徒弟”身上显现出来,例如对摄影的偏好和判断。当然,也会在这基础上发展,某些地方会和师傅有不同,但是当你知道谁是跟谁学过,你就会发现,有道理。师傅大概都给过你哪些方面的指导和训练?这个过程你都拍些什么内容?
  U:他们首先扭转了我当时唯器材论的观点,让我看到好作品是什么样的。我从最基本的技术开始学习,看了很多优秀的摄影作品,当时觉得李少白老师的《看不见的故宫》特别棒。
  D:他的东西不仅仅是光影,光影只是个表面语言,他的视觉下面,是有他很个人化的观看方式和审美方式,所以别人模仿也意义不大,不如找自己。话说回来,你什么时候开始参加比赛?
  U:到了2010年的时候,我积攒了一定数量的作品,当时我的师傅建议我参加那一年的省里的摄影艺术展览,并对我的作品编辑提出了意见。后来在那次省影展上,我的一组作品获得了优秀奖。那是我第一次在正式的比赛中入选,为我以后的创作提供了信心。
  D:你对摄影的关注点,你喜欢的风格是哪种?
  U:大学的时候,看了顾铮教授编写的《世界摄影史》,初步了解了从摄影术发明以来摄影的各个流派。我很认同亚当斯带领的F64小组的影像追求。
  D:就是你觉得亚当斯的这个路数是你非常喜欢的。
  U:是的,我当对亚当斯的黑白影像方式很着迷,我也跟着另外一位老师学习了数字后期技术,那段时间不短。他对于我当时一味的模仿也有些反感,我不能亦步亦趋,始终重复他的脚步,我后来在创作同类题材作品时努力寻求自己的风格。
  D:我参加过一次大展的评选,评选过程中,有评委就说“这组照片是那位某某拍的吧?”分辨出了你的风格。其实你的风格在比赛作品中很鲜明,一看就属于能在比赛中获奖的片子,作品感强,完成度高,我觉得是精致的“命题作文”。因为比赛就是命题作文。不过我想,你自己拍的东西,可能也是按照命题作文的方式去的,能不能脱离别人的“命题作文”,或是进入“自己命题”,也许是你更上台阶的所在。因为这也是很多人同时具有的疑问。这就和那天电话聊的时候,你的一些困惑有关了。
  U:之前我在网络上看到一些热传的摄影作品和摄影师,我觉得:为什么我的作品不差,也获奖了,但影响力还只是在传统的“摄影圈”小范围内。为什么没有获得更大关注。那些受关注的人,在我看来,作品似乎并不比我的更好啊,是不是他们作品更多切入社会议题?是否我应该也主动切入?
  D:在以往我们所了解的“摄影圈”获奖的照片,在当今社会,并不是社会的聚焦所在,随着全社会的读图时代到来,沙龙样式的照片越来越只是传统的摄影爱好者圈子范围内的议题,所以也许你的照片获奖,但并不像另外一个看起来没有那么“美”的作品获得的关注度高。或者用我之前的话说,你看到的那些广受关注的,是摄影师“自己的题目”,面对的是自己的标准,想的可能不是如何面对评委、既有评价体系的品评和判断。所谓“摄影圈”这种东西早就模糊了。你的困惑,很多由爱好者转型到创作者的人都遇到过,如果我们非要这样划分的话。
  U:当时还有一个困惑,有些人的作品,就是现在经常在网上见到的,感觉比较“当代”的一些,我看起来并不觉得有那么好,我认为评论家写的文章,把这些作品抬升到某个层面,就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D:从一个审美者的角度看来,现在受到广泛关注的语言范式,话题较“新”摄影,都提供审美上的惊喜,一些可能说不清但强烈吸引人的东西,一些你觉得“靠评论界推广”而获得关注的作品,不否认有你所说的情况,但若真的在受众中引起反响,则一定是作品有意思。他们提供了你我所不具备的视角,这当然就有意思,有趣味。这不是冥思苦想得到的。同样,这是他的作品和他的受众互相寻找和形成的过程,也许喜欢他作品的人之前从未对摄影发生过兴趣,不知道亚当斯是谁,这没关系,作品打动人是很直接的,很具体。
  我想这种时候,如果你想在摄影这事儿上有些“突破”,或说有些变化,真不妨少拍点,少想想“摄影”,去干别的,什么都行,既然不靠卖照片活着,就旅行看书过日子,放一放。等你再有冲动的时候,不管是用相机、手机还是换一台大画幅拍,即使仍然是拍你熟悉的题材,照片可能会是一种新的结果。
  U:后来我想,不管题材是怎样的,我肯定要有属于自己的摄影语言,这也是我正在追求的。摄影在技术层面上,现在后期处理、投稿都有专门的影像俱乐部包办,只要你有钱,你只需在一个合适的地方按下快门就可能有不错的结果,过程同质化到如此的地步。但是我以为今后的摄影应更加注重内在的表现,不仅是语言上的炫技。我会更多关注人。
  D:前几天你在微博上发的一组新照片,保留了你的精致,还有对整个场景的控制,和你之前的东西有些不一样了。
  U:其实那些都是很早的照片,但是没拿出来过,只是重新编辑了一下。
  D:重新的编辑审视下,在以往的素材当中发现了拍到但并未“看到”的东西,这感觉是不是像在衣橱刚翻出来的衣服口袋里发现了钞票?
  U:对,随着阅历的增长发现的,之前无意识或是没有充分意识到的情况下拍的那些照片,现在就会去有意识的拍了。
  D:有的时候,看到一些人的创作变化不那么自然,像是为了变化而变化,我觉得还是从自己的东西里自然的、慢慢的生发,会更好一些。可以理解到别人的不同,但不是为了重复别人的范式和道路。要从自己的东西出发,同时对外界的东西保持开放。
  U:对,这是一个方向。我之前之所以一直使用黑白,是因为我对黑白影调有一种极度的钟爱。韦斯顿有一句话我非常赞同:我不是专门去物色那些不寻常的题材,而是要将寻常的题材变成不寻常的作品。
  D:所以他在家拍贝壳,其他人当时都去拍现代建筑、工厂之类的。但也许韦斯顿一直创作到今天的话,他们的东西也可能令人大跌眼镜,完全不同。
  U:我的拍摄内容是一个需要做很多年的专题,坚持自己,但是随时吸收外界的营养来充实自己。比如昨天我在网上看到的一组作品《永泰古城》在我看来,这样的作品比看那些名山大川的摄影更来劲儿,我觉得把风光拍得跟明信片似的作品,反映的是自然本身的美,我喜欢表现摄影的美,我透过摄影看到的东西。
其他文献
2009年7月25日,陕西渭南高新区渭化集团娱乐中心影友齐集,热闹非凡。联谊会由大众摄影杂志社和渭化摄协、广角俱乐部联合举办,在联谊会的现场,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影友们高涨创作热情,就连一些十几岁的小影友,拍摄身姿也是相当地熟练。不少影友从西安、山西、河南等地专程赶来参加联谊活动。通过摄影交流,影友们增进了友谊,也促进了摄影技术水平的提高。        专家讲座生动精彩  著名摄影师、第17届中国
关于我和我的爱好  我的职业是一名新闻编辑,就职于一家财经类杂志。我个人比较关注能够真实反映出拍摄者生活状态的照片,还有一些社会纪实作品,这些是我喜欢的类型。我喜欢布列松的决定性瞬间和罗伯特·卡帕的勇气,焦波的那组《俺爹俺娘》也让我很受感动。  关于我的拍摄  这些照片都是我2010年至2012年间在英国留学期间拍摄的。主要的创作环境是在上学路上、放学回家路上、去超市购物路上、或者坐火车去旅行的途
这是一个自2011年开始的拍摄项目,准备拍摄50-100对兵团老夫妻的真实生活,范围涉及兵团的全部15个师。由于涉及面广、老照片的缺失以及老人的不理解,因此拍摄难度较大,争取3-5年完成。我想通过该项目来展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代老军垦的生活状态和幸福婚姻。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成于1954年,老一代兵团人屯垦戍边、化剑为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天山南北的沙漠边缘兴修水利、植树造林、架桥修路,建
提起大英帝国,人们能联想到的无非是“工业革命”、“殖民地”、“皇家”、“英超”……我们似乎很难跟摄影产生联想。在世界摄影史上,英国跟美国、法国相比,地位的确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但他们确实也曾经出过一位耀眼的大师,就是比尔·布兰特(Bill Brandt)。  比尔的“根红苗壮”就在于他刚刚踏入摄影之途不久,就幸运地给摄影大师曼·雷当上了助手。他的幸运并不在于他的人生之船在起航时就遇到了舵手,而在于他
1光线的把握  拍霜叶和拍静物是很相通的,都要靠光线来刻画形体和产生魔法般的效果。早晚低角度、低色温的侧光线都非常适宜勾勒叶片的边缘和筋脉,或者突出表面的质感,还能赋予画面更迷人的色彩。大白天的强光则很容易使叶片灰突突没有立体感。不过,阴天漫射光有时也能带来柔和的反差和色彩,适合拍摄油画般的淡雅效果。  2环境的烘托  铺满霜叶的树林也是独特的优美风景,而且更容易营造画面的氛围,所以也是很容易出彩
图片市场刚刚兴起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选取一些极端的例子,夸大图片销售带来的丰厚成果。但实践下来后人们会发现图片市场并非这么红火,至少目前在我国,绝大部分摄影人很难在图片市场中“一口吃个胖子”,反而象本文中作者提到的“从素材片拍起”那样,一点点地积攒,却是既可行又有效的方法。     对于大多数平凡如我的摄影人而言,
摄影术,以科技为手段,诞生在写实艺术登峰造极之时,穿梭于变革之中。从无法复制的银版照片,到可以反复制造相片的胶片,再到摆脱化学工艺的CCD、CMOS,无数次科技变革都使摄影术向着更便于操作、复制与传播的方向发展。我们在享用科技带来的便捷之时,也不能忽略影像商业为摄影普及做出的贡献。伊斯曼·柯达就是一家为影像发展作出过卓越贡献的企业。    130年多前,柯达公司的创始人乔治·伊斯曼发明了胶片,使摄
木行在洪江是老字号,宋代以前就存在了,只是在明、清更加枝繁叶茂。后来,随着经济发展的需要,木行派生出放排运输行业。  木排不断演绎着洪江的商贾传奇,锻造出大批富得流油的湘商。《中国实业志》有记载:“民国十年至二十三年间(1931年至1934年),洪江输出木材(含条木)最高六十余万两(约折合七十八万余立方米),值七百万银元,最低五万五千余两,值三十万银元。”洪江码头调运木材数量之大,顺势影响到下游地
单反或者其他高级一点的相机上都有光圈优先拍摄模式。那么,这种模式在什么情况下最适合使用,如何选择需要的光圈,怎样结合实际灵活操作才能得到最佳效果,下面我们就来一一介绍。    『什么是光圈优先模式』    简单地说,所谓的光圈优先就是由拍摄者手动设置拍摄所需的光圈大小,再由相机根据测光系统对拍摄现场光线明暗的判断,自动选择适当的快门速度 (现代数码单反相机还可自动选择ISO感光度)来拍摄 ,以控制
小光圈、大景深捕获更为丰富的细节  在拍摄过程中,我有意识地选择了那些前景和背景之间对比强烈的画面,强化大场景中的前景物体的重量,比如雪线上的松柏和背景上开阔的山体、海岸线上抛弃的海蜇和背景浓雾中的岩石等。相机采用手动挡,用小光圈、大景深,尽可能捕获更为丰富的细节。除了采用100-300mm长焦镜头来拍摄远景外,我还采用广角镜头来装载足够多的环境,广角镜头能最大限度地摄取现场信息,在后期裁切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