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纸张粉碎机”的语法结构

来源 :语文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建设》2007年第5期上发表了戚晓杰先生的《“粉碎纸张机”为什么要说成“纸张粉碎机”》,文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纸张粉碎机”这类再生复合词语序的形成机制,但其中关于“纸张粉碎机”类词语的内部结构。笔者认为还有继续探讨的必要。
  戚先生谈道:“在构成一个新的事物名称时;人们常常选择‘名+动’,而非‘动+名’,从而构成‘(名1+动)+名2’式结构……”也就是说,“纸张粉碎机”的表层语,法结构应切分为“(纸张+粉碎)+机”。这样分析的主要理由在于“纸张”和“粉碎”在深层语义结构上为“动作一受事”直接成分。但是,尽管语义结构和语法结构密切相关,却并不一定一致,吕叔湘先生早就指出:“儿童医院”在语法上是“名1+名2”。在语义上却是“儿童”首先和动语素“医”联系。整个组合再同“院”联系。这启示我们,语言单位在语义结构上的组合特征未必和语法结构上的组合特征完全吻合。
  “纸张粉碎机”其实也可以分析为“纸张+(粉碎+机)”。理由如下:
  第一,这类复合词中的动词和中心语之间凝合度较高,大多能以词的身份复现。如“纸张粉碎机”中的“粉碎机”,“军马饲养场”里的“饲养场”,虽然单说在语义上不够具体。如“粉碎机”没有表明粉碎的对象,但在具体使用中可以被语境补足,例如采矿业所说的“粉碎机”指的就是矿用粉碎机。而在农业中多指饲料粉碎机。
  第二,这种分析将承载区别性语义特征的成分放在第一个层次的定语位置上,更符合信息分布的原则。“纸张粉碎机”“矿石粉碎机”“饲料粉碎机”的区别在于整个复台词的定语部分,如果按照“(纸张+粉碎)+机”的切分,“纸张”就成为第二层次的内嵌定语了。信息凸显效度有所下降。
  第三,这种分析能够清晰地反映出它们与“侵犯名誉案~挪用公款罪”等再生复合词的结构差异。“侵犯名誉案”“挪用公款罪”较少说成“名誉侵犯案”“公款挪用罪”。这种语序上的差异可以表述为:“纸张粉碎机”的语法结构层次和语义结构层次不一致,而“侵犯名誉案”的语法结构层次和语义结构层次一致。“侵犯名誉案”“挪用公款罪”只能分析为“(侵犯 名誉) 案”“(挪用 公款) 罪”,“侵犯”和“名誉”、“挪用”和“公款”在语义结构上也同属一个层次。
  最后,从产生过程来看,这类词有的是对既有复合词进一步限定修饰的产物。如“专卖店”一词,指“专门出售某一种类或某一品牌商品的商店”。概念进一步细化就陆续衍生出“服装专卖店”“手机专卖店”“电脑专卖店”等再生复合词。还有些尽管不一定出自既有复合词的再复合,但往往经历了或经历着将其中动词和中心语凝合成词的重新分析过程。如“饲料粉碎机”和“粉碎机”究竟哪一个先产生。也许很难确定,但“粉碎机”的词化倾向是相当明显的,如今,语言使用者已自然地把“——粉碎机”框架看做对“粉碎机”的分类。
其他文献
年年耕耘《孔乙己》,年年都有收获。今年备课,参看王国栓同志发表在《语文建设》二○○四年七、八期上的论文《“排出九文大钱”中“排”字的再解释》,更是受益匪浅。  在这篇论文里,王国栓同志与《现代汉语》的主编黄伯荣和廖序东两位老先生商榷,认为“排出九文大钱”中的“排”字,不表示孔乙己“大钱少”,而显示孔乙己“大钱多”。  一个“排”字,竟然引出两个对立的观点,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这两个观
先看下面一例:  一位教师在执教《祝福》时,就“祥林嫂的死因”组织全班学生自由发言。有人说罪魁祸首是婆婆,认为如果婆婆能善待祥林嫂,给她一个温暖的家,那么祥林嫂就不会逃跑;有人说是柳妈,认为柳妈的地狱说法使祥林嫂在精神上陷入了两难的痛苦境地;有人认为是卫老婆子,认为她与婆婆合伙将祥林嫂卖给了贺老六,从而让祥林嫂遭受了丧夫失子之痛;也有人认为是那只可恶的狼,认为如果不是它吃了阿毛,祥林嫂的命运有可能
一、高中语文必修课教学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整体把握课文与局部切入分析的关系  语文新课程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在目标中特别强调“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关于文学作品的“教学建议”也提出“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和把握”。这是基于阅读鉴赏主体和客体两方面的特点而提出的基本原则,是符合阅读鉴赏基本规律的总体要求。由于以往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肢解课文,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不良倾向,这一强调具
一、设计说明    这是两则人物小传,它们既不华丽,也不是学习积累文言知识的典范文章,两文中的不少实词在一般文言文中很少出现,某些注释的使用功效对初中生而言也是一次性的。但两篇小传主人公的寥寥数语却极撼人心,使读者不能小觑它们。教学时宜在学生结合注释译解文字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人物语言,并结合现实认识其意义,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利用所学的文言知识
艾尔考特小学的校长办公室在一楼西侧的角落里,对着门紧挨北侧的窗户摆放着一张看上去很旧的办公桌,桌子上摆了一台显示器和一台打印机,所剩空间不大。一进门的左侧,有一张椭圆形的会议桌,周围有十几把椅子。再往里,有几张乳白色小桌子,上面摆着一个大的水果拼盘、两个飘香的比萨饼,还有蛋糕、果汁、矿泉水、咖啡,这可能是特地为我们准备的。办公室的最里角,堆放着数十件演出服装,二十多面彩旗斜立在墙面上,一个已经掉漆
上课铃响了,我走到讲台前说:“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世界四大著名短篇小说家之一莫泊桑的《项链》,感受作家的……”,话还没说完,早有胆大的学生在台下嚷道:“我们在英语课本中早已读过了。”  我愣了一下,马上意识到要改变原来的教学思路了。从哪里入手呢?我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后,问:“读过了?那大家从中读到了什么呢?”这一下轮到学生发愣了。于是,我便讲了一个故事:“美国《财富》杂志曾在征答栏中刊登过这么一个问
“著名”是现代汉语里一个比较普通的常用词,意为有广泛知名度、很受大众追捧和欢迎的,具有褒义色彩。它一般多用来修饰限定那些具有某种称谓功能的名词,如“著名教授”“著名作家”“著名画家”“著名歌手”“著名演员”“著名教练”“著名科学家”“著名设计师”“著名网球运动员”“著名的唱片公司”。  “著名”修饰限定名词在语义上有一定的要求,在语用上有一定的功用:第一,“著名”一般只修饰限定褒义或中性名词,如不
《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关于“票”的一项释义是“指绑架者用来勒索钱财的人质”,相应的词项有“绑票儿”“赎票儿”等。“绑票儿”指匪徒把人劫走,强迫被绑者的家属出钱去赎,从事这种绑票活动的人被称做“绑匪”,家属或其他利害关系人按照绑匪的要求赎救被绑者就叫“赎票”。  那么,活生生的一个人,成为这样的人质后,为何就被叫做“票”了呢?不言而喻,隐喻手段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票”指称人质这一意义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