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校园“边缘生”转化的着力点

来源 :教育科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jhsg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的校园中悄悄地出现这样一些学生:他有自己的班级,自己的同学,自己的课桌,可他们有的学习成绩一般,有的性格孤僻,有的日常表现较差,在校园中游荡,游离于班集体之外。他们成了校园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形成了校园中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解决这个问题是每所学校都应该关注的重点,也在努力发掘转化这类学生的方法。
  关键词边缘生;转化
  
  一、转化“边缘生”的意义
  
  长期以来,边缘生问题是小学教育的一个普遍而严重的问题。在一个班级中边缘生虽为少数,但从整个小学教育来看,有着一支庞大的边缘生队伍,那么一大批小学生教育不好,不仅是对国家教育投资的极大浪费,而且以后造成的社会危害不可估量。对于千万个家庭而言,班级里的一个“次品”就是家庭的百分之百的“次品”。父母对子女寄予了极大的希望,子女的在校表现维系着家庭的幸福和欢乐。对学生个人而言,小学阶段是他们在知识、技能、能力、身体和思想等方面打基础的关键时期,老师能否帮助他们把握这个关键时期,在各个方面打好基础,会直接影响他们以后的发展。
  
  二、转化“边缘生”的措施
  
  (一)用爱去感化他们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苏霍姆林斯基也强调,对那些因受家庭乃至社会环境条件不良影响而表现异样的孩子,要以“朋友和志同道合者那样”的态度和方式对他,因为只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真挚的爱,才能给他们以鼓舞,才能使他们感到无比的温暖,才能点燃学生追求上进、成为优秀生的希望之火。在教育转化工作中,教师应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提高边缘生的道德觉悟和上进心,培养边缘生是非观念,必须坚持正面诱导,以理服人,切忌简单粗暴,以势压人。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教师情感可以温暖一颗冰冷的心。当学生体验到老师对自己的一片爱心和殷切期望时,他们就会变得“亲其师而信其道”。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批评用语”。毕竟老师的话语在学生心中有着无法比拟的作用。教师对待“边缘学生”的态度也为其他学生提供了一个模板。因此,在我们批评“边缘学生”的时候一定要斟字酌句。必须坚持正面引导,以理服之,更重要的是尊重他们的人格。我们经常教导学生要自尊自爱,殊不知正是在我们的歇斯底里声中孩子们的自尊慢慢地消失殆尽。
  (二)给每个“边缘生”提供一个施展自己才华的舞台
  也就是说在教育转化工作中应注意赏识边缘生的优点。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在你的冷眼里有牛顿,在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他还发现一个没有受过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而当他受到激励后,其能力可以发挥80%-90%。所以恰当的运用“激励”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毫不夸张的说,即使再差的学生也一定有某方面的特长或优势。教师要善于搭建让“边缘生”露脸的平台。运动会、诗歌朗诵、歌咏比赛等等。自然而非刻意的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让“边缘生”自己深切的体会掌声和赞扬的力量,体会自己的价值,帮助他们重新找回时却得自信,鼓起勇气去学习。俗话说:“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边缘生都有他的闪光点。闪光点就是施教的支点。因此,我们要用我们的眼睛去发现美,发现边缘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学会欣赏他们的每个闪光点。努力为他们创设可以体现其自身价值的机会,适时予以表扬和鼓励,引导他们体会到自我的价值和能力。
  (三)讲配合,同协力,齐抓共管
  边缘生的思想是复杂的,转化工作是艰巨的。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教育好学生。必须要依靠各方面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全方位、多层次、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要做好他们的转化工作,需要班主任用爱去动其情;需要课任教师与班主任的紧密配合和相互支持;还需要家长积极参与到教育子女的工作中来,适时的和家长沟通,帮助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另眼相看”,帮助家长重新树立对孩子的信心,帮助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使得家庭教育能够更好的配合学校教育;同时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心爱护。否则,就会出现“学校+家庭+社会=0”的现象,转化工作将有可能功亏一篑。教育家们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这首先是关怀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人的心灵”。所以我觉得要做好“边缘生”转化工作,必须让爱温暖他们的心灵,用炽热的情感去融化他们心灵上久积的坚冰,用精神的甘露来涤荡精神上的污染,用信任与尊重唤起他们自信心的复苏,唤起他们潜在的力量,前进的动力,向上的能源,高尚的心理品质。让每一个边缘生都能抬起头来。
  总之,“边缘生”的破坏性已引起老师们和家长的重视,老师们应该从“边缘生”的特征、分析产生“边缘生”的原因、运用转化“边缘生”的策略,不断的开拓探索前进,不断完善提高,全面抓好素质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大中专学生就业制度的改革,毕业生自主择业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就业是人生的重大转折,是对将来人生道路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在新形势下,中等卫校毕业生如何把握择业方向,这是值得我们反复深思、急待研究的新课题,关心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毕业生如何顺利就业,是灾区教育工作者职责所在,也不负全国人民的厚爱---灾区人民首先要依靠自己办好自己的事。  关键词5.12;护理中专;就业;影响及措施  
期刊
摘 要分析了我国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通过深化创业理论教学,设立创业项目等方法,在实践中培养了学生团队精神、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独立意识及战胜困难的意志。  关键词创业;做中学  AbstractThe problems and causes in the education of the Curriculum of Entrepreneurship are analysed.Some mea
期刊
摘 要乐队是个综合概念,它大致可以分为西洋乐队、民族乐队、电声乐队、混合乐队以及以某单一乐种组织起来的乐队。这些乐队在编制、规模、种类上各不相同,而本文所探讨的小乐队是指不超过25人,根据各中小学校自身条件组建起来的、适合于中小学生特点的不同类型的小乐队。  关键词中小学校;开设小乐队    在普通中小学校开设小乐队常规活动课,是对音乐教育课程体系的完善,可以拓宽艺术教育的空间、更好地发展中小学生
期刊
摘 要《汽车电子技术》是学习汽车电气结构、原理、故障诊断技术的基础课程,本文主要以《汽车电子技术》任务情境的模式,论述任务情境教学原理和教学方法,通过理论与实践相联系,实现任务情境教学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汽车电子技术的技能。  关键词汽车;电子技术;任务情境;课程;能力    AbstractAutomobile Electronic technology“ is a core curriculu
期刊
摘 要随着高等院校连年扩招,加上近年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杭州某独立学院07、08、09届近600名毕业生进行跟踪调查,对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并就如何提升独立学院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独立学院;毕业生;就业;竞争力  AbstractWith the successive expansi
期刊
摘 要植物组织培养是一门技术科学,是现代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植物组织培养》课程的教学提出几点体会。  关键词植物组织培养;课程;教学体会    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环境条件下,利用适当的培养基,对植物体的部分材料进行培养,使其生长、分化并再生为完整植株的过程,也称为离体培养或试管培养,是20世纪初以植物生理学为基础发展起来的一门技术科学。它以植物学、植物生理学、遗传学为理
期刊
摘 要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智力和人格的协调发展,它要求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和技能,还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情感。在现代教育理念中,教师对学生不同的评价方式,会对学生产生不同的心理影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教师必须正确地对学生进行评价。  关键词教师评价;提升;自信心    评价是指教师对学生所作的旨在教育的价值性判断,是强化教育的重要途径。日常教育教学中如果离开了教师的评价,我们的教育工作就
期刊
摘 要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作为语文课程标准的四大理念之一,这是适应时代发展,进行语文教学改革的需要,是语文教学的历史的必然回归。我所承担的语文自主探究式课题研究,在语文教学实践中,以教材为载体,从课文迈向祖国灿烂的文化,学生沐浴在大语文的海洋里,深感其无穷的魅力吸引着学生们自主去探究,从而与“百科之母”的语文课结下了不解之缘。  关键词 语文教学;自主探究    一、立足教材,放眼
期刊
摘 要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学中通过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多让学生参与课堂发言,培养学生交际、合作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语文教学;渗透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文化观念、生活方式、思维意识都发生着剧烈变化。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儿童青少年中存在
期刊
摘 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时代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尤为重要。本文从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出发,分析了大学生诚信教育中出现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应对策略,以期给高校教育工作提供有益之启示,为推动社会的和谐和进步贡献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诚信教育;和谐社会    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其诚信状况会对我国的社会生活和经济建设产生极大的影响。在《中共中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