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策略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zjp163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以抒情的方式将思想内容充分表现出来,增强文本艺术感染力的效果,是文学类文本最大的特点。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文学类文本可以有效促进学生阅读、审美、鉴赏及写作等方面能力的不断提高。但是因为阅读策略教学的相对薄弱,制约了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阅读水平的提高。本文具体分析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学类文本 阅读策略
  阅读策略教学不仅要发挥出其服务教学目标的作用,而且在制定教学策略时必须以文学类文本的要求为基础,在确定文章的类型之后,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而后引导学生进行文章的鉴赏,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
  1.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语言品味策略
  较之其他文体而言,文学类文本的语言具有生动优美、特点多样等特点,正是因为其语言具有这样的特点,所以文学类文本中的人物形象往往更生动逼真,这一特点在小说和戏剧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小说这一文学样式之所以受到初中生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其不仅内容生动有趣,而且语言表达相对简洁明。小说中的人物性格和身份都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语言表现出来,因此在把握其语言特点时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明确作者所要表述的要点及作者在写作过程中采用的技巧,然后深入地进行人本含义的分析。比如在阅读契诃夫的《变色龙》这篇文章时,教师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感受叙述者视角的变化过程,并以此掌握小说所要表现的叙述策略。根据小说表现的叙事形式,了解和掌握小说的艺术手法和思想主题[1]。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戏剧教材只有人教版九年级第四单元有四篇:《威尼斯商人》、《音乐之声》、《枣儿》、《变脸》,这些作品都是文学史上极经典的作品,而这也说明戏剧的篇幅与小说和散文相比数量有限。戏剧主要的特征之一是突出人物的矛盾和冲突,戏剧中人物的冲突是通过语言推演而来的,这说明了语言策略之于戏剧的重要性。比如在教授《音乐之声》时,通过其中的歌词可以清楚地了解一个年轻的女孩离开教堂之后,对着大自然讲出自己心里话的故事,这些语言将女孩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充分表现出来。而《威尼斯商人》的主人公安东尼奥所说的“请你想一想,你现在跟这个犹太人讲理,就像站在海滩上,叫那大海的怒涛减低它的奔腾的威力,责问豺狼为什么害母羊失去它的羊羔而哀啼”则清晰地体现了夏洛克毫无人性、无理取闹的一面。
  2.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主旨把握策略
  阅读小说最关键的是把握住小说所体现的策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些小说里作者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较突出,通过人物形象学生就可以体会到小说的主题,像《最后一课》这篇小说中的小弗朗士这一人物形象,通过将小弗朗士和韩麦尔进行对比,根据环境和自然的烘托,学生就可以体会到作者在那个年代对祖国的热爱及对侵略者的痛恨。通过分析人物的形象、环境可以掌握文章的主题,而对小说情节的分析同样也可以得到与小说主题相关的重要线索。小说中情节的开始、发展、高潮及最终的结局,是发现小说主题重要的位置。形散神聚、形式自由多样是散文最大的特点,这种文学样式在初中阅读教学过程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一种角度、一种技巧或者一种选材等,都可以表现出散文的主题。比如《紫藤萝瀑布》这篇文章中,描述紫藤萝的繁密就体现出那个时代的兴旺繁盛,而作者则借助紫藤萝将自己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充分抒发出来,以此表达自己对祖国的热爱。
  3.初中语文文学类文本诵读品析策略
  通过不断地诵读和品析作品这样的过程,发挥把握文本内容的目的是诵读品析策略主要的作用[2]。教师在进行诵读品析策略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将一些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画面等内容播放给学生看,让学生在观看画面后产生跃跃欲试的想法。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朗读,并将朗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重音、声调及韵脚等策略知识传授给学生。比如在讲授郑愁予的《雨说》这篇文章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雨滴的声音,为学生营造一种作者在雨中朗诵的气氛,使学生产生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喜悦之情,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逐渐掌握文章的韵律和节奏。比如在朗读《理想》这篇文章时可以将其划分为:“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把握文章的脉络,而且体会到文章中的英雄在失去理想之后的心情,突出理想对于每一个人的真正意义。
  4.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积极进行阅读策略的创新。在阅读教学过程中采用适合学生阅读的策略,不仅有助于学生阅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且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形成及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晶晶.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标准与学生评价的一致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2]李杰.期待视野下的初中語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
其他文献
摘 要: 要设计一堂精美、优质、高效的语文课堂,就要对教材、大纲、教参、课件耐心地挖掘、细心地咀嚼,潜心领悟,提出富有情趣、启发思维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情境的感染下得到情感的熏陶,在问题的艺术展现下启发学生的智力、能力,使师生互动在解决问题中发挥最大的作用,使美感教学焕发出艺术精妙的魅力。  关键词: 设计问题 提问技巧 启发思维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指出:“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
摘 要: 作为基础年级的课文,《声声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具体体会理解意象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阅读鉴赏诗词的方法,从而更准确地捕捉作者表达的情感。同时,通过对叠字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品味文字,入情入境,从而学习叠词在表达方面的作用。  关键字: 意象 叠词 情感 《声声慢·寻寻觅觅》  一、整体感知  师:仔细朗读全词后我们发现这首词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可以用词作中的一个字概括。  生1:愁。  生
摘 要: 自新课标实施后,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首先要解决的要务,对学生的综合培养工作有直接的影响。在初中语文课程设置中,为保障课堂教学效率,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联合新课程规范标准及其实践要求,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对现代理论教育有积极肯定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围绕初中语文高效课堂,重点探究新课程背景下的优化举措。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语文 高校课堂 媒体教学  初中语文教学作为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
摘 要: 新课程倡导改革,自发实施教育改革,这既是现代教育办学方向,又是适应当代社会的教育需求。新的教育模式要求学生自主、探讨学习,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情操。适应改革要求,提倡高效课堂,教师要从历史意义出发,培养适合新形势下的新型学生,注重课堂教学效率,切实做好课堂改革。  关键词: 高效课堂 中学语文教学 语言社会性  一、语言的社会性  学习语言,重在语文实践,因为语言是交际工具,不仅承
摘 要: 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合作”是新课标所倡导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其可以为学生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和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本文着重探究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对策,以期更好地指导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施。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应用  随着新课标的推行,传统灌输式的语文教学模式、“一刀切”的提问及作业布置
摘 要: 微课是教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应用于中学课堂教学。微课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促使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快速掌握语各个知识点。将微课应用于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过程中,打破传统初中语文教学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有利于从根本上提高初中语文课程教学效率。本文主要以微课为载体,具体论述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策略,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 微课 初中语文 生活化教学  微课是
摘 要: 随着教育制度的改革,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个创新精神日益受到重视,这是教育目的与时俱进、体现时代精神的部分,培养学生的创造能是教学任务的重点内容,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十分重要的,本文就对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创新能力 培养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保证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这一基本规律是当下教学非常注重的一点,为了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