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急性肺出血为突发表现的Leigh综合征二例临床及基因分析

来源 :中华儿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lysunny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以急性肺出血为突发表现的Leigh综合征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基因分析。

方法

对2例分别于2012年和2014年入住安徽省儿童医院的以急性肺出血为突发表现的Leigh综合征患儿(男1例、女1例)临床特点和影像资料进行总结。2例患儿就诊年龄分别为7个月和7个月21 d,入院时均呈突发呼吸异常、肺出血而需紧急气管插管机械通气。例1既往4个月大时有类似发作病史,发作间歇期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无神经系统异常表现。例2在5个月时曾因生长发育迟缓就诊,头颅MRI检查未见异常,但当时未行弥散加权成像(DWI)扫描。2例患儿均抽取静脉血送广州金域医学检验中心分子遗传室进行基因分析,通过提取外周血DNA,进行PCR扩增并测序,与参考序列(NC_012920.1)进行比较,从而发现可能存在的基因突变。

结果

(1)例1入院检查血乳酸1.58 mmol/L,丙酮酸0.25 mmol/L,脑脊液乳酸6.4 mmol/L,均明显增高。例2患儿平时即有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等神经系统的发育异常,入院检查血乳酸6.8 mmol/L,丙酮酸0.31 mmol/L,脑脊液乳酸8.2 mmol/L。(2)影像检查:2例患儿胸部X线片均提示肺泡内大量渗出。例1头颅MRI:常规序列未见明显异常信号,DWI序列双侧尾状核及豆状核高信号。磁共振血流量扫描(MRS)未见乳酸双峰。例2头颅MRI检查提示:两侧大脑半球、基底节区、大脑脚、小脑及桥脑,胼胝体压部多发异常信号,多体素MRS病灶区NAA峰明显减低,Cho峰明显升高,可见高耸双乳酸峰。(3)基因检测:例1发现与Leigh综合征相符的致病ATPase6 m.9185T>C突变。例2发现线粒体DNA的一个"杂合"突变:m.10191T>C。2例患儿Leigh综合征诊断明确,给予机械通气支持呼吸、限制液体减轻肺部渗出、辅酶Q10、左旋肉碱等综合治疗,例1患儿出院后病情反复,例2患儿病情未见改善,均放弃治疗而死亡。

结论

Leigh综合征发病以神经系统症状较多见,以急性肺出血为突发表现报道较少。及时呼吸机支持能暂时挽救生命,但最终病死率高、预后差。

其他文献
当我们回首中华神经科杂志走过的历史进程时,感激和珍惜之情油然而生.中华神经科杂志经过56年的风风雨雨,从只有23名编委和1名专职编辑,发展到今天拥有16名顾问、89名编委、32名通讯编委以及百余名审稿专家的强大的全国一流团队;成为引领国内神经精神专业学科发展方向,期刊综合指标名列首位,多次获得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奖项的优秀期刊.在令人鼓舞的成绩面前,我们深深感知,没有曾经或正在为中华
期刊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35岁,主因"双下肢麻木乏力40 d"于2010年3月30日入院.患者40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麻木,无力,以足部明显,并逐渐向上发展,累及腘窝处.偶有双手指尖麻木,无疼痛;偶有头晕、视物模糊,无头痛、恶心呕吐及二便障碍,未予特殊处理,病情呈进行性加重,以"双下肢麻木无力"收住我科.患者近1年来,性欲减退,月经周期延长,皮肤明显变黑,面部肌肉消瘦明显.2010年3月12日查血
期刊
周围性面瘫为神经内科门诊常见疾病之一,但以双侧周围性面瘫为首发症状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患者国内未见报道,我们诊断报道1例,并进行相关文献分析.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9岁.因"双侧眼睑闭合不全、口角流涎5 d"于2010年7月7日入院.患者于2010年7月2日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侧眼睑闭合不全,进食时腮内存留食物,双侧口角流涎,自觉微笑、张口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病程中无复视、呛咳及肢体麻木
期刊
舞蹈样症状是很多常见疾病伴发的一种罕见的症状,同时又是神经科较罕见疾病(如亨廷顿病等)的一种常见症状,迄今为止在国内外文献中出现一些以舞蹈症为首发或主要症状的系统疾病的个案报道,对于舞蹈症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显得尤为困难且极具挑战性.虽然现在对舞蹈症的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查明,但其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应得到各学科临床医师的重视。
期刊
期刊
目的 评价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信度和效度.方法 222例急性脑卒中患者,分别由不同评定者于入院当天、入院第14天、发病后第90天对同一例脑卒中患者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重测信度与评定者间信度用Kappa值表示,分半信度、内部一致性信度用Croubach α值表示.同时效度、预测效度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构效度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其中脑梗死患者根据英国牛津郡社区脑卒
病历摘要  患者男性,17岁,因"间歇性呕吐6年,四肢无力2年,缓解后复发6个月"于2004.年7月14日来我院就诊.患者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经补液等对症处理后1~2 d好转,此后每年秋天均有类似发作,如未经治疗,持续1周左右可自行缓解,间歇期约为1个月,曾在当地医院诊为"胃炎、食管裂孔疝",予以抗酸、增强胃动力类药物治疗无效。
期刊
目的分析影响成人Ph染色体阴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至2013年12月连续收治的18~65岁Ph-ALL患者353例,以CODP±左旋门冬酰胺酶(L-Asp)方案诱导化疗,采用CODP和大剂量甲氨蝶呤(MTX)交替或改良Hyper-CVAD方案巩固化疗,178例(50.4%)患者在巩固3~5个疗程后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
癫痫是神经科常见的慢性脑部疾病之一.长期以来,临床医师判断癫痫患者是否治愈和康复,常常以痫性发作是否控制作为评价指标.随着医学模式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及社会医学模式,以往沿用的反映健康的指标如死亡率、患病率等已不完全适用,而生存质量(qualityof life,QOL)这一反映健康的指标日益受到重视,并被用于评价健康和疾病康复状况。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