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dwn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也在人们的探索之中。计算机是信息社会的重要工具,将计算机技术和教学相结合是新世纪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结合新课改的需要和计算的特征,对计算机在教学中的运用展开探讨,以期对我国的教学改革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关键词】计算机 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37-01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为了更好的实施课程改革,人们从各个角度对新课改实施进行探讨。新课改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应注重教学模式的和教学手段的发展。这种情况下,将计算机技术和教学相结合就显得非常的必要。
  正如黄海滨在其文章《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中指出的“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教学的弊端, 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不但能够减轻教师在上课时的工作强度, 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理解力, 弥补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缺陷, 提高教学质量。用多媒体整合、优化教学全过程, 只有通过教师适时、适量、适当地把握才能达到整体优化的教学目标,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是搞好多媒体优化整合教学的关键。” 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技术在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教育学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要想更好的实施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要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也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扩充教学资源。计算机无疑就是促进教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教学工具和教学手段,也为教学提供了一个更丰富的教学平台。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所提出的“大力提高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程度。国家支持建设以中国教育科研网和卫星视频系统为基础的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加强经济实用型终端平台系统和校园网络或局域网络的建设,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各种音像手段,继续搞好多样化的电化教育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学校和有条件的初中、小学普及计算机操作和信息技术教育,使教育科研网络进入全部高等学校和骨干中等职业学校,逐步进入中小学。采取有效措施,大力开发优秀的教育教学软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为社会成员提供终身学习的机会,为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适合当地需要的教育。”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和网络对于教学的发展乃至我国教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交流远远不是以往所能比拟的。学生作为社会最活跃的社会成员,对于新事物和新信息的接受也大大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的发现这种情况,就是除了知识之外,我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也可以说代沟越来越大。某些时候我们甚至听不懂学生的语言。师生之间的这种隔阂对于教学的实施自然是十分不利的。如何解决师生之间的这种隔阂,使得师生之间能够更好地进行知识之外的交流呢?计算机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计算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获得大量信息的渠道,通过计算机我们可以了解学生接触的事物、学生的语言进而掌握学生的思想。
  大量的教学研究表明,在信息化时代学生已经不满足于教师书本知识的传授,对于书本外的知识充满了渴望和好奇。这种情形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掌握更多学生想了解的知识,并将这些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之中,这样不仅能够获得学生的尊重,更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当然计算机不仅能够为教师提供一个了解学生的思想,掌握信息的渠道,同时计算机也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学习有着自身的规律,随着年龄的发展,学生的学习认知也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一般的变化趋势就是从感性认知向理性认知转变。计算机课件的灵活性,为我们适应不同认知特征的学生提供了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感性认知为主的学生而言,在家算计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准备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学习基础。对于理性认知为主的学生而言,在计算机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课可以利用多媒体信息量大的特征,储备大量的教学信息供学生学习。那么在计算机课件的制作过程中,我们如何制作课件,如何把握材料和信息的比例呢?
  计算机在教学中最大的优势就是它是集声音、图像、文字为一体的教学工具。但是在计算机的使用中,我们要把握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计算机是为教学服务的。尤其是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课件过于花哨引起学生注意力分散,而不能集中精力学习的情况;或者课件密密麻麻的都是文字,计算机成为一个单纯的向学生传输信息的工具。所以在课件的制作过程中,要坚持材料丰富,信息明确的原则。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认知的成熟,在课件的制作中,我们要逐渐的减少材料的丰富性,增加信息量。关于这一点很难给一个精确的标准,将两者确定一个数字化的比例,这需要我们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认知和教学的需要来确定。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模拟功能,对于我们没有条件进行的活动,比如带有危险的实验。
  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在信息化的今天,大量的信息涌入学校,学生和教师的“代沟”越来越深。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利用计算机的功能,尤其是在“备课”的过程中,要利用计算机的网络获取更多的信息,才能够为教学提供坚实的信息基础。同时在利用计算机制作课件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科学性和从具体情况出发的原则,切不可滥用。
  参考文献:
  [1]陈俊珂等.中外教育信息化比较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童保红, 胡晓武, 李育林. 多媒体教学实用教程[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4
  [3]黄海滨.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J].攀登 2007(03)
  [4]http://www.jyb.cn/info/jyzck/200602/t20060219_10716.html
其他文献
【摘要】语文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为了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在教学中多尝试一些手段和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关键词】注重板书 设置空白 音乐辅助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28-02  如何使用新的教学方式去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已成为语文界同仁们共同探讨的问题。教育家第斯多惠曾经说过:“成功的教育艺术就是
【摘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每位教师教学的任务和职责。高效课堂教学能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结合语文教学实践,本文主要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和实践经验。  【关键词】高效 课堂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85-01  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摘要】“写字时注意姿势,别趴着!”“你的字都歪到哪里去了,重写!”“学生的字是一届不如一届了!”作为一名低段语文教师,会经常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循着这样的声音,反思写字教学过程,如果能以“趣”字当道,对提高学生学习写字的积极性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写字教学 风趣 有趣 情趣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32-01  两千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IBD)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ns bursal diseas virus,IBDV)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IBDV在入侵宿主后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34-01  教育是一种艺术,教无定法,这一点众所周知,用统一的模式去塑造千差万别的学生,这实际上是对学生的践踏,一般的课堂程序是:引题,提出疑问,抓关键词句学习课文,总结学习收获。这样的课堂看似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时间长了不免疑惑: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课堂内容,怎么能采取相同的教学模式。这样教学究
期刊
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 CSFV)是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所引起的猪瘟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和致死性的疾病。近年的研究表明,猪瘟病毒在免疫猪的扁桃体、淋
氟苯尼考是一种酰胺醇类兽用抗生素,临床应用广泛。但由于其水溶性差为临床应用带来不便。市场上已经有氟苯尼考的注射剂、粉剂、溶液剂和预混剂四种剂型,紧缺可溶性粉剂,虽然也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2-0035-01  最近听了武汉市第三寄宿中学初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群芳讲的《记承天寺夜游》,我对文言文的教学有了一些反思。  首先,要重视诵读。在《记承天寺夜游》的课堂上,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教师让学生反复诵读, 在朗读、点评、再读的过程中体会语言的魅力, 学生从中也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内涵。为什么要如此重视诵读呢?
期刊
【摘要】语文作为培养中职学生文学素养、沟通交际能力、文本认知能力等的关键途径,在中职学生的学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中职学生大多数更加重视对于专业技能的学习,语文教学往往难以取得其应有的效果。中职教师面临目前职业对于学生语文方面素质的要求,纷纷展开了以学生专业为基础组织语文教学的教育工作。本文通过分析中职语文与专业教育结合开展的必要性,对其结合开展的具体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病菌,并且是重要的食源性病原微生物之一,分布广泛,易感人群较多,可引起人类和动物的败血症、流产、脑膜炎和胃